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 分类:同人 | 字数:0

24 第二十四章

书名: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46

一主一仆乘马车进了天隆街穿西市过,进了清荷庄,那清荷庄乃是达官贵人听戏吃菜的地方,建于京城西北,引的西山泉水,月明时分,空幽夜色下掌娘咿咿呀呀地唱着小曲儿,别有一番意境。

游淼持帖入内,众公子们正在边院里嘻嘻哈哈,闹成一团,外头传道:

“游公子到——”

倏然满院就静了。

游淼于拱门里进来,露脸,依旧是那春风满面的少年郎模样,团揖,笑道:“我回来了。”

接着院里炸了锅,各自笑成一团,李延噗一口酒喷了出来,平奚拍着大腿,笑得倒在椅上,公子哥们各有各的乐事,都是指着游淼笑。

游淼也跟着摇头好笑,仍旧是那没脸没皮的模样,李延招手示意他过去,去了便给他一脚。

“你小子!哈哈哈哈哈!”李延笑得坐不稳,把他搂在怀里又揉又揍的,说,“怎变这模样了!”

游淼唉了声,李延又道:“谁打的你?说说?哥哥们给你出气。”

筵上公子哥儿们都笑而不语,看着游淼。

游淼摇摇头,无奈笑了笑,说:“算了。”

“罚三杯罚三杯。”平奚把酒杯朝游淼面前一放,游淼道:“心甘情愿。”

游淼端起酒杯,三杯酒下肚,筵席上又恢复了那热络气氛,今日众人摆酒为的就是给游淼接风,当即三句话不离他,先是问江南的山庄,又问游淼解元的事。游淼只是不好意思地告诉他们,解元是他老爹出钱捐的。

众人一副见怪不怪的表情,李延又说:“拜先生了没有?”

“有。”游淼这点不敢装傻,毕竟迟早要被发现的,索性老实道,“叫孙舆。”

李延便有点若有所思的神色,有人问:“参知政事?”

游淼哭笑不得道:“别提了!那老头半点不客气,又罚我跪又抽我,哎——”

李延搭着游淼肩膀,揶揄道:“来,上京了,哥们儿罩着你!”

哗一下满堂又笑了,说话间仿佛回到了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游淼仍是那脸没皮的模样,喝了几杯酒,又敲杯拍碗地学自己老爹,学了个活灵活现给与席者看,逗得所有人大笑。

“我们家那螃蟹。”游淼道,“有这么大,入秋了叫我小舅派几个人,八百里地加急送来,招待你们顿好的。”

“也够难为你了。”秦少男说。

游淼说:“没啥,跟你整治个花园似的,慢慢地就起来啦。”虽是这么说,但个中艰辛,也只有他才知道,司马璜又插口道:“早知这般好玩,哥几个也去小小地弄个园子。”

游淼笑道:“我的不就是你们的么?种桑的山头给你,沈园后头的菜地给李延,来来来,咱们把字据写了。”

“好好好!”平奚马上道,“笔墨来笔墨来!”

游淼笑着在纸上画了个地图,标上田地范围,说:“要哪随便挑!”

数人当即一拥而上,平奚说:“平日你就给咱哥们打理着。”

李延一手搭着游淼,将那地图连着沈园以及后头的一块用毛笔一圈,说:“这块是咱家的啦,淼子,你可得记好了。”

游淼笑着说:“行,你要有空来,常常住着,这园子就是你的啦!”

数人一拥而上,把游淼的山庄给瓜分了,游淼又要了一叠纸分给这帮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写了地契。紧接着公子哥儿们便兴高采烈地讨论,要如何种田,挽着裤腿衣袖去插秧,都当做新奇活儿似的。俨然都将江波山庄当作了自己的,又说好待殿试完了,大家便浩浩荡荡出行,跟着游淼下江南去,到他家吃住几月。

游淼全部一口应承,又告诉他们山庄里有什么好玩的,自离京之后,三年里头一次喝得烂醉,喝到最后,纨绔们帽子也扔了,鞋子也脱了,歪来歪去,倒成一团,疯疯癫癫的。

李延玩得兴起,还在桌子底下装狗爬。院里全是如今天启朝上官宦之家的贵公子们,不知道的还以为都疯了。

玩了半夜,二更时,也都折腾累了,各自的家丁过来,把公子们抱上车去,游淼醉醺醺,靠在李延身上,拿着一叠银票,扬来扬去。

“拿了钱再走!少爷打赏你们的——”游淼醉醺醺,嚷嚷道,把二百两一张的银票分了,李治烽拿着的茶叶一直没用上。

“走走。”李延道,“我送你回去,犬戎奴,你到前面给小爷赶一次车。”

