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 分类:同人 | 字数:0

65 第六十五章

书名: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46

聂丹在大安城内混了多年,对城中地形、通路熟得不能再熟,轻车熟路就找到了偷听的位置,贺沫帖儿还没来,三人便在长廊外的顶端,借瓦片掩护,躲在不见光之处。

李治烽在前,聂丹一手护着游淼,以免他摔下去,三人望向通往院内的走廊地段,在这里正好能听见书房内的对话。

“贺沫帖儿来过许多次。”聂丹朝游淼低声道,“他不甘心现在的境遇,总想扳平一局。”

“有计划过谋反吗。”游淼小声问道。

“不清楚。”聂丹极低声道,“他太多疑了,而且非常小心,每次他前来,我都刻意避开,以免被发现了端倪。”

游淼道:“像这样的偷听,先前大哥你刺探过几次?”

“这只是第二次。”聂丹在游淼耳边道,“贺沫帖儿非常小心,从前我们没有打过照面,但我在东域府里充当杂役,来来去去,他可能已有感觉。”

游淼低声道:“你选了一个隐蔽自己的最好地方,达列柯的手下都是犬戎勇士,就算是一个护院的引起了贺沫帖儿的注意,他也只会以为你是达列柯手下深藏不露的高手。”

游淼端详聂丹,见他须发与眉毛都略微染过,聂丹的瞳孔色泽本来就偏淡,假扮成犬戎人,应当能瞒得住贺沫帖儿。

正想时,外面火光晃动,贺沫帖儿来了。

游淼朝下看了一眼,便被聂丹拉到阴影后,贺沫帖儿并未发现他们躲在房梁高处,只是笑着朝锡克兰说了几句鞑靼话。锡克兰对贺沫帖儿并不像对游淼般客气,大大咧咧地招呼他坐下,喝酒,聊天。

两人说的都是鞑靼话,游淼一句也听不懂,聂丹与对面的李治烽却听得神色凝重,眉头深锁。游淼只得观察下面主客二人神态,他意外地发现:贺沫帖儿老了。

这是数年前逃出大安以来,游淼首次见到这名横扫北方的战神,贺沫帖儿已不复当年白石堡内那意气风发的模样。或许是因为败仗对他的打击,或许是因为鞑靼境内的际遇,贺沫帖儿竟带着点颓态。

游淼看到他的第一眼就知道,贺沫帖儿注定要输。这名大将与聂丹已成为南北双雄,被传颂为屹立不倒的神话。然而较之聂丹那不屈不挠的精神,贺沫帖儿看上去已经累了。

说了几句,贺沫帖儿在下面追问起来,语气焦急而烦躁,锡克兰只是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最后贺沫帖儿无奈,只得又问了一句,这次游淼听出了三个字——是在说达列柯。

锡克兰大剌剌地摆手,笑着拍拍自己胸脯,料想是贺沫帖儿在询问达列柯承诺的事,而锡克兰的回答则是,包在他身上。最终贺沫帖儿只得起身,放下一封信,告辞。

这一次的谈话没有多久,聂丹抬眼看对面李治烽,指指外面,李治烽轻轻摆手,示意再等一会儿。

锡克兰喝得醉醺醺的,打开那封信,刮掉火漆,看了一眼便收进怀里。

游淼莫名其妙,看看两人,聂丹始终盯着锡克兰,又过许久,锡克兰已烂醉如泥,侍卫们过来收拾,熄灭了灯火,三人才悄然离去。

一回到客栈,聂丹马上解下蒙面巾,朝李治烽道:“刚刚我与你追出去联手,应当可以击毙他。”

“不妥。”李治烽道,“子谦还在这里,万一杀不了贺沫帖儿,惊动城中守卫,整个商队都要遭殃。”

“等等。”游淼道,“先把他们说的话翻译一下,我分析一下情况。”

