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7章 屯民出逃

书名: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0

一连休息三日,积攒的法力也都使用。

以六点黑法力将一名黑仆从强化成了黑武士,并用五点白法力洗练了皮甲皮盔、带鞘环首刀、鞋子以及两套军服。

两套御寒冬季军服填充后,这位黑武士的枯瘦躯干才能将皮甲充实起来。

其中一套军服的两袖被切下来,成了黑武士的围脖面巾、缠手,所以这位黑武士也就露出双目……对阳光的抗性大增。

四只鹅彼此混熟,成年公鹅也被强化,形体壮硕俨然鹅类极限,自然取代之前公鹅,成了种群头目。

‘壮年公鹅,每日产两钱鹅绒。’

“梁国相也会通报沛国相,沛国相在相县,等沛相军令传到丰县、沛县、萧县时,我们已入泗水进入徐州地界。只要快过公文一步,我们就能躲过拦截追捕。”

已无法继续强化,也没有进化成妖异灵兽之类的可能性,就是一只当世最大的白鹅。

留着等候处置是死,还不如试着追捕。

“退!快退!”

原地留下的老人将最后一枚铁矢上弦,趴伏在地静静观望。

主动请命的老者趴伏在地双手端弩细细校正,手中强弩搭在石块上,强弩很是稳定。

夜中,这些船各举着鱼油火把前后相连,当首五六条船上丁壮或穿木甲,或穿残破皮甲、铁甲,除了划船的男子,余下手持弓弩、短矛、飞叉。

这时候两个老人站起来靠近,抽签结束时一人开口:“老夫善弩。”

夜里风势不大,但两岸芦苇实在是茂密,纵深又大,火势异常迅猛。

这还只是春季的临时征发的徭役,一年总要这么经历两三次,再多的人丁也不够死。

刘盛又中一箭这才反应过来,身边亲兵已先他一步落水,划船的屯军与周围船上的屯军纷纷低头躲避。

此外又得到了两枚鹅蛋,也炼化成卡片收起来。

芦苇丛中,六名青壮半蹲拉弓缓缓瞄着身穿镶铁皮铠外罩灰绿斗篷的刘盛。

哪怕是孩童,也知道此刻的凶险,航行之际静悄悄的,打量陌生的两岸芦苇。

残存的芦花飞絮引燃飘走,火势进一步延烧。

就这么明火执仗而行,警惕着虞城水寨驻军……说是驻军,平日驻屯几十名士兵。

他身边几个发小伙伴也有子侄客死他乡,所以普遍都没什么笑容,吊死屯田吏时毫不手软。

各船没有调度配合,顷刻间几艘船就碰撞在一起,两个倒霉的持矛屯兵跌落河水。

起火七八里外,黑熊望着上游烧红的天际下意识吞咽一口。

十几步外刘盛肩膀一颤险些被弩矢冲翻落水,疼痛还未袭来,六枚利箭几乎一齐射来。

从鲁国流浪到这里的张俊不清楚老人言语虚实,他左右打量见没人有异议就看另一个老人,这个老人一口黄牙:“我孙儿没了,活着也无乐趣。”

随即选出十二人,开始详细分配。

屯田兵控船有的向南岸,有的想要来保护刘盛。

就是有些太招眼。

以至于黑熊生出一些奇特的想法,如果船板上掏几个能固定大鹅脚掌的窟窿,大鹅煽动翅膀或许能推动船速。

黑云怀里抱着环首刀与几个亲密伙伴坐在一起,神情沉肃仿佛家里老三真死在徭役工地里,在见到活人之前家里老三跟死了没什么本质区别。

不是驻军怕他们,而是驻军不清楚虚实,这也意味着所有人的退路断绝。

坐在张俊身边的一个叫做宋武的壮年开口:“刘都尉能调的也只有屯田兵,至多也就百人,都是我等乡邻亲族,这些屯田兵不会尽力。若有设伏,争取射杀姓刘的,这样我们也好脱身。”

放几年前,这伙人或许早已头裹黄巾一边赶路一边劫掠、勒索沿途的坞堡、里社。

张俊面无表情:“我们知道这一点,这都尉如何不知?在我看来,他只会调兵追赶咬住我们的尾巴。他要等虞城的驻军,他无权调动驻军,这需要梁国相发令。”

这轮箭羽之后,六名弓手转身就朝下游跑,身形沿着芦苇荡内压好的隙缝穿梭。

刘盛右臂不能动,他看着刚打捞上来的另一名亲兵,又左右观测,安慰附近人:“贼人甚少,不足虑。”

又过了十几个呼吸,船队秩序恢复,落水者纷纷打捞。

夜中东南风徐徐,刘盛趴伏在船上左右观察心中发苦。

刘盛侧身躺在船上对附近呼喝,南岸老人不由叹息。

紧接着第二轮箭羽落在刘盛附近,一个倒霉的划船屯军射中脖子头猛一缩脑袋歪着就死,船上大乱。

下游两三里处,等候在这里的另一个老人已扎好两大捆芦苇。

曹公治下的士兵讲究异地驻防、交叉防备,驻屯虞城的士兵来自五百里之外,而非本地、就近征调。

说着,张俊抬手在下游远处的萧县点了点:“梁国相得到都尉的公文,必然发快马通报下邑。所以我们大队不能停,要赶在下邑调船拦截之前穿过下邑!”

