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325章 临阵谋反

书名: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0

二十二日,孙权大军次第进军。

二十四日降雨,孙权亲自引领百余骑出水寨向北侦查。

合肥城外,施水桥上。

孙权勒马小师桥上,雨水飘落顺着斗笠滴落。

他右手握持马鞭遥指合肥城轮廓:“刘馥今日称王,颇类袁术。”

随行的凌统点头:“正是,国难之际,他身为宗室贤良不思谋兴兵讨贼,反倒收留国贼党羽乘乱称王,以对抗我讨贼义兵。”

感觉凌统这话说的不是很贴心,孙权点着头,又看鲁肃:“子敬啊,淮南之士是何看法?”

鲁肃正收拢自己的蓑衣披肩,闻言停手对孙权拱拱手:“明公,刘馥称王仓促,如何能得淮南民心?待雨停,仆出使寿春,自可知淮南民心。”

“好,有劳子敬了。”

孙权也不过桥,驻马小师桥上望了几眼合肥城大致轮廓,就勒马调头。

随着他后撤,过桥警戒的七十多名骑士也在周泰率领下有些撤离。

这次侦查已经确认,刘馥没有搞互为犄角的防御战术,全军缩在合肥城中,城外近郊、远郊坚壁清野,填塞水井、焚烧屋舍,基本上没留下什么有用的东西。

合肥城头,刘馥身穿皮甲外罩斗笠蓑衣,脚踩屐履裤腿折叠到膝盖上,正行走在城墙上。

合肥城并未修葺过,此刻城中军民正在紧急加固。

细微雨水中,百姓挑土上墙,吏士以木杵夯实。

夯实的同时在土层埋下木桩,牢牢固定木桩后,木桩之间再捆绑横栏、木板,在外墙处又立起来一排木墙。

“江东军善射,我立木墙木盾,自不惧他强攻。”

刘馥巡查经过时,一名校尉正在督促激励吏士。

见到刘馥只带几个随从,校尉见了单膝跪地,烂泥沾染膝盖:“大王!”

“做你该做的事情,不要管我。”

刘馥摆摆手,对着其他放下工具准备行礼的吏士摆摆手,就越过这些人继续巡查。

只要做好城上守军的防箭工事,那么江东军强攻之际,城下、城上弓弩对射之际,城上守军就不会吃亏。

江东军胜在兵力雄厚,如果没有挡箭板,能快速压制城上守军,为强袭攻城制造机会。

可现在,只要对射,攻城方的远程压制能力会被极大削弱。

那么城上弓弩手从容射击,压制城下弓弩手时,也能精准狙杀攻城的近战步兵。

而这个战术不是淮南军队想到的,是曹军总结出来用来抵抗关中兵强攻的战术。

许多梁沛籍贯的寒门武人逃亡淮南依附刘馥,也带来了这种强化防箭能力的战术。

自然而然的,用来对抗善射的江东军。

刘馥本就一贯亲民,称王后不改习惯。

但此刻出现在城上,参与劳动的军民尽皆振奋。

同甘共苦的刺史,与淮南王,明显是两种不同的感染力。

另一边孙权回归逍遥津南的水寨大营,说是水寨大营,实际上建设并不完善。

陆地营寨不完整,水泊营区也不完善,大营修筑成型需要时间。

孙权来时,孙河正在陆地营门处等候。

见孙权驱马而来,孙河焦虑上前拱手:“明公!”

见孙河生气,孙权也只能板着脸维持威仪:“何事?”

“明公,施水两岸芦苇正茂,能潜匿数千人马。明公身系十余万吏士期望,怎可轻身出营?”

孙河很生气,周围不是他的人就是孙权的人,仰头看着孙权:“还请明公自重!”

孙河从少年时追随孙坚、孙策,孙坚轻慢骄横,被小股荆州兵诱杀;孙策更是离群独行,死于刺客之手。

可平日性格谨慎的孙权到了战场之上也控制不住自己,行举也这般轻浮浪荡,这让孙河很是无奈。

孙权见孙河越说越气,恼恨之色难以压制。

也担心孙河说出什么不好收场的话语,孙权当即翻身下马对着孙河拱手:“是我不对,不该如此轻慢疏忽。”

孙河只是盯着孙权,以他对孙权的了解,道歉的话可以说,但下次有机会,还是会继续出去浪。

可孙权已经道歉了,他只是旁支,连亲近长辈都不算,哪里又能多说什么?

