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22章 双向奔赴

书名: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0

午后,黑云摇橹贴着泗水北岸逆流行船。

北岸逆水行舟时受到的阻力相对小一些,黑云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只是祖祖辈辈经验就是这样。

他摇橹辛苦,两个儿子一左一右也拿船桨划动,彼此都能节省气力。

而张定所督运船升满帆,从后渐渐追上,只是超过时甩下绳索,拉着这艘小船逆流而上。

下邳城内,刘岱翻阅平虏将军徐琨用印的公文。

徐琨很厉害,孙坚时期这个外甥就是亲族左膀右臂之一,现在地位、实力仅次于孙权,地位还在豫章郡守孙贲之上。

宣良坐在下首静静等候,只要摆出公文,那他代表的就是江东方面。

孙曹两家出于长远发展,目前谁都离不开谁。

何况就算翻脸,谁也拿谁没办法,反而要分兵防备。

人力物力有限,孙权现在急着讨伐黄祖,曹操正窥伺河北,若不能咬下一块肉,那内部就会出现问题。

双方都需要的情况下,那关系自然是亲如一家。

如陈登那样自负才能搞不清状况的,才是自寻死路。

若当年孙策不死,那陈登自有一番用武之地。

宣良一点都不焦虑,自家渠帅也对刘岱做了分析。

你可以怀疑刘岱打仗的本事,但你不能质疑这个人对曹操事业的忠诚。

衡量片刻,刘岱说:“招募城内壮士也不是不行,但要写一份文书给我。详细讲述三番遭遇白鹅贼之事,这样我转呈许都时也有说辞。写好文书,快去召集人手,城中不可逗留、宿夜。”

刘岱说着看一眼自己的主簿,主簿会意,起身引着宣良去一侧的偏室书写文书。

主簿回来,就见刘岱轻笑:“这人也是不走运,这白鹅贼如何了?”

“想来缺乏器械,不然何惧江东大船?”

主簿说着也是面带忧愁,白鹅贼顺水而来,速度实在是太快,根本来不及详细调查和验证情报。

只知道这伙贼人很猛,初战就斩杀了半夜拦截水道的下邑尉,随后就是包围萧县索要钱粮,过彭城时焚烧仓储扰乱吏民。

现在一路杀到下邳……其实也没必要太恐惧,就怕对方突然打破某处县邑,获取足够的器械,并裹挟更多人口。

就现在彭城、下邳的情况,白鹅贼盘踞不走的话,那各处残存的聚落、庄园根本挡不住。

不加制止,就有可能发展为另一个屯帅。

就现在徐淮之间,多一个屯帅就多一分变故,这不是什么好事情。

可若是出兵截击围剿白鹅贼,一举成功尚好,就怕对方头目逃亡,侵扰泗水败坏漕运。

刘岱察觉主簿的心思,不等继续说就抬手阻断,说:“此小贼也,实不足虑。今曹公大军驻屯陈留,此方为要事。我若动,则东海昌豨难免生乱,此祸不小。”

“将军高见,只是仆恐白鹅贼抄掠吏民,残害淮泗黎庶。”

主簿小心翼翼观察刘岱态度,继续进言:“如若招抚,则两难自解也。”

“若能轻易招抚,又岂会逃离原籍?去看看这位平虏将军麾下的从事。”

刘岱说着哂笑,就打发主簿去检查宣良的文书进度。

仿佛在笑主簿有些一厢情愿,除非现在与上游驻屯彭城的王忠联手前后夹击,断了白鹅贼突围的希望,否则这些人不会轻易投降。

刚作乱就投降……直接砍光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后续的反贼,也不会把这伙没韧性、恒心的反贼当同类。

只有打生打死顽强抵抗确实难以剿灭的,才有谈判招降、编为外军的资格。

白鹅贼的领袖如果不是那么愚蠢,现在只有两个地方可以安身,一个是去东海、琅琊投奔昌豨、臧霸,成为这些大屯帅麾下的小屯帅。

这些屯帅并不在错役制的囚笼之内,不管陶谦、吕布还是如今,这些屯帅就扎根在那里。

能为朝廷抵挡青州袁谭的攻势……若是有朝一日朝廷兵马调过去,也有可能遭受这些屯帅反击。

第二就是去淮南投奔刘馥,刘馥单骑入合肥,恩威并施,淮南得以大治。

许都朝廷实在是分不出更多力量,也不想刺激江东。

有意妥协之下,刘馥得以享用最大权限来治理淮南。

目前淮南自治休养,人口持续恢复。

若其首领真愚蠢的要在淮北立屯,那前线战事结束,顺手调两支军队就能轻易荡平对方。

在淮北用兵,不会刺激淮南士民与江东方面。

所以刘岱一点都不着急,他曾是司空府的长史,留在许都时也是参赞朝政的人物,目光阅历远在眼前这位主簿之上。

维持徐州、江淮大致稳定,不使前线分心即可。

也不是不算账,时间到了,自会清查处理。

故而,稳定高过一切。

天色渐渐昏暗,下邳水门开启,小船前后相连,宣良站在船头。

这支小船队运人出城后就调头经水门回城,并未驶出护城河道,所以大小近百人带着简单行囊向岸边两艘运船走来。

“渠帅,前后招纳甲士三十七人,其中十二人孤身,余下携带家室相随。”

宣良脸上没有什么笑容,讲述说:“其中十七户人家在城中有屋舍,也都割舍赠给了城中的孙姓主簿。这孙主簿也出力甚多,所以仆要支取五金以赠孙主簿。献出屋舍的十七户人家,供应其家室米粮布帛之外,未来分配屋舍也当优先照顾。”

“这是应该的,黄金布帛你自取用,安排他们上船。”

黑熊说着扭头看陈阳:“立刻烹煮饭菜,务必人人饱餐。”

“是!”

