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 分类:同人 | 字数:0

38 第三十八章

书名: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46

刚送走了游德川,游淼便径自进了后院竹林,乔珏喝得醉醺醺的,正在丫鬟伺候下洗脸,游淼进去就道:“小舅,咱们还有多少钱?”

乔珏笑道:“正打算这几天把账本给你看看呢,生怕你累了没休息过来,来来。”

乔珏吩咐人点起灯,又说:“还有些在李兄弟那里。”

李治烽也去拿了个匣子过来,三人便在听竹别院里坐下,外头风竹沙沙作响,乔珏煮上茶,香气萦绕,游淼坐拥万贯家财,好不惬意!

李治烽:“年前你让光武带回来的一万四千四百两银票,我都去兑了白银,就在库房里放着。”

游淼想起京城大户人家南逃时,自己与平奚联手捞的油水,当即就兴奋了。

李治烽又说:“这里是山庄一年的产出,四千四百两银,原先还存着七千石的粮食,去年发大水,开仓赈济去了三千石,现余四千石……”

游淼看过一次山庄内的产出与收入,最后李治烽给了一个能动的银两数额,共计二万五千两。接着又是乔珏的那边,乔珏管着扬州城里四间铺子,铺面的钱是另算的。乔珏素爱低买高卖,买入卖出,四间店生意越做越大,年前还购了一座大的临街门面,打算改成酒楼,这几年里外加江北茶山的收入,也足有万余两。

两边一合计,零头抹去,足有四万两。

游淼不住感叹,乔珏却笑道:“你在京城里三个月就捞了一万四千两,小舅忙得呕血一年不过就七八千,这年头还是做官好捞钱多了。”

游淼莞尔道:“千里为官只为财,不然怎这么多人削尖了脑袋朝官场里钻呢?”

甥舅二人大笑。

游淼收了账本,让乔珏预备下开春的钱去买种子,与李治烽回房去,游淼拉着李治烽的手,经过长廊时便坐了下来,怔怔看着灿烂的星空。

李治烽:“在想什么?”

游淼有点意外,李治烽很少会主动这么问他,他看了李治烽一眼,答道:“想你,想我自己,想这个家,想国家,想天下。”

李治烽说:“聂丹让我入朝为官。”

游淼吓了一跳,说:“他怎么没对我说过?”

李治烽没有回答,看着游淼,游淼说:“你想去么?”

李治烽淡淡答道:“被我回绝了。”

游淼点头,李治烽若是入朝,只能当武官,当武官,就要上战场杀敌,以李治烽的能耐,游淼倒不怕他有危险,但究其身份,他也不是汉人,要让他背负汉人的国运,未免对他太不公平。

何况打仗打输了,是要杀头的,赵超当然不敢砍他,但为了天启出力,万一吃了败仗还要被罚,也不是个事。聂丹多半是看上李治烽的本领,以及对仗胡人时的经验了。

“你那天为什么会回来。”游淼说,“因为想我吗?”

李治烽倚着柱子,坐在栏杆上,游淼挪过去点,顺着他的胸膛朝上仰头,亲了亲他的唇。

唇分时,李治烽看着游淼的双眼,说:“一半是想你,还有一半,是你们在蓝关下,朝我下跪。”

游淼:“……”

直至此刻,游淼才明白到,原来是他们在雪地中的那一跪,打动了李治烽。

“你去带兵也没什么不好。”游淼说,“其实我是希望你去的……只是天启没有立场,让你为它卖命。”

李治烽出神地看着静夜里的漆黑山峦,说:“我也想把羯人赶出去,至少别让他们留在对岸,晚上睡觉也不踏实。”

游淼笑了起来,明白了李治烽的想法,点头道:“我去想想办法,找天让赵超和聂丹来,咱们商量商量。”

李治烽又道:“得养点家兵。”

这倒是对的,游淼也想起来了,先前便总觉得有什么事未办。昨日查账时,他也隐隐约约有这个念头。但他从来没上过战场,不知道要养多少人才能保护这个山庄。

“两百人。”李治烽说,“让我训练,自保足够了。”

游淼问:“可是胡人都是几万几万过来的,两百人够么?”

