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 分类:同人 | 字数:0

71 第七十一章

书名: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46

政事堂内已一片漆黑,游淼点起灯,翻出唐博等人准备的折子,认真看,预备明日早朝时当庭提出,增赋、备粮,支援前线。

风竹沙沙作响,已是初夏时节,游淼倚在案前,迷迷糊糊,忽然一个声音在耳畔道:“子谦。”

游淼猛然惊醒,只见满堂风停,灯火摇曳,继而渐渐地暗了下去。

聂丹走进政事堂,一身戎装,摘下头盔,放在案上,坐到游淼身边。

“怎么回来了?”游淼惊讶道:“李治烽怎么样了?”

聂丹摇头,看着游淼。

“待三弟回到族中后,大哥的义子重央,就拜托你们了。”

游淼迷迷糊糊,未曾睡醒,朦胧中感觉到聂丹把他抱进了怀里,伸手摸了摸他的头。那一刻,游淼突如其来地哽咽起来,刹那间眼泪淌下。

“大哥……你……”

聂丹放开了游淼,转身离去,离开政事堂的那一刻,转头看了游淼一眼,温和地笑了笑。

风又刮了起来,沙沙作响,游淼一身冷汗,猛然惊醒。

唐博提着一盏灯,问道:“游大人?”

游淼虚汗满背,不住喘气,唐博忙放下灯,快步上前,试了试游淼的额头。

“生病了?”唐博问道。

游淼脸色苍白,坐着直喘气,说:“我梦见……聂将军回来了。”

唐博登时色变,继而勉强镇定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已,游大人……你别……自己吓自己。”

游淼勉强定了定神,朝唐博点头,跑出政事堂外,唐博在身后喊道:“游大人!你去哪里!冷静点!不可进宫!”

街上空旷无人,游淼独自走过拐角,事实上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梳理此事,只是一时昏头昏脑地就跑了出来。待得在宫墙下喘息片刻后,游淼方冷静下来,改为朝城南钦天监走去。

夏夜银河如带,繁星灿烂,全城渐歇,灯火零星,正是观星的最好时机,钦天监正陈庆正站在高台上,见游淼拾级而上,颇觉意外。

“今天偶得一蹇卦。”陈庆笑道,“没想到来的竟是参知大人。”

游淼微笑道:“蹇乃异卦,下艮上坎相叠,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陈庆问道:“什么风把参知大人吹来了?”

游淼道:“夜间被噩梦所扰,所以过来拜访陈大人,一解心头之惑,盼大人教我,如何除去心魔。”

陈庆会心笑笑,却不多问,答道:“是参知大人日间政务繁多,心神不宁而已。天子九五之尊,宰辅有文曲加身,须臾心魔,近不得游大人的身,当可放心无碍。”

游淼也不忙说,走到陈庆身边,与他一同抬头观测天象,陈庆忽有所感,问道:“游大人也参周易?”

“昔年先生曾教过些许。”游淼答道。

孙舆当年不信鬼神,游淼从小也不信,但周易是孔子作的注,孙舆学贯百家,未专攻儒经,但五经里,游淼也多多少少学了些。

“孙老学识渊博,实非我辈能及。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这个机会,跟着孙老读书。”陈庆叹道。

“老师生前授课严厉。”游淼也不自觉地叹息道,“他的本事,我只学了个皮毛……现在想起来,常常后悔,早知道当初再刻苦一点。”

天空中,一颗流星划过。

游淼已成惊弓之鸟,到观星台来,正是想问陈庆天象是否出现异兆,此刻看到流星,更是心惊,脸色一变,陈庆就看出来了,安慰道:“流星乃自然发生,参知大人不必担忧。”

游淼道:“监正大人夜观天象,可有所获?”

陈庆自嘲地摇摇头,没有回答,游淼心里也觉得荒唐,北伐之事,大家从来没想过问问老天爷,反而却是在这个时候,最不该迷信天意的自己,倒是迷信起来了,半夜三更跑来问卜苍天。明日朝臣要是知道了,免不了又被胡说八道地揣测一番。

“譬如说……”游淼道,“将星如何?”

