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31章 辋川河谷

书名: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0

自虎牙军开始修筑蓝田大营开始,每两天就有一支移民队伍走出蓝田谷,来到灞水附近参与建设。

移民队伍尽可能的携带粮秣、工具,可缺乏车辆工具,人力运输有限。

基本上也就每人能携带自身半月粮食,算上黑熊从渭南各县搜刮的粮食,还能支用四十天的样子。

四十天时间里,钟繇会持续调运粮食,渭南各县的秋粮也能完成征收。

这两批粮食入库存在不确定性。

为避免意外,黑熊带千余人进入长安城搜刮废墟,从中挑选大型木料。

造独轮车的关键部件需要阴干的硬木,现在来不及阴干,只能从废墟中搜寻。

哪怕是所谓的金丝楠木,只要适合,那就拿来做车轴。

有了独轮车,一支七百人的运输队配发五百辆独轮车,一车装五袋稻谷,一次就能运输五千石。

从蓝田到商雒县,来去一趟也就五天时间;一个月运输六趟,可得三万石粮食。

所以需要配备两支运输队,才能将积压在商雒县的粮食运输到关中。

这种事情需要司马芝全力协助,粮食充足,才是接下来与各方争关中的关键。

于是黑熊依仗阴干马的无限耐力,早上带人搜刮长安废墟,下午就来到三百多里外的商雒县邑。

商雒县邑城北河畔,这里有司马芝临时修筑的储粮邸阁;都是采用了南乡的修筑技术,粮仓用竹木搭建,悬空防潮。

做了两层防雨,码放着一排排麻袋。

司马芝引着黑熊检查这些粮食,同时讲述丹水流域的运输工作。

商县、上雒合并后,已经没有了商县,只有商城。

现在商城成了单纯的漕运中转,自商城以下,与南乡、襄阳有成熟的漕运河道。

只要不遭遇暴雨、洪峰,船队都是可以顺畅往来的。

而商城向北,与商雒县之间有几个急流转弯,需要在当地设立人手,以纤绳拉扯拖拽的方式强行通过。

这一百里河路落差也就二百米左右,不算多大,河流整体也不算湍急,坏就坏在几个急流转弯处。

目前没有人力开山破石,否则将这段河道捋直,能长远节省人力,让漕运向北延伸百里。

现在运输难点不是南乡到商雒,而是商雒到蓝田这一段陆运。

司马芝讲述完丹水漕运安排后,指着西北方向一条丹水重要支流说:“将军,丹水有东西两条支流,一条是东北冢岭山发源而出,其源头更长,是丹水之源;另一条就是这西北来的南秦河。”

黑熊眺望北面三四里两条河流汇合处,再观察南秦河的流量,也是可以勉强行船的。

难免有些惊喜:“你的意思是这南秦河可以延伸漕运,继续向北?”

司马芝一愣,他可没有这种疯狂的想法,当即说:“臣暂时不知,臣的意思是南秦河水力平缓稳定,想在岸边修筑水碓,以舂稻谷。”

稻谷的优点的耐储运,缺点是体积大;如果在这里脱壳,那陆运效率能提升四分之一。

而稻谷最好是在这里脱壳,因为丹水漕运过程中,粮食有概率受潮。

等更多的优质小型运船造好后,就能杜绝这个问题。

到那个时候,完全可以在襄阳或者南乡进行舂米。

黑熊听着司马芝讲述,点着头:“你用心了,你尽管扩大水碓规模。舂米得到的稻壳,我也有用。”

冬天在关中养鹅是个问题,水碓舂米得到的稻壳,正好可以冬季拿来喂鹅喂马。

等战争结束,黑熊准备在蓝田山谷中规划马场。

他隐约记得中原马匹退化,就是微量元素的摄取的问题;也不清楚具体以及真假,弄在山区养马,不仅节省人力,还能补充微量元素。

司马芝点着头记下来,又说:“稻谷舂米,难免有损耗,还请将军派遣专人监工。臣领本县以来,也缺乏可信之人。”

目前粮食转运都是麻袋,数量明确,还没出过问题。

而且运输队也是新组建的,上下都不熟悉,没人敢伸手。

司马芝见黑熊思索模样,又继续说:“还有就是本县河谷山沟纵横,盗匪时隐时现,颇为棘手。好在我军依托漕运,又是大队而行,因此得以保全。若不做预防,待山中盗匪合流,再裹挟荆蛮、山民,必然危害漕运。”

黑熊大概听懂他话里的意思了,当即说:“伱调查,捕风捉影也可。给我线索,我来处理。还有水碓这里你也用心,从工艺上来说,舂米会有极少的稻谷残余,不会有砂石吧?”

“不敢。”

司马芝嘴角抽了抽,讪讪陪笑,其实他也无法保证。

抓一把沙子进去就能换出一把舂好、白花花的大米,谁能忍住?