聂丹在房内来回走了几步,沉吟许久,才开始转述他们偷听到的内容,游淼立即就震惊了。

原来贺沫帖儿早与达列柯计划好,尽快下手收拾巴图小王子,而动手的时间,竟是比冬猎节还要提前,就在几天后,趁着巴图小王子出外的机会下手。达列柯本答应了贺沫帖儿,派出麾下勇士,亲自出手收拾,但不知道为什么,却在十天前离开了大安城。

贺沫帖儿今天来便是与锡克兰敲定此事,并十分愤怒达列柯失信的行为。

锡克兰则告知贺沫帖儿,达列柯一切都已吩咐好,他在不在场,并无区别。贺沫帖儿见锡克兰对这等大事竟是不怎么上心,反复提醒后一怒而去。

“我哥哥想脱身。”李治烽道,“他籍口族中有事务处理,其实是抽身之计,这样一来就算贺沫帖儿失败了,他也不会担上任何干系。”

“唔。”聂丹道,“贺沫帖儿还留下了一封信,击破点就在这封信上,只要把信拿到手,再杀了贺沫帖儿,就能成事。要么今天晚上咱们就冒一次险……”

“不。”游淼果断道,“大哥,你想去把信偷出来?”

聂丹道:“是的,偷出贺沫帖儿与达列柯的通信,再设法转交给巴图。”

“万一信上没有提到谋反的内情呢?”游淼问道,“姑且不论你和李治烽联手能不能杀掉贺沫帖儿,如果你们杀了他,又没有他谋反的证据,结果到头来还是一样。”

聂丹考虑良久,似也在担心。

李治烽又道:“我还有一个疑问,他们要在巴图前去看冬猎节场地的时候下手,但巴图有自己的亲卫队,贺沫帖儿又不能出城,犬戎人都在大安,要怎么采取行动?”

“不知道。”聂丹道,“根据我的消息,犬戎人在北边的白狼山没有埋伏,那里连猎户都没有。”

“巴图如果去猎场。”游淼道,“说不定会带上我,或者我明天就用送东西的理由进西陵宫一趟,就说我待在大安无聊,想出去走走。”

聂丹仍在沉思,末了道:“四弟,你觉得让贺沫帖儿得手好,还是让他失败好?”

游淼不说话了,考虑良久,开口道:“两个结果都行,但我觉得第二个优于第一个。”

“假设咱们不管不问,让贺沫帖儿借犬戎人之手行刺,并成功。鞑靼就会遭遇新的变动,格根亲王会上位,重新启用贺沫帖儿。”游淼如是说。

聂丹:“在这个王位的争夺战中,鞑靼也会乱上一阵子。巴图一死,宝音失势,她的娘家鲜卑,势必会与鞑靼决裂,如此五胡与鞑靼不稳定的联盟自然土崩瓦解。”

“但贺沫帖儿终究能摆平这些。而且,他在谋反之后,必然会加强防备,以免巴图的势力反扑报复,到时候要再行刺会非常难。”游淼道,“除非南朝马上出兵北伐,而且……也难说得很。”

“第二个结果呢?”游淼又说,“保护巴图,先让他遭遇险些被刺杀的险境,再偷出那封信,由我交给宝音太后,这样一来,贺沫帖儿的罪名落实。”

“落实了以后有什么用?”聂丹问道,“宝音王后早就知道贺沫帖儿在算计她们母子,这么多年没有下手除去他,正是因为忌惮他背后的势力,以及军队。”

“这是一个削弱的过程。”游淼解释道,“先削贺沫帖儿的兵权,再架空他,现在贺沫帖儿谋反的证据确凿,宝音与巴图一定会恐慌。冬猎节上,我们可以设法,让宝音王后赐贺沫帖儿一杯酒,再在酒里下毒。”

“四弟,别忘了,你是汉人。”聂丹摇头道,“由你出面,只怕很难说服宝音与巴图。她们对汉人有提防。”

