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 分类:同人 | 字数:0

61 第六十一章

书名: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46

当天晚上,游淼与乔蓉谈了一夜。

“你去睡觉罢。”乔蓉最后道。

“我怎么可能睡得着?”游淼无奈道。

皇帝要册后,选谁不好,偏偏选乔家。乔家本无权势,充其量顶多也就是个江南的没落士族,赵超会娶乔蓉,必定是冲着他游淼来的。招惹谁不好,怎么就招惹上赵超了呢?

然而游淼转念一想,这也不能怪谁。

毕竟茂城里发生了什么,赵超都是知道的。要怪也只能怪聂丹和乔蓉走得太近。那么,赵超到底为什么要娶乔蓉?连聂丹的面子都不顾了么?

“你喜欢他不?”游淼听了一夜,最后问道。

乔蓉没有回答,叹了口气。

游淼略觉诧异:“你喜欢他?”

“谈不上喜欢。”乔蓉道:“但也不讨厌他,最后一次去看他时,他就说得很明白了。”

“怎么个明白法?”游淼道。

乔蓉道:“总之你不要管了,我嫁就是。我心甘情愿的。”

游淼道:“怎么能不管?于私,你是我表姐,我是你娘家人。于公,这门亲事一结,咱们家就绑在赵超这条船上,再也别想下来了!”

乔蓉道:“皇帝让我嫁,我能不嫁?我不嫁,别说扬州茂城,整个天启,谁还敢娶我?”

游淼道:“我大哥能娶你。”

乔蓉道:“省点儿罢,他不会娶我的,你们男人都是一个德行。”

游淼又听出了些话来,蹙眉问:“大哥跟你说了什么?”

乔蓉急促喘息,许久后道:“淼子,你先去休息罢,姐姐累了。明天咱们再说。”

游淼知道赵超提亲,绝对是心里有数的,不可能一天两天就决定了终身大事。而乔蓉对于这件事,心里也是有数的,不可能到今天才来心如乱麻。摒弃皇帝要娶乔蓉,游淼能不能答应这件事另说,关键是得问赵超,为什么要娶她。

游淼回扬州后不知怎么的,消息就传开了,几日里不少人前来登门拜访,平奚、秦少男等人都来了,所谈无非也就是朝中局势一事。聂丹是否释放,关系着赵超对先前那件事的态度,以及与众臣的和解。

现在朝廷里依旧紧张,大臣们既人人自危,又不同程度地仇视赵超这个天子。迟早得有一个解决的方法。参知政事一职仍然空着,所有人都一致认为,游淼还会入朝的。赵超就剩下这么个亲信,不可能放他回家种田。何况李治烽还在带兵,

“李延混得如何?”游淼问道。

“现在也不和咱们往来了。”林洛阳无奈道,“翰林院已经是李延说了算。朝政他也管,你不上朝,只怕又要变成当年京中那样。”

“不可能。”游淼哂道。

他自然知道林洛阳是为了激他,否则以他的身份,断然不可能说这等话,而赵超对李延必然也是有所顾忌的。赵超不像他父亲赵懋,可以躲在后宫修仙炼丹不上朝。

李延得宠,必然就有君臣勾结的情况在里面。赵超必定要倚仗他。

现在还没有人知道此事,游淼留在扬州不走,一来为了转圜聂丹之事;二来也得给赵超一个答复。

数日后,游淼被人上门闹得烦了,一律闭门不见。

这天刚午睡起来,乔蓉便在走廊里找他。

“淼子,我想好了。”乔蓉道。

“我还没想好。”游淼道。

乔蓉说:“这事不由你,也不由我说了算。”

游淼分说道:“你要让他放聂大哥出来,不必嫁他,他迟早得启用聂大哥。”

乔蓉道:“不,这件事本不因为你大哥。你老实说说,子谦,你若给我提亲,想让姐姐嫁谁?”

游淼忽然也想到这事,想娶乔蓉的人不是没有,但乔蓉都看不上,要攀游家权势的也不少,但游淼都是随乔蓉的性子,从未给她许配亲事。乔蓉也是需要成亲的。

“他是真心诚意想娶我。”乔蓉说。

游淼道:“关键是你喜欢他不。”

乔蓉反问道:“你以为都像你俩,嫁娶之事,能走到两情相悦那个地步呐?”

