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319章 终南捷径

书名: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0

终南山,一处山谷。

山谷外设有门亭岗哨,原本驻屯一队士兵。

这小半年来虽然禁止吏士、军民无故越县移动,但求学士人、外地商旅相对自由一些。

就三四个月的时间里,拜访终南山被门亭守军所阻的商旅士人结庐而居,竟然发展出了一个规模可观的聚落。

周围山民也常来这里出售山货,反而比之附近的杜陵县邑要繁华、热闹一些。

虞翻来了已有数日,渐渐开始喜欢这里。

清晨时分,他就在木屋外的莎莎雨水中清醒。

打着哈欠,推开窗户就见远近山势都蒙着一层灰白雨幕,其中有雾岚滋生弥漫。

他揉着太阳穴,回神思索昨夜的联谊篝火晚会。

天子遇害引发的各方缟素风潮也渐渐消退,人总是要为自己而活。

虞翻揉着腰胯龇牙露笑,心旷神怡望着窗外不知多深多远的泞濛雨幕,隐约听到外面有马嘶声。

不由皱眉,取下墙壁上悬挂的鹿皮衣罩在肩上,又拿竹笠子戴好,虞翻将佩剑挂在左腰,脚踩木钉屐履出门。

小院内他的几名仆从、学生正在柴棚下劈柴、堆叠,一名学生快步来见他:“先生?”

“何处的马嘶声?”

“不知。”

学生回答,又说:“谢旌去买肉了,稍后回来可以问他。”

谢旌是山阴县人,豪强出身,能算是虞翻的亲近乡党,也是年纪小,父辈送谢旌到虞翻这里学习、增长阅历。

虞翻戴正竹笠子脚踩一块块青石板向着坡下聚落赶去,半路上遇到谢旌。

十七岁的谢旌穿一领山羊毛对襟大氅,脚上是一双已经湿透的鹿皮靴。

远远见了虞翻,赶紧快步上前迎上,手里提着一吊肉,长拜:“先生。”

“我适才听到马嘶声,是何处传来的?”

谢旌也是疑惑,略作回忆,就说:“学生未见,只是近几日山雨频繁,应该不是外来士民或出行的马队。应该是官府公马,只有他们才会不避风雨。”

“嗯,你忙去吧。”

虞翻也觉得有道理,准备去聚落里找几个同龄人问一下。

大家远离家乡来关中闯荡,有几个心思单纯的?

他刚到聚落时,就见门亭另一端驶出两名骑士,都外罩防雨的羊裘斗篷,乘马缓慢而行。

没有马蹄声,只有马脖子上的铃铛声响。

门亭守兵快速搬离鹿角让开通道,两名骑士一前一后离去。

虞翻驻步目送着两名骑士远去,虽然有宽大的防雨斗篷罩着周身,可看那两個骑士的面容神态,给虞翻一种闻战而喜、跃跃欲试的振奋之感。

聚落正中的一处宽大木棚下,两名军医学徒正一起观摩、按压留赞的左腿。

带队的军医坐在边上正阅读留赞的身份竹简,这是留赞自备的,实际就写了五枚,不到二百字。

军医看完后不由啧啧称奇,如果不是意外残疾,这留赞如似孙坚一样。

想像一下,如果当年孙坚弱冠之际被拜为郡司马,结果平叛时手刃敌将的时候被对方临死一刀砍断脚筋,那也就没了后来的江东猛虎孙文台。

至于军功……残疾人,失去上进可能性的人,是不需要军功的!

不能说贪墨军功,只能说军中将校自会合理调剂军功,使军功利益最大化。

军医将信息竹简卷好放在一边,正要说话,见虞翻也来到棚下:“虞先生,怎么今日下山来了?”

“听到马声,心绪不宁,故出来探查。”

虞翻只是看一眼留赞,虽然都是会稽人,但会稽郡实在是太大了。

对虞翻来说,留赞是山野之人。

军医展臂邀请虞翻就近落座,边上张俊识趣搬来一个粗糙木凳子。

虞翻落座,就听军医对两个学徒说:“这位是会稽虞先生,乃当世易经大家,且精通医术。虞先生在侧,你二人说说这位壮士的伤情。”

“是。”

两个学徒回应,当首一人就说:“这位留壮士刀伤脚筋,筋膜郁结成团,使得脚掌难以伸展、用劲,故跛足。学生以为,开其创口,切开郁结的脚筋,然后静养三月,待脚筋舒展伤口愈合后,纵然不能恢复如初、穿梭山林之间,但也能平地之上行走自如。”

另一个学徒也开口:“学生也是这样认为的,要开刀切其乱筋。”

军医这时候问留赞:“壮士意下如何?”