也只能长叹一声:“即将据有江淮,坐断东南之伟业不日可成,务必谨慎呐!”

“是,我明白了。”

孙权再应一声,转而就问:“可是营中有事?”

“有,颇急。”

孙河从腰囊抠出一卷帛书递给孙权,低声:“豫章兵本该今日自濡须口进发,只是伯阳推说风雨颇大江水浪急,需要等明日再拔营。”

孙权神情不变,拿起帛书抖开,一些雨水落在帛书上,孙权低头阅读。

这是孙贲回复的军书,以天气为由,拒绝拔营向巢湖进发。

孙权抬头看现在的雨势,就问:“江边雨势风浪可如伯阳所述?”

“风浪确实急,但也不至于如伯阳所言那样能摧毁桅杆船帆。”

孙河很想提醒孙权警惕孙贲,但自己一个旁支去离间人家堂兄弟,这有些说不过去。

再说了,孙权弄死了人家一手养大的胞弟,孙权怎么可能轻易信任孙贲?

孙权略略思索,将帛书还给孙河:“且观明日,还有何事?”

“是。再无他事。”

孙河接过帛书,识趣后退,让开通道。

孙权重新上马,引着百余骑返回岸边大帐。

四四方方的大帐内开着天窗,大帐内办公的军吏引燃一堆火焰。

孙权等人入帐后脱了雨具,孙权来到篝火前落座抬手展臂烘烤取暖。

东曹令史陆议端着一盘竹简上前准备汇报,就见朱然先他一步给孙权端来茶汤,陆议只好立在一边等候。

孙权喝一口茶汤,挑眉笑问:“姜茶?”

“正是姜茶。”

朱然也端着一碗姜茶饮一口,笑说:“大司马所著《茶经》中有言,说是沸水冲泡,万千花草皆可为茶。松针尚可为茶,何况姜片?”

这时候帐门两片帘子被一左一右拉起来,帐内光线猛地一亮。

孙权回头过去,就见周瑜一身鎏银明光铠阔步而来,肩上披着的蓑衣解下递给卫士,头上竹笠子也解下。

孙权站起来,而周瑜快步来见:“明公。”

给孙权十个胆子,现在也不敢自称什么至尊。

“公瑾,怎么也来岸上了?”

孙权询问之际,拉着周瑜一起坐到篝火前烘烤,周瑜跟着落座后抬头有意看一眼鲁肃。

鲁肃会意,起身对帐内其他幕府官吏、军吏、随从示意,这些人放下手头工作,退出大帐。

东曹令史是個机要官位,可陆议不是暂时不值得信任。

所以陆议也放下端着的木盘,不见鲁肃有挽留之意,也就跟着其他人出帐。

不多时帐内就剩下孙权、朱然与周瑜、鲁肃。

周瑜这才取出一卷帛书递给孙权:“明公,徐琨谋反。”

孙权神色奇怪看着周瑜,周瑜神色如常:“不止是徐琨,孙贲,以及孙瑜、孙皎兄弟亦是同谋。如今叛军已然汇流,截断巢水,断我大军归路。若不能速破,则须臾之间江东不复为将军所有。”

这下,孙权才拿起帛书阅读,这是周瑜安插在孙瑜兄弟身边的眼线所报。

孙权看完,面无表情:“他们还是不肯信我啊~!”

“公瑾既然侦知,可有应对之策?”

“如今,只能先撤皖城之围,急令程普、韩当、吕蒙三军疾驰濡须口;其次暗中命令陈武、蒋钦严加防备。待程普三军抵达,合陈武、蒋钦二军夹击孙贲、徐琨,破其一阵,敌势自破。”

周瑜讲述他的应对办法,孙权听了神色木然,反问:“可否设宴相邀诸人?由我亲自规劝,或许不用刀兵,就可消泯祸事。”

周瑜听了抬头看孙权:“只怕孙伯阳不肯。”

本章完

www.50331wx.cc/chapter/20610608/55555231.html

www.50331wx.cc m.50331w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96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