游淼被堵得半晌说不出话来,乔蓉又叹道:“你大哥的事,我也不多说了,听我的,淼子。我也累了,咱们游家,也总得上岸。”

“上岸。”游淼喃喃道,心道这话说得倒是形象。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乔蓉若是嫁入了皇宫,游乔两家,从此便锦上添花,再进一步。游淼从此也不用再提心吊胆,生怕赵超会砍他脑袋。成了国舅爷,就不用怕掉脑袋么?

未必。

但至少自己应对得当,应可确保性命,退一万步说,就算赵超要诛戮功臣,游淼服毒死也好,保个全尸也好,游乔两家,依旧无恙……呸呸呸,这都想的是什么!

“我不想因为我。”游淼认真道,“让你去嫁个不喜欢的人。”

“喜欢不喜欢。”乔蓉叹道:“你觉得能做主,但姐姐却是觉得,嫁给谁,已经并无区别。到我这年纪上。若找不到喜欢的,难道还能不嫁么?”

游淼几乎要脱口而出道那就不嫁嘛,家里又不缺养你的钱。

但他也知道乔蓉不这么想,她渴望有个家庭——嫁人,生孩子,抚养孩子。先前她仰慕聂丹,但聂丹仿佛丝毫不将感情一事放在心上。

“你不喜欢我大哥了么?”游淼道。

“累了。”乔蓉道,“让你带我去见见他,正是想与他说清楚。”

游淼点头,知道若乔蓉与聂丹成婚,倒是一桩好姻缘,凡事他宁愿托付给聂丹,也不愿托付给赵超,他总觉得乔蓉进宫去,哪怕册后,也令他觉得不安全。

可是赵超待他游淼,又确实是能做的都做了,只能说从一开始,游淼就待他不公平。不仅游淼,所有人都在排斥他。

“这事也不忙定。”游淼道,“我还要去问问三哥。”

普天之下,也只有游淼才敢说这等话。

“陛下说了。”乔蓉道,“他是真心喜欢我,只要没有意外,不会再纳妃。”

这确实是赵超的性格,游淼点头,还是决定进宫去。

换了别的人,说不定巴不得要劝自家女儿早日嫁给皇帝。天启一朝虽说并无外戚干政之事,对外戚也不提防,然而天子娶权臣之女,本就有先例在。而游淼只要够聪明,来日在赵超驾崩前独善其身,识相交出手中权柄,那么保全一族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毕竟如果乔蓉生了儿子,以赵超的性格,乔蓉的儿子便当是太子了。

来日太子即位,游淼便是舅舅,只要不一手遮天,贪得无厌而触犯君威,有乔蓉在旁,太子无论如何也不会朝自己舅舅下手。

但游淼仍不放心,他知道乔蓉并非心甘情愿,并非心甘情愿,便令他心里仿佛梗着一块,赵超、聂丹、乔蓉、游淼自己,有许多话仍需要解开,不得不说。

当天夜里他与李治烽商量,他们便分头去见,李治烽探望聂丹,试试口风,而游淼去问赵超。

聂丹老了,在牢中不时咳嗽,李治烽进去时,涂日升已走了。偌大个阴暗潮湿的牢房里,便只有聂丹一人。

李治烽道:“生病了?”

聂丹苦笑,摇头,接过李治烽递来的酒,两兄弟便隔着栅栏,对着小酌。

“这个月,扬州军,征北军,御林军将领,会联名上书。”李治烽道,“请陛下放你出来。”说着从怀中摸出一张奏折,说,“我写好了,游淼教着我写的,他念,我写,大哥你看看有错字没有。”

聂丹道:“不必。”

聂丹看也不看那奏折一眼,李治烽便又收了起来。

聂丹道:“你什么时候离开?”

李治烽道:“两三年,北伐时还需要你帮忙。”

聂丹沉默不语,许久后道:“回去帮我带一句话给乔蓉,让她嫁人,不必等我。”

李治烽道:“她是要许人家了。”

聂丹道:“谁。”

李治烽道:“三弟。”

聂丹呼吸一窒,不住颤抖。

“你回去罢。”聂丹的声音带着苦涩与无奈。

李治烽点头,说:“我明天就去递奏折。”

聂丹道:“放我出来也无用,我不会替他打仗,他迟早得再将我关进去。”

李治烽起身道:“不是为他打仗,是为弟兄们。”

聂丹沉声道:“不,累了。”

李治烽看了聂丹许久,忽然冒出来一句:“太子还活着。”

一阵铁链碰撞声,聂丹倏然起身,颤声道:“你说什么?”