两人拱手离去,黑熊则拿起宣良送来的三卷竹简,这是招募的这批人名录信息。

单身的十二人信息简单,每个人就一支竹简,有籍贯、姓名、年龄、服役履历,以及简单的品德评价。

三四十个字,就能概括一个单身老兵。

携带家室的,则需要两到三支竹简,要记载家室的人数、姓名和年龄,有特殊屡历的也要记录。

只是竹简打磨的并不是很光滑,其上隶书文字书写时墨迹会有细微的扩散,导致字形笔画稍稍臃肿,不利于黑熊辨认。

但都是人名和常见文字,勉强还是能读懂的。

这次招纳的老兵平均年龄接近三十岁,有家室是正常的,把家室丢在下邳,才是对甲士不负责,对自己安全、事业不负责。

上一次招募水手找的都是十六七岁的未婚男子,年龄大一些也收,只要没有家室拖累即可。

看完三卷竹简,没有让他眼前一亮的人物,这批人返回下邳生活最大原因就是籍贯在这里。

陈登又是去年死的,部曲瓦解,要么留在陈家几处庄园里屯种,要么解散各归本籍,再要么去合肥投奔扬州牧刘馥。

所以流落民间的老兵数量不算多,若没有意外的话,再过一段时间,就会被强征编为士户。

也就是说这种危机感下,宣良跟这些老兵也能算是一拍即合。

江东再怎么说,军屯时吏士是跟家眷生活在一起的;主将调任哪里,军队会带着家眷一起转移。

不像曹公麾下,从主将到底层士兵,基本上都是男女分居两地。

妻儿当人质集中管理参与屯种,丈夫在外打仗做苦力修路筑城……还不如古惑仔,倒是比日军的遭遇好一些。

夕阳在侧,两艘运船甲板上支起锅釜开始炖煮米粥。

第三艘运船也赶在天黑前顺利返回,舟船停稳,就有水手将绳索抛过去,张定抓住就跳荡回来。

他看着甲板上负责煮粥的女人,还看到一些孩子,不由皱眉。

快步登上雀室木台:“渠帅,他们集议后愿意同行,希望我们在前,他们在后。此外,仆过渠口时,见薛州率部曲收死尸,皆斩头颅,似有报功于郡县之意。另外,薛州似乎命人砍伐桃林,仆遥遥观望时,感觉桃林不似昨日宽阔。”

张定本不在意薛州砍伐桃林,但自家渠帅执意要去观赏桃花,回来后就变出仙桃分赐众人食用。

说明那桃林应该也有些神异之处,却被薛州砍伐,张定本能的不喜,觉得薛州这是自寻死路。

“暂不去管他,他们什么时候能到下邳?”

“说是今夜子时前。”

“饭后启程,伱去找宣良,选十五名甲士,连着家属也带到你船上。回去后从中选出三名伍长,明日带他们来我这里,各赐桃吃。”

黑熊说着见张定欲言又止:“还有什么要说的?”

“是女眷。”

“生活起居的确有些不方便,但以后就是同僚邻里,彼此相互照顾吧。起码船上那么多布帛,我总算能给你们缝制新衣服了,一日三餐,也有女人操劳,这是好事。”

“是,仆会严厉告诫下面人。只是新旧之间起了冲突,恳请渠帅公允执法,从严处理。”

张定说着也是面有不忍之色:“船上老人太久没见过女人了,这是要杀他们啊。”

“我明白你的顾虑,回去排班时最好隔开新旧。”

黑熊观察甲板上的七八个人,回头对张定说:“我招募的是甲士,明天赐桃收拢人心后你就分配铠甲兵器给他们。这样旧人急躁,面对人家丈夫手里刀剑,我想他们会清醒的。”

“是,仆明白。”

张定听了稍稍安心,也就幸苦今天一个晚上。

等明天甲士重新武装后,老水手们自然会衡量轻重。

讨论结束,张定告退去找宣良。

黑熊则拿木炭块继续在面前木板上书写,是本月的日历,今天是建安七年三月初七丁酉日,自己来这个世界的第十二天。

奋斗十二天,有了一支船队,麾下男女儿童二百人。

还有黑武士两具,仆从五具,阴干马一匹。

总结目前的家底,黑熊又想到了淮南的名人,既然要走淮水,记忆里袁术似乎就是在淮南败亡,这么有名的人,尸体应该葬在淮南一带,还是临近寿春的地方。

也不知沦为冢中枯骨的袁术是完整的,还是被朝廷破棺摘了脑袋。

本章完

www.50331wx.cc/chapter/20610608/55555534.html

www.50331wx.cc m.50331w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87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