“够。”李治烽淡淡道,“打仗不是拿命换命,而是让大家都活下来。”

听李治烽这么一说,游淼便安心了,虽然两百人的家兵在江南已算是极大的规模,但游淼曾经担任过京畿军的文职,知道养两百人,对于现在自己的家业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负担。

“人从哪里找?”游淼又问。

“买。”李治烽道,“扬州市集上买。”

游淼嗯了声,事实上如果李治烽愿意,担任边防军将领倒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拿着国家的钱守自己的山庄,一切都有了保障。但如今事态未明,也不能对聂丹寄予太大期望。靠谁都不管用,只得先靠自己。

而要赶走胡人,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要打仗,就要兵,他不知道现在剩下多少兵了,但至少他知道一点——孙舆没有发兵,就证明局势真的非常麻烦。

或许江南现在只剩下了自保的力量,而剩下的一切,只能交给时间。幸亏经过昨夜的那一场大战后,羯人已经意识到长江天险难以攻破,只能撤回沛县,驻兵茶马古道,等候北边来的增援。

双方至今还未有战书,也无议和一说,五胡在北岸虎视眈眈,而江波山庄,赫然成了整个江南的最前线。数日后,游淼准备前往扬州一趟,当然,有孙舆的吩咐,他是不会贸贸然进官府里去的。

这一次他只是与李治烽出行,探探那边的消息,顺便看看自己的几家店铺如何。李治烽则负责前去市集买人。

山庄里开始耕种了,佃户们也都陆续回来,见到游淼经过时,纷纷直起身与游淼打招呼。

“少爷!胡人打不过来罢!”有人喊道。

“没事!”游淼笑道,“有我在呢!他们不敢过来!”

“少爷是探花郎了!保佑个好收成啊!”

游淼:“一定的!今年又是个好收成!”

山庄里的气氛一如往昔,除却少许关于北岸的传闻外,一切都并无不同。两座吊桥已弃用,被李治烽临时拆去。岸边悬崖上立着高耸的木制塔楼,监察对岸动向。

船只撤回江南,而郭庄的集市取代安陆,成为了物资集散地,游淼先在郭庄逛了几圈集市,发现粮米都比往昔贵了将近一倍,战乱时期,大量北方士人南逃,想必所有地方的东西都涨价了。幸而江波山庄鱼米菜油都能自给自足,按乔珏的意思,是先囤着粮食,务必不要抛售。

游淼一路上经过数个村庄,距离扬州越近,村落里的外来者就越多,常可见蓬头垢面,在官道两侧的地上搭着竹棚暂住的北方流民。如此一路晃到了扬州,扬州城防一片混乱。进去后游淼霎时就惊讶了,城中到处都是人!

从前来时已觉扬州热闹,然而现在再看,已成了一个巨大的难民营。水道两侧,巷子里,凡是能住人的地方都挤满了人,大路上到处都是在做生意的。就连大宅子里人也似乎多了三倍。

“这么多人?”游淼难以置信道。

李治烽道:“北边第一次交战失败,来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整条大路上喧扰声大得耳朵快聋了,游淼只能扯着嗓子喊,行人堵着路,他们的马连过都过不去,前方还有人大声吆喝开道,像是官府的车。

西城水道两侧成了一个硕大的集市,而集市不远处就是挤满了百姓的营地。

“你。”李治烽骑在马上,朝路边一人吩咐道,“跟我来。”

那人马上起身,周围的人全动了起来。

“官爷!招工吗?”

“大爷!赏口饭吃吧!”

四面八方的人仿佛得了命令,全部起身一窝蜂地围了上来,李治烽一路走一路选人,游淼光是在路上就被人群堵了足足一个时辰,直堵到将近入夜时才过河对岸去。他都快不认得扬州城里的路了。

最后李治烽先翻身下马,交代其中一人,让他带着队伍回去江波山庄,让乔珏安顿。再牵着马穿大街走小巷的,最后从一个拐角转出,面前便是江波山庄的店铺。

四座铺子两两挨在一起,占了扬州城里最好的位置,本来中间有块空地,现在乔珏把空地买了下来,正在打地基预备起个扬州城里最大的酒楼。从前乔珏在扬州做什么生意都没底气,后来游淼在京城中了探花郎,这下江波山庄在整个江南出了名。乔珏腰杆子硬了,也能打横走了。要买地做生意,公文几乎一条路走到底,谁也不敢卡他。

游淼也就在乔珏刚开铺子的时候来过一次,看完地段便爽快掏钱,而后想着乔珏这些生意也是做着玩,便不怎么去关心,如今过来一看,发现竟然已达到这么大的规模了!

一间米铺,一间油铺,一间卖茶叶兼蜂蜜及山庄特产,另一间专卖码头处海外往来的货物,间或有亲戚朋友的货托在店里卖,成了个杂货行。游淼先进米铺,天已渐黑,伙计们正在卸米。掌柜的大声道:“不做生意了!今天的米卖完了,去别家!”

