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 分类:同人 | 字数:0

36 第三十六章

书名: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46

这一次再没有鞑靼人追兵,他们在赵超的带领下离开粱西,渡过黄河,小心地曲折前行。沿途大批土地都已沦陷,路边时不时可见逃亡的百姓,村庄被烧成焦土。进入京畿后,他们驻马将军岭高处朝下看。

昔日的京城已化为废墟,一名过路的百姓告诉他们,鞑靼人将京城的财物洗劫一空,又放了一把火,大火烧了十天十夜,京师化为灰烬。现在五胡正在黄河南岸,京师西侧的成川盘踞,扼守了北上的大路。

成川地处东、西、北三路交汇,是古来的一处重要兵防之城,赵超考虑良久,不敢冒险,绕过京畿,改走南边,翻山而过。一队人走走停停,进入了胡人的地方。赵超早有预备,让一众人换上胡人的兵服,假装是押解战俘,跟在李治烽身后走。碰上胡人便让李治烽去交涉。

如此数次,有惊无险地躲开了两股盘查兵。李治烽虽不会说鞑靼话,却会说鲜卑语,喝骂的声音十分凶狠,听得游淼心惊胆颤。

这一天他们抵达京畿的最南边,意外地发现全是胡人的军营。

“糟了,这下可能过不去了。”赵超忧心道。

游淼,赵超,李治烽三人进入流州地界,远方的山在烧,黑烟升向天空,灰烬在天底下飘扬,胡人居然放火烧山!这是游淼始料未及的,看来胡人仍在进攻,而天启军正在抵抗。上万鲜卑军筑起防线,拦住了长江北岸,对面便是天启军的阵营。

只差一步,就能回到江波山庄了,然而这一步却犹如天堑。

“从沛县走。”游淼果断道,“这里我熟,跟着我!”

换成游淼与李治烽带路,领着赵超等人穿过茶马古道,远处沛县依旧,城外的路上却多了盘查的胡人,赵超示意不可上前。

游淼驻马看了片刻,带他们离开茶马古道,前往碧雨山庄,途经路上的一个食店,他翻身下马,前去敲门,问:“有人吗?”

无人应答,黄昏时分,游淼推开门,里面一阵臭味,那食店正是他从前每次出入山庄时,经过喝茶与吃饭的地方。李治烽也记得这里——他曾经下山给游淼找大夫,在店里喝过一碗茶。

游淼进入内堂,看到老板娘的尸体睁着眼,尸身已经臭了。

数少年纷纷进来,都捂着鼻子,店后还有发臭的鱼虾。游淼转了一圈,见食店里的钱财已被洗劫一空。到处桌翻椅倒。显然是有好几波胡人来过。

李治烽抱起老板娘的尸体,带到后院去,把她埋了。

“跟我来。”游淼带着人到仓库里去,里头空空如也,粮食也没了。他躬身拉开木板,里头是一个地窖,游淼又说:“来,都下来。”

地窖空间意外的大,还存放着不少酒,赵超拿着灯笼,说:“你怎么知道这里的?”

游淼说:“小时候我常和老板娘的儿子在这里玩呢,对付着先睡一夜罢。”

游淼把稻草铺开,让女眷们在地窖里睡,赵超便安排一些人睡前院,一些人守后院,游淼道:“我去探路。”

赵超阻止了他,说:“天色太晚了,明天再去罢。”

这夜游淼趴在前厅的一张桌上,辗转反侧,一直睡不着,李治烽知道他的担心,过来搂着他,两人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醒来时,游淼便翻身上马,让赵超等人留在废弃的食店里暂时躲避。自己与李治烽前去探路。

沿途全是黑烟,流州的青峰山已被林火烧成了灰烬,天上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十余年的茶林,就这么毁于一旦。

“老头子的产业全完了。”游淼道,“不知道流州城里的亲戚们现在如何。”