陈庆似乎十分好笑,朝游淼解释道:“游大人过虑了,自古钦天监只观天象,虽素有岁星犯主,将星陨落一说……”

游淼心道你这家伙,不问你还没事,一开口还真敢说……

“……但在下以为,都不过是个现象而已。”陈庆道,“有心人,自然会利用异兆大作文章,然而不可尽信。岁星犯主,时常可见,不足为奇,乃季节更替的法则,至于星体陨落,本是前朝人装神弄鬼的无稽之谈,大人试想,自有史以来,世间名将何其多?若每将一死,天上便有星陨落,撑不到上千年,东方七值那一块,早就空了,还哪来的星星可落?”

游淼莞尔道:“也是。”

游淼把自己的梦境朝陈庆详细说了,陈庆听完后安慰道:“游大人只是公务繁忙,心神不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已。您与陛下都时时担忧北伐胜败,更甚而担心将士们攸关性命矣事,这话平日君臣都不敢说,憋在心中,夜里便有梦现。”

游淼本来也是这么想的,遂欣然点头,陈庆又道:“再不然,您看天上星辰,史上名将、名相、名君、名臣层出不穷,每一位英雄的现身,便主宰了一个时局,待得发光发热过后,便如同方才那颗流星,发出耀眼光芒,消逝于夜空中。有结束,才有新生,世间万物,不外如是。”

“陈大人说得是。”游淼肃然道,“受教了,陈大人倒是想得开。”

“生乃道之有,死乃道归无。”陈庆笑道,“修道,就是为了勘破生死,站在比时代更辽阔的位置,去顺应天道,看看世间。”

观星台深夜,凉风习习,银河灿烂。

游淼与陈庆互一鞠躬。

翌日早朝议完政事后,游淼来到书房,赵超便问道:“昨天晚上怎么了?没睡好?半夜三更地跑出去做什么。”

游淼莞尔道:“听谁说的?”

赵超翻了翻奏折,笑道:“正想去找你说说话,唐博说你做了梦,跑出去了。”

游淼叹了口气,赵超看出游淼有心事,又问:“怎么了?”

游淼把昨夜之事详细告知,赵超听完后莞尔一笑,说:“未料陈庆倒是这样的一个人。”

游淼知道赵超一直痛恨道家,毕竟老皇帝当年就是在宫里什么也不做,炼丹求仙写青词,才把一个好好的国家给折腾成这样。但他也没有当着赵超的面明说,只是解释道:“诸子百家,都有其理,只是有人曲解了个中含义。”

“嗯。”赵超点头道,“史上也有贤君以黄老之道治国,清净无为,休养生息,藏富于民,令国家强盛之法,待得北伐大业一成后,是该轻徭薄赋,解去百姓这些年的负担了。”

游淼点头,沉吟不语,看着赵超,却发现他的眼里带着笑,显然是今日心情甚好。游淼心中一动,正要问时,外面却传来紧张的声音。

“求见陛下!前线有军报!聂将军出兵大捷!”

游淼与赵超刹那就愣住了,赵超快步下来,游淼推开门,只见平奚,李延等人站在书房外,信报按捺不住激动,满身风尘仆仆,大声道:“陛下!聂将军于五月初九在蓝关下伏击鞑靼军,巴图大溃而逃,一举歼敌五万!李治烽将军于东梁关外予以成功截击,会师后在梁北平原展开会战,鞑靼军全线败退!逃回延边,巴图在乱军中不知下落!”

