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261章 猫的铃铛

书名: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0

又几日,裴茂为首的敕使团队返程。

自从黑熊知晓裴茂、裴潜父子之间有巨大矛盾后,也就息了接纳裴茂的心思。

自己想要的是一个尚书行台,裴茂这个前尚书令、现在的谒者仆射对尚书行台一事毫无帮助。

以对方的身价,又不是许攸这样一个司盐校尉就能喂饱的。

思来想去,黑熊决定放手。

就这样敕使团队三百余人闷闷不乐返程,黑熊也派出长史陈震带着三百多人押解贺礼启程去许都拜谢天子。

陈震入朝走一圈,官职会发生变化。

所以陈震前脚走,后脚崔州平就开始履行长史职责,开始规划、建设大司马幕府。

长史总揽全局,而负责选拔人才充实幕府各曹机构的,则是西曹。

围绕西曹人选,稍稍有些影响力的都向黑熊写信,推举他们眼中合适的人选。

这种时候不能让,西曹人选直接决定着未来幕府各曹主事的用人倾向。

马腾推举原天水郡守傅燮之子傅干,理由是傅干可以得关陇士人之心。

才干不才干的不重要,傅干的影响力很重要,这是个能让关陇士人搁置争执的人,也意味着傅干选拔各曹主官、副官时,舆论压力小。

傅干也就二十七八岁,这個人影响力大的原因就两个,第一是出身北地傅氏,第二则因为他爹是傅燮。

黑熊研读马腾的书信,要组建幕府,以幕府成为治理的中枢机构,那么吸纳士人就是必然的事情。

与其招纳一群年龄大、阅历广、人脉关系复杂、心思又复杂的人,不如将重要岗位安排给根子硬,年龄低一些的士人。

根子不够硬的士人,坐不稳,也容易被其他人施压、影响。

略作考虑,黑熊就审视带着书信来见他的傅干:“彦材先生,可知此信中内容?”

“仆来时,寿成公当面讲述,仆自以为能胜任西曹,故欣然而来,愿受君侯考核。”

傅干身高近八尺,拥有强壮的身板,面目五官硬朗,气质偏向于老成。

见他不疾不徐,黑熊就问:“你若为西曹,可有良才举荐?”

“仆有至交好友数人,首推华阴张猛,与仆乃是刎颈之交。其他友人虽有才器,今关中尚未稳固,仆不敢保举。若是张猛,必与仆同心。”

“张焕的幼子?”

“是,张猛字叔威,对君侯破降匈奴之功绩,甚是景仰。”

“他可以入幕,你量才任用。”

黑熊说罢扭头看边上吕布,吕布捉笔书写委任状,连着西曹印信一起递给傅干。

拿到西曹官印的傅干,自然有权限征辟他眼中合适的人才来充实幕府;但各曹曹掾、曹属这正副长官人选,还需要长史、黑熊这里点头。

组建一个行政机构,是一项复杂工作。

权力具有排他性,大司马幕府的建设过程中,自然会挤压司隶校尉衙署;哪怕司隶校尉官署关上大门不问世事,也会被大司马幕府挤压。

重用傅干,能加深幕府与傅巽的关系。

傅巽目前是刘琦用来抗衡庞统的重要臂助,傅干得到重用,傅巽这里能投射的力量就强,自身地位也更牢固。

傅干在侧,黑熊将一叠书信递给傅干:“这些被举荐来的人,你进行考核,与长史崔公商议后,拟一个名录给我。”

“喏。”

傅干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对于这个变化他早有心理准备。

也不耽误,傅干就跟一旁静坐的崔州平一起告退,去了偏厅商议讨论。

这时候司直孔融起身拱手:“君上,凉州牧愿进献良才,乃天水杨阜。臣这两日与杨阜交谈,确实是干练能吏。”

“嗯,已有人举荐杨阜,自由西曹任用。”

黑熊解释一句,就问:“文举公,可有东曹人选?”