“某自是乐意的,若是能有李神医动刀,某死而无憾。”

留赞说着歪头去看自己的亲随,亲随抱着包裹上前双手递出,单膝跪下。

留赞就说:“某虽家资不丰,但治我足疾恩同再造,自有重金酬谢。”

“这……”

军医抬手将那个亲随搀扶起来,示意对方后退,才对留赞说:“院首遵循杏林之道,自不爱你之金帛。若是执意,还需再等十余日,院首有了空闲,自会为你开刀治伤。”

见留赞神情激动,军医呵呵做笑:“你是不知情啊,我等追随大渠帅鏖战秦晋之间,论治金创,院首不如我等,我等不如彼辈。”

说着军医还拍拍身边的一个学徒,这学徒也是露出笑容。

虽然真的不怎么懂药材采集、炮制和配药,但他们战场急救手术能力当世最强。

总结下来就是快速止血、消杀邪毒两样,其他截肢或者其他什么手段,都是为了这两个目的而服务。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临战之际赐下的神莓浆水与血桃。

这段时间他们开始研究怎么才能尽可能节约、不使用神莓、血桃。

而留赞,就是送上门的实验耗材……谁会拒绝呢?

留赞可不信他们的说法,讪讪做笑:“李神医能捉刀的话,某还是多等几日为好。”

这时候一名学徒打扮的少年脚踩泥泞进入木棚下,对着军医长拜:“赵祭酒,院首传令,召集各队祭酒议事。”

随即少年看向虞翻拱手:“可是会稽虞先生?”

“正是某家。”

“院首相请。”

少年说着从袖子里取出一枚请帖木简递上,虞翻也双手接住,看了一眼上面的邀请时间,当即欣然就说:“某稍后就至。”

他见过两次李封,李封都是向他请教易经,虞翻则对李封透露出来的道柄之论十分神往。

虞翻当即拿了请帖就回山上小院,牵了一匹驽马走下山坡,才返身而上,骑马去山谷深处拜谒李封。

守在山谷前的门亭卫士在检查李封的请帖后,就予以放行。

从门亭到山谷内的聚集区域大概七八里路,往来出入的车辙压出明显的两道辙痕。

辙痕宽一尺左右,草皮枯死,露出沙土。

现在车辙湿滑难行,虞翻座下的驽马踩踏草甸而行,既没有泥水溅起,马蹄也不打滑。

马力快要衰竭时,虞翻抵达聚集区。

一名佩剑小道士见到虞翻,当即迎上去:“虞先生,请跟我来。”

“好。”

虞翻将马鞭放回马具里,又从马具里掏出一捆细麻绳,用细麻绳与缰绳连接系牢后,就放任驽马自行觅食去了。

这种泞濛山雨随时都可能消散,马儿淋这样的雨也不存在什么危险。

放长缰绳,方便收马。

小道士引着虞翻登上木楼,二楼内弥漫着石灰水的气味。

虞翻进来时,就见李封正分类零散竹简,一枚枚记载个人信息的竹简被李封挑拣,看重的竹简就放入木盘中。

这种时候虞翻没有打搅,不多时李封完成了出征、留守人员的分配,对一名道士上:“盘中名册誊抄一份,通知到本人,今日天黑前整理行囊,明日一早出发。”

“是。”

道士揖礼,上前端走木盘。

这时候李封起身抖了抖折叠的双袖,展臂对虞翻邀请:“让先生久等了,请入静室相谈。”

“院首,请。”

“先生请。”

两人客套几句,几乎一起来到静室门前,李封还是先一步进入。

静室内,李封从木匣中取出一枚拇指大小的香团,这是黑熊经常召唤出来的薄荷、艾草之类晾干后磨碎,压缩制成的丸团。

李封小心翼翼引燃,盖上香炉,这才落座。

烟气弥漫在静室中,虞翻几个呼吸后也精神放松,身心渐渐愉悦起来。

没有什么幻觉,他更没看到什么奇异的景象,仅仅只是身心愉悦,脑海清明,思维顺畅。

算起来,他们两个人只是短暂进入了黑熊首次使用白法力洗练自身时的状态。

虞翻几个深呼吸后,就问:“大司马可是与河套诸胡交战了?”