李治烽没有说什么,坐上车夫位去,李延抱着游淼上车,坐游淼的车。丞相府的马车则不紧不慢,跟在后面。

入夜,京城内静谧无比,只有这两辆马车。沿途巡逻兵士过来拦。

“宵禁了!哪来的人?”

后面那车的管家过来出示腰牌,士兵们便纷纷鞠躬,让出道路。

车里摇摇晃晃,挂着盏琉璃灯,五光十色的灯光在车里转来转去,映在游淼的脸上,李延道:“喝高了?平日里没见你醉过。”

游淼呻|吟出声,靠在李延怀里,斜斜歪着,李延手掌一拍他的脸,说:“装,再给我装。”

游淼吃痛,只得起身,笑吟吟地看着他,随着马车行进倒来倒去,李延一手捏着他下巴,说:“想什么呐你,被赵超揍了?知道哥哥的好了?”

游淼神色黯淡了些,李延道:“早知你是这德行,心里藏着事,从来不说。”

游淼道:“我错了,错了行了吧!”

李延这才笑了起来,哼哼几句,把腿搁在对面的座椅上,说:“来按按肩膀。”

游淼帮李延按了几下肩膀,说:“这茶给你的。”

李延说:“来点茶,醒醒酒。”

游淼便道:“李治烽,在桥上停着,我说会儿话。”

马车停在桥中央,两侧挂满大红灯笼,游淼把车帘揭开,晚春夜风一吹,舒服了不少,酒气散了,便在车里升起炉子,与李延喝茶。

李延:“你给我个准话,再跑赵超那头去,便是什么?”

游淼乐道:“我不和他好了。”

游淼单手捏着杯,随手递给李延一杯茶,看也不看他,说:“我算是看明白他了。”

李延说:“你看明白了就好,我知道你这人,心里鬼主意多得很,哥几个罩着你,你那天要把哥给卖了,你别怪我下狠手了。”

游淼笑道:“可不敢,先生让我上京来考个功名,我考完还想回家来着,不如你给我找个外放的官儿,依旧让我回流州去罢。”

李延啐道:“没出息的!你这辈子就这么过了么?”

游淼哭笑不得道:“那你让我干吗?”

李延说:“我听我爹说过孙舆这人,你等七月初一到了去会考就是,考完了我自然给你打点。”

游淼道:“然后呢?”

李延:“然后你就跟着我,见陛下去。”

游淼说:“你也考?”

李延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说:“当然考。”

游淼点了点头,李延又道:“你听我的就成了,这几个月里,在京城得低调,少惹事,让你来你就来,进我家从后门走。”

游淼笑着说:“行。”

李延陷入沉思之中,游淼道:“想啥呢?”

李延看看游淼,把手里杯子放回去,说:“你不知道,京城里事儿多,一个不提防,身家都得搭进去,你得步步为营,千万别在这给我惹事。”

游淼不太明白,缓缓点头,李延道:“本来想让你在家里多待几年,既然现在来了,那就来罢。别想着出风头,懂不?”

说着用食指点点游淼额头,游淼一笑道:“我又不是小孩儿。”

李延看了游淼一会儿,说:“听我的,管保你有好日子过,旁的人无论许你什么,你都别听进去。”

游淼说:“行,我听了都来给你说,这总成了罢。”

李延意味深长地看着游淼,眉毛一动,嘲弄道:“要真这么说倒省事了,谁不知道你心底藏着点什么鸡零狗碎的小东西。”

游淼心头一凛,砰砰直跳。

“不就是赵超那事儿么?”游淼道,“李治烽都把他给揍了,你还想怎样?”

李延道:“赵超那档子事我就不跟你计较了,以后的日子,走着瞧罢,回家抱媳妇去了,犬戎奴,照顾好你小主人,我走了!”

