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361章 游说失败

书名: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0

周瑜率船队北上时,因汉江暴涨,不得已只能将船队分散在汉津、蔡洲避水。

蔡洲,蔡氏家族安排的庭院里。

外面淅淅沥沥下着雨,周瑜披着羊裘坐在窗户边细细观摩一卷金简书,这是先入关中一步的孙权送来的礼物。

原稿雕刻在石碑上,用素绢拓印,一共十二副图。

素绢又用青绢装裱,制成卷轴,以方便收藏、阅览。

只是阅览之余,周瑜时不时的咳嗽几声。

他自巢湖夜战落水后,就咳嗽不止,否则当面装病是骗不住蒋干的。

木钉屐履踩踏走廊木板的声音很是清脆,卫士径直到窗边:“将军,刘伏波遣庞士元递上拜帖,庞士元求见。”

说着就将刘琦的拜帖送到周瑜面前,周瑜拿起来瞥一眼:“准备茶水,引庞士元来见我。”

“喏。”

卫士离去,周瑜收好素绢卷轴,取出铜镜看了看,铜镜中的他脸上涂抹了一层粉,看不出气色。

周瑜望着镜中神色冷峻的自己,稍稍收敛情绪,将铜镜放下,双手撑着桌案才站起身来。

他到前厅不到一盏茶时间,庞统就被引来。

门前走廊下,庞统摘下斗笠、蓑衣与淋湿一些的外袍,脱了浸湿的屐履这才入内。

“襄阳庞士元奉令拜见将军。”

庞统施礼,周瑜本想开口说什么,却突然抬手半握拳捂住口鼻咳嗽不已,咳得周瑜额头、脸颊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染湿了脸上的粉。

咳嗽勉强停止后,周瑜才说:“让先生见笑了,荆山多雨,我这落水的病症又严重了一些。”

“不敢。”

庞统自行落座,拱手就说:“本州涅阳张氏颇善医术,有传人就在襄阳,将军不妨留在荆襄,待病症痊愈再做去留。”

“恕我无礼。”

周瑜取出手绢擦拭脸颊汗水,粉也擦去许多,露出蜡白肤质,语气如常说:“孙氏家眷与我同行,将他们护送到关中大司马处,我才可思谋自家之事。”

庞统眼睛一亮,本就听说周瑜出走前勾动部分孙策旧将,将孙氏家眷一并带上了。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太史慈率军追随。

如果能得到孙策的儿子,那对荆州来说好处极大。

可看周瑜的态度,几乎不存在和平得到孙策儿子的可能性。

庞统果断放弃这个话题,就说:“我主刘伏波乃当世仁德之人,久闻将军之名,恨不能一见。故使庞某前来拜谒,不知将军起居生活可有不便之处,随行军士可有不足之物?”

“我得巴丘水师以及仓储之物,目前不缺粮秣物资。”

周瑜说着又用右手捂着胸口,额头青筋浮起,强忍着咳嗽:“我率败军乞降之人,即将效力于大司马麾下,如今实在不便与各方接触,还请庞先生见谅,为我在伏波将军处美言、开解一二。”

庞统微微点头,又问:“难道将军眼中,我荆楚之地就无一点机会?”

“若非孙会稽贪图徐淮之地,我江东大业又岂会沦落至此?”

“咳咳咳。”

周瑜用手绢捂着嘴,几个呼吸后又说:“休说荆南,仅仅是江夏黄祖、黄射父子,就非刘镇南父子能罢免、调动的。荆州,不破不立。以我观之,来日必受大司马节制。”

庞统默然无语,黄祖父子分领江夏郡、章陵郡,这两个郡紧挨着,的确不是刘表能随意处置的。

之前蔡瑁居中,黄祖在外,实际上是蔡瑁、黄祖相互制衡。

后来刘琦取代蔡瑁,几乎软禁刘表,可拿黄祖父子依旧没办法。

周瑜又说:“今江东军并入淮南王麾下,东南大患已然消除瓦解,正是消解黄氏兵权之时。刘镇南父子若是有所作为,不论称王与否,务必要先夺黄氏之权。就以此言转告刘伏波,算是周某的一点心意。”

他能看到的事情,难道刘琦、庞统看不到?