一些人家在泽中本就有藏匿的小船,如今也都取出,足足二十八条小船组成船队向下游而行。

夜里行舟,已经算是给驻军面子了。

说罢张俊拿起草茎露出一端,另一端遮住闭上眼睛:“开始吧。”

有善射之名或自诩善射有勇气的男人站了起来,附近一人上前蹲在张俊面前抽出一条草茎,中签后就去边上等着。

宋武听了皱眉:“不妨增至十人,力求一击必杀,不能杀也要射伤。南岸六个人,北岸藏船处四人,这样的话北岸只需要两名善射者,另两人只管划船。”

虞城下游水寨,死了两名卒长本就有些风声鹤唳,今夜更是闭门不出。

“贼子!”

这亲兵声音尖厉神情狰狞,何止是屯田兵要倒霉,他更是难逃一死。

张俊念叨着环视,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当场男丁左右观察,近半人胜任。

这亲兵刚说罢身子一颤,难以置信低头,胸前完好,想要伸手去摸背心,剧烈疼痛与恐惧令他瘫软跪在刘盛面前。

蒙县屯田都尉刘盛所督追兵渐渐靠近,前后八条船,船上除了两名刘盛的部曲亲兵外,其他都是本地屯军青壮。

一次出逃的屯民太多了,临走还杀了屯田吏,这个责任太大了,他背不动。

刘盛蹒跚几步原地打旋险些跌落,在另一名亲兵拉扯下勉强扑倒在船上,他的亲兵指着南岸大呼:“杀贼!杀贼重赏!”

几个呼吸后两岸再无箭矢射出,河中船只渐渐恢复秩序打捞落水的人。

驻守的屯将站在寨内瞭望塔目送这支水匪队伍迁徙离去,也是由衷的松一口气。

看清楚弩矢,周围屯军无不哗然,聪明的已经开始挪步远离刘盛向后退,小船也有意识避开一些。

三月初入夜的河水,冷的要命。

虞城水寨没发现贼情,他这里也不能发现,只能放任通行。

这些丁壮围坐两圈,里圈是丁壮男子,一家顶梁柱;外面一圈是各家子侄辈、赘婿之类。

刚代替指挥的亲兵搀扶刘盛盘坐在地,劝说:“天色已晚,再做追击,贼人设伏实难侦查。”

老人提着空弩向下游快步走去,那里舟船处起了争执,随着老人登船争执停止,十一人默默划船顺流而下。

芦苇飒飒摩挲声响盖过了弩机扣发的声音,弩矢破空而去毫无声响。

水火无情,若是自己这里被人从外围上风口纵火,就算潜在水里,估计也会很糟糕的。

积攒起来,等有了稳定的根据地就一起孵化……应该是可以自己觅食成长的。

随后张俊目光落在黑云与另一人身上说:“黑家、梁家就剩他们两人主事,不必抽签了。”

河中三艘船顺流追赶,追几十步就遭到北岸两位弓手的射击,当首之船当即横舟减速。

十七个家庭四十五名大小丁壮聚在一起,虽然乘夜突破了虞城防线,可这不值得喜悦。

附近船只陆续调头,亲兵高声呼喊:“保护都尉!都尉没了,你们都得死!”

瞥一眼颇有名望的宋武,张俊继续说:“留一条船,选六名善射之人。就在丰水口设伏,船放在水口下游北岸,安置三个人,另三人藏匿水口北岸。待追兵至,南岸伺机射杀,不论是否得手,就向下游跑,北岸发箭压制追兵,再推船下水与南岸汇合。之后,倾力划船。”

张俊以草茎在地上勾画河流图,在下游不远处的丰水口点了点:“屯田都尉绝不会坐视,我们这些人走就走了,屯田校尉不会管。屯民,你们还成了军屯,逃跑几人都是大事,更别说跑了近百人。”

他目光环视看着小蒙城出逃的各家头目,继续用手在丰水口点:“虞城也不会管我们这些人去留,可屯田都尉一定会发兵追捕。怎么也会有十多条船做前锋,后面虞城的驻军也会参与。我想在丰水口设伏,大家都怎么看?”

“善射者八人……”

大白鹅生物动力帆,多多少少都能提供一些航速增幅。

原本等到天黑就要撤离的,结果刘盛追的不快也不慢,恰恰在天色迟暮时抵达丰水口。

刘盛才在亲兵搀扶下爬起来,箭矢未能洞穿铠甲已然跌落船上,而右肩铁矢没入寸余。

日暮之时,丰水口。

屏住呼吸,瞄准后老者才去触摸扳机。

抱在怀里沉甸甸足有十五六公斤,折合当下六十多汉斤;双翅展开宽足足一丈有余。

一捆芦苇推到北岸芦苇茂密处引燃,一捆则在南岸作为火种。

当夜,十几条舢板小船抵近小蒙城,里外配合吊死屯田吏后,大小近百人扶老携幼登船逃亡。

菜汤烹好,近二百人快速用餐,登船而行。

但留在蒙泽、小蒙城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二月服役去挖河渠,小蒙城去了七十个人,回来了六十二人。

不同于黑熊的谨慎,这支迁徙船队天亮后靠岸停泊,妇孺采伐芦苇搜集野菜,五个老人烧火烹煮菜汤。

返回草庐立刻将另一副皮甲穿上,戴好皮盔就与黑武士推船下水。

将鹅群收拢装入麻袋后,划船驶离这处水湾。

宁肯出去面对追捕搏杀,也不想留在原地赌运气!

本章完

www.50331wx.cc/chapter/20610608/55555549.html

www.50331wx.cc m.50331w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94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