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9章 投刘使君

书名: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0

上游虞城,水寨。

屯田都尉刘盛伤口包扎处理后吃药休息,午后睡意昏沉。

也不知右肩伤势会发展到哪一步,可能朝廷处死命令下来之前他就被箭伤折磨死了。

所以也就放宽了心,享受这种昏沉略有些晕迷的状态,仿佛隔绝了外界的打扰。

“都尉,戴贼曹来了。”

一个屯田小吏快步入营房通报,刘盛不情不愿在小吏搀扶下仰躺在踏上。

梁国相派来的戴贼曹引着几个属吏阔步而来,先是审视刘盛伤势,随即对屯田小吏摆手挥退,就问面无血色的刘盛:“刘都尉可知,昨夜下邑县兵设浮船拦截,然后发生了什么?”

“我如何能知?”

“下邑的县尉战死,溃逃县兵多说贼人有妖异之能。所以我很好奇,刘都尉是如何从贼人逃出的。”

戴贼曹对眼前这位都尉缺乏敬意,汉末骑都尉官位清贵,可这是屯田都尉,地位与县尉一样,只管一县屯田之事,其上是屯田中郎将,管一郡屯田事。

刘盛听了也是感到离奇:“出逃的多是蒙县屯民,又非逃兵乱军,并无多少器械铠甲,怎可能杀害县尉?”

“这才是隐患所在,朝廷即将征讨河北逆贼,睢阳渠未通,辎重转运西靠浪荡渠,东赖济水、汳水,这汳水漕运安危重如泰山,岂可等闲视之?”

戴贼曹观察刘盛神态变化,说:“都尉治下屯民无知,也说不清楚昨日之事,还请都尉详细讲述,我也好上报国相。”

刘盛略作回忆就开始讲述,重点自然是贼人精锐,卡在日暮时分在丰水口精准设伏,又第一时间选择将他狙杀。

若不是铠甲和亲兵保护,以及一点点运气,他有可能已经作为尸体运了回来。

刘盛口中,贼人头目精通战术,来头绝然不小。

中原群雄混战才结束几年?

吕温侯败亡,豫州牧刘使君去了南阳,就这几年就有许多敌对方的干吏隐匿民间,等待时机作乱。

下邑县尉夜中截河设卡被贼人冲杀阵殁,这已经证明贼人的骁锐。

所以他刘盛最多就是个失察之罪,遇上这样精锐的贼酋,谁来当这个屯田都尉都是一样的。

总之,刘盛一席话语之后,伏击者俨然军中锐士模样。

戴贼曹多少也是相信的,也就这伙贼人念及乡党情谊没有对屯田兵下死手,不然连人带船要么死,要么被俘虏被迫从贼。

考虑良久,戴贼曹做出判断:“这应是左将军刘使君部曲,不知此去徐州,又欲为何。”

刘盛听了微微点头也是认同,如果是温侯旧部,做事不会留手。

不是为故主温侯复仇,纯粹是温侯旧部做事向来就是那样的。

也就刘使君的部曲,做事的时候不会恣意扩大。

见刘盛没有反驳这个猜测,戴贼曹就说:“如今看来,事大矣。我将督虞城县兵顺河而下追缉贼踪,劳烦刘都尉与我一同上书。若真是刘使君旧部作乱,当严防死守。”

闻言,刘盛右臂有伤,但也神情振奋积极表态:“自当效力。”