“你忘了李治烽。”游淼道。

李治烽笑了笑,想了一会儿,答道:“可以,我会用沙那多的身份,护送巴图回来。到时候让巴图小王子帮我保密这个身份,这样一来,犬戎人就不再有威胁性。”

游淼看着聂丹,聂丹沉默许久,最终下定了决心。

“那就按你们的计划来。”聂丹答道,“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免得锡克兰找不到人起疑。我会顺便把信设法偷出来看看内容。”

游淼点头,聂丹又说:“有事我会过来找你们。”

聂丹闪身到窗外,消失。游淼与李治烽对视一眼,游淼如释重负,与李治烽对视一眼。

“细节的部分还有许多函待敲定。”游淼说,“先来计划一下,要怎么推行,让贺沫帖儿一步一步走到咱们的陷阱里……”

游淼搬了张椅子,与李治烽写写画画,聊了一整夜,天明时分,又朝林科询问了白狼山的地形,以及要了一张草图。

清晨时,游淼准备了东西,正要出门去西陵宫,却有侍卫前来通报,请游淼去见巴图汗一面。

游淼心道巴图也真够意思的,看来是把他当做朋友了,还没去见他,便主动邀约自己这个玩伴。这次去他带了一把南朝的古董青铜匕首,是百年前在蓝关下出土的神兵,削铁如泥,吹毛断发,果然巴图一见之下便爱不释手。

“你说,古代的人锻冶,怎么做得这么好?”巴图朝游淼问道。

巴图也是成天在宫里闷出个鸟来,侍卫对他恭敬有加,却谁也不会与他开玩笑,更别提游淼这种随意说话的朋友了。

“这个是古匈奴人铸造出来的。”游淼笑道,“还是陛下母舅家的成就。”

“嗯。”巴图知道自己祖先的一些事迹,看到匕首上刻的古匈奴文字。更是开心,朝游淼道,“先祖被柔然人统治的时候,有一个名字……”

“锻奴。”游淼接口道。

巴图笑而不语,游淼也读过外族的一些历史,知道匈奴人在被柔然人统治的时期过得非常凄惨,柔然人践踏他们的村庄,逼迫他们打铁,拉走女人去享乐,带走他们锻冶出来的兵器与铁箭……想必宝音太后也时常拿匈奴的历史来教育儿子。

“这把匕首我会好好珍藏。用来提醒自己,励精图治,当一个好的可汗。”巴图说,“谢谢你的心意。”

游淼一笑道:“您喜欢就好。”

巴图道:“明天我会带领儿郎们到白狼山的温泉去看看,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去走走?”

游淼惊喜道:“好啊!陛下能让方某随行,荣幸之至!”

巴图道:“天亮的时候,我就在城外等你,不见不散!”

游淼忙点头,正在此时,宝音太后又派人来宣,听闻游淼正与巴图在一处,便把游淼也叫了过去。今天宝音太后的精神好了些,说了几句话,便让巴图与游淼喝酥油茶。

游淼一夜没睡,强撑着一上午,王宫里熏香缭绕,令他昏昏欲睡,巴图见状便让游淼退了出来,又嘱咐他养好精神,明天会带他顺便去狩猎。

当天游淼回去以后蒙头就睡,迷糊中感觉李治烽在身边,便抱着他不放。也不知睡了多久,天黑时分,睁开眼时发现自己被脱得全|裸,而李治烽强壮的身材犹如一匹充满了力量感的骏马。

游淼忍不住在被子里伸手去摸李治烽的胸肌、腹肌,李治烽也醒了,问:“媳妇饿不饿。”

“饿了。”游淼小声道。

李治烽转过身,与他耳鬓厮磨,在他耳边道:“哪里饿?”

******河蟹******

忽然间窗外呼啦一声,聂丹来了。

游淼:“……”

李治烽:“……”

聂丹:“……”

李治烽忙拉起被子,裹着游淼,聂丹尴尬道:“我出去一会儿。”

“不……不用了。”游淼忙道,“大哥坐吧。”

李治烽笑了起来,赤条条地起身,拿衣服穿上,点起灯,游淼坐在被窝里,露出一条腿。

聂丹哭笑不得,看着二人。

“你俩就打算这么过了?”聂丹问道。

李治烽:“当然。”

游淼:“婚都成了,还能咋的。”

聂丹:“胡闹,孩子也不要了?”

