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281章 克扣补偿

书名: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0

甘泉宫遗址,黑熊回来时这里已经板筑好了一座百步见方的四合土楼。

他回来时主体工程已经结束,正在四面土楼的一楼、二楼,以及地下室正进行木地板铺设。

不仅要铺设木地板,墙壁、屋顶也会使用木板加固。

糯米汁搅拌的三合土用来填补隙缝,墙板、顶板甚至是双层结构,内层木板牢牢粘合固定在土墙之上,架设龙骨,再铺设表层木板。

这样的工程反而是小工程,修筑宫室、豪宅最费人力的是各种巨大石料或者木料。

去深山采伐树木、开采巨石,以及运输,花费的人力都等于钱粮。

黑熊对于大型建筑缺乏兴趣,所以这座四合土楼就是未来的大司马幕府办公的枢纽。

他也只是稍稍观察了工程进度,就来到土楼外的临时营地。

这里幕府各曹都有了各自的小营区,随着春耕渐渐停止,郡县衙署开始工作,公文日益增多。

他一回来,长史崔州平、司直孔融、亲兵都尉张定以及西曹傅干四个人一起来见他,除了东曹空缺外,再加上黑熊身边跟随的主簿杨阜,幕府六巨头中的五个,终于算是第一次聚集。

巨大圆形帐篷里,这些人都呈上了最近的工作记录,以及人员扩招的名录。

幕府内部诸曹的掾、属、令吏、佐史,历来都是由西曹进行选拔;但现在幕府依旧草创,遇到一个行踪飘忽不定的首领,西曹的人事工作往往只能冻结。

所以攒到现在,西曹傅干递上一卷厚厚的竹简。

竹简上,诸曹需要补充的名录,以及委任的官职都做了清晰标注,最后还统计了这批幕臣的俸禄、待遇支出。

这仅仅只是开始,随这卷名录来的,还有三盘竹简,竹简上就是名录上诸人的信息。

黑熊极有耐心,名录铺开摆在桌案上,手里翻阅个人信息阅读。

选人、用人,关系长远未来,所以此刻没人敢焦虑,静静等候。

黑熊不时捉笔,将名录上的人名涂掉,以此表示否决。

待勾掉最后一個人名后,黑熊看向傅干:“杜畿、苏则二人,近况如何?”

“回君上,杜畿讲学于大学;苏则,臣听闻此公离开太白山,正在终南山处做客。”

傅干是北地人,但与关中士人更密切,又说:“以臣观之,此二公已有为君上效力、分忧之意,奈何缺乏进身之阶。”

杜畿被黑熊压着,一直很倒霉;苏则家族的坞堡、位于渭南上林苑区域的牧场、林场则尽数被百户所征用。

苏家这些年积攒的仆僮、部曲以及侵占的田地,也都吐了出来,且元气大伤。

因为双方都足够克制,也因为黑熊这里足够强横,所以彼此之间没有闹出血仇。

苏家产业上建立了四个百户所,都是熟地,已经开发好的牧场、林场。

黑熊没想到的是,苏家真的能忍下去。

苏氏宗族这么大的产业,其实跟苏则没有多少直接联系,就连年底分红也没有。

但事情不能这么看,苏则是苏氏宗族的代表和领袖;苏则一句话,就能调动苏氏宗族的人力和物力。

没有所有权,却有使用权。

很多名士家族就是这么一回事,他家穷,世代清贫;不等于他的亲族、戚族、乡党们清贫。

傅干说完见黑熊不为所动没有表态,也就不再言语。

苏则、杜畿正值盛年,所以还等得起。

苏则能劝族人忍耐克制,就知道苏则的态度和倾向;杜畿也没有跑,反而投身于教育,也是一种态度。

这两个人不可能跑到大司马幕府这里来求官,他们要等合适的机会入仕。

也不是黑熊这里不缺人,而是把这么两个明晃晃的意见领袖抛到野外,真有什么危险,苏则、杜畿这里肯定会率先接触。

两个人,任何一个人向自己告密,就能解决一个大阴谋。

如果只留一个,那效果就不会这么好。

他思索之际,批注的名录在诸人手中流转,孔融见自己举荐的四个人被勾掉了三个,忍不住就率先开口:“君上,臣司直群僚,手下校事只有二人、佐史一人,亟需补充,为何只同意了一人?”

“刀是否锋利,不在用铁多少,而是在于能否时时打磨。文举公,两名校事足够了,算是文举公,可以三面出击。以我幕府治下的郡县来说,还不够分的。”

黑熊说完,孔融不甘心,也只能应下:“是,臣不敢松懈。”

见其他人没有表态要人的意思,黑熊扭头看一眼帐篷外的高顺,高顺引着四名道兵进来。

每两人抬一个木箱子,木箱子摆到圆帐正中,高顺打开箱子后,引着道兵退了出去。

箱子里,是面值一千、五百的两种金币。

在座之人对金币不算陌生,泰西商人带来的金币有雕刻对方国王君上头像的,上面还有各国文字。

但此刻,他们尽数被眼前金币吸引,因为太过于标准和精美。

黑熊说:“这是司金从事诸葛亮督造的金币,大的用金一两,兑换一千五铢钱;小的用金半两,兑换五百五铢钱。”

孔融微微拱手,起身就各抓一把金币,见上面印花精美,分别是‘当仟’与‘伍佰’,就感慨说:“君上之钱币,以人为本呀!”

