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94章 难以抉择

书名: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0

又几日,风陵渡抵达的人口开始集中向西蔓延。

以蚂蚁搬家的方式迁徙,先抵达的人住了两天,就开始向东迁徙百里。

空出的帐篷,交给后面的人来居住。

就如同河东大迁徙时一样,又是分出专人负责扎帐篷建立小营区,所以向西扩展进度很快。

骊山脚下靠近骊山北营有一处里社,聚集百余户人口,算是周围几十里比较大的聚落。

这里能聚集这么多人口,是因为一个叫做鲍出的人。

关中大乱时他与乡亲向荆州逃亡,半路上他外出采集食物时食人贼劫持他的母亲,他的兄弟、乡亲不敢反抗。

鲍出持剑追击,杀贼人数人后强迫贼人释放母亲。

贼人释放后,鲍出见又有其他女人被劫持,又再次与贼人交涉。

强逼着贼人释放,才护送着返回队伍。

随着郭汜、李傕先后灭亡,寄居南阳的十余万户关中百姓开始返回家乡。

鲍出的母亲已经年老,鲍出就编织藤箱,背着自己母亲返回家乡。

因为他的勇敢和孝顺,所以附近乡人多来依附,住在骊山北面的不起眼的山沟里。

这几个月隔壁几条山沟里的青州兵开采山石建设温泉池,以及训练、忏悔之事,也传到了鲍出耳朵里。

出于好奇,鲍出也挑着山货去青州兵营地外的军市做过几次小买卖。

而现在,最新的一座帐篷营地就扎在鲍出所居的沟口附近。

放牧的兽群沿着山沟深入,打破了鲍出的清净生活。

与往常一样,天色拂晓之际,鲍出准备箭矢、绳套,带了三日的干粮,嘱咐兄嫂照料母亲后,正准备进入深山狩猎。

就见里社门洞侧新立了一块木牌告示,几个一起结伴的乡人聚在一起研读。

鲍出三十岁出头,与这些乡人一样,认识一些生活常用文字。

见鲍出走来,一个乡人说:“阿兄,这是昨晚虎牙军贴发的告示。”

“我看看。”

鲍出靠近上下阅读,主要是两条,第一是通知附近会放牧兽群,起了冲突要告官,不得械斗。也说了械斗不问过错,处理办法很简单,就八个字,以眼还眼,杀人者死。

现在即将入冬不是农耕时节,但地区人口抱团又排外,有时候别说你一个陌生人去开荒,你就是去树林拾捡枯柴都会引发械斗。

第二是征募青壮,以牛羊抵充工钱。

期间管饭,两个月给一头怀孕的母羊,半年给一头牛、马。

这牛肯定不是耕牛,马也不是什么好马,但却是关中目前迫切急需的畜力。

工期干满就给,如果能拿到县里的担保文书,应募时就能分发兽群。

鲍出已经心动,之前的关中,你就是有钱,也不敢拿出来花销,更别说购买什么畜力。

匈奴人的牛马虽然不如世代培育、训练的耕牛好用,可这终究是牛马。

有了畜力,明年就能开垦更多土地,一年耕种,生活就能殷实起来。

牛马畜力不管是出借,还是上山打柴、打草,都能让家里生活质量得到跃迁。

一个乡人见鲍出出神,就央求说:“阿兄是县里的名人,如果阿兄出面,县里肯定会给保书。”

鲍出点着头,却有顾虑:“可我们也不能去太多人,现在外面来了那么多人,那些人与匈奴人相处那么长时间,就算再可怜,本性也是凶狠奸滑。我们要多留一些青壮,免得老人和孩子吃亏。”

“阿兄说的有道理,那我们各家商议,看谁留下谁去。”

一个人岁数较大的乡人留着浓密八字须:“我看这是虎牙将军给我们送牛马来了,肯定会限制各处人口,免得一些牛马都落在一些人手里。”

之前家里有扩大耕种的条件,也没人敢那么做,就怕秩序混乱,惹来灾祸。

而现在这牛马落到谁家,谁家生活立刻就能得到改善。

但也有人心存顾虑,皱着眉头:“就怕虎牙将军会征发大军,用工役把我们骗出去,然后编到军队里,到时候想跑都难。”

鲍出听到这话摇头呵呵做笑:“现在你还想当兵?马征北万余部曲如今择选精锐只留下三千,你还想当兵?”