李治烽看看游淼,又看聂丹,说:“到时候收养孤儿罢,学学你。”

游淼笑着说:“我们就这么过了,以后有孤苦无依的孩子,就都带回家养着,连年战火,百姓不得安宁,这不是为了天下的孩子不变孤儿,才跑北疆来么。”

聂丹唏嘘道:“是,大哥总是觉得,没认错你们两个义弟。什么都敢,敢想,敢说,也敢做,大哥自愧不如。”

“大哥你在北方一潜伏就是三年。”游淼笑笑,说,“放着江南的高官厚禄不要,跑到鲜卑的村庄里去,只为报几年前的恩情,这才是我们该学的。”

聂丹沉默许久,李治烽便在一旁坐下,游淼依旧裹着被子,靠在床边,两人都看着聂丹,片刻后,聂丹无奈开口道:“在北方待得越久,大哥就越觉得迷茫,不管南边北边,我族外族,都是百姓。既有贺沫帖儿这等人,也有乌英这样的母亲,重央这样的孩子。”

“重央常常问我。”聂丹缓缓道,“爹,胡人和汉人,为什么要打仗,大家为什么要死,有什么解不开的仇恨吗。我说有,他又问我,大家都是人,为什么要杀来杀去,我说……不知道。”

“这些年里我常常在问自己,有没有一个办法,让胡人和汉人永远不打仗?”聂丹自嘲地笑了笑,“大哥知道,这话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多少人,多少年这么过来,我朝,前朝历任帝君穷其一生想解决的边境之患,以我的能力,又怎么可能办到?”

游淼与李治烽安静地听着,游淼感觉,每一次与聂丹在一起,他总会说许多自己没有想到的东西。

“后来。”聂丹道,“我带着重央朝北边走的时候,碰上一位来中土弘扬佛道的大师。他告诉我,当你遇见快乐之时,须谨记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遇见痛苦之时,也须得谨记,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汉族、鞑靼、犬戎。杀来杀去,谁当皇帝,谁主江山,在千百年之后,都是过眼云烟。我们不因南人与北人的仇恨而战,而是要为了平息这场战争而战。”聂丹说完后,抬眼看着游淼的双眼。

“对。”游淼明白了聂丹最终来到大安,潜伏的原因。

“南人不可能把北人赶尽杀绝。”聂丹说,“难道能屠了他们全族?这么多死亡,又有什么意义?我儿子重央的父亲是鞑靼人,母亲是鲜卑人,三弟是犬戎人……生来就背负仇恨的话,势必在未来的日子里,举步维艰。”

游淼道:“这些话……大哥,我想你可能要回去,与三哥说。”

聂丹点了点头,答道:“不过是一点感慨,到了那时候,我会亲自和他谈,收复咱们汉人的江山之后,如何与外族界定新的规矩,朝堂上,还有一场新的硬仗要去周旋。”

游淼到此刻方渐渐地发现,三年的历练,确实令聂丹与从前不一样了,他不再为南朝而战,而是为整个天下而战。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他们肩负着更多的责任。

他终于放下了河山破碎,故国不再的仇恨。

“明天锡克兰会派遣四名手下出城。”聂丹朝游淼道,“我会尾随盯紧他们,你们要小心保护巴图。到时候……”聂丹从怀中掏出两枚小巧的铁管子,分发游淼与李治烽,说,“点燃这个,我们互相照应。”

游淼点头,聂丹再没有吩咐,便从窗口出去,飞檐走壁地离开,游淼根据聂丹所言,推测出明天的刺客只有四个人。四个人,要在重重卫队的保护下刺杀巴图,想必这些人的身手将会非常难缠,预计到时候将会有一场恶战。