游淼道:“不是来买东西的……”

掌柜迎出来,与游淼打了个照面,彼此都不认识,然而掌柜看到了后面的李治烽,忙满脸笑容来迎,说:“烽管家!什么风把您吹来了?听说您刚从北边回来,也不在山庄歇歇……快请坐快请坐……”

李治烽护着游淼,让他先进店里,说:“这个是少爷。”

掌柜先是一怔,继而点头,游淼知道他没明白过来,料想心里说“哪位少爷?”便不待他开口,径自笑道:“自然是你家少爷,山庄里还有几个少爷?”

掌柜这才骇然,忙道:“游大人!不不,少爷!少爷来了!”

登时四间铺子里都惊了,伙计们一窝蜂围在米店门口,游淼忙道不要惊动,都回去,待会儿会挨间来看,接着便先看了米店。

外面百姓不知原因见此处热闹,便都探头探脑地来看,李治烽让人把围观者打发走,游淼便问了米价,进仓库看看,掌柜陪着一路说:“现在来买米的越来越多,每天能卖上千斤。”

“价格多少?”游淼问。

“一斗二百八十文。”掌柜说,“最高那会儿,扬州城里涨到了四百文,后来官府放话,让不许再涨了,孙老爷亲自过来问了扬州城里的米店,才把米价压下去。”

游淼点点头,说:“一天里不可卖多了。”

掌柜说:“一日从早上开铺卖到晚上关店,还有不少人排队在买,眼下扬州中要买粮食,都得大清早店铺没开门就来排队了。”

游淼心里计算山庄里的存粮,李治烽便道:“春耕一过,又可收成了,不用担心。”

游淼嗯了声,李治烽便牵着他的手,两人朝隔壁铺子里去,油铺的生意也好得不得了,另一家的掌柜过来迎,铺里还排着人。油铺与米店不同,要开到深夜。

茶叶与蜂蜜铺子人便要少点,游淼又看隔壁,朝杂货店里打了个招呼,也不过去了,便到茶叶铺里歇着。刚一坐下李治烽便去取茶花蜜过来给游淼吃,四家掌柜又过来垂手听吩咐,游淼赞赏了几句,让他们回去,剩下茶叶铺里那掌柜名唤黄大有的,问道:“少爷与烽管家晚上怎么打算?”

李治烽说:“打发个人,去鸿云楼订个上房,今日就在扬州住了。”

黄大有道:“烽管家,鸿云楼现在已住满了,都是北边下来的人,还都是大户……”

游淼道:“不妨,铺子后面我看那后院挺大的,还有空房没有?收拾收拾,我和李治烽对付一晚上就是了。我爹他们呢?”

掌柜说:“游老爷也正住在后院里,四家铺子后院都是连着的,天井里走出去就是,这个点,游老爷想必出去散步了。”

游淼点点头,又问游德川管铺里生意不,掌柜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李治烽便道:“少爷问你话你照实说就是。”

掌柜这才摇头,说:“乔老爷吩咐了……”

游淼点头明白,示意他不用再说,料想乔珏也不会让游德川插手铺子里的事,心道也好。

四家铺里的人都忙活起来,李治烽又亲自去买扬州城里有名的盐水鸭。游淼在院子里逛了几圈,看到王氏正在井边洗衣服。不由得便蹙眉,王氏抬头时见游淼便惊了,说:“淼子!哎!淼子你怎么跑这儿来了?!”

游淼哭笑不得道:“我的铺子,我自然就过来了。”

王氏忙又回头喊人:“汉戈!汉戈!你弟弟来看你了!”

游汉戈穿着青布长衫,光着脚,一听王氏喊开,连鞋子也顾不得穿便奔出来。怔怔看了游淼一眼,半晌不作声。

游淼知道他还记得数日前上山庄吵架那事,游淼这人倒是无所谓,平日便吊儿郎当的,开口就问:“吃饭了吗?”

“没……还没有。”游汉戈有点不自在,说,“爹去买下酒菜了,你怎么来了?”

王氏乐呵道:“快去和你弟说说话儿,特地来看你呢。”

游淼心道谁特地来看你了,真是黑的能说成白的,但嘴上终究还是没说。游汉戈却马上回去穿鞋,打整好后出来,游淼说:“到前面去坐坐?”

游汉戈看那模样已消了几天前的气,对着游淼还怪不好意思的。

“丫鬟们呢?”游淼说,“你娘怎么自己在洗衣服?”