睢阳渠未通,前线大军依赖的徐州军资,也依赖汳水。

前年官渡决战时东海郡守昌豨举众数万反叛依附刘使君,将军刘岱、王忠不能克,还是曹公亲自引兵迫降昌豨。

曹公官渡大胜后,昌豨再一次举兵,张辽、夏侯渊联合统兵前去不能克,围城数月,张辽入城与昌豨盟誓,说降昌豨。

昌豨本名昌霸,出身泰山郡,是泰山郡北部人,素来就不服臧霸这个泰山郡南部的屯帅领袖。

为区别臧霸,又因昌豨作战勇猛,外号就渐渐成了本名。

豨者,非常雄壮的野猪是也。

今年曹公正式反攻河北,若昌豨第三次反叛……

别指望臧霸会主动帮朝廷平叛,能老老实实待在辖区就是难得的忠贞了。

这种大事情轮不到戴贼曹考虑,但要把这个消息传上去,不需要多说,将作乱的屯民归类为刘使君部曲即可,上面自会严防死守,避免这伙人流窜、做大。

朝廷大军集结在前线,自己这类腹地区官吏打不过刘使君部曲也是正常的。

此刻,黑熊大小两只船已入沛国地界。

阳光明媚,他站在船头观望远近风景,寻觅合适的落脚地。

舟船顺水而下略带水腥气的暖风吹拂在他脸上,心中有说不出惬意。

已初步有了安全感,才有心情欣赏远近风光。

只是周边地势平洼并无什么山陵,行舟河上时处处都是芦苇,就连树林也是少见。

阳光温暖和煦,不多时就生出困倦睡意。

操船驶入一处南岸水沟,深入五六里后放下沉船石。

又放出四只鹅,戏水一番后就去了岸上湿地草滩啄食新春嫩草。

带齿的鹅嘴咬住草叶微微扭头就扯断,也没咀嚼的说法,直接吞咽。

四只鹅有点像除草机,伸长脖子边走边吃,略略吃饱一些又下水嬉戏。

黑熊坐在舱内斜倚护栏望着四只大鹅多少有些羡慕,若有几个伙伴就好了。

东西可以抢,身边的人总不能也去抢。

可看看比较宽阔的篷布船舱,再养两三人也是足够的。

这船还是有些小,最好在徐州抢一个大一点的两层船,普通运输船也行。

下层空间能容纳水手划桨的那种船就行,弄十几个不知疲倦的黑仆从去划船,空间密闭不怕阳光侵蚀,那这船动力会很可观。

黑武士数量也要提升,最好能弄个不怕阳光能随身护卫的黑武士,这样再接纳活人比较好。

虽说世人愚昧很好忽悠,可就怕万一。

北面二十几里处,春季河水上涨以及雨水积聚之下,二十八艘船前后相连,沿着水洼不断行驶。

黄河没有改道,更没有经历大量泥沙沉淀的如今,整个沛国东部区域沼泽水洼比比皆是。

哪怕丰沛这样的开国勋贵的家乡,也无法通过治水彻底压住洪水,所以沛国二十一县在籍人口最高时一百二十五万,人口陆续集中在西部区域。

汉末大乱陶谦长期占领沛县周边与曹操相持,沛国人口急剧消耗。

沛县为核心的小沛地区失去商业转运之利和人口后急速衰落,许多大面积的水田也淹没沦为沼泽,到如今也就谯县周边人口殷实。

这支突入的船队引发土著围观,彼此双方武德充沛。

在这两郡交界处,又都远离四方县城,双方实力相近颇有共同语言。

只要另一方不是朝廷的人,那就很好办。

于是烹煮鱼汤,大小头目五个人围坐在一起讨论。

张俊、宋武落座后见对方确有三个拿主意的人,两人目光接触顿时就轻松起来。

不怕对方头目多,就怕只有一个。

张俊、宋武轮番讲述经历,引的本地三位头目也是忧虑。

前年击败河北后,地方剿匪力度越来越大,现在大军驻屯陈留,几条运河流域遭受正规军清理也是早晚的事情。

军队有轮戍调度,沿着运河调度时参与剿匪是顺手之事。

地方郡县要人口,军队要军功和浮财,简直双赢,何乐而不为?