对方听了讪讪做笑,依旧嘴硬:“万一呢?”

见他梗着脖子跳着脚,其他乡人也是不跟他计较。

很快各家商议,二十几个青壮男子垮着环首刀,背着弓箭跟随鲍出下山。

出山的路上,就见几名青州兵引着三四十名男女骑马驱赶羊群、牛群上山。

等到了新丰县城,鲍出等人才知道这种好事是按着人口比例来算的。

新丰在籍人口目前扩充到四千两百余户,所以只给了两千出头的名额。

而且还是按着版籍人口详细确定名额,不可能村社、里社比例降低,县里比例增高。

鲍出大名在外,顺利拿到了六十二个名额。

哪怕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一口气咬牙坚持干半年,也能带回去二十头牛马,相互繁衍,也能保证里社的春耕规模扩大三四倍。

家里积蓄少,哪怕很多人很想签半年的工约,但家里条件不允许。

即便这样,还是很多人咬牙签下半年工约。

哪怕明年春耕时不给放假,可家里有耕种的牛马,这些牛马比他们本人好使唤。

有牛马,耕地规模就能扩大;有牛马,邻居来借,就能给家里提供人力和额外收入。

只要是能想明白的,就咬牙签下半年工约。

当天就给牛马盖上火印,签发文书,牵着牛马回乡去了。

至于新丰隐匿人口的大姓、豪强,此刻也只能干瞪眼。

不断迁徙来的人口,正在冲击、侵蚀原有的人口结构。

新丰的豪强敢搞事情,仅仅是新迁来的人口,就能将他们淹没。

何况他们的部曲终年服役也不过是管饭,哪里会发什么牛马?

没有牛马,就是连羊骨头、羊杂碎都不会给。

兽群实在是太多了,抵达风陵渡后持续分流。

最先享受到的是收编的各将部曲,这些部曲名义上已经是黑熊的私人部曲。

负责这件事情的卫觊只能按着部曲人口籍册分发牛马,普通部曲只给一只羊一头牛,目前服兵役的给牛马羊各一。

目前名义上黑熊有四万两千户部曲,这些牛马分配下去,这些部曲就算是绑牢固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渭南没有囤积足够冬天食用的草料。

哪怕草料充足,冬天最寒冷的时候,还要给怀孕的兽群喂食谷物、豆类。

渭南之地难以养活这么多兽群,必须分流。

赶在兽群秋膘尚存的情况下,杀掉所有病弱、患病的兽群,尽可能将健康兽群分发下去。

只有把这些兽群变成部曲、民户的私产,他们才能竭尽所能去养护,甚至拿出宝贵的口粮来喂食。

就在这前线捷报频传,关中各方有条不紊运转之际。

前线全歼右部的战报终于送到了长安,摆在了钟繇面前。

就连王氏内通匈奴,王允三族夷灭的具体战报也送到了钟繇、王粲、韦端面前。

三个人情绪各是不同,尤其是讨伐匈奴的战争真相传回关中后,王粲就开始与钟繇、韦端拉开了距离。

现在王允三族被灭的详细内容送到面前,王粲与他们之间的裂痕更大了。

王粲跟王允不存在什么近亲关系,他们之间还有仇。

王粲是三公门第,他的父亲王谦是大将军何进的长史,按照道理来说,这么一个人不可能死的无声无息。

如果死在雒阳政变时期,王粲也不用小小年纪离开家乡去什么关中。

蔡邕也用不着对十几岁的王粲另眼相看,将衣钵藏书赠送给王粲。

所以王谦的立场很明确了,董卓入京的时候,这个人狠狠推了一把董卓,是何进部曲转隶、支持董卓的关键人物!