李治烽与游淼共乘一骑,闻言只是摸了摸他的头。游淼止不住地想他爹,纵有千般不是,万般不好,他们仍然是有着血缘关系的父子。而这一片茶林,也是当年他母亲乔珂儿亲手所植。

经营了十来年,在他出生时便已种下,就这么一把火,全没了。

树没了,还可以再种,但人死了,就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游淼想到自己小时候,他爹仍然是疼过他的。小时候他什么都不懂,他爹便在书房里喝茶,喃喃地说:“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游淼去游德川怀里撒娇,游德川便搂着他,摸摸他的头。

想到这些,他心里便忍不住地难过,自回了流州,他几乎就没给过老头子什么好脸色,最后一句还是三年前的上元节,回家吃饭时与老头子吵了起来,咒他快点死。到得他上京赴考,老头子还让乔珏给他捎钱,夸他长进了。

李治烽抱紧了游淼,游淼摇摇头,李治烽便道:“别哭,人都要离开父亲的。雏鹰离巢,天经地义。”

游淼想起李治烽也从未朝自己提过他的父亲,便擦了擦眼泪,说:“你爹对你怎么样?”

李治烽想了想,说:“他从来不与我说话,也很少与我大哥说话。”

“从来不说?”游淼诧道。

“有一次,在很小的时候,我打了只鸟儿给他看。”李治烽说,“他说‘好’。那是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某个晚上他病死了,大哥不让我去看他。”

犬戎王居然是这样的,游淼有点意外,他又问:“你娘呢?”

李治烽道:“我娘是个汉人。”

游淼:“……”

“你娘是汉人?”游淼道,“能找到她么?”

李治烽摇摇头,说:“我娘是被犬戎人掳来的,回去她的村子里后,没几天就死了,埋在月牙泉边上。”

游淼又问:“你大哥呢?”

李治烽道:“他母亲来自一个塞外的小族,我只知道这些。”

游淼叹了口气,说:“你对你爹可能没多大感情……”

“我懂你们汉人的孝悌。”李治烽如是说,“你以前读书的时候给我解释过,不过犬戎人不用奉养父亲,再说了,你父也有自己的想法,不必过于悲伤。”

仁、义、礼、智、孝,游淼知道这是汉人才有的观念,塞外部族很少接触这些,有的野蛮人甚至会父子相残,而有的部族则靠亲情来维系家庭。他有时候很难去想象,游牧民族没有孔孟,没有书本,难道就不像是生活在一片人性的长夜里么?雕栏画栋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带走金银等东西。

汉人也是在圣人先贤著书立传后,方慢慢形成自己的规矩。而一个有书,有文化的民族,不是应该日益强盛才对么?为什么会毁在如此落后的蛮夷人手中?

“到了。”李治烽说。

碧雨山庄近在眼前,游淼猛地清醒过来,抬头看那块匾已落在地上,被踩成两半。他甚至不敢进去看,李治烽问道:“我进去?”

游淼道:“一起罢。”

他的声音发着抖,李治烽抱着他,令他平静下来,驱马进入山庄正门。兵荒马乱的景象,整个山庄全毁了,似乎经过了浩大的洗劫。炭化的群山笼罩在湿润的云雾里,簇拥着这个破败的山庄。

大厅窗户破碎,书画被撕坏扔在地上,所幸没有尸体,游淼下马,朝着花园里走,穿过走廊时被吓了一跳。

管家死不瞑目,抱着柱子,被乱箭钉在柱上,游淼避开他,认出是王氏带来的新管家。他继续朝后院走,看到几个肚破肠流,被踩死的家仆。李治烽始终默默跟在他的身后,游淼嘴唇发着抖,最后喊出一声。

“爹——!”