李治烽沉默了一会儿,说:“我见着他了。”

聂丹道:“不可能,他已死了,老三当着百官的面,开棺验的尸。”

李治烽道:“我从来不说谎。”

聂丹微微蹙眉,看着李治烽。李治烽最后道:“大哥,我说了不该说的话,是因为我敬重你,不要害我挨游淼的骂。”

说毕一躬身,留下神情复杂的聂丹,转身匆匆离去。

与此同时,游淼进了御书房。

赵超道:“要什么聘礼,说罢。”

游淼道:“不用什么聘礼,讨你一句话。”

赵超无奈道:“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你还疑心我会怎么你?你们个个都猜我疑心,我看你们个个都比我更疑心。”

“谁觉得你疑心了?”游淼笑道。

赵超不说话。

游淼道:“你喜欢我姐么?”

赵超道:“我说喜欢,你会信么?你心里早就想定了此事,我无论说什么,你都觉得不喜欢,又何必来问我?”

游淼道:“你说,我就信你。”

赵超静静地看着游淼,两人仿佛又回到了无拘无束的少年时,虽然他们在彼此没有牵挂,没有忧虑的时候,只在延边外的茫茫风雪中,胡人阴暗的木屋里共度一夜,却仿佛在冥冥之中,早已有什么牵绊,将他们系在了一起。

认真说来,赵超看上他,甚至比李治烽更早。那一年的元宵夜,赵超就想招游淼进宫当他的伴读。然而渐渐地走到了这里,游淼以为自己对赵超的心也死了,牵绊也断了,但在这么一个晚上,站在他面前时,看见他眼中流露出的熟悉眼神,仍然狠不下心,转身离开。

“喜欢。”赵超说,“你大可放心,她是个好姑娘,娶谁家的女儿,我都会防着,只有娶了你姐,我才能成家。我不想上朝这么累,下朝这么累,没有一刻能说真心话,回了后宫,防着自己的皇后,还像防大臣一样。唐家谢家,都动过心思,但我都不想娶。你若不愿,或她不愿,也不必勉强,当我没说过就是了。”

赵超这么若无其事的语气,游淼反而说不出半句话来。

“我再回去问问她罢。”游淼只得道。

“什么时候归朝?”赵超又问。

游淼没说话,赵超又自嘲般地笑笑。

“这事也随你,我看开了,不愿意的,都不必勉强。”

游淼告退。

当天晚上,游淼问李治烽,李治烽便如实答了,游淼又道:“就怕要放了聂大哥,他也不会出来,那人性子倔。”

李治烽道:“他会出来的。”

游淼只是嗯了一声,一年时间没回来,没料到事情却不因自己抽身而减少,反而越堆越多。

三天后,李治烽联合军队上书,当朝请赵超释放聂丹。

一国大将,被关在牢笼里,且毫无罪名,简直是荒天下之大唐。这一次赵超没有勒令再议,而是释放聂丹,削去官职,成为平民。

当日皇宫送来聘礼,与游淼定婚期。

游淼本想问乔蓉一声,要不要与聂丹见个面,却得知聂丹出狱后已离开茂城,不知去向何方。

翌年春,天启帝赵超大婚,册后,乔蓉嫁入宫中,乔珏贵为国舅。赵超本欲让乔珏入朝为官,却被游淼代其婉拒了。乔珏自己也不愿入朝,便依旧在山庄里做他的生意。

这注定是充满了惆怅的一年,这一年里,聂丹离去,朝中无事,游淼便回到山庄内,与李治烽过自由自在的日子。然而江南地区却似乎有什么事,正在悄悄地酝酿着。扬州军开始练兵,并常有军报送到山庄里来,请李治烽抉择。

这些军报通常是游淼协助他处理了,将零零碎碎的消息拼凑起来后,游淼得出一个结论——赵超正在调集全境的兵力,互相换防,练兵。

游淼暗自估测,按照这个速度下去,再过两年,应当能出十万左右的精兵,但如今天启有兵无将。如果聂丹不回来,李治烽就要顶上,外加一众新培养的将领,只怕要对战西北贺沫帖儿,仍然危险。

只有期待聂丹能在发兵前回来,但他是去做什么呢?

