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26章 饭后论道

书名: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0

离开温侯坟冢,驴车行走在土路上。

黑熊好奇城内就问:“赖君,我新来许都,可能入城内?”

许都是由许县扩建而来,原来的县邑城墙如旧。

所以扩建的是城外区域,城内地块改造成了宫室与各类办公衙署、仓库与军营。

城内没有什么平民、士人群体生活的空间,日常出入群体以官吏为主,数量也少,所以不方便扮作士民出入。

意味着想要进入城内,只能穿官吏服饰,以办公的名义入内。

如荀彧之类的中高级官吏都是常年居住在城内,很少在城外走动。

但许都依旧在发展,旧有的城区面积已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衙署机构。

官署机构要给宫室、仓储让步,未来各个重要机构搬到城外是一种必然。

可现在朝廷重臣们生活在城内,很难下手。

除非重要节日时埋伏在路边,伺机动手。

赖平详细讲述许都城内、城外的区别,直接让黑熊熄灭了正常渠道入内城的心思。

哪怕赖平能提供这样的渠道,黑熊也不乐意轻易入内城。

城门守的这么严密,城内又是官吏、驻军为主……真陷进去了,很难杀出来的。

现在正是发展朋友的时候,怎么能让朋友轻易涉险、暴露?

入城搞事情的心思就此暂时搁置,返回老子庙时已是午后。

老子庙与之前无异,大小道士们该干什么依旧在干什么,这里更像是一个综合性的医馆。

返回屋舍,就见李祭酒说:“渠帅,吉平与几位太医数日前奉令前往陈留。不知具体为何,应当是大军聚集,入春时气多变,滋生了时疫。”

说着又问:“敢问渠帅所为何事?我等与吉平相识三四年,若是小事,自可代劳。”

“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只是来许都的路上听过吉平的善名。”

黑熊目光扫过包装好的布囊,继续说:“是这样的,我梦见有一座荒山,因一位神医有感黎民生计艰辛,就在山下为百姓义诊。病重痊愈者在山上种植杏树五颗,轻病痊愈者种植一颗杏树。十余年后,荒山已成杏山,神医以杏脯换米而生。”

李祭酒与赖平认真聆听,这时候互看一眼,思索此梦寓意。

就他黑熊继续说:“此梦有两处神异,一是这位神医寿终九十,其二是因其善举,世人将以杏林代称医师。我听说吉平有善名,他这名字也寓意良好,就想赠他这番杏林机缘。”

延寿,扬名做杏林之祖。

李祭酒意动,猛扭头去看赖平,赖平苦笑,他又不擅长医术。

心中忐忑,李祭酒还是询问:“以渠帅来看,仆可能与吉平相并论?”

“我不懂医术,只是觉得有人能离开许都繁华之所,去乡野之地造福庶民是一桩好事。”

黑熊说着笑了笑:“你去,还是吉平去做这件善事,对我来说都没区别。既然没有其他名医,我稍作歇息,今晚就离开许都。否则逗留日久,露出行迹,会连累你们。”

李祭酒已然心动,又好奇:“渠帅何不去寻华神医?”

“他已是当世神医,云游天下自能造福各处,我这是另一条神医之路。”

黑熊说着扭头看桌上布囊,李祭酒当即上前解说,这些布囊里是老子庙储存的朱砂、硫磺、红铅之类的药材。

这些东西也是其他道士炼丹的材料,老子庙一脉道士前后不过几代,平日也会研究炼丹技艺。

收好这些东西,李祭酒二人又引着黑熊用宴。

宴席简朴,只有一条鱼,与其他一些时令野菜。

也是烹煮制成,一些野菜凉拌。

其中有一碟盐拌豆腐,细微的咸鲜味更能衬托豆腐本身的清甜滋味儿。

黑熊来的急促,所以老子庙内的道士们并没有提前制作‘意外发酵的米汤’。

饭饱,天色将暗。

李祭酒拿来庙中修行的太清法,皆是竹简,有道经、德经、河上公章句、老子想尔注这四部卷,此外还有三十余卷太平经。

黑熊拿起来简单翻看,见竹简、墨迹颇新,就知道是新道士誊抄的。

这些东西在他看来就是道德经本体,老版本注解、以及张道陵注解版本这三种。

他翻阅的很快,李祭酒、赖平静静等候。

张道陵对道德经的增删修改幅度很大,几乎是把道德经拿来自己用,需要什么样的道德经,就改成什么样的道德经。

河上公的注解版本还不算离谱,算是中规中矩的解读。

而张道陵的注解版本里已经明确提出老子是道的化身,老子是道,道是老子,提倡道众要顺从奉行道的旨意。

并将修行长生确立了一个标准,即‘能法道,故能自生而长久也’。

将长生步骤化,想要长生的第一步就是守戒律、第二步是炼形,第三是食气。

绝大多数人的人生,将永久停留在长生道路的初级阶段。

也就是第一步守戒律,听话做事就行了。

只是在李祭酒、赖平看来眼前的白鹅将军已经处于‘法道’的境界,是长生中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能法道,自然已非凡俗。

只是他们面前的黑熊解读隶书觉得费眼睛,更别说认真理解其中的意思。

所以是真的在翻阅一卷卷竹简,一目十行那种。

看完太清法各卷,黑熊将手里竹简合拢扎好丝带,对等候的二人说:“我这一脉梦蝶传法,并不依赖于文字经卷。你们熟读道德经,自然知道古文经、今文经之别;也该知道,道德经传承时删改颇多;至于张道陵所注,更是背离老子本意。”

李祭酒情绪低沉:“渠帅言下之意,就是我等所修的太清法残漏不全?”