游汉戈道:“都走了,没关系,她能做的。”

游淼想起山庄里的事,与游汉戈坐下,说:“爹没带钱出来?”

游汉戈笑道:“带了,钱的事,倒是不用你担心。”

游淼对这个便宜大哥还是很有好感的,毕竟当年离开家时,游汉戈给了他两袋钱。两人在院中茶桌旁坐下,游淼道:“怎不去买个宅子?也好买几个丫鬟伺候。”

游汉戈无奈说:“是你不知道,这光景,扬州城里就算有再多的钱,也买不着宅子了。”

兄弟无话,片刻后游汉戈又开口道:“弟……弟弟。”

游淼正泡茶喝,闻言一扬眉,见游汉戈认真道:“那天是大哥说话冲动,你别往心里去。”

游淼笑道:“不妨不妨,我本来也没往心里去。”

游汉戈又说:“我想找你商量个事。”

游淼示意他说,一边喝茶,一边心不在焉地打量院子,游汉戈看了他一会儿,忽然又笑道:“弟弟,你和从前不太一样了。”

“怎么不一样了?”游淼莫名道。

“像个当官的。”游汉戈又道,“去年九月,听江波山庄传来的消息,说你考中了探花郎,十一月那会儿又听说你在京城当御史,大哥是真心高兴。”

游淼笑了笑,分了一杯茶,放在游汉戈面前,什么也没说,忽然发现游汉戈看着他的眼神,又有点陌生,有点惧怕。游淼这才回过神,知道自己不自觉地用官场那一套来对待游汉戈,令他疏远了,忙笑道:“大哥,你有什么事找我帮忙,只要我出得了力的,一定帮。”

“本来自家人,也不该说什么帮不帮的话。”游汉戈又自嘲道,“是关于咱爹的事。”

游淼本以为游汉戈想托他朝赵超说几句好话,送进扬州府里当个官,不料游汉戈所提,却是游德川的事。但他没有插口,只是静静听着。

“爹从山庄上撤下来那天,茶林都被烧了。”游汉戈说,“国家碰上这等事,也是没办法,可咱们爹年纪大了,有的事,一时也看不开。幸亏有乔舅收留,但也生了几场大病……”

说来说去,也都是上回王氏说的话,游淼并不打断他,游汉戈又道:“爹在这里住着,时常想你,铺子里又人多嘈杂,夜里常常睡不好。大哥想求你一件事:就让爹搬去江波山庄住几天罢。我和我娘,依旧住扬州铺子里,说到底也是我无能,才给你平添了这么多麻烦……哎。”

游淼道:“不用说了,我心里有数。”

游汉戈一愕,继而抬头看游淼,游淼沉吟半晌,只自顾自地喝茶,又渐渐地想起昔日游汉戈待他的好来。那天在大安城里,他曾经想到,自己被扣为人质,若要江南出钱来赎,游德川会不会认他这个儿子,掏钱把他赎回来?

翻来覆去地想,游淼觉得自己根本不可能想明白游德川的心思,按他的想法,应该是会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收留他住进山庄里,也是人之常情。

黄昏时分,李治烽回来了,游德川也回来了,见到游淼一时间有些惊讶,游淼便吩咐下人备饭,预备在一处吃。李治烽洗手下厨房去给游淼加菜,游淼在院里坐了许久,与游汉戈聊话,说来说去都是前些日子的事,说多了不免添堵,便借故告辞下厨房去看看菜好了不曾。

李治烽正在打蛋给游淼做蒸蛋吃,游淼进去,从背后搂着他的腰,李治烽侧头道:“怎了?又撒娇。”

游淼噗的一声笑了。

李治烽:“有心事?”

游淼嗯了声,把游汉戈的话朝李治烽说了,李治烽无所谓地说:“你们汉人不是都讲究孝么?让他住进来罢。”

游淼叹了口气,说:“我有时候在想,万一没有你,我又被大安扣住了,我爹会不会愿意拿钱来赎我。”

李治烽把蛋搁上蒸屉中,边擦手边问:“换了他被抓,你会不会花钱赎他?”