就像黄琬一样,黄琬悄悄的推了董卓一把,本就受袁隗提携的董卓立刻就在朝堂站稳脚跟,在袁隗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以为得到黄琬全力支持的董卓反手一巴掌,就把袁隗打的半身不遂。

袁家借了党锢的大风乘风而起;那党锢之前的旭日之星黄琬怎么可能没有想法?

正是因为党锢,袁家抢了黄家的势头。

因为李傕郭汜做下的事情,董卓已经无法洗白,也没必要洗白。

但跟董卓一起完蛋的人,想要洗白的难度太高了,只好忽视对方的死因,比如王谦。

所以问题来了,黑熊灭了王允满门,王粲会有多高兴?

就因王谦的旧事与私仇,钟繇、韦端已经不敢靠近王粲。

还有一个即将被拯救回来的蔡昭姬,谁知道这个消息是谁透露给黑熊的。

还有这场针对匈奴人的战争,战前王粲到底知道多少?又参与到多深的地步?

还有黑熊与王粲的深层次关联,有没有一种可能,黑熊在抵达荆州之前,就跟王粲、蔡邕一脉存在各种羁绊?

王粲不知道有没有这种羁绊,反正他本人觉得有。

王家那么强大的影响力,说灭三族就灭三族,除了跑到外面的几个人外,其他都没了。

若不是有黑熊相中蔡邕小女儿的确凿言论,王粲都怀疑黑熊是蔡邕的儿子。

杀王允三族的代价太高了,这意味着关东之地的大姓们,包括关陇大姓,都将抵触黑熊。

具体可以参考曹操杀边让。

为了死去的蔡邕,杀王允三族,值得么?

哪怕自己父亲死在那场动乱中,自己也颠沛流离寄人篱下,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

可机会摆在自己面前,自己敢代表山阳王氏,将王允的祁县王氏攻灭?

王粲咧着嘴角,反复阅读王家被杀的名单,片刻之后才说:“幸亏有牵子经力劝,否则黑镇北将犯下大错。王子师纵然有些过失,但也不至于诛灭九族。这三族,都有些过分了。”

和他坐在一起的韦端不想说话,他觉得自己父子三个人来挖蔡邕遗书是个十分错误的决定。

韦端斜眼打量钟繇,这个老家伙五十多岁至今无子无女,想来对三族、九族什么的,也不会在意其中细微区别。

钟繇双手捧着茶杯,只是在思索前线战事。

现在害怕黑熊按着原计划打穿西河攻入上郡,与刘晔会师高奴。

也怕黑熊逗留太原,将太原大姓逐个攻灭。

反正现在的关中只剩下豪强,不存在什么仆僮数千的大姓。就连豪强,也是此前关中十部夹缝里瑟瑟发抖的小豪强,不成什么气候。

如太原那种大姓豪强集团,关中目前其实就两个,一个是马腾,一个是段煨,影响力集中在军事方面。

军事力量被瓦解,也就是影响力消解崩散的时候,这跟太原、河东的大姓豪强集团有本质不同。

钟繇想了想各种后续发展的可能性,只觉得头疼。

有一点很明确,黑熊惹祸了。

不管是王允三族,还是解救人口时候顺手收纳了河东、太原大姓豪强的逃奴,这都会导致河东、太原的离心。

前线战况良好的话,那一切都好。

战事陷入僵持,那就麻烦了。

钟繇很想提醒黑熊,让他警惕牵招,可又觉得这样做的话,自己就成了灭王允三族的帮凶,会站到天下大姓的对立面。

本章完

www.50331wx.cc/chapter/20610608/55555362.html

www.50331wx.cc m.50331w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76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