李延下车去,回了自己马车上,两辆马车分开,各自回去。

游淼从赴宴回来便一直在想,止不住地想,李延似乎变得更厉害了,也知道刚才的醉酒是装出来的。他也在装,大家都在装。马车上说的那番话是什么意思?是警告他别再和赵超混一起么?

不,李延现在应当已确信自己和赵超翻脸了,否则他就不会让马车停下,对自己说那些话。以李延的脾气,一旦认为自己投向赵超,表面上当然还是笑呵呵的,背地里估计就暗算他了。

所以目前来说,一切顺利。

马车停在太学宿舍后院,游淼下车时叹了口气,朝李治烽说:“都是逢场做戏。”

“我知道。”李治烽说。

游淼回房整理东西,抖出那张地图,看到山庄被分来分去,跟狗啃似的就说不出地恶心,随手把纸撕了扔掉。

成天和这么一堆人打交道,游淼还是宁愿回家种田去,孙舆也说过官场虚伪,现在游淼算是切身体会了。

李治烽关上门,拿着一片碎纸在灯下低头看,游淼说:“那块给你了。”

李治烽说:“山庄我不要,要你就行。”

游淼复又笑了起来,裹着被子朝一旁让了让,李治烽便上来抱着游淼,熄了灯,两人搂着睡了。

那天起游淼便定了定神,留在太学内读书,国子监藏书阁是他打小见过书籍最多的地方,天文术数,诸子百家,书本直是汗牛充栋,穷毕生之力都无法读完。天气渐渐热了起来,游淼见书生们所穿白袍好看,便也去照着做了几套,每日便进书阁去读书。傍晚时则和举子们在夕阳西下的大院里踢毽子,偶尔不想读书了,便将书本一扔,与李治烽出去逛逛京城,买点吃的玩的,日子过得自由自在。

连着三年待在山庄里,久不去城里,日子过得素了,一回到京师,便又渐渐生出对这荣华世界的眷恋来。

赵超一直没有来寻他,想是为避人耳目,游淼也不知他有什么计划,六月底时,李延又设了次宴,这次却是在听雨楼内。

游淼早早地便到了,于门口等候李延,李延下了马车后嘱咐他跟在自己身边,若无事则一句话不要说,尽量避免惹眼。

游淼不知其意,便乖乖跟着李延朝听雨楼内走。只见外头又来了个二十多岁的男人,虽身穿褐色长袍,却掩不住一身贵胄之气。公子哥们都称他“赵少爷”,游淼便明白了——这是太子。

太子名唤赵擢,只是过来找李延玩乐的,却也注意到游淼了,时不时问几句,游淼便不现表情地点头,听了一晚上曲儿,未说过什么话。

席间又有几人在聊南方的事,秦少男开了个头,说:“听说长江洪汛比往年猛,也不知扬州那地怎么样了。”

游淼马上就上了心,小声问:“怎么说?江南淹水了吗?”

江南江北年年淹水,游淼还记得小时候有一年,整个沛县都被水淹了,直浸到茶马古道上来,幸而碧雨山庄地势高,没被水淹过。而江波山庄虽有一部分低地,又在江边,但地方也好,乃是在坡上,除非整个扬州有一半被洪水淹没,否则水位也不会涨到沈园来。

游淼本抱着随口问问的心态,刚出口却被李延瞪了,便知道不说。

太子与众人推杯换盏,游淼已尽量藏着,不让太子注意到他,心下却有略有不解,直到一次酒过时,太子笑吟吟地以折扇点了点他,说:“游淼?”

李延道:“子谦?少爷叫你呢。”

游淼嗯了声,太子道:“给他斟酒,喝了罢。”

游淼便把酒喝了,点了点头,李延一手搭着游淼的肩,朝他道:“怎么愁眉苦脸的,还慢待了你不成?”

游淼心领神会,李延并非是真要藏着他,否则也不会让他来,却是想在太子面前给他营造个形象……不爱说话,为人刻板的形象?

游淼便笑笑不说话,太子又笑道:“罢了,不需勉强他,随意就成。”

李延便放下杯,轻轻拍了拍游淼的手,游淼知道他的意思是做得好。

当夜太子回宫去,李延已成婚家有妻子,便也不留宿,出来朝游淼说:“回去收拾收拾,过几日应考别丢我的人。”

游淼一不留神那痞子气又露了出来,反唇相讥道:“废话,我能丢你的人么?你文章不定还没我做得好呢。”

李延:“你这欠收拾的!”