游淼道:“当然,那可是我老子。”

李治烽淡淡道:“自然他也愿意赎你,因为你是他儿子。”

游淼倏然有点触动,他不得不承认李治烽说得对。也正是这一句,令他更懂了些李治烽:或许在他心底,一直期望着有一个像汉人这样的家庭。所以不仅仅是游淼,更是游淼的家,游淼的世界,才如此吸引他。

入夜时,伙计们摆上一桌菜,游淼从掌柜处得知,就连铺子里住的地方也甚少,游德川与王氏,外加一个游汉戈,都挤在一个厢房的内外厢里。傍晚时一家人自己开伙,王氏做饭,就在狭隘昏暗的外厢中吃晚饭。

游淼来了,菜便流水般端上来,他当仁不让坐了主位。给游德川斟酒时,笑了笑,说:“爹,过几天搬山庄里来住着罢。”

一语出,游德川似有所触动,看着游淼,但终究没说出什么,末了道:“罢了罢了,现在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爹就在扬州城里住着罢。”

“爹!”游汉戈蹙眉道,“弟弟既然开口了,你就别再多说了。”

游德川看了游汉戈一眼,游淼又道:“姨和大哥也搬山庄里来罢,顺便照顾我爹,城里人多事杂,又不清静,想进城随时下来就行。”

一直沉默,顾着自己吃菜的李治烽给游淼挟了块鸭肉,说:“游世叔就搬过来罢,子谦也常放心不下你们。”

游淼哭笑不得,看了李治烽一眼,虽觉得有点窘,却不得不承认,李治烽这句话说得恰到好处。果然游德川放下筷子,点头道:“我就想去看看你娘生前喜欢的地方,这么多年了,是我对不起她。”

游德川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游淼又忍不住红了眼眶,心道老头子呐老头子,你总算知道点悔悟了。

晚饭后游淼让人上山庄去传讯,翌日程光武赶着车,带着一队小厮过来,将游德川的家当搬上车去,游淼亲自请游德川上车。沿街百姓眺望许久,一时间街头巷尾,议论纷纷,都道游淼孝顺。

更有知道游德川为人及数年前另立嫡子之事的扬州老人,便以游淼之举教训自家子弟。游淼听到街头风传之时,才庆幸自己没和游德川赌气将他扔在扬州城里。把他接回山庄,既去了不上不下的念头,又得了个“孝廉”的美名。游德川吃又吃不多,花也花不多,山庄又是游淼一手打整起来的,又有乔珏坐镇,再怎么也不怕王氏母子夺了去。

抵达沈园时,乔珏便亲自出来迎,先前因游淼生死未卜,乔珏又得不到游淼的意见,便对游德川怠慢了些,不让他来山庄里住,单单给他个小房间,如今游淼亲自接回来了,乔珏便也换了个面孔,笑容可掬地与游德川说话。待卸车时方一拉李治烽衣袖,两人一旁去咬耳朵。

“怎么安置?”乔珏问,“昨天才塞了上百人给我,总不能让他们住沈园里,我便都打发到西边废宅里去了。”

李治烽道:“住西边山下侧园里罢,住着清静。其余人你不管,我安排就行。”

乔珏点头,李治烽亲自带人将游德川安排到侧园里住,如此一来走路到正厅也要两刻钟时间,夜里不怕游德川隔三差五地来逛。

游淼看着游汉戈卸东西,车上七口大箱子,游德川又亲自提着个铜锁匣,游淼便知道,父亲这些年里,存的一点钱都在那里头了,只不知道有多少。

昔日他总觉得游德川的钱是花不完的,而到了自己经营山庄时,才渐渐对产出收入有了个数,游德川光产茶叶,在流州卖茶叶,一年万余两白银顶天了。当年给游淼几千两上京,倒也是不能说不宠着他的。

而游德川手里提着的匣子,少说也有八万两银票。

看游汉戈那神情,多半连他都不知道父亲有多少钱。游淼知道游德川对于钱一道是极其上心的,说不得还防着他兄弟俩——毕竟老头子也只有这么点钱能倚仗。于是游淼便不去探听游德川的钱财,装作不知道,当成他一穷二白来投靠儿子就是了。

反倒是李治烽大方地给了游汉戈二百两银,供他房中花用,又让程光武去给游汉戈三人购置丫鬟小厮。

“平日里不在一处吃。”乔珏吩咐道,“厨房再雇个人,专给姐夫那边做一日三顿,姐夫年纪也大了,该补的补,不可节省。”

这话明着是为游德川考虑,实际上则是让他在自己院子里吃就行,别再过来和游淼凑一桌了。游淼听得直好笑,将游德川安顿好后,吃饭时还在米粒横飞,筷子挥来挥去地说这事。

李治烽眼里带着笑意,只不说话。

乔珏道:“我倒是想教训他几句,就怕你面子上过不去。”

游淼:“算了算了……这样就成了,让他过来住着,也没甚么干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4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