感觉黑熊似乎很在意这件事情,司马芝想到一个主意,当即说:“臣记得夫人在南乡造出两类麻袋,分别盖印以示区别。不若再精细些,水碓分仓贮存,每仓专用米袋,这样就可详细追究。”

想了想,又说:“麻袋封口不宜再用麻绳,可用细牛皮绳。再购置一些铅,在各仓装米封袋时,用铅密封皮绳,盖上印记。这样的话,可追究到个人。”

黑熊听着缓缓点头:“这是个好办法,与其事后严惩,不如一开始就费些心思,杜绝他们隐患。我这个人不喜欢杀人,你告诉以后舂米、装米的官吏、工人,米袋里的砂石,我会喂到他们肚子里。吃不完,就让他们的子女、父母吃,还吃不完,顺着三族、九族来吃,总能吃完。”

“是,臣不敢疏忽。”

司马芝郑重行礼,这个舂米的政策是他提议的,可他实在是孤身一人,缺乏可以信任的亲族、乡党。

所以对监督一事,心有余而力不足。

又觉得黑熊太过于看重这件事情,司马芝提议:“将军,臣有一友人,乃河东闻喜县人裴潜,性情才华数倍于臣。若请他来监督,绝不会有遗漏、疏忽之处。”

“我听刘琦介绍过此人,你若能引来,我就暂时请他负责这里水碓舂米的工作。就授他从事之职,待关中稳固,再行任用。”

黑熊说着左右打量:“你也不必为难,他不来,我也不会迁怒于他。我现在暂时与钟繇和睦相处,裴潜想回河东的话,我可以派人送到到风陵渡。”

“是,臣明白了。”

司马芝长拜,又提议:“臣已设下宴席,还请将军移步。”

“我今夜就返回蓝田,这顿饭就省了。”

黑熊说着招手,远处吕布牵马走来。

黑熊翻身上马挽住缰绳,控马调头回来对司马芝说:“不要管那些微末细节,粮道稳固,才是目前最重要的。其他问题,等关中安定,随时可以扫除。”

司马芝明白要扫除的是什么,重重点头:“是,臣明白,臣会安抚他们。”

“你家老夫人可能适应商雒气候?”

司马芝听了严肃神情温和起来,露笑:“谢将军挂怀,臣母亲一切都好。”

“嗯,现在关中草创,等我军立稳根基,就送老夫人来关中吧。你也不要再等待什么,赶紧让老夫人快快为你选一位合适的妻子。”

黑熊说着抬头看入夜云雾渐渐升起的群山:“秦岭秋霖连绵,对老人不好。我用你这个人,也不想老妇人出事。做好防雨、供暖,别让老夫人受寒。”

想了想,黑熊见天色渐渐昏黑,远处司马芝征辟的属吏也看不清楚什么。

于是手里出现一个桃子抛给司马芝,司马芝下意识接住,顿时感觉沉甸甸的。

见他这模样,黑熊只是笑了笑:“你保我粮道顺畅,我也保你母子健康无恙。快娶妻子吧,有了孩子,哪里都是家乡。”

“是,臣明白。”

司马芝双手捧着桃子再次长拜:“臣知道该娶怎样的女子。”

按照汉律,他这个县令是不能迎娶本地籍贯妻妾的。

黑熊再三嘱咐,他也听明白了,赶紧娶妻生孩子,别想着跟什么衣冠大姓、豪强联姻。

娶个寒门、良家的适龄女子就好。

门第再高,或者势力再大一些,那极有可能躲不过下一轮的清洗。

安抚好司马芝,黑熊与吕布一前一后,策马疾驰而去。

很快就消失在司马芝视线里,司马芝将桃子贴身藏好。

他返回后,询问主簿:“将军欲向北延伸漕运,可有办法?”

丹水漕运北端,越是向北靠近,那节省的人力就越大。

十几个本地士人充任的属吏相互看看,一人指着东北方向的冢岭山说:“县君,丹水源头与灞水支流相隔,只是山势险峻,难以通行,更别说是开凿蓄水。”

随即又指着西北南秦河说:“南秦河上游倒是有一处,与辋川河谷只有一山相隔。若是开凿此山,铺设石路,也不过十里路。”

“那辋川呢?”

“此亦灞水支流也,只是源头河水纤细,难以使用。”

这人对感兴趣的司马芝详细讲述:“若是修筑堤坝积蓄河水,那勉强可以行船。只是这样,就要多设堤坝,十里一处。每处堤坝处,漕运物资还需装卸、转运。即便这样,应该会比蓝田谷道要快一些。”

这人说着用双手比划,司马芝也大致听明白了。

南河也是可以勉强行船的,用船将物资运到那座山脚;然后开凿此山,建设平整的通道。

不到十里长的山路,可见也是一座小山。

最后就是辋川河谷上游,河流狭窄难以通航。

所以需要修筑堤坝,将水位抬升。

但这样的话,辋川河谷山洪暴发时,这些堤坝必然冲毁。

故而堤坝的提议只能是个设想。

唯一具有实际意义就是,漕运北端终点可以继续向北延伸!

辋川山谷属于蓝田诸谷中的一谷,位于目前武关道的西侧一些。

武关道,也是贯通于几条山沟河谷之间。

如果辋川山谷有改造的潜力,那就值得改造。

难道当年光武帝真的不想留在关中?

如果关中、荆州之间有一条相对稳定、运输量又大的漕运路线,那……司马芝有些不敢想象。

本章完

www.50331wx.cc/chapter/20610608/55555425.html

www.50331wx.cc m.50331w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7194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