大家谋生环境类似,大环境变更,活的好不好自有公论。

大多数人忍耐不动,总有敢于闯荡的。

彼此感慨一番后,宋武说道:“我们在泗水采芦做筏,这些船也是无用之物,就赠给诸位。”

本地年龄最大叫做张丰的头目看一眼另外两个犹豫的伙伴,就斟酌开口:“蒙泽广大,你们生计不愁尚且出走,更别说是我们这里。其实我也听说过扬州刘使君事迹,使君单骑入合肥,招徕流亡之民,又安抚陈兰、雷绪等豪杰大帅,如今官民丰乐远胜他处。”

稍稍停顿,张丰以羡慕口吻说:“去年也有乡人南下投奔,捎回口信,说是刘使君欲疏浚芍陂。也在去岁,刘使君说过屯田免税租,就不纳一米。”

芍陂,几乎是徐扬二州之间最大最有名的超大型水利灌溉工程。

黄巾之后,袁术侵扰两淮,死了太多太多的人,芍陂才显得荒废。

在芍陂灌溉区域种田,几乎没有水患,终年灌溉便利,几乎是天下人人渴望,是最幸福的农民生活!

一个本地头目也是羡慕神情,顾虑说道:“可若走泗水结筏而下,人到淮南必然赤贫。若走获水,难免要起冲突。”

“你这话不对。”

张丰纠正对方,盯着对方晒黑的脸笑说:“再纠合几家,我等丁壮二三百,岂是县兵所能阻挡的?我等又非投贼作乱,是投奔扬州刘使君,也是返回家乡。给沿途各县一个说法,又有几个会追究我等籍贯?”

沉默的另一个本地头领当即开口:“这种事情不能拖延,早去淮南早一日分田耕种,我这就去见我那姑父家。再说刘使君亏待淮南人,也不会亏待我等千里投效的乡党子弟。”

芍陂可是国家级的水利灌溉工程,普通人哪有承租芍陂水田的资格?

江东孙将军也不像是能成事的人,今后江淮安稳,早去芍陂占了位置,下半辈子活的轻松,子孙也有好日子过。

淮南是个好地方,本地也确实有些活不下去了。

黄巾以来中原混战,河道沟渠等水利设施无人维护,更失去州郡级别的调度,水灾更是严重。

生活本就贫苦,若是结伴闯荡也不失为好出路。

至于给朝廷当屯户……除非真的活不下去了。

可现在的问题也很棘手,官渡大胜后,朝廷门槛儿也高了,你去投靠当屯民,人家把伱当流民、黄巾军余孽处理。

所以活不下去的人是没机会当屯军的,出路要么是当盗匪,要么投靠豪强官宦当部曲奴仆。

再说了,扬州刘使君是沛国相县人,大家去了,就是刘使君的乡党子弟!

相县位于沛国中心位置,也是沛国的国都郡治所在,距离这里也就一百多里路,不算远。

勇气是会传播的,人家梁国蒙泽的人都要去投靠刘使君,自己这些人身为刘使君的乡党去了淮南自会获得更好待遇。

傍晚时分,临时聚集的营地内篝火盛大。

为表示决心,许多人拆了屋舍、草庐,木料堆积点燃后光亮如昼。

一个逃亡鼓吏取出珍藏的腰鼓挂在身前,敲着鼓点伴奏。

男男女女光着脚,围着篝火踩踏鼓点跳着舞,扭着腰,手舞足蹈。

孩童少年们在篝火外围玩耍,吃着不方便携带的食物。

张俊斗舞结束擦拭脸上汗迹,叉腰对同行的张丰、宋武几个人说:“人心可用啊!”

宋武喘着气面色涨红:“不仅是人心可用,分明是曹操不得民心。此去淮南,能安则安,不能安再去江东不迟。若是能去荆州,也不失为上策。”

躲避乱世最好的地方就是边边角角,徐州已然残破,最好的就是幽州、交州、益州、荆州和江东,可有些州郡太远反而不实际,近处的淮南就是最佳选择。

宋武的话惹的附近几个头领发笑,能去淮南安身立命就不错了。

大家结伴只是谋生,正经人家谁会跑那么远?

张俊听了也是跟着哄笑,斜眼余光多打量了几次宋武的侧脸。

本章完

www.50331wx.cc/chapter/20610608/55555547.html

www.50331wx.cc m.50331w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01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