东曹不归西曹管,未来幕府治下的郡县长官人选,都是东曹进行考选、推荐。

孔融略作考虑,就说:“以东曹之重,宜以外州清廉之士充任。”

这个职务太过于要命,孔融根本不想推举自己的朋友去担任。

黑熊也这么认为,关中人又或者凉州人,都不适合;河东、太原、弘农人,也都不合适。

要么选个荆州人,要么选个梁沛士人。

东曹,就是半个吏部,有典选郡县长官的权力,而任命权在尚书台。

自己没弄来尚书行台,最终任命权在自己手里;实际上,主动权就在东曹手里。

精力是有限的,现在能抓百户所、县一级;等各方面走上正轨,自己就无法面面俱到的处理事情。

长史、主簿、司直、亲兵都尉、西曹、东曹、功曹之外,才是其他各曹。

现在东曹人选为难,主簿人选为难,功曹也为难。

找个外地人来担任东曹、功曹,那主簿就要选关陇人……这也不太好,旧长史陈震、新长史崔州平;司直孔融都是外州人。

所以东曹用外州人,功曹与主簿就得用关陇人,最好一个凉州人,一个关中人。

孔融提议后,见黑熊沉思不语,他也不再规劝什么。

之前有司隶校尉官署在上面撑着,钟繇一伙人很难受,其他郡县长官、士人也很难受。

现在黑熊正式组建大司马幕府,不求这个框架把黑熊装进去,能让黑熊不主动破坏就很不容易了。

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诛王允三族时,镇北幕府是个完整的幕府,那自然很多人会站出来反对。

虽说诛王允三族对关陇人来说很是解气,却都担心遭遇同样的命运。

就如同给猫悬挂铃铛一样,自然人人踊跃参加,只想早点让大司马幕府开始运转。

否则再拖下去,等百户所、千户所制度再发展出更上级的机构;到时候,关陇士人就真的麻烦了。

孔融始终不言语,只要黑熊肯在规则内做事,那许多人也是能退让一步的。

比如支持梁侯爵位更进一步……说到底,现在很多人还是缺乏安全感。

一边是汉室社稷,一边是高度疑似宗室出身的黄巾军新大渠帅……关陇士人真的很难做。

把梁侯爵位推升到王爵,打破非刘不王的桎梏,逼迫朝廷、天子承认黑熊的身份。

那么关陇士人就能甩开包袱,全身心的去侍奉自家的王。

自家的王再凶残,也不至于对他们搞什么诛三族。

只要对外战事不歇,外敌剪除干净前,内部绝大多数人都是安全的。

黑熊倒是没想这么多,只觉得是时候该建立一个独属于自己、向自己负责的行政机构。

否则每次出征,总要顾虑钟繇搞什么大动作;为了恐吓、安抚钟繇,黑熊也没少费心思。

现在只要大司马幕府运转,自己就不需要费心于细节了。

各自顾虑不同,缺乏帮手的黑熊,根本不在意隐隐中被限制的权力。

只要桃源地卡持续产出黑白法力,他的道兵傀儡规模越来越大,就没人能夺权。

心中底气充盈,黑熊反而能从公考虑问题,无须计较那么多用人细节。

想了想,当着孔融的面,黑熊就说:“我会请王仲宣介绍英杰,从中选拔一人担任功曹。至于东曹人选,我想交给司马子华。这主簿,韦康如何?”

“用韦康,不如用杨阜。待杨阜之后,再用韦康。”

孔融给出他眼中比较贴切的处理办法,杨阜是凉州人,但文化上与关中同源;以后让韦康接任,不存在障碍。

至于功曹、东曹人选,孔融没有任何的异议。

虽说司马芝在商洛做的很不错,但终究不是正经入仕渠道。

现在让司马芝来做东曹,下一步外放就是妥妥的一郡郡守。

担任东曹期间,司马芝足以攒下丰厚人脉,未来就任郡守,也会有许多人帮助司马芝做事。

司马芝出身河内司马氏不假,这只是个旁支庶流,不怕司马芝因此尾大难除。

至于功曹人选,孔融更是不会介入这个问题。

功曹是司直一样,都是得罪人的差事。

功曹最倒霉的在于只有得罪人的份儿,不像司直,抓住你的痛脚得罪你的同时,还能将你送到监牢里,一劳永逸解决各种新仇人。

以后孔融做事足够狠厉果决,那基本上不会有什么活着的敌人搞破坏。

本章完

www.50331wx.cc/chapter/20610608/55555295.html

www.50331wx.cc m.50331w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29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