游淼总觉得聂丹的离去有点不合常理,难道是去找太子?不应该啊,太子都死了……虽然聂丹没有亲眼所见,但至少这已是默认的了。大家板上钉钉的都这么说,聂丹不会是这样的人。

游淼派人调查了整个江南地区,以及中原地带,甚至连塞北都没有放过,世上什么人的消息最灵通?当然是商人。

游淼塞北的消息来源于商人,而这些商人,都是训练有素,去通商的一个目地,便是打探情报,因此商队重开,又开始与胡人做生意了。

游淼有过做生意的经验,知道胡人的钱其实是最好赚的。天启自从建国起,每年就会给胡人送钱送帛,以稳定边境战况。称为“岁币”,天启自认为是泱泱上国赏赐给臣属国的钱帛。而胡人则认为是天启皇帝怕了他们,每年送的岁贡。大家各自都是自己骗自己,倒也相安无事。

但聪明人也都知道,打着岁币的名头,实际上就是花钱消灾。每当读书人提起此事时,都觉得是个耻辱,就连朝廷上文武百官,也尽量避而不谈此事。游淼小时候也总觉得简直就是丢人丢到家了。好好一个天启大朝,居然还要给胡人送钱!

大家都咬牙切齿地想,什么时候能打一仗,将胡人打趴下才好。

然而随着渐渐长大,游淼接触的政事日多,也明白到当年太|祖制定此策,确有深意。中原与胡人通商日久,百年的延边合约,与塞外可汗议定后,虽说既送钱又送东西,但一旦开始通商,却是国家掏钱买个安稳,让民间百姓得益。

每年塞外,塞内的货流,足有四十万两银的总值。而较之“赏赐”胡人的一万两岁币,三千匹绢,实在是九牛一毛。中原的货物到了塞外总被抢购一空,游淼是见过的,兽皮、人参,到得关内,又堪称至宝。

如此多年,逆差渐大,胡人终于按捺不住,觊觎中原物产。

但他们不会生产,只会抢。进关哄抢一通,抢完以后要怎么办?谁也不知道。于是中原仍然只能留给汉人,而要治理中原,就得学汉人。恰恰学汉人,又是鞑靼人最不乐意的。

这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局,游淼曾经也与孙舆分析过,塞外的通商,迟早是要开的。这数年中,游淼经秦少男与谢徽商量后,由谢徽递了折子,赵超批复,前往塞北谈判,经商所得,让鞑靼抽重税。

商队暂且重开。其中缘由,当然谁也没有对外宣布,是一边做生意,一边打听消息的。

商队是皇帝组建的,虽说如此,却大部分是游淼的人,贸易所得,皇家抽三成,其余六成入国库,最后一成归游淼。

当然,要做什么生意都是游淼说了算,分给赵超多少钱也随游淼心情。游淼只是随便写写画画,交代上去就行了。乔蓉贵为皇后,国舅爷要捞钱,谁敢吭声?况且捞钱也是为了养皇帝。

渐渐地,一年后,塞外商贸全面放开,被胡人把持的丝绸之路也已恢复通商,大量的银钱朝着中原涌入。士族也开始坐不住了,纷纷要求谢徽开新的商队。游淼倒是不怕竞争,便不去插手。

但这么下去,塞外物资又将一面倒地流入中原,经济素来就是汉人的强项,而胡人也将因经济,再次开战。

聂丹没有下落,商队却带回来不少消息。

又一年秋去春来,江波山庄已积粮四十万石。连带着江南江北、夷州等地的生意经营,游家在这短短的数年内,已一跃成为江南首富。皇后出身乔家,乔珏要买地,要做生意,都无人卡他。

游淼时常提醒乔珏,凡事不可做得太过,必须给人留点后路,游家又时不时赈济穷人,是以在江南的名声还算好。而游淼不做官,也不与朝中群臣拉帮结派,这几年里都闭门谢客,赵超应当也不会再疑心他。

该做的,游淼都做了。直到又一年的开春,李治烽前往茂城述职,归来时,带给游淼一方和田玉的官印。

那是孙舆曾经的参知政事印章。

“春耕时,老三要拟定北伐的章程。”李治烽道,“让你回去。”

“不去。”游淼只是看了一眼官印,说,“聂大哥还没回来,怎么北伐?还有谁知道这件事?”