李延要跳下来揍他,游淼却笑着躲了,一闪身上了秦少男的车,马车本要开,却停住了。李延看了一会儿,知道游淼要问发大水的事,便上车回府。

游淼问过秦少男,秦少男之父乃是工部尚书,也是父亲下朝时听回来的,游淼问过以后要再去问李延,李延却已走了,只得心事重重地回家去。

今日李治烽没跟着,一来是犬戎人惹眼怕被太子见着了;二来李延勒令他不去,李治烽便在院里坐着。夏夜萤火虫飞来飞去,举子们在院里喝酸梅汤闲话,游淼回来便道:“李治烽。”

李治烽正与张文翰,郑永三人廊前喝茶,见游淼回来了,便起身去洗毛巾。

游淼却跟着他进去,说:“我今天听说江南发大水了。”

李治烽微微蹙眉,说:“扬州浸了么?”

游淼忧心道:“不知道,怎么办?”

游淼换下闷着汗的锦袍,穿了身薄纱书生袍出去,李治烽拿着毛巾过来给他擦脸,说:“江波山庄也会被浸?”

张文翰在一旁听了,问:“洪水了?”

游淼点了点头,眉毛紧拧,郑永道:“洪汛来得快,退得快,倒是不担心,就怕涝灾。”

李治烽说:“要么我今天就回去看看?”

张文翰道:“发大水的话倒是不用怕,我爹娘在山庄里种了几十年的地,没见水淹进来过的,顶多淹到安陆,郭庄都不会有事。”

游淼放了心,点头道:“那就好,别的地方呢?”

张文翰道:“江城府临着江,难说,碧雨山庄在茶马古道上头,也不会有事,下雨不?我是怕涝,雨下个没完,影响收成。”

游淼也说不清楚,郑永理解地点头道:“看天吃饭,庄稼人不容易。”

游淼看了李治烽一眼,恰好李治烽也在看他,游淼说:“我就担心咱们那水车,当初黄师说过,能扛得住一次大水,水车才算做成了。”

李治烽想了想,说:“我再去打听打听。”

“你上哪打听?”游淼道,“这事现在就六部知道,我听秦少男说明天早朝才提这事呢。”

张文翰道:“少爷,你别担心,乔舅爷是个能手,有什么事,肯定得遣人上来报信。没人上京,那就是没事。”

游淼一想有理,便缓缓点头,张文翰道:“再过几日就会试了,考完我就回去一趟。”

游淼道:“别的我都不怕,单怕那水车经不住洪。”

李治烽在一旁坐下,说:“涨水能经得住。”

游淼说:“上游水多,山庄南北岸那条江道又窄得很,大水一来就危险了。”

李治烽唔了声,说:“要么就加四根榫钉,把水车先停了。”

游淼眉眼间尽是焦虑之色,又说:“就你和我知道图纸,小舅还不懂。”

张文翰又道:“不会的,哪来这么大洪。少爷放心罢,考了会试,我再回去看看不迟。”

游淼虽是担忧,却也无计,只得暂且按下此事不表。

数天后的七月初一,炎炎夏日仿佛朝地上下着火,举子们前往国子监会试,一房一人,游淼已有好几年没吃过这苦头了,考场外的院子里,蝉叫得简直烦死人。

考官发了题,赫然正是《中庸》里的一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游淼吃过这句话的苦头,一看这句就想起孙舆凶神恶煞,继而一本书拍自己脸上的场景。既好笑又无奈,更叹运气好,于是提笔起稿,作了文章。

考到一半时,却听到考场外有人说话,依稀是程光武的声音,游淼心里便慌了,草草写完,在房中煎熬了两日,交卷出来时外头仍热得浑身淌汗,跟个大蒸笼似的。

游淼一见程光武果然在,便道:“回去说,别惊慌。”

回到太学里,张文翰也考完出来了,只见程光武一身大汗,袍子都贴在身上,跟水里捞出来似的,说:“少爷,江南发大水了。”

“我知道。”游淼说,“听朝廷里的人说了,先说咱们家怎么样?”

程光武道:“山庄没事,水淹不到上头来,可还在下雨,一连下了六天,我离开山庄那会儿,长江涨水已经涨了十丈高。”

游淼那一听不得了,蹙眉道:“水车呢?”