但有李治烽与聂丹在,南朝两大高手,若连这样都无法保护巴图,想必也不用再费劲了,大家收拾东西回家种田吧。

翌日清晨,游淼带着李治烽到了城外,睡眼惺忪的,见巴图已经在马上等着。

“方胜,你怎么每天都很困?”巴图笑着问道。

游淼连着两天晚上没睡好,又不能说,只能道:“初来乍到,不太习惯。”

巴图说:“母后说,不能懒惰,要锻炼身体。”

游淼嘿嘿笑道:“陛下说得是。”

游淼一翻身上马,巴图又有点惊讶,看着游淼,说:“你会骑马?还想找人带你。”

游淼心底咯噔一响,暗道真是阴沟里翻船,居然在骑马上露馅了,只好硬着头皮解释道:“在南边的时候我很喜欢骑马,家里有个山庄。”

巴图会意点头,说:“旅途很长,累了就说,走!”

巴图喊了句鞑靼话,于是两百匹马犹如离弦之箭,冲向了茫茫的苔原。

这几日天气回暖,冰雪渐渐消融,大安从前有名唤作“塞外江南”,地形,环境得天独厚。被白狼山、乌山与马鞍山环绕,寒流到了此处以后改为两股,顺着蓝关与秦岭南下。

只要不遭遇太大的风雪,冬季大安附近总是保持着将雪未雪,将融未融的好气候,此刻朝日初升,一轮阳光金芒万丈,映着化雪后的茫茫苔原,的确令人心旷神怡。

从大安到东南面的白狼山足足有四百里路,游淼多年没有参与急行军,渐渐地开始颠簸得受不了,只好让李治烽骑马带着。饶是如此,也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才抵达白狼山下。

当夜众侍卫扎起营帐,预备翌日进山,可汗出巡,带了足有两百卫士,在山脚扎营时,卫士们碰杯饮酒,大块烤肉,忙得不亦乐乎。

游淼笑着给巴图演示了一番烤肉,他用一个手摇的磨粉器把绿茶茶叶碾成极细的粉末,就像胡椒一般,再洋洋洒洒地撒在烤肉上,不片刻茶香四溢,巴图大为吃惊。

“这是你们南人的做法吗?”巴图问道。

“没有。”游淼解释道,“我自己想出来的。”

游淼待在山庄里没事做的时候,就喜欢按着《墨经》的上的图,做一些微缩的小机关,新奇小玩意层出不穷。这个磨粉器可以随身带着,磨米、面、麦,胡椒花椒甚至茶叶。数百年前中原人喜欢将茶捣成粉,伴着奶、糖与盐一起吃,游淼偶尔也会尝尝这种复古的喝茶方式,并加以改良。

“不错不错。”巴图对游淼佩服得五体投地,游淼又把手摇的磨粉器送了给巴图,巴图渐渐地已经把游淼当做好朋友了,晚上还要求与他一起睡,昨夜事情办了一半便被聂丹打断,游淼本想今夜继续,奈何巴图拉着他不放,便只好进了王帐。

当夜,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狼嗥,巴图躺着与游淼说个没完,游淼连着两天没睡好,已经困得不行了,奈何巴图没半点倦意,只得有一搭,没一搭地应着。

“……南边的人怎么说我?”巴图说着说着,忍不住问起游淼,南人对他的评价。

游淼迷迷糊糊,心道自己在南边的时候跟赵超把酒夜话,到了北边,又与鞑靼可汗睡一张铺,人生也真是无奇不有。

“应该……”游淼想了想,在睡梦里说,“说得很少,说贺沫帖儿将军……倒是很多……”

“哦?”巴图问道,“说他什么?”