游淼:“……”

赵超:“……”

所有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游淼高兴得说不出话来了,长吁一口气,知道敌方主力溃退,只要夺得延边,大安立即就成孤城,鞑靼的命运,除了退出长城,再没有别的下场。

“太好了……太好了……”游淼喃喃道,“感谢老天……先生在天之灵庇佑……”

赵超笑着看游淼,游淼不知不觉眼泪淌下,赵超伸开双臂,与游淼紧紧拥抱。

赵超拍了拍游淼的背,眼眶发红,朝游淼道:“朕昨天晚上就有话想告诉你,子谦。”

游淼茫然以对。

赵超笑道:“你要当舅舅了。”

游淼:“……”

前线大捷,乔蓉有孕,简直是喜上加喜,当天夜里,赵超亲自斟了酒,将游淼灌了个烂醉。又把他扔在宫里,游淼多日之愁一扫而空,总算不再绷得紧紧的,虽然未来还有许多事要做,但至少他们已成功地打赢了第一场至关重要的硬仗。

南北局势,迄今全盘逆转,天启终于全面占据了上风。

游淼躺在御榻上,昏昏沉沉,脑子里尽在嗡嗡响,一时间是北方的金戈铁马,一时间又是江南的漫天桃花,梦里李治烽黑甲闪烁着金光,在千军万马中奔走厮杀,而桃花散尽,乔蓉打着伞,抱着一个小孩,抬眼朝他微笑。

“子谦。”乔蓉的声音低声道,“快醒醒。”

游淼头疼欲裂,坐起身来,乔蓉眼眶发红,吩咐宫女道:“快取解酒汤来给国舅爷服下。”

游淼咳了几声,让乔蓉扶着坐直,乔蓉亲自端来醒酒的汤药,游淼刚喝了几口,就哇的一声吐了满床。

“让我再睡会儿……”游淼又一头栽了下去。

乔蓉道:“子谦!快起来,前线出大事了!”

游淼猛地一惊,酒醒了一半,乔蓉又道:“快把陛下的便服拿一套来给国舅穿上……你三哥在书房里等着你呢,子谦!”

游淼道:“等等……出了什么事了?”

游淼定了定神,看着乔蓉,努力地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映入眼帘的,是乔蓉悲痛的脸,游淼的心蓦然漏了一跳。

他顾不得换衣服,起身推开宫人,快步直奔御书房,招呼也不打便推门进去,看见书房里,赵超的脸色犹如死人一般。黑布蒙着双眼的唐晖在,兵部尚书平奚也在,李延在,除此之外,地上还跪着一名前线来的信使。

御书房内的案几已被掀翻,纸张,奏折散落了一地,赵超倒在椅上,像一尾出了水的鱼,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一名宫人正在给赵超捏人中。

“不可能……这不可能……”赵超绝望道。

游淼在那一刻真正地犹如被五雷殛顶,站着不住发抖,他最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战败了?”游淼颤生问道,“折损了多少人?上午不是才传来捷报的吗?”

“聂将军率军追缉巴图。”平奚的声音也不住发抖,“在梁东遭遇犬戎族突袭,两万骑兵全军覆没,李治烽将军回援不及,聂丹落败……不降……身死。”

游淼哇一声地大哭起来,跪在地上。

平奚哽咽道:“信报加急归来,但慢了一天……”

游淼以头触地,大哭不止,赵超不住打颤,咳出一口血。

前线军报流水般送到,天启举国震惊,都无法相信聂丹战死一事,就连游淼也连着好几天恍若身在梦中,总觉得聂丹还会回来的。就像中原沦陷时那样,敌人不过是送来了聂丹的护腕与腰牌。

李治烽收拢了双方所有的军队,归于麾下,在蓝关下扎营,等候朝廷命令。

十天后,聂丹灵枢送回扬州。

长街十里,尽数痛哭出声,数以万计的百姓冲出街道,抱着灵枢大哭。

跟着灵枢一同归来的,还有李治烽的军报。游淼在廷上读出了军报内容。

“达列柯俘虏聂将军后,犬戎已分裂为两派,一派坚持亲南,一派则愿与鞑靼缔结合约,无奈多番角力后,鞑靼亲王格根赶至,亲自劝降,大哥宁死不屈。又因昔年大哥曾在犬戎族中卧底,遂以叛徒之罪处之……格根设计杀死大哥后,达列柯自知与南朝结下仇恨,非一朝一夕可解,只得应承鞑靼合约条件……”