游淼声音里带着哭腔,空空荡荡的山庄却无人应答,他跑过回廊,推开父亲的房门,里面空空如也。挨间开房门,值钱的东西全被洗劫了,却没有尸体。他渐渐平静下来,找遍整个山庄,连后山的小路都去了,最后确定父亲与游汉戈等人不在这里,终于松了口气。

已是过午时分,游淼坐下来思索,现在定下心,看样子他们都提前跑了。当然也可能是被抓走的,但胡人抓他们做什么呢?连管家都杀,丫鬟小厮们不可能逃得掉。

唯一的解释是游德川提前就跑了,而管家和那几个家仆留下看家,结果被入侵的鞑靼人杀了。

游淼起身,回到父亲的房内,朝李治烽说:“搭把手,把衣柜移开。”

李治烽试了试,把衣柜掀了起来,扔到一边发出巨响。

游淼伸手去探,摸到一个空空如也的格子,摸了半天,里面什么也没有,放心了。

李治烽说:“是什么?”

“地契,借据,银票。”游淼浑身力气都用光了一般,倚在李治烽身上,说,“老头子先一步跑了。”

李治烽点了点头,游淼确认后山通路没有胡人把守,便回去传讯,让赵超等人启程,穿过山庄,沿着后山小路出去,前往安陆村。路上游淼不敢打火把,一行人静悄悄地连夜赶路,及至碰到前方大批的军队,赵超忙让所有人躲到道路两旁的野地里去。孰料过来的人说的却是汉话。

“走快一点!”

“当心前面!”

“禀告王大人!有马蹄印记!观蹄印应当是汉人的马匹!”

听到这话时,游淼全身一阵发麻,那是激动带来的不知所措,赵超忙起身喊道:“前面是哪个队伍!自己人!我们是自己人!”

过路的兵士停下,纷纷架弩,一人冷冷道:“羯人的探子?放下兵器!”

“王勇?是不是王勇?”平奚听到声音便起身,跑出大路,大声道,“我是平奚!”

“平侍郎?!”那将领几乎难以置信,失声道,“你们怎么在这里?”

“你们在做什么?”赵超上了大路,跃上中间,余人纷纷出来,游淼要起身,却被李治烽按着肩膀,缓缓摇头,游淼点头,知道其意。

王勇这一惊非同小可,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朝赵超抱拳,道:“三殿下!聂将军正在前线抗敌,今夜准备偷袭羯人敌营!”

聂丹没有死!

游淼登时眼前发黑,太好了,聂丹没有死,赵超立即上马,说:“快带我去见聂将军!”

这时候李治烽才从草丛中起身,少年们个个喜极而泣,颠沛流离数月,终于见到了自己人。王勇边走边解释,五胡打到长江,现在正在与汉人争夺流州北部的大片土地,短兵相接近十次,朝廷撤进了扬州,大军在扬州筑起边防。聂丹则带着两千兵马,游走于流州,正准备伺机突破防线北上,寻找流落北方的皇族。

扬州的官府内,南逃的士人们群龙无首,个个人心惶惶,胡人招降江南六地,沛县县令自知不敌已率全城军民投降,扬州幸有孙舆镇着,力排众议,让聂丹带兵抗敌。

游淼的激动之情难以言喻,王勇将众人带到前线,这里的局面十分混乱,双方正在交战,天明之际,甚至分不出哪里是自己人,哪里是胡人,喊杀声震天,王勇吼道:“弟兄们,保护三殿下与公主!随我杀回去!”

“三殿下回来了——”兵士们齐声呐喊,杀过了敌线。

“三殿下归朝——”

“三殿下归朝——!!”

那一声在黑夜中几乎是一呼百应,破晓时的黎明,阳光洒向大地,天启军听到这句,都是短暂一顿,赵超喝道:“弟兄们——!随我杀!”

两百人的队伍冲进了敌阵,羯兵不知发生了何事,以为来了援军,纷纷撤兵,撤离时又自相践踏,当即大溃,王勇带兵就这么冲过了两军交战的前线,己方后阵被惊动,以为被冲了阵,无数兵士包抄过来,游淼大喊道:“别放箭!自己人——!是自己人!!”