只是现在说出来,让刘琦、庞统有一個发作的理由。

作为孙策死后江东军两年的实际领袖,周瑜的意见看法,具有参考价值。

得到周瑜的这个意见,庞统也算不虚此行。

见周瑜也无挽留的意思,庞统索性起身告退。

周瑜强撑着送庞统出庭院,外面光线更好一些。

庞统也彻底相信,周瑜的确生病了。

不过这点病症在关中那位神医手里就跟没有的一样。

只是现在周瑜生病……

庞统边走边思索着,登上外面的马车,渐行渐远。

周瑜伫立在门前看着淡淡雨幕中消失的马车,吸了吸牙龈朝地上吐出一口不算粘稠的血痰。

随即两个卫士搀扶下,周瑜返回庭院。

回到窗边的榻上,端起热茶小饮一口,扭头看窗外廊檐雨帘,

脚步声传来,顺着走廊进入屋舍,周瑜扭头去看见是孙邵,孙邵端着一盘冒热气的肉汤:“护军,姜汤煮好了,怎么不见庞士元?”

“这人年轻气盛,未经磨砺,缺乏耐性。”

周瑜将桌案上杂物略收拾,孙邵也将端来的陶罐骨汤放在桌案正中,取小碗为彼此舀汤。

见孙邵将姜片撇去,周瑜就说:“给我多来几片姜。”

“是。”

孙邵很快为彼此打好骨汤,又问:“刘景升父子野心勃勃,恐怕除了这里,也会拜访太史将军。”

太史慈所部驻屯在汉津避水,周瑜听了只是笑笑:“太史将军看不上刘表父子,他若有意,早就答应刘巴、刘先等人了,又岂会随我向北。”

太史文恭那么大的名头,虽然出自琅琊;可天下太史氏族是个小姓,太史慈怎么可能不好奇?

太史文恭是异人的传言已经开始在崇道的江东地区流传,干君道、李家道这两支道众组织也是这么认为的。

他们认为太史文恭从姓氏上就能看出来,太史太史,祖上是史官,肯定有上古异术典籍存留传承下来,被太史文恭侥幸修炼成功。

从姓氏上来说,太史之氏,文化传承的程度可远比‘文’氏要深厚的多。

周瑜端着陶碗吹了吹,饮一口,又拿起筷子夹一片姜送到嘴里咀嚼。

随即主动对孙邵说:“长绪,越是临近襄阳,越是能感受到荆襄之士对大司马的敬畏、忌惮。如今长沙立国在即,刘表父子已无退路,尚且不敢先发制人,从此可见一斑。”

孙邵点着头,将一块蒸熟的米糕团子递给周瑜,团子鸡蛋大小,被一片青叶折叠托起。

周瑜拿过米饭团子咬一口,咽下后就说出自己的判断:“刘表是果决之人,今虽老,但不至于昏聩。如果刘玄德中原败绩撤回南阳,刘表势必遣人游说。若得刘玄德为他守御南阳,那刘表会立刻发兵荆南。”

他看着孙邵:“庞统不会轻易放弃,也会伺机接触长绪,长绪留心此事。刘表若是动手,我自不惧他,可襄阳城中还有傅巽、裴潜等人,务必要示警彼辈。”

孙邵闻言,提议:“护军何不与傅巽、裴潜等人联合,先下手为强,夺荆襄作为献礼?”

这个提议引的周瑜侧目,孙邵则淡然处之。

他是北海人,孙乾的同族,孔融的功曹;后来东莱刘繇为扬州刺史,招呼孙邵,孙邵抱着创业的心思跟随刘繇南下。

后孙权继位,孙邵提议孙权尽快取得朝廷认可;因与太史慈交情深厚,被孙权安排过去协助太史慈处理地方政务。

周瑜派人去劝太史慈时,孙邵也出面协助游说。

孙邵、太史慈追随刘繇到扬州,初心动机很纯粹,就是来干一番事业的。

过去是这样,现在依旧不变。

孙邵的提议让周瑜很是心动,想了想还是拒绝:“我军后继乏力,攻势不顺,则有溃灭之险。我观大司马举政行事,并无意涉足荆襄之根本,我若袭取荆襄,一来坏大司马政略,二来也会引来猜忌。”

见孙邵神情不甘,周瑜猜测这个提议背后可能存在太史慈的意志,就好言安抚:“刘表奸滑老贼,岂会无备?此事到此为止,等天气晴朗,我会亲自向太史将军说明。”

本章完

www.50331wx.cc/chapter/20610608/55555195.html

www.50331wx.cc m.50331w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80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