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268章 春耕忙碌

书名: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0

二月初十日,惊蛰。

关中大地各处,已开始为春耕而忙碌。

黑熊使用这段时间积攒的黑法力,一口气拉出来十匹阴干骏马;配合原有的两匹马,将它们两匹一组串成六排。

配了一套沉重的三齿宽犁,使用时他站在犁上,十二匹马在前稳定前进。

就能犁开一条宽一步,深近两尺的土层;三齿宽犁后面还挂着同样沉重的铁耙,用来破碎土块,平整土地。

铁耙上站着三名士兵,他们抓着小麦、黄豆均匀播种,被播种的浅沟很快就被他们脚下的铁耙覆盖土层梳理平整。

地块长二百四十步,黑熊驾御三齿宽犁一来一去,就能开垦、播种两亩地。

在《职田令》中,黑熊名下有五百亩职田;就连他的亲兵,也普遍有十亩的职田。

他驾御宽犁播种时,也有一辆马车跟随,会将翻土时翻出来的石块拾捡到马车里,运输到田地边上,用来巩固地埂。

主簿杨阜陪同黑熊试耕,杨阜官秩比四百石,所以他的职田有三十五亩。

杨阜站在田垄地头,手里拿着一个木雕制成的沙漏,他计算着黑熊耕种效率,用食指来回拨打算盘。

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如果这这批神马体力不衰能持续耕作,那么一刻钟的时间里,就能播种七亩地。

一天九十六刻,这就是接近七百亩地!

正常人家使用牛马,还要爱惜畜力,一天也就五六亩地。

可这里改进了耕犁,虽然是夸张的三齿宽犁;但耕犁的造型已经改进成了曲辕犁。

军民使用二牛拉犁,又或者是一牛拉犁,都能获得更高的开垦效率。

现在因为战乱导致技术力量倒退,以至于关中连播种机都无法制造。

一些经验丰富的工匠也站在地头观察,今天开垦、播种的是粟米。

这个好养活,种子又细碎,均匀播撒后,种子会顺着地面隙缝钻入;等耙地后,绝大多数粟米种子都会被土层覆盖。

但粟米、黍米、春麦播种后,还有一些作物需要在田间起垄,现在这些工匠就需要研究、改进,试制起垄的机械。

开地、播种、起垄一次完工,能节省很多事情;后续百姓再精修田垄即可。

黑熊试驾开垦五十多亩后终于有些玩腻了,回到地头,指挥阴干马群自动巡航开耕。

他拿起小茶壶吸了一口,观察耕地过程,感觉马力略有些浪费。

但在扩展为四齿曲辕宽犁后,马力可能存在不足,会加速马具的磨损。

地面干硬的话,效率反而会更低一些。

黑熊望着周围略高的地势,再看看远处的山沟溪流,未来想要灌溉的话,只能使用水车。

但短期内没必要建设水车,只要疏通关中的水利工程,各处可供灌溉的良田就能满足关中的消耗。

在这里开垦播种粟米、黍米之类,纯粹是因为这些狗尾巴草很好养活。

只要把土地翻开,把这些狗尾巴草籽撒进去,时不时的来拔除杂草,这些顽强的作物就能生长壮大。

如果你忙的话,不来拔草也没事,夏秋之际来收割就行了。

收割也简单,将穗子折下收入篮筐里就行了。

黑熊站在天边思索,黍米、粟米很好养活,唯一不太好的就是无法像野草那样多年生长。

如果根系强大的粟、黍能多年生长,那真的是一劳永逸,完成播撒后,以后每年定期来收割就行了。

采收果实,植株收割后也能很好的草料。

“我们还是欠缺准备。”

黑熊对走来的杨阜感慨:“曲辕犁储备不足,我低估了关中春耕的需求。”

造犁需要好木料,还需要足够的铁。

现在很多地方不缺畜力,缺的是曲辕犁;曲辕犁看着简单,可不是能快速制造的东西。

黑熊说着双手叉腰:“关中欠缺太多的东西,光是曲辕犁与各种农具,我们就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大致满足军民所需。”

杨阜听着感到有些无语,按着黑熊的预想,家家户户都应该有一套完整的农耕器具,有牛马三头,有车驾,有织机。

杨阜来自于天水,天水核心城邑,都是几户百姓、宗族之内共用耕具;偏僻地方,技术流通不便,反而更落后。

天水还好,有足够的自保力量。

很多边郡诸胡强盛,犁这种东西,如果被诸胡见到,那上面的铁势必难保。

没有那点铁做锋,木犁磨损是很快的。

现在又缺乏工匠,时间长了,很多边郡民户连犁都没了。

越是深入了解农业,黑熊对出兵关东的兴趣就越低,没兴趣跟那帮穷鬼打仗。

占的地盘越大,粮食压力就大。

打关东,还不如去打诸胡,抢来的牲畜能立刻强化农耕底蕴。

牛马生牛马,吃的又是草,这效率可比人快多了。

如何让己方上上下下吃饱肚子,穿好衣服,住宽敞温暖的屋子,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他一心投入恢复生产,自然不会允许其他人干扰春耕。

从惊蛰日开始,为期一个月,这一个月内他治下郡县衙署封闭大门。

郡守、县令长都要带头去田间耕种自己的职田;就连新恢复的各种亭驿,也在附近开辟荒田,作为该处的责任公田。

除了少部分警戒兵力,绝大多数士兵都返回籍贯所在地,投入了春耕工作。

战略威慑力的好处就在此刻体现,不需要边防人力少了,生产单位增多,都有利于关中今年的大生产。

今年的生产规模,决定了秋后的战略打击强度!