游淼实在撑不下去了,打起了齁。

一夜过去,狼嗥声此起彼伏,反而像是在催眠一般,游淼只记得天很快就亮了。睡得他全身酸疼,揉了揉眼,发现自己的脚架在巴图胸口上,巴图还在打呼噜。

游淼吓了一跳,忙把脚缩回来,巴图也醒了,揉着眼睛起床,外面便有人进来伺候,李治烽给游淼梳头,侍卫们给巴图编辫子。

巴图笑道:“你还没回答我呢,方胜儿。”

巴图用鞑靼语称呼游淼的名字,多少带了点族中少年郎互相揶揄的口气,他用不流利的汉话翻译过来,便加了个“儿”字。令游淼想到那句“叠作同心方胜儿”,不由得莞尔。

“回答什么?”游淼好奇问。

“贺沫帖儿……”巴图笑吟吟提醒道。

游淼马上出了一身冷汗,自忖昨夜不知道太困了说了不该说的话没有,忙朝巴图使眼色,巴图稍一想就会意,了然于心,但脸色也变得不太好看。

游淼心底惴惴,不敢再多说,侍卫送了食物进来,巴图便道:“去外面吃罢。”

于是众人又捧着食物到帐外去。

巴图一言不发,若有所思,早饭吃完后,众人便收拾东西,上路进山。一路上巴图与游淼若即若离,李治烽带着询问的眼色看了游淼一眼,游淼示意他安心,催马赶上去,忐忑道:“陛下。”

巴图看了眼游淼,又恢复了笑容,说:“你叫我巴图末就行。”

游淼听到这话,颇有点受宠若惊,然而转念一想,巴图应当是从小孤独长大,被母亲管得甚严,身边也没几个朋友。若是他当年还在当纨绔时,要认识一个会玩会闹会吃喝的朋友,多半也会很喜欢。

但巴图为什么没有鞑靼的同龄朋友,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游淼隐隐约约感觉到了,宝音太后是亲南亲汉的一派。她会教巴图了解中原文化,学习汉人的语言,这次巴图与他交朋友,说不定也是宝音太后的授意。

游淼叹了口气,勉强笑道:“私底下可以这么叫,但是陛下毕竟是陛下,手底下的人,都看着陛下呢。”

巴图黯然点头道:“你和老师说的一样,陛下就要有陛下的样子。”

游淼展颜笑道:“但是私底下,我更愿意把您当做巴图末。”

巴图笑了起来,一扬马鞭,喝道:“驾!”

巴图冲进了山谷,游淼登时心中一紧张,忙拍马追了上去,李治烽也追了上来,二骑撵着巴图,生怕有危险。

白狼山内河水破冰,碎冰叮叮当当地漂往下游,巴图在小溪旁翻身下马,以水洗了把脸,回头朝侍卫们喊了句鞑靼话,料想是让他们别过来。游淼便走在巴图身后,不即不离地陪着他,心底在想鞑靼王族的事。

“陛下,别走进树林里。”游淼道。

“你的管家看起来身手不错么。”巴图说,“他会保护你和我的。”

游淼点了点头,又有点惊讶巴图的双眼,看上去他也挺聪明的,两人便沿着树林边上走,巴图又问道:“南朝那边的人,如何评价我?如何评价贺沫帖儿?”

“评价您……”游淼考虑再三,继而认真道,“没有什么对您的评价,因为您还没有做什么。”

巴图了然,点头,问:“那贺沫帖儿呢?”

游淼道:“都非常恨他,因为他屠村,屠城。”

游淼知道巴图虽然不算常与汉人接触,但只要他有心,一定能打听到关于南朝的方方面面,一味地瞒着他,夸奖他,说他是圣明天子,并没有必要,迟早会被拆穿。

“汉人不想打仗。”游淼如是说。

“我们也不想,匈奴人也不想。”巴图笑笑说。

游淼知道宝音王后的父族是匈奴,而匈奴人又是眼下与南朝汉人走得最近,利益结合最为紧密的一支。当年匈奴甚至答应赵超的合议,暗地里为北征军提供帮助,让贺沫帖儿栽了个大跟斗。

“希望不要再打仗了。”游淼笑道。

两人慢慢地走着,听着溪水哗啦啦的声音。

巴图又问:“南朝的天子是个怎么样的人?”

