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224章 交州重饵

书名:鹅的三国 作者:中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0

荆豫驰道,博望坡。

马超驻马高处,观察周围地势。

反复观察,心中也在计较。

如果那时候自己率步骑千人离开关中来南阳,或许配合刘备,一战就能全歼夏侯惇、于禁。

青州兵降军,可惜尽数落到了黑熊手里。

马超反复分析、研究过黑熊壮大发展的过程。

越发觉得,博望坡三千余青州兵俘虏让黑熊有了质变。

从最初的战术打击,发展到了战略层次。

博望坡上的马车队伍还在缓缓前进,蔡睦外罩鹿皮斗篷,内穿皮甲。

亲自驾车,也观看附近山势变化。

他前面的一辆车上,是乘机逃离许都的少府孔融。

汉天子都是傀儡,管理帝室私产的少府更是徒有其名。

车辆颠簸,孔融忍不住拿出陈群、袁涣的书信,都是委托他捎给刘备的书信。

现在形势变化,孔融颇感荒诞,又觉得很有意思。

对于袁绍、曹操,孔融都不待见,更别说董卓、公孙瓒、吕布之流。

唯一能让他看重的,也就一个刘备,因为刘备守规矩。

见孔融不时长叹,同车的小儿子就问:“父亲不是期待与刘豫州相见,怎么临近宛城,反而叹息?”

对此孔融又是一声长叹:“刘玄德还是刘玄德,我已不是当初的我了。”

见儿子不理解,孔融也没有解释,重新将陈群、袁涣的书信收纳。

想到自己的前半生,孔融忍不住又是一声长叹。

活了那么多年,离经叛道行为乖张,可就是不敢为蔡邕复仇。

就连声讨、谩骂王允,他都不敢做。

反而是黑熊,用最直接的手段,给予了王允最严酷的惩罚。

当诛王允三族的消息传到他耳朵后,他甚至不敢再去见蔡贞姬姑侄两个。

平日宴饮也只是聚集故交,不再招揽四方俊彦。

马蹄声渐近,驾车的仆僮武士敲了敲车厢,孔融收敛情绪解开厚重门帘,探头去看。

就见勒马随车而行的护卫骑士开口:“明公,刘豫州遣使迎接,就在前方豫山!”

“距离豫山还有多少路程?”

“约四五里。”

骑士说罢拉扯缰绳远离马车,原地调头转向,又去队伍后面通告其他人。

豫山,已设立帷幕。

王修、简雍站在火堆前烤火,王修是孔融在北海时所举的孝廉。

后来孔融被袁谭破城驱逐,王修被袁谭举为青州别驾。

攻破孔融时,孔融仅以身免;妻妾儿女落在袁谭手里。

孔融入许都拜为将作大匠,次年也就是建安二年出使河北,拜袁绍为大将军,趁机将家人带回许都。

随后因杨彪逼迫曹操分权失败,孔融威胁曹操保住了杨彪兄弟的命,但也从将作大匠转为虚职少府。

孔融是杨赐的门生故吏,所以杨家与孔融的关系十分亲密。

现在兜兜转转,王修却先一步来到南阳。

原本是想安置好袁谭后听从崔琰、孙乾的规劝,返回关中为黑熊效力。

结果荆州的事情有些复杂,王修暂时难以脱身。

周旋之际,没想到孔融竟然弃官逃遁。

袁谭跟孔融有怨,可王修没有。

马超先抵达豫山,只是出乎预料,不管是王修还是简雍,都对马超不是很热情,不像许都士人那样。

见遭遇轻视,马超也不气恼,只是安排人手休息、喂马。

反正这次他打定主意返回关中,赵云这样的外人都能拿到五千骑乌桓俘虏的回报,他可不觉得自己会比赵云差。

黑熊给他的印象很奇怪,只要可以谈,那就会跟他谈。

彼此之间几次协议破灭,要么是因为外部形势变化剧烈,要么是自己没做到位。

反正黑熊没主动谋害过他,对此马超很是敏锐,可以确信。

否则就关中这样的地形,他又带着那么多财物,真想留住他,他根本走不了。

眼前王修、简雍的的轻视,马超神情自若。

孔融马车靠近,王修、简雍等十几名与孔融有旧的官吏、士人快步去迎。

王修站在前排更是屈身长拜,情绪激动:“文举公!”