“我托付族中死士,牺牲数人,盗回大哥尸身,封棺送回,入土为安。大哥生前常言一身杀戮过重,千万将士因他而死,若有日陷于敌手,须是天道轮转,不必被仇恨蒙蔽双目,行复仇乖张之举,一切以国家安危为考量……”

“犬戎分裂之机,可趁机取之,鞑靼大势已去……不出今年,可速取延边,进取大安……请陛下……”

游淼读到最后,看见那一行“请陛下派出子谦助我,大事可成”,不敢在群臣面前说,改口道,“……请陛下……果决……尽早下令出兵。”

读完军报,朝堂一片死寂。

“以李治烽一人之力,无法独立决策前线战机。”平奚率先道。

游淼道:“我可赶往蓝关,进行协助。”

赵超道:“开什么玩笑?一国宰辅亲自上阵领兵?!”

游淼也知道聂丹一死,前线的大军就全压在李治烽肩上,李治烽虽跟随聂丹多年,名分是同僚,实是结义兄弟,但于兵法上,更像师徒。把大军交给李治烽,他也不敢冒这个险。

李延道:“游大人,恕我直言,李治烽是否与犬戎族中,早已暗通消息?”

游淼道:“将领侦查军情,必然有自己的渠道,难道派什么人当卧底,都要一一告知李翰林不成?”

李延怒道:“聂将军卧底又是怎么回事?!你能担保李治烽不是为了进取犬戎,刻意漏出的风声?”

“李治烽要想把聂将军给卖了!”游淼也怒吼道,“他当初就不会从北方把你这只畜生给救回来!”

李延却丝毫不惧,喝道:“他与犬戎传递消息,本来就是极其危险之举,就算他毫无此心,你又怎么知道不是被达列柯将计就计?!”

“够了!”赵超一声怒吼,朝廷肃静。

“中原陷落后,南渡前一战之将,如今已去得差不多了。”谢徽叹了口气道。

谢徽一开口,群臣都不敢再说话,游淼虽是参知,但谢徽资格尚在他之上,也不敢多说。

“林将军,王将军,孙将军……”谢徽道,“都少与聂将军合兵,通晓聂帅兵谋,并能独自率领聂帅旧部,重拾士气之人,不多……”

游淼知道谢徽这么说,不过是委婉之言,这事他也想过不止一次。当年和鞑靼人打过仗的,不是老死了,就是战死了,自从回南后,也就这么寥寥几个。扬州的新将领自有其派系,调上前线去带兵,一来聂丹的兵不服管;二来也无法与李治烽配合。

唯一的老将只有唐晖,但唐晖已双目失明,又带惯了御林军,当年派他出征已属勉强,现在上前线,接手十万人,明显在他能力之外。

谢徽又道:“老臣昨夜便在思考此事,以目前来说,朝中唯一人选就是唐将军。”

游淼道:“我还有一人选,可令涂日升领军。”

涂日升自从打狱中放出来后,已被调任夷州,赵超最后还是听从了游淼的建议,让涂日升带兵,并防守夷州。但此刻若要把涂日升调回来,则夷州便无人守卫,只怕海寇将乘虚而入。

唐晖安静站着,蒙着黑布的脸上看不出表情喜怒。谢徽又道:“先问唐将军,若让李治烽收拾残兵,接手聂帅兵马,由你代替李将军,统帅剩余军力,得胜机会有几成?”

静谧中,唐晖开口答道:

“不足三成。”

“再说涂日升将军。”谢徽道,“涂将军虽惯用民兵,却擅步兵,且其人适平原战,不擅游击与应对游击,只怕也不妥。”

游淼道:“所以唐晖与涂日升配合,双方可形成互补。”

谢徽道:“游大人觉得,胜算有几成?”

游淼黯然沉默,事实上就连他也说服不了自己,但事到如今,唐晖与涂日升二人,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赵超道:“众卿忘了,聂大哥生前,与他一起带过兵,打过仗的,还有一个人。”

朝中群臣神色微动,赵超双眼通红,道:“还有朕。你们忘了,自当初在京中,朕还是三皇子时,便跟随聂大哥习练领军。”

李延色变道:“万万不可!陛下尚无子嗣,怎能贸然亲征?”