程光武道:“眼前还没事,水再涨下去只怕得坏。舅爷就让我打马过来,给少爷说声,咱山庄里也不缺钱,坏了再找人按着原来的样子做一个就是了。”

当初那群工匠是从江南各地请来的,黄老匠做完水车后就走了,游淼后来想请他帮着搭个磨坊都找不到人,又得上哪请匠人去?

程光武:“还有个事儿请少爷的主意,舅爷不敢开仓,问少爷怎么说。”

游淼道:“开仓做什么?”

“赈灾。”程光武解释道,“雨下了两个月,扬州各地,流州南边,连苏州也被淹了,百姓的田地全没了,安陆成了汪洋,淹得剩个屋顶,不知道饿死了多少人……”

游淼简直难以置信,说:“这么严重?!”

“五十年难遇的大水。”张文翰说,“我前几日也听人说了。”

游淼这才明白到严重性,看来自己的水车还是扛得住的。

程光武说:“舅爷派了几条小船,把附近村庄的人都引到山庄里来了,就在东边山下让他们搭棚子住着。口粮的事舅爷不敢拿主意,才让我上京来问。”

游淼道:“就是这么个理儿,不能见死不救。你回去告诉小舅,粮食留够咱们自己山庄吃一年的,剩的开仓煮粥,分给他们吃。”

李治烽说:“我回去一趟罢。留光武在这伺候你。”

游淼说:“你回去……嗯……不成,回去得多久?”

游淼不太想让李治烽走,李治烽却道:“水车我也建了的,四条铁榫插|进机关里,先把它停了,旁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做,黄老头说过,江水涨到线上时,用这么个办法就不会被冲坏。”

当年制水车的时候,木轮会随着水位上涨,但在崖壁上也有个顶线,水要是淹过那个顶线就有可能坏。游淼又说:“要这么也扛不住呢?”

李治烽说:“那就把水斗都给卸了,水退后再装上去。”

这话点醒了游淼,游淼说:“对,可是……”

“殿试前我回来。”李治烽说。

今日是七月初三,到八月初五的殿试有一个月出头,游淼既不想让李治烽离开,又不想水车坏掉。

“对了。”张文翰道,“少爷考得怎么样?”

数人这才想起这事,游淼真不知道是该哭好还是该笑好。

“能点个贡士罢。”游淼道,“别的就不知道了。”

李治烽一边换衣服出来,一边笑道:“自然能点中的。”

游淼道:“你先别忙着走,来得及么?”

李治烽说:“快马加鞭,走北路,少歇多跑,十天能到,正是夏季,没有风雪。”

程光武道:“我就是走北路过来的,到处都是游荡的胡人,太危险了。”

游淼道:“要么你走南路吧,沧州穿山过去。”

李治烽:“我是犬戎人,他们不会难为我。”

这话一出,数人才想起李治烽的身份,李治烽又说:“走了。”

“等等!”游淼追着他出去,说,“你看着点事,小舅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别急着上京,既然回去了,把事都办完了再来也行。”

李治烽一点头,骑在马上,游淼抬着头,被刺眼夏日晒得睁不开眼,说:“要真能点了进士,我多半得在京中留到来年开春,你不用着急。”

李治烽:“嗯。”

游淼眉毛抽了抽,要再说点什么,李治烽高大的身影却挡住了阳光。

接着李治烽俊朗身材在马上轻轻一翻,双脚夹着马腹,侧翻下来,玩杂耍般躬身,低头到游淼面前,于他唇上蜻蜓点水地一吻。

游淼被逗得乐了。

“我去把水车修好。”李治烽勒转马缰,“驾!”

马蹄声响,李治烽离开太学,一路上了长街,扬尘而去。

李治烽回去后的第二天,京城终于下起了暴雨,连太学里也淹水了,等放榜的书生们撩起裤脚在院子里涉水,还有脱得光溜溜的,在雨里洗澡。

游淼抱膝坐在廊下看雨,屋檐下的雨水连着串,天地间哗啦哗啦白茫茫的一大片。李治烽也不知道到哪了,游淼心想。

走北路下江南,要经过延边城与正梁关,不知道他穿过茫茫塞外时,是怎么一个心情。如果是游淼,兴许会驻马关外,怔忪片刻,策马回家去。他会想回家去看一眼么?都将自己的余生托付在自己身上了?