“是,曹操这些年设置的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狼藉,挖出了许多金铜器皿,也挖出了许多上古竹简。可惜乱世里,无人整理、保护。若无机缘,伱们很难看到先秦之际的道德经,更别说是原本。”

黑熊说着真心实意长叹一口气:“道德经是你们的根本,真本不全,再修种种注解越是钻研,越是背离道之根源。”

李祭酒面色发白,赖平追问:“可有办法?”

见黑熊不语,赖平又问:“那真正的道之根源是怎样的?朝闻道,夕死可矣。”

“恳请渠帅讲解一二,我等愿以命尝。”

赖平起身叩拜,李祭酒也是跟着叩首。

“道,我们是道,门窗屋瓦是道,天子庶民是道,牛羊鸡鸭也是道,没有贵贱。”

“道存在于各处,我们看得见,也摸得着。”

“道,是物质,也是时间,是过去,也是未来。”

黑熊又想了想,说:“想要理解道,是很难的,无异于白日飞升。但可以研究道之理,握其理,自能知道之体,明道之用。格物而致知,去看竹子吧,看通透了就能明白一些道理。”

李祭酒皱眉听着,用心记着,却问:“渠帅与贫道都是道,没有贵贱区分,为何渠帅能修行真法,而贫道凡人之躯,无有超脱,反要饱受疾病之苦?”

“道之内,你我自然是平等的;可道亦有权柄,我只是触摸了些许权柄而已。”

“道如牛,我抓住了一丝牛毛。”

“一样是道之用,你要选良种,精心培育,历四时变化,经阳光雨水,如此数年能得果实。”

“而我触摸道之权柄,省去了数年苦功,持有枝叶、根须呼吸间可得果实。”

“你的果实是道,我的果实也是道。”

“因道柄之故,我的果实如我所想,能滋养身体,能延年益寿;也因我道柄不足,所以这果实难以令人成就仙神。”

黑熊细细回忆彼此的区别,也不想继续再说了,说的再详细,他们听得越明白,反而越痛苦。

自己的存在,大致也能想明白。

就像用梳子梳头发,头发本该顺直流畅……偏偏梳子平直梳过去的时候有一根头发断了,还粘在梳子上。

当梳子再一次梳头发的时候,这根断发脱离,竟然跟另一根快要断的头发续上了。

断发短暂依附的梳子的这段时间,让断发有了一点点的奇异能力,仅此而已。

片刻之后,李祭酒声音干哑:“那渠帅可能长生?”

“不知,日中而落,月盈则亏。我尚年幼,未到壮年,如何能知末年?”

黑熊说着抬手触摸自己面容,如果一直保持少年仪容,身体永远不会发育成熟,那自然是长生不老了。

赖平也问:“渠帅能得道,是看了古籍真本……还是?”

“你的意思是摸金校尉挖出先秦真本,我阅读后朝夕间得道?”

黑熊露笑:“不妨大胆畅想,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筹措军资的时候,扰我清梦,把我挖出来了?”

赖平猛抬头见黑熊似笑非笑的面容,顿时感到浑身发凉,脊背渗出一层细密汗珠。

修仙靠考古挖坟,曹操意外挖出一个古仙人……这很合理。

见赖平陷入自己的恐怖推测猜想中,黑熊也就不再搭理,又去看李祭酒。

这位懂医术的祭酒显然已经放弃了对求道、得道的想法,对杏林之祖、增寿两件事很感兴趣,起码这是能抓得住的某种道柄。

杏林之祖,青史留名,惠及子孙。

增寿意义非凡,活的更久不是为了享受,仅仅只是多看世道二十年变化也能无憾。

若看着所有敌人逐个老死,也是一种极大的人生胜利。

李祭酒下定决心,就问:“渠帅预言杏林之事,某愿以身践行。请问渠帅,当往何处去?”

“去淮南吧,那里没有错役制,是个好去处。待你杏林满山子弟门人繁盛时,我就来找你。”

这时候黑熊见门外天色已黑,就说:“你出自老子庙,若立医馆,不妨叫做太清馆,这样我也不会错认他人。”

“太清观……是,李封明白了。”

李祭酒再拜,黑熊听出了话语里的文字区别,也没有纠正。

观者,馆也,本就是通假字。

看字面意思,观有一种立在高处观赏阅览风景的意味;馆就简单了,仿佛有组织能生活吃饭的地方。

本章完

www.50331wx.cc/chapter/20610608/55555530.html

www.50331wx.cc m.50331w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60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