“自己人!”

场面一阵混乱,越来越多的士兵围过来,守住大营,一名将领排众而出,喊道:“三殿下!”

那是聂丹的声音,游淼疲惫地出了口气——回家了。

整个军营里都惊了,凡是路过的地方士兵都在朝赵超行礼,聂丹把诸人带到中军帐内,游淼已困得说不出话,却不得不支撑着,陪他们议论军情。

“吃的有吗。”赵超说,“先让他们歇会儿。”

“不能歇。”聂丹说,“羯人马上就要打过来了,成败在此一战。”

赵超说:“江北的地形我不熟,是不是能……”

游淼眼皮直往下掉,听着听着就撑不住了,他倚在李治烽身上,靠在帐篷角落里。李治烽说:“吃点东西。”

游淼推开李治烽的手,睡着了。一觉也不知睡了多久,再睁眼时李治烽还在身边,远方传来声响。

“过江!”赵超揭开帐帘进来,说,“现在走,先把你们送回江南去。”

“又要输了吗。”游淼已经麻木了,咂巴着嘴问道。

“别晦气,有聂大哥在,不会输的。”赵超道。

“他怎么没死?”游淼又问了句。

赵超无奈了,李治烽拍拍游淼的背,让他坐起来。

“你就不能说句好听的?”赵超哭笑不得道。

游淼还记得当时在朝廷上,所有人都以为聂丹死了,而聂丹的死讯直接导致了京城那场大败,接下来是士气低落,帝君不顾一切地出城南逃,鞑靼人有机可乘,杀进了京师。

赵超道:“当时聂大哥受伤昏迷,被一名胡人猎户抓走,那家猎户拿了他的东西,又被鞑靼人买去,才出了此事。快,起来,别睡了,先回你家去!我和聂大哥要回扬州府找人。”

游淼听到回山庄,马上一个激灵,踉跄起身穿好衣服。

北边暂时停战,打得天昏地暗后双方不分胜负,前线有人陆续撤回来,兵荒马乱的,赵超把游淼送上车去,游淼稀里糊涂,与李治烽在车上朝着南边退走,一直退到江边,聂丹骑马过来,在江边纵马一跃,上了渡船。

渡船横过茫茫大江,朝江南而去,聂丹说:“我看东边还有一处悬崖,不知能不能用上。”

游淼登时想起了江波山庄横过两岸的吊桥,马上道:“我有办法了!吊桥还在吗?”

游淼一提,李治烽大约就明白了,却摇头道:“不清楚,我离家的时候还在的。”

游淼说:“跟我来!别去扬州府了!”

渡江之处在安陆村码头的上游五里路,抵达江南岸后还得骑马朝高处赶。官道两侧绿油油的一片田地,却人丁稀少,料想是听得开战,全跑扬州去躲着了。跑了一刻钟,终于见得个人,那人直起身道:“呀!江波山庄的少爷回来了!”

游淼回头笑着说:“是啊!”

奔马疾驰而过,登时将那人甩在身后。

山庄越来越近,游淼放马疾驰,催到最快,大喊道:“驾!”

马速把所有人都抛在身后,游淼心中兴奋之情难以抑制,就这么冲进了山庄,山庄内仍有不少佃户在播种,看见一骑当先,后面紧跟着另一骑,紧接着又是数十兵士,都好奇张望。

“我回来了!”游淼喝道。

“少爷!”

“是少爷!”

佃户一传十十传百,尽数被吓着了,李治烽紧追在他身后,说:“慢点别摔了!”

游淼勒住马匹,一脚蹬开马镫,翻身下马像个丧家犬般踉跄跑向大宅。沈园牌匾依旧,一名小厮正在擦门,游淼冲上去便给了他一脚,继而哈哈大笑,迈进大门。

“少爷——!”那小厮刹那大喊,吼道,“少爷回来了!”

“少爷!”