所以春耕完成后,就要组织人力疏浚关中干涸、阻塞的大小河渠。

水利工事是很复杂的,疏浚主要干渠、支渠后,又要重新维护各种水堰池塘,增加各处节点的蓄水量。

基本上从春耕开始,到完成秋收的七個月时间里,关中不具备对外远征的基础。

起码,现在全力生产的样子,具有很强的迷惑性。

就在全面春耕之际,夏阳北的韩城,却有三千余人在山沟搭建屋舍,为挖矿做前期准备。

铁矿其实也不用挖,主要是采集和运输,中间有个破碎矿石的过程。

打铁很苦,采矿更苦。

矿场区域,徐林巡视,阎行、吕常这两个强势的矿工代表随行。

矿工和矿工是不一样的,吕常这七百多人随时可能被刘备赎回去,所以做的一直都是轻工作,故而有一种监督阎行这两千多人的架势。

工作就那么多,荆州人做了轻型工种,那重体力、威胁的工作职能交给凉州人。

巡查到一处破碎工地,阎行立刻就说:“校尉,我等饮食不足,体力匮乏精神涣散,工伤身死事小,延误梁侯规划事大。”

吕常不语,现在荆州人依旧负责采伐、运输木料,直到建设一个巨大的水碓工作基地为止。

水碓的模型也已经送来,改进了原本呆板的工作模式,改用水车汲取水力,巨大的水车被水流推动,可以带动硬木铁碓。

以后荆州人就负责守着河边,对运来的铁矿石进行破碎。

而凉州人负责矿石采集,运输到水碓工作区,破碎完成后,会有擅长控船的荆州人将材料运输到冶炼区域。

水碓工作区的下游,就是未来的铁矿冶炼、锻打中心。

煤炭会运输到这里进行炼焦后,混合木炭一起冶炼破碎矿石;铁水出炉后,则优先用来铸造各种农具。

今年没有多余的生产力制造军械,现在军中储备的器械,再打一次河套诸部不存在什么问题。

只要战场打扫的足够干净,随军的铁匠就能完成铠甲、军械的再修复。

阎行也知道未来韩城冶炼监坊的发展规划,可他真的受不了矿工的命运。

他虽然不需要参与实际劳动,可他的乡党部曲难逃。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累死在自己面前。

所以阎行很想争取一个机会,现在已经不能指望韩遂了,韩遂将作乱的罪责推给自己这些人,韩遂又怎么肯花钱赎买他们?

韩遂如果有良心的话,就应该将他们这些人的家眷送到关中来。

用这些人口,来向黑熊赔罪;家眷来到关中,他们才能拥有快速解脱的机会。

不能指望韩遂做这样的好事,阎行只能自救。

他见徐林并没有什么厌恶情绪,就说:“我等善于搏杀,若是君侯能给我等一个机会,我们愿意抓捕三个胡虏,来赎一人之自由。”

“三个俘虏?”

徐林皱眉,重新审视身高八尺有余,干苦力小半年,依旧骨架宽大、强健的阎行,又扭头看了看普遍身高七尺有余的凉州矿工。

就跟记忆里的一些匈奴本族俘虏的形体做了个简单的对比,不管是匈奴本族,还是东迁的羌人俘虏,其实普遍身形瘦小低矮。

徐林就说:“胡虏瘦弱,三人要吃三人的口粮,还不如你们两个人做的工作好。你们的两个人,也只是需要两份口粮。”

对于这种夸奖,阎行一时愕然,又说:“许多矿脉需要挖掘,胡虏身形低矮,适合在矿道中采集矿石。我等身形高大,一日口粮不过七分饱,十分力量也就发挥出六七成。而胡虏不同,自幼生活饥馑,他们吃每日口粮,必能吃饱,能使出我等八成、九成的力量。”

“你说的有些道理。”

徐林点着头,看一眼吕常,吕常也说:“未来监坊扩大,矿石还是要从矿脉中挖掘。这样来看,胡虏才是好的矿工。”

这下徐林才有些确信,对阎行说:“此事我会上报给君上,具体如何,还要听候君上裁定,非我能主张。”

“谢校尉援手之恩。”

阎行长舒一口气,他是真的害怕黑熊将他们这些人遗忘。

现在的关中不缺精兵猛将,如果赶不上下一轮对外战争,那他们这两千多人,可能真的要尽数填在坍塌的矿道之中。

这年头正经人家,但凡有个生计,谁来挖矿啊?

挖矿若是个好工作,也绝对不会轮到他们这些俘虏来做。

本章完

www.50331wx.cc/chapter/20610608/55555288.html

www.50331wx.cc m.50331w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952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