李治烽道:“你、我、老三,李延、平奚。”

游淼怕北伐之事一传开,北方就有了戒备,休养生息,在山庄内的这几年里,他一点也没有对北方掉以轻心,而是借着商队,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情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管是犬戎人,还是鞑靼人,以及五胡,许多消息都在游淼的掌握之中。商人不仅与平民做生意,还与五胡鞑靼的王族做生意。胡人不似汉人,汉人的地盘上士农工商,商居下品。只要有利可图,生意便能做到王室里去。

游淼所经手的许多情报,就连赵超也不知道,整个天启朝渡过了相安无事的三年,却谁也不知道,在波云诡捷的大安城内,塞外民族已暗流涌动,到了紧要关头。

秋天的最后一支商队归来,带回来大安的消息,游淼亲自在厅内见了商队头头,一名唤作林科的商人。

此人曾是李治烽统辖之下的军人,却因生性油滑而不讨李治烽喜欢。游淼物尽其用,将他调到商队里,又为他安排了不少当兵的。当然,这些当兵的,都是细作,经过特殊的训练。

“两位老爷。”林科风尘仆仆地归来,先笑,鞠躬,“小的带来一个好消息。”

“坐罢。”李治烽仍有点不太喜欢这人,只因这人当初在军营中,当面一套溜须拍马地讨好李治烽,背地里又叫他作犬戎奴,表现得十分瞧不起犬戎人,偏偏就被李治烽知道,于是就被瞪上了。

当然李治烽不可能与一个寻常兵士一般见识,游淼也说过许多次,物尽其用,能忠心就行,不能一时意气,因口舌之争便迁怒手下,饶了他,比杀了他得到的更多。

游淼笑道:“坐罢,什么好消息?”

李治烽先问道:“有我哥哥的消息没有?”

林科笑道:“老爷先别急,听小的慢慢道来,鞑靼人要出事了,只怕没几天了。”

游淼见林科笑得一脸春光灿烂,就知道北方一定是出了大事,果不其然,在通商队里,生意做得最大,也最聪明的,就是游家的商队。林科先是按游淼的吩咐,略施计谋,打通了宝音王后的娘家人。

鞑靼人自从可汗死后,贺沫帖儿吃了败仗,与聂丹等人交战连败,导致格根大王子无法继任,而匈奴出身的宝音王后与十二岁的小王子,坐上了鞑靼的第一交椅。王子妃名叫兰沫音,大了小王子三岁,现年十五。也是宝音王后的娘家人。

林科先是与兰沫音搭上线,再成功地与鞑靼王室接头,并做起了王室生意。自然,在身世这一点伪装得极好,无人知道林科是江南游家的派系。

而宝音一派中,仍忌惮着以贺沫帖儿、大王子为首的鞑靼将领,自然愿意拉拢汉人。贺沫帖儿苦无战功,回到族中后备受排挤,多年不得兵权。

宝音王后与小王子获得不少本族将领的支持,无非也正是因为女人与小孩好控制,然而小王子自己,却半点不愿意作为傀儡,母亲与妻子说什么,他就听什么。

于是林科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了巴图小王子。巴图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支持他的将领各有打算,有的偏安一隅,觉得眼下的情况,比原先在大漠草原上狩猎过日子好得太多,不想再打仗了。

有的则认为,就算得到了整个中原,在汉人的地方也生活不下去。西北的草原,永远是鞑靼人的家。

巴图小王子受制于母亲、妻子、族人,苦不堪言,更有贺沫帖儿在旁虎视眈眈,这半大的小孩儿,几次想逃家出走,离开大安。

林科道:“小的全听老爷吩咐,只要老爷点头,回头咱们就把巴图给诱出来,抓回江南,到那时候,再让北方息战。他们怎么对咱们的陛下,咱们就怎么对他们的汗……”

“不妥。”游淼几乎是想也不想就否决了林科的提议,林科一怔,继而嘿嘿赔笑,尴尬无语。

游淼道:“但打入了鞑靼人的王室,这件事你办得很好。”

林科复又满脸堆笑,高兴起来,游淼与李治烽对视一眼,李治烽又问:“犬戎呢?有消息没有?”