所有小厮都被惊动了,哭的哭笑的笑,从四面八方冲出来抱游淼,程光武大哭着过来,游淼站在前院里,长长地吁气。影壁上挂着一串佛珠。

李治烽拴好马进门,又有人道:“烽管家也回来了!”

“回来了。”李治烽淡淡道,“把人全叫出来,舅爷呢?”

“舅爷上扬州去了!”摇光笑道,“太好了,少爷回家了!”

山庄内一片静谧,少了许多人,游淼这才发觉不对,问:“人怎么就剩你们几个了?”

程光武连说带比划,游淼与李治烽才明白,原来江北一打起来,安陆往南撤,乔珏眼见不对,也只得把值钱东西都带到扬州去,暂且避难。数名服侍游淼的小厮却不愿走,各个留下来,乔珏说不动,只得嘱咐程光武,让他们一见势头不对,就火速南逃。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赵超的声音在门外道,“好诗。”

赵超与聂丹这时候才来,游淼说:“聂大哥,三殿下,进小弟家里坐坐罢,都去忙活了!做饭做饭!钱嫂子还在么?也跑了?”

“在在。”光武连声道,“长垣在桥那头张望着,钱嫂子没走,山庄里还留着不少人呢,每天上来打扫。”

游淼领着聂丹与赵超进去,当即便有小厮过来扫榻,烧水,聂丹却面带不悦道:“喝茶就不用了,你带我们来这里做什么?军情紧急,若无要事,这便告辞。”

游淼道:“不忙,有要事,聂大哥你先坐着。”

赵超吩咐道:“坐罢。”

游淼给两人各泡了一碗茶,李治烽带着山庄的大地图过来,说:“桌子。”

小厮们便将桌子搬进厅堂,李治烽朝游淼说:“吊桥还在。”

哗啦一声,随着李治烽单手一扯,地图唰地铺开,李治烽又潇洒回扯,铺满整张书桌。游淼对着地图沉吟片刻,说:“这是江波山庄的地图,北到郭庄,南至安陆。南边咱们不管它,北边,有两道铁索吊桥,一道是四年前我刚到山庄时修的,另一道,是去年刚修的,都能走人。”

聂丹似乎明白了,说:“夜袭?”

“有机会。”赵超喃喃道。

游淼拿过墨笔,在郭庄下游打了个圈,说:“这里还有个码头,到了这里,江道狭隘,风浪湍急,是没有办法走船的。”

“唔。”聂丹眯起眼,点了点头。

游淼又道:“咱们可以把人全部撤到江南,两千人,撤完以后,羯人肯定以为咱们全部逃了,就会在南岸扎营。骑兵再从江波山庄北边走,给他们来个背后袭击,从高地冲杀下来。这样他们断了后路,就会被逼到江边。”

“这么一来,羯部的兵就要顺着江走,他们都是骑兵,走上游呢,是泥摊地形,马蹄容易陷进去。只好顺着下游走。”

聂丹马上道:“知道了。”

接着把茶一饮而尽,说:“带我去看看吊桥。”

游淼道:“我还没说完!”

“不用说了。”聂丹道,“出去传令,让弟兄们秘密渡江。”

李治烽却道:“这里。”

说着手指点点其中一处,是江岸的悬崖,说:“如果没记错,还堆着上万斤的石头,可以等羯人来了,再将这些堆在悬崖上的石块一次全部推下去。”

游淼吓了一跳,问:“哪来的石头?”

李治烽说:“去年夏天山洪的时候,长江带下来的,舅爷派人把石头用木车推到悬崖上,预备筑堤用。

外面有小厮探头探脑,游淼便道:“怎么?”

“少爷。”长垣笑着笼着袖进来,游淼麾下小厮除了程光武便以他为长,游淼便笑着招手说:“过来。”

长垣进来,游淼与他抱了抱,长垣嘘道:“给少爷请安,这几个月里大伙儿都急疯了。”

游淼笑道:“这不回来了么?”