其他人也上前拿金币观察,长史崔州平心中松一口气,他一个河北人,在幕府里压力很大。

孔融能为他分担很大的压力,依旧很多人想要将他扯下来。

傅干抓着金币仔细对比,他想到的则是金币外流,外流过程中,肯定会从胡商手里兑换更多的黄金。

他这个家族,自然清楚,越往西边走,那里的黄金在市场上就越充沛,同样的生产力,能在泰西换取更多的黄金。

忍着激动,傅干询问:“君上,每日能造多少金币?”

“昼夜不歇,一日可造大约五万枚,能用金两千斤。”

黑熊看着两箱金币:“与荆州的粮食、布帛、工具、药材的采购,我准备使用这些金币来支付。今年八月后,我会在各郡城设立钱铺,方便商旅、士民兑换新五铢钱。”

诸葛亮的心一直很黑,想给金币掺杂质……也想给五铢钱多掺杂一些铅。

铸币中心翻模制造母钱的同时,诸葛亮一直在测试含铜量更低的配方。

如果科技允许,黑熊怀疑诸葛亮会发行电镀铜的铁钱。

奉行管子经济理念的诸葛亮,眼中合适的钱币,应该与铜、金脱离,变成一种单纯的信用货币。

所以铜钱的含铜量降低,金币里面没有黄金,这对诸葛亮来说不是什么道德问题,而是一种理所当然。

当然了,对黑熊来说现在也是生产技艺不行。

等生产力、技术储备足够时,就要印刷能直接兑换金币的纸钞!

这种事情,还需要隐瞒,诸葛亮这里也要瞒着。

但诸葛亮的观念,很适合在未来推动纸钞的发行。

金币在流通过程中掉进天坑里,那就真的消失了;纸币流通时,更容易损毁,这可都是白挣的钱。

会议期间,主簿杨阜只负责捉笔记录谈话内容,亲兵都尉张定就带了个耳朵来,黑熊不问他,他就不会开口。

对在场的其他人,张定多少有些心虚;他只要不开口,这些人就抓不住他话语里的漏洞。

崔州平将手里金币放回箱子里,询问:“依君上之意,年内就发放俸禄?”

“嗯,不能再拖延了。”

黑熊收敛笑容:“只是粮食紧缺,布帛也不足,所以今年上下官吏陆续补发的俸禄会分成两部分发放,一部分是金币与五铢钱,一部分则是职田的收益。”

职田是公田的一部分,百姓承租公田要缴纳三成到五成的田租;官吏耕种职田也不例外,也要缴纳田租,剩下的才是他们本人的收获。

只是百姓历来有逃不掉的苛捐杂税,实际田租能高达七成、八成!

见黑熊收敛笑容,在场诸人都是严肃起来。

就听黑熊说:“我已经收到了许多来信,向我提议,说是职田不必再收田租,将田租折为俸禄。这件事情,诸位怎么看?”

几个人默契去看崔州平,崔州平略思考,就公允说道:“君上提倡的职田意在劝农,然而职田终究取于公田,公田之税租早有定论,不宜减免或挪作他用。何况,自君上举兵以来,官民吏士不分男女,皆有口粮供应。如今各处官吏吃着口粮,再讨要职田税租未免贪婪。还有俸禄补发一事,臣以为当仔细斟酌。”

孔融诧异看一眼崔州平,也跟着说:“自臣抵达关中以来,所见吏民皆有口粮供给,这与俸禄何异之有?所以俸禄补发一事,不宜再谈。若是君上犒赏创业有功之士,那臣没有异议。”

西曹傅干也说:“君上推广职田,用意深重。使官吏重温农耕之苦,自会体恤黎民之苦,与物力之艰辛。所以臣以为职田之税租,万不可减免。凡用公家之粮种、耕牛农具者,就该与佃户等同,征五成田租!”

见他们说的都很符合自己心意,黑熊略感遗憾,就去看张定:“你说说。”

张定抬头看黑熊:“君上,臣以为俸禄无需补发,有功之士也无需犒赏。若是拿了酬功之犒赏,又有何面目以功酬爵,领取爵禄?”

杨阜看着这些人一言一语,就将许多基层官吏眼巴巴盼望的俸禄补发一事推的一干二净。

又微微斜眼去看黑熊,黑熊听了略为难:“说的有些道理,一功不可二赏。但这样的话,我实在有些不忍心。这样吧,我会督促荆州,加快运输布帛,今年的夏衣不能在四月发放到位,也要赶在五月底之前。”

至于今年十月、十一月要发的冬衣,到时候缩在屋子里硬抗吧。

杨阜则捉笔记录黑熊的言语,对于发放俸禄补偿这件事情,杨阜没什么感觉。

就算要发,也跟他这种新来的人没关系。

能拿到大头的是青州兵,以及甘宁所部。

这些人能消耗多少钱粮,又真的缺这么点钱粮补贴?

只要给他们发,其他后来的人眼巴巴看着,你发不发?

从源头掐死,就能节省最少半年的俸禄支出!

这笔钱粮物力,无论如何都要省下来!

本章完

www.50331wx.cc/chapter/20610608/55555275.html

www.50331wx.cc m.50331w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93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