“皇后已有身孕。”赵超起身道。

游淼知道,赵超虽说曾经带兵屡战屡败,但也是顽强不屈,他一直觉得赵超有领兵的能力,曾经只是被朝廷拖了后腿。泱泱天启,若说谁最生不逢时,确是赵超无疑。

在第二次上京时,他就相信,假使有一日让赵超全无阻碍地带兵出征,他一定能打个胜仗。然而事到眼前,游淼又开始顾虑起别的许多事——包括李治烽能否与赵超配合,在子嗣未出世的情况下御驾亲征,乃是史上罕见之事。若赵超战死……那么天启的重任,就落在了乔蓉与她的孩子,以及游淼的肩上。

寻思片刻,游淼什么也不敢多说,只是答道:“陛下,请三思。”

赵超长叹一声,说:“先看看大哥罢。”

群臣在赵超的带领下出了宣武门,浩浩荡荡前往内城门,迎接聂丹的灵枢。

游淼大哭过无数次,本以为自己早已麻木,然而站在聂丹的棺椁前,仍是不由自主地哽咽,红了双眼。

仵作开棺,游淼以头抵着棺木,险些昏倒过去。

赵超潸然泪下,朝臣们一并痛哭起来。

聂丹伟岸身躯被打断了双腿,曾经刚毅的脸上,已剩两个血洞,双眼被剜去,一口牙齿在生前被活生生拔除,舌头被割断。

他的尸体安静地躺在棺材内,游淼急怒攻心,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游大人……”

声音渐渐远去。

游淼再睁开眼时,一脸泪水,他头疼欲裂,翻身坐起,连滚带爬地下了床,跪在地上大哭。口中升起一股甜血,忍不住哇的一声吐了出来。

“子谦!”赵超快步入内,让游淼坐起。

游淼闭着双眼,悲痛道:“大哥他究竟图的什么……一辈子没过上几天好日子……”

赵超双眼通红,哽咽道:“明天我会率军出征,子谦,仗还没有打完……”

游淼强忍着泪水,点了点头。

赵超抱着游淼,小声道:“别让你姐姐知道。”

游淼点头不语,一时间悲苦不胜,伏在赵超肩前,大哭起来。

聂丹在犬戎族中饱受折磨,不降而死的消息,只有极少人知道,但在开棺后,所有人都知道,这次天启与犬戎,已结下不可解除的仇恨。但凡有心人都知道,这是格根的毒计,为报贺沫帖儿之仇,离间天启与犬戎的办法。

这怪不了谁,两国交兵,要么生,要么死,游淼潸然长叹,坐在政事堂前,一连几日,心中郁恨悲伤都难以排解。

他还记得在大安的那一天里聂丹所言,总要有一天,解去乱世之危,不再让胡人杀汉人,也不会去杀胡人。大家坐下来,一起过过安稳的日子。

他知道,聂丹的离去,预兆着从前的那个天启,终于彻底结束了。

这个王朝,即将走向新的未来。

江南梅雨季节,天空笼罩着一片阴霾,唐博不声不响进来,走过长廊,把一个匣子放在游淼身边。

“御驾亲征之事如何了。”游淼看了那匣子一眼,问道。

“三天后发兵。”唐博道:“陛下让参知大人今夜进宫一趟。”

游淼点了点头,打开匣子,看了一眼,唐博又道:“这是聂将军的遗物,在军中已分好,匣子里都是留给您的。”

游淼看到那匣子里,只有一把折扇。

他打开折扇,那是当初四兄弟结义的一天,聂丹留下的扇子。游淼的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而李治烽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赵超的是“国破山河在”。

如今,他终于有幸能看见聂丹留给他自己的话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唐博喃喃道。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游淼喃喃道,收起折扇道,“我这就进宫去,折子准备好了吗?”

唐博点头,说:“我派两个人随你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5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