长垣又躬身道:“钱嫂听少爷回来,正要做饭,光武说做点简单的先用着,现下灶里做了点面条,少爷看是现在吃还是再待会儿。”

“先吃先吃。”游淼差点又要眼睛发黑,说,“端四碗上来。”

外头小厮正捧着木盘等,一听吩咐马上就端了进来,四个大海碗,配上码得整整齐齐,脆皮香糯的烧肉,每碗两个荷包蛋,浸着嫩绿的油菜。游淼闻到香气时眼睛都绿了。第一碗先给赵超,李治烽要端着出去吃,游淼却道:“李治烽素来与我一起吃饭,平日是这样,有客来时也是这规矩。”

赵超看到面什么都顾不得了,连连摆手示意没关系,坐到一旁去大吃。

聂丹只是吃了两口便放下,眉头深锁,依旧看着地图。

游淼与赵超饿鬼般地把面吃完,游淼又道:“李治烽,上等的茶叶来点儿。”

李治烽嗯了声,泡了四杯乌龙,聂丹又和赵超商量片刻,将战术定了,方风卷残云地吃完面,说:“我去安排撤军。”

赵超道:“我带人去山庄吊桥处守着,顺便布置机关。”

李治烽说:“我去罢。”

赵超说:“好不容易回来了,你俩歇着罢。”

李治烽却道:“这是我家,羯人打到家门口了,我必须出战。”

游淼看着李治烽,这一刻心里暖洋洋的,说:“我也去罢。”

李治烽却吩咐道:“长垣服侍少爷洗澡,惟真跟在我身边传话,少微去扬州给舅爷送信。光武,你到外头去,把离开山庄的佃户都叫回来,让他们预备着开春播种,就说少爷回来了,再不回山庄,地就租给别人了。”

众小厮一声“是”,各自散去,游淼不禁莞尔,要再说句什么,李治烽却朝游淼道:“待会儿我让惟真回来给你带话,你放心休息。”

游淼嗯了声,李治烽已出去了。赵超想了想,说:“我也去了。”

游淼点头,所有人一下全散了,游淼坐在大厅里,只觉回家实在是太好了。

他恨不得在山庄里跑两圈,再一头倒在自己的土地上哇哇叫几声,正捧着茶杯喝时,长垣捧着衣服过来,问道:“少爷穿哪件?”

“随便。”游淼一身破破烂烂,皮甲已磨得秃了,还穿着鲜卑人的战甲,说,“妈的,老子这条小命,差点就交代在大安城里了。”

当夜雨停,却仍是乌云漫天,正是个偷袭的好时机,游淼先是洗了个热水澡,接着便上床不省人事地睡了一觉。夜里醒来时惟真站在窗外听吩咐,房里刚有动静便进来伺候,说:“烽管家已经在吊桥上守着了,让少爷不必担心。”

“三殿下呢?”游淼穿上袍子出来,惟真又问:“三……三殿下?”

“那个一脸别人欠了他钱的,跟李治烽走在一处的……”游淼解释道,“眉毛上有道疤的……”

惟真道:“他过江北去了。”

游淼点头,长垣又摆上饭,春笋爆咸肉,一尾红烧鱼,香椿丸子汤,还有一碗蒸蛋。游淼大叹真是太贴心了,全挑油腻的做,生怕他吃不饱。当即又暴饮暴食般扒了三大碗饭,忽然想到了什么,问:“蒸蛋是李治烽做的?”

“是,管家回来过一趟,用了晚饭,给少爷做了这个菜,热在灶台里就又出去了。”长垣答道。

游淼十分满意,饭后又来了杯浓浓的乌龙茶,靠在软榻上,江南的春天仍十分湿冷,火炉烧着,一室暖洋洋的。游淼从进了沈园后,脑子几乎就是全空的了,翻来覆去就是几个字:回家真好回家真好回家真好……而小厮们初时见游淼回来的欢喜劲也过了,几个时辰后,又各做各的,仿佛游淼昨天才离开家,只是和李治烽去流州扬州什么地方走了一趟。

“烧水,洗澡。”游淼懒懒吩咐。

“是。”外头长垣应了,又让二门外家丁去烧水。

初更时分,游淼在桶里泡着,两名小厮给他洗头,穆严说:“少爷这头发怎么成这样了,两个月没洗了罢?”