“有!”林科忙道,“回禀老爷,犬戎族与贺沫帖儿表面上仍然来往甚密,但是暗地里,似乎不怎么对付。这是小的手下,与几个犬戎人喝酒时,打听回来的,也不知是真是假。据说达列柯大王对贺沫帖儿颇有微词,贺沫帖儿战败回去后,巴图汗只在大安城内赏了他一座宅子,达列柯大王也不去探望……”

“……又说,贺沫帖儿先前与达列柯商量好,要平分苏、冀二州,可惜最后事情没办成……”林科措辞小心翼翼,最后道,“总之,犬戎人都不太待见贺沫帖儿。”

李治烽沉吟点头,游淼示意林科退下,林科便毕恭毕敬下去了。

沉默许久后,游淼道:“功高震主,在哪一个族,哪一个时代,都是这么说。”

李治烽唔了声,游淼又道:“就算是格根掌权,都会提防贺沫帖儿,何况现在胡日查的继任者换了巴图,更是要闲置他。”

李治烽道:“如果把巴图抓回来,威胁他们,有没有用?”

“没有用。”游淼遗憾地说,“别人又不是汉人,不认这一套,连汉人都不认这一套,你没看三哥?顶多就是把南边的事,在北边重演一次,这时候绝对不能开战,一开战,北方马上就要紧张了,贺沫帖儿必定会重掌军权,外敌一来,唯一的可能就是让他再上阵,到时候又要去咬这块硬骨头。”

李治烽淡淡道:“你想在开战之前,除掉贺沫帖儿。”

游淼眉毛一扬,看着李治烽。

事实上游淼有点怕贺沫帖儿,当初聂丹在的时候,游淼自己都有点儿怂,生怕聂丹与李治烽联手,也不是贺沫帖儿对手。现在聂丹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剩下李治烽一个,游淼更不愿意让他带兵出去和贺沫帖儿打仗。

“上兵伐谋。”游淼道,“如果能用反间计杀掉贺沫帖儿,格根失去这个最有力的支持,事情就要好办得多。”

“怎么杀?”李治烽反问道,“贺沫帖儿武功高强,就连我也暗杀不了他。”

“下毒呢?”游淼抬眼问道。

李治烽沉吟不语,说:“只要能下得了毒让他吃下去,自然能把他毒死,可是他会毫无防备?”

“挑拨?”游淼道,“激化他与宝音一系的矛盾,再借巴图小王子的手杀了他。”

李治烽道:“以他为人,心高气傲,说不定是可行的。”

游淼总觉得贺沫帖儿与聂丹是有点像的,这两人从天启沦陷的那一天起,就注定在各自的阵营里成为宿敌,如果说聂丹此刻的境遇换成了贺沫帖儿,他是半点也不惊讶。想到这里,他甚至有点头疼,这边还在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下离间计去杀贺沫帖儿。南朝自己倒是好,把自己的大将逼得走投无路,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贺沫帖儿虽已失势,不掌兵权,但手下还有亲兵,也有自己明哲保身的办法,想必巴图小王子动不了他,也是无奈。麻烦就在于,贺沫帖儿那边没有内应,也打不进去。要是唐氏还活着……

“歌姬?”游淼灵机一动,又问,“如果用连环计,送一个歌姬去,挑拨他与巴图小王子呢?”

李治烽看着游淼,忽然间笑了起来。

游淼莫名其妙道:“怎么?”

李治烽道:“没什么……你先生当年,也会这么想事情?”

“先生吗?”游淼有点不好意思地挠头,说,“其实……如果让他来,他应该会比我想得更多,也更详细罢。”

李治烽道:“送贺沫帖儿歌姬,就怕他有提防。”

游淼又问:“让巴图送呢?或者,咱们再大胆一点,让你哥哥去送?”

这时候,李治烽的眉头才渐渐拧了起来。

游淼知道有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1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