赵超吗……游淼自己也无法对赵超下一个确切的评价,思索许久,他朝巴图说:“性情中人。”

巴图说:“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在国家覆灭的情况下,把整个部族团结到一起的。一定是个很有本事的人。”

言下之意,巴图又对自己的现状带着点唏嘘,又道,“母后说了,汉人比我们更不怕死,汉人的东西,有许多可学的。”

游淼笑笑,说:“其实鞑靼就算杀了南朝所有的皇帝,还会有许多文人、义士,有时候,主宰一个国家的,并不仅仅是帝君。帝君死了,只要人还活着,王道还在,就不会死。”

巴图了然,点头道:“你说得对。”

说毕巴图又笑吟吟地端详游淼,说:“你说话倒是不像商人。像个……用你们中原人的话说……‘良师益友’。人很好,也不骗人,我很喜欢你。”

游淼心里咯噔一响,意识到自己的伪装又暴露了,若是被李延赵超等知道,当真是颜面扫地,他只得装作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方某读过几年书,曾经也想报国,可惜报国无门,只得做做生意。”

巴图点头,拍了拍游淼的肩,说:“如果你能见到南边的皇帝,帮我带一句话给他罢。”

“我见不到他。”游淼无奈道,“皇帝高高在上,不是想见就能见的,您想,要不是投了您的缘,我也不会有机会,能和您一起,站在这里聊天。”

巴图笑了起来,说:“说得对,如果我写一封信给他,他能收到么?”

游淼想了想,说:“这个倒是可以,待来年开春时回江南去,我会亲自去大理寺转交。”

游淼隐约地能想到,巴图此举,即将会开启两族一个新的时代——他想订立新的合约了。鞑靼人不愿意再打下去,从最初的侵略到了最后为战而战的地步,现在所有人已经渐渐地开始,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打。若巴图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就像他父亲那样,说不定会以铁蹄踏平南方的每一寸土地。

但现在五胡,鞑靼,天启,三方势力都被卷入了争夺中原的漩涡之中,鞑靼所具备的优势已不再如刚宣战时明显,贺沫帖儿的大败令鞑靼人不得不重新开始考虑格局问题。力量的优势已经逐渐朝着南朝倾斜。宝音王后为了稳住政局,必须考虑长期路线。

而族中为了争取匈奴人的支持,则大部分人妥协于宝音王后。

巴图与游淼都在沉思,一时间谁也不说话,良久后巴图又道:“你觉得,汉人和我们,能不能在一起生活?”

“目前来说很难。”游淼不禁说出了真心话,“先前造成的杀戮太多了。”

“那么。”巴图又正色问,“有没有可能像两百年前那样,划一道边界,大家经商、交流?”

也很难,游淼心道,虽然他知道鞑靼人并不是所有人都该死,但汉人与鞑靼人的仇恨太深了,要把半壁江山拱手让给鞑靼,以黄河为界,立一道百年合约,他第一个不答应,自己都过不了心理这关。

他唯一能接受的是让鞑靼到长城以外去。

但游淼没有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只是朝巴图道:“我想贺沫帖儿不会愿意。”

巴图道:“他一直不愿意。”

游淼叹了口气,说:“比南边好,几年前我听说,太子一直被扣押在北方,在回去的路上崩了,那时间,南朝也闹得够呛。”

巴图以马鞭无意识地敲了敲树,随口道:“那时候贺沫帖儿吃了败仗,本来他不该管这么多,母后打算让他在大安颐养天年,不过……他和犬戎人又走得很近……”

说毕巴图意识到了什么,游淼终究是外族,便不再提此事了,欣然道:“你以后帮我送完信,还会回来的吧?”

“当然。”游淼笑道。

巴图点头,又翻身上马,带着游淼穿过山谷,进白狼山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6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