“是,就知瞒不过先生。”

陷入现在这种状态里,都思维快捷,不屑于撒谎、绕圈子,李封笑着回答:“河套诸胡知中原生变,以为大司马后方不安,故索求甚多。大司马为一劳永逸,这才征发我等先行北上。待秋收完毕,自会征发吏士。”

虞翻听着也是感到惊诧:“大司马竟然没有征发关中吏士?”

他很清楚关中的军事动员有多么恐怖,关中各部整编的老兵部队就有四万两千户;加上后续解救的男女、太原、河东的死兵,以及北上关中的本部。

现在关中不计算徒有其表的郡县,仅仅是百户所就有三百二十八个,每个百户所三百到四百户,将近十二万户。

其中很多单身青壮没有独立计算户口,百户制度下最少可以动员出十五万青壮。

这还只是虞翻的初步估算,以关中现在吏士闻战而喜的精神状态,关中的动员效率、规模只会比他计算的要高!

这还没有计算各将保留的部曲,以及半从属的匈奴、羌人。

后备兵员如此充沛,河套都开战了,竟然还能忍住,没有进行战争动员。

这让虞翻感到陌生,这种陌生感之外则是一种恐惧。

难道黑大司马真的不缺兵?

前线打仗,怎么可能不缺兵?

说到底,这位黑大司马到了现在,依旧在压制。

压制关中士人,关中诸将、关中诸将部曲改编的部队。

包括游学关中的士人,包括太多的,几乎所有人!

而更恐怖的是,即便这样压制内部,黑大司马依旧有把握战胜河套诸部。

虞翻没有去过河套,可他家学深厚,多少了解河套的地形。

河套诸部只是个开始,吃掉河套后,打破平衡,未来势必要与鲜卑人在这里打的头破血流,直到形成新的平衡、均势。

这意味着,如果不能快速打疼鲜卑,那关中未来一段时间的精力都会限制在河套,难以关注关东、中原方面。

就算打疼了鲜卑,暂时回师……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会被关东、河套来回牵扯精力,以至于丧失入主中原的宝贵时机。

河套有什么用?

征服鲜卑又有什么用?

快速攻取中原,席卷天下,才是最快恢复太平的方式。

天下太平后,集合中国之力,鲜卑之流何足道哉?

虞翻心中焦虑,恨不得将黑大司马一把撤下来,由他来操盘。

出乎虞翻的预料,他以为黑熊只是动员了军医。

结果李封笑了笑,说:“大司马先期调动我部之外,另有河东、太原二郡敢死兵六千,韩城矿徒照例先行征发,这便是一万精锐步军。有这一万步军,河套诸胡不足虑。”

李封也听说过,河套诸部强在弓弩、步兵,骑兵与鲜卑类似,没有明显的优缺点。

而步兵,因为混合了羌部、汉边民、败军的原因,河套的步兵战术合汉羌之长,能硬撼鲜卑骑兵。

正是因为有强劲的步兵,李封怀疑这段时间消息持续向外扩散,让汉胡杂居的河套诸部生出了取代之心。

鲜卑人不擅长攻城,可河套诸部不存在这个缺点。

语言又相通。

或许这帮人看来,黑熊能带着六千人征服关中,再以关中征服匈奴;那他们也能做到!

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李封讲述了第一批次动员的兵力后,就问:“虞先生医术精湛,又擅长易经,合该与我太平道有缘。”

“今大司马纠合四方猛士扫除胡患,即缺猛士,也缺良臣,不知虞先生可能屈就?”

李封说着起身长拜,抬头看虞翻:“还请先生同行,某愿在大司马面前举荐先生。”

虞翻闻言也不作态,当即站起来搀扶李封,做笑:“我来终南山之意,院首早已知之,何必如此相试?若得院首举荐,此恩永世不忘。”

本章完

www.50331wx.cc/chapter/20610608/55555237.html

www.50331wx.cc m.50331w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90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