茶香氤起,张文翰道:“少爷,喝茶罢。”

游淼说:“今天嘴淡,倒是想喝点绿茶……李治烽!”

程光武出来,说:“少爷。”

游淼哭笑不得,叫惯了嘴,一时改不过来,又说:“把架子上的碧雨青峰拿来。”

两人正相对喝茶,游淼又问道:“文翰,咱俩要能都点中贡士,这下整个江南,就都不敢小瞧咱们家了。”

张文翰笑道:“少爷去年捐了十万斤粮食,又让李治烽回去开仓赈灾,扬州早就没人敢小看少爷了。”

游淼摇头笑笑,说:“我那老爹和便宜哥哥,这会儿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闲话片刻,外头又有马蹄声响,一沉厚男子声问道:“借问声,游子谦住这里么?”

游淼只觉那声音依稀有点熟悉,坐直了朝外头道:“我在!哪位?”

来人与院外翻身下马,戴着顶斗笠进来,站在院中看游淼,一身武将装扮,身穿铠甲,腰佩长剑,左手按在腰间,右手将斗笠稍稍抬起些。

“聂将军?!”游淼惊了,问道,“什么时候回来的?快请快请。”

来人正是聂丹,朝游淼缓缓点头,说:“聂丹今日被召回京,正要去兵部一趟,听闻游贤弟入京会考,顺便过来讨杯茶喝。”

聂丹如今官居从三品朔南招讨使,武德大将军,以一己之力拒胡人于塞外,大名如雷贯耳,院里的书生们纷纷出来,见这不得了的人。

张文翰让出位置,连声道:“大将军请。”

聂丹过来坐下,斗笠还滴着水,游淼知道聂丹早已知晓自己与赵超交好,已将他视作自己人,要掏茶叶,聂丹却说:“不用重泡了。”

游淼便用泡过的茶倒给他,说:“聂大哥怎么突然回来了?北方战事如何?”

聂丹低声道:“北方无事,正想问你,你能从兵部侍郎的儿子处打听到消息么?”

游淼说:“过几日我去打听,大哥请。”

游淼把茶递给他,聂丹一口喝了,说:“再来点,渴。”

游淼见他风尘仆仆,这才明白,聂丹应当是一路从北边过来,马不停蹄的,进京城一口水还未喝,什么事这么严重,要把主将单独大老远地召回来?

游淼心事重重,问:“聂大哥怎么知道我住这儿的?”

聂丹道:“五月三殿下给我写过信,说了你的事。”

游淼点头,换了个茶碗,满满地给他倒了一碗茶,聂丹都喝了,又说:“七月初七,若有空,愿意到我府上来喝杯酒不?”

游淼一怔,继而无数个念头转过脑海,遂知道聂丹有话想对自己说,爽快道:“行。”

聂丹点点头,起身走进雨里,出外翻身上马离开,廊下举子们几乎全跑出来张望,又跟着出去,目送聂丹离开。

“游子谦!”有人来问道,“那就是聂将军?”

“对啊。”游淼笑道。

“你怎么认得他的?”又有人问,“他可是大英雄啊!”

“我……”游淼想起前事,哭笑不得道,“我三年前在城门口和他吵了一架,就这么认识了。”

游淼初时还不怎么待见聂丹这人,起初只是无感,后来才得知聂丹原来在京师时官职就已是六品城卫军点校,负责城防的武官。亲自查商队时,狗眼不识泰山的应该是游淼才对。

而后听闻聂丹被调去延边抗击胡族马贼队,屡建奇功,便生出几分敬佩,在这三年中,聂丹又浴血奋战,官职节节攀升,如今塞外胡族未形成大规模入侵,全赖他在镇着。就连孙舆对他的评价也甚高,说他用兵不循常规,自成章法。

七月初七,上聂丹府去做客,游淼心里几个主意在互相打转,李延派系既然提防着赵超,生怕他咸鱼翻身,便也说不得要捎上与赵超站一派的聂丹。说不定聂丹被临时调回京城,就是李丞相的主意。

那么聂丹今天回来,先到太学里来了一趟,就瞒不过太|子|党的耳目,游淼心里约略有了主意,想了一下午。翌日早起雨停了,便让程光武备车,朝丞相府里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18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