穆风轻轻给游淼搓背,说:“少爷吃苦了。”

游淼唏嘘道:“我在北边碰上的事,要都说出来能吓死你们。”

一月前他挨的打却大部分都是内伤,只有少数疤痕都已愈合了,头发全粘在一块,足足费了穆严一个时辰才悉数整好,洗顺。

“回来就好。”穆风道。

“嗯。”游淼缓缓点头,寻思接下来得怎么做,李治烽的奴籍得让赵超去了,至于他爱当个管家还是当个主人,其实也无所谓。看他喜欢就好了。乔珏估计听得山庄无事,多半明天就得搬回来。

至于自己那个老爹,还得托人去打听打听,看看跑哪去了。

游淼闭着眼,一手搭在桶边让小厮刷,问:“有那边山庄的消息么?”

“那边山庄的茶树全烧了,老爷逃到扬州,舅爷便借了他间宅子,在扬州城里暂且住着呢。”外头等着的长垣道。

“啊?”游淼睁眼道,“真的?”

长垣又道:“小的大前日刚去过扬州,千真万确。少爷不乐意,要么让烽管家带几个人,把他们赶出去?”

游淼和他老爹仇人似的,从前也没少在长垣等人面前骂自己的爹,众小厮都听得熟了。

游淼答道:“不不,让他住着罢,我大哥也在?”

“是,都在。”穆风道。

长垣又接话说:“大少爷来过山庄,听得京城出事,焦急得跟什么似的。要上京去找少爷,多亏有舅爷拦着。”

游淼嗤笑,说:“他能顶什么用,一上路多半就得被胡人抓走了。”

说归说,游淼心里还是挺感动的,穆严便笑着说:“多亏咱家少爷了得,烽管家也了得。”

游淼起身让擦干身子,这下才总算洗干净了,小厮们点起香,便都在廊前坐着小声闲聊,游淼依旧坐在厅里打盹,长垣则坐在一旁,有一搭没一搭地应话。

长垣:“少爷现在是御史,又是探花郎,只怕来日要做官,就清闲不下来了。”

游淼打了个呵欠,说:“去他奶奶的探花郎罢,早知道上京会这么多事,当初打死我也不上京的。”

游淼乏味地看长垣剥桔子,回想起一年前的这时候,若再来一次,他会去么?或者还是会去。这么一圈滚刀滚下来,简直就成了铜皮铁骨,要是不去,待在山庄里听消息,一会儿是鞑靼人把京城给打没了,再一会儿是胡人打到江边来了……这该有多难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游淼悠悠道,吃了点桔子,想来想去,不得不承认孙舆说得对。有的事去做了,但失败了,也是心中无愧。若一辈子在山庄里混吃等死,他就是个废物。

而经历了这么一次回来,才令他更珍惜太平年代。

不片刻又有人在外面说话,游淼以为李治烽回来了,便道:“怎么了?”

外头小厮道:“厨房问少爷宵夜吃什么。”

游淼便吩咐做点清淡的,心道这么吃下去于国于民,情何以堪?然而在北方那一顿奔逃,回家不吃也实在对不住自己,于是一边说罪过罪过,一边还是要吃。结果厨房给游淼做了一碗鱼片粥,又配了四味小菜,咸鸭蛋戳戳蛋黄能流出油来,游淼吃完以后还觉不尽兴,又让做了碗虾肉馄饨。

这下彻底吃得顶喉咙了,只得侧靠在长垣身上,好半天才缓过劲儿不至于吐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8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