“竟然是叔治?”

孔融惊喜,快步上前搀扶王修,上下审视见王修瘦了许多:“叔治可是相伴袁显思至此?”

“是,仆与袁显思君臣情谊将尽。

王修抓着孔融的手:“文举公怎就出走许都?”

“我专程为伯喈兄藏书而来,曹孟德知我无所害,故做不知,使我才能安然到此。”

孔融说着自嘲笑笑,他的统兵、执政能力已经经过检验,是真的不行。

这时候王修才介绍简雍,简雍与孔融早就相识,只是彼此不是那么的熟悉。

简雍谈笑风趣,引着孔融、徐干与王修入帷幕之中。

随着帷幕合拢隔绝外部视线,孔融脸色也松垮下来,问王修:“叔治,此荆州多事之际,叔治欲有何作为?”

王修为孔融端来一碗茶,低声讲述:“原本送袁显思到南阳,就想返回关中。崔季珪、孙公祐皆劝我效力关中,有益于三方盟好。只是到南阳后,就听闻黑镇北解救男女、孩童二十余万口,诛王子师三族,以及捕斩胡虏十万级。”

孔融端茶饮一口,就问:“可是担忧黑镇北如似电光火石?”

王修轻轻点头,又说:“此微末小事也,仆所虑,是黑镇北强横无匹,昔日之盟,恐难再有约束之力。”

孔融又饮一口茶,重新打量王修:“叔治何必瞒我?可是荆州有变?”

王修不语去看简雍,简雍回答:“非是荆州有变,是交州生变。”

见孔融看过来,简雍干咳两声讲述:“交州牧张津为土兵袭杀,交州无主。刘镇南持节统御荆扬交益四州,予以镇南幕府从事,零陵赖恭接替张津。”

孔融听了皱眉:“张津是奸佞小人,刘表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认识张津,彼此第一面就交恶了。

那时候他是杨赐征辟的掾属,十八年前,何进新拜为大将军并开府。

孔融奉杨赐命令去送拜帖庆贺,张津是何进乡党,与其他一些人负责接待。

收了杨赐的拜帖,却没有招待孔融,更没有给回帖。

孔融当场抢了拜帖就跑,张津这伙人带着剑士就要追杀,因其他宾客规劝,何进才阻止追杀,派人征辟孔融为大将军掾属。

简雍忽略了孔融对刘表的点评,继续说:“而伏波将军另有意见,恰逢袁司隶率兵入南阳,故欲举荐袁司隶领交州牧。”

孔融听了不觉得意外,扭头看王修:“袁显思是何心意?”

“文举公,交州吏民素来遵从朝廷诏令。刘镇南所持天子旌节乃李傕乱政时所赐,故难以服人。这些年交州多次出兵进扰荆南,若是刘镇南表任,那交州吏民岂敢轻易信服?”

王修说着口风一转:“可若是得到朝廷诏令,那袁显思单骑可得交州。如今袁显思麾下精锐四千余,若得朝廷诏令,自可从容领有交州,坐享南海之利。”

孔融听明白了,袁谭很动心,只要拿到许都朝廷的正式诏命,袁谭就会抛弃刘备,去交州赴任,进而与刘琦达成联盟。

交州可是乱世小天堂,又有刘琦举荐,袁谭怎么可能拒绝?

跑的远远的,管你中原怎么打,未来天下将定,举交州请降,仍旧不失公侯之位。

保底的公侯之位,谁不动心?

虽说交州文化落后,与中原交流困难……可你在交州,饿不着也冻不着。

再说现在的中原,又有什么好交流的?

别说袁谭,孔融都有些心动。

一般人也压不住交州,交州吏民如今只认汉末有名的那批人。

像刘表企图举荐的赖恭,交州人可不会把这人当回事,值得交州人重视的,怎么也得是孔融、袁谭这个级别。

孔融也知道袁谭身上干系重大,刘备会放袁谭去交州躺平?

不提袁谭麾下的军队,光是袁谭对汝南地区的影响力,就价值一万人。

从曹操那里拉来一万人,己方增加一万人。

这一增一减,双方兵力差额可是两万。

还有就是袁谭的统兵能力,如何配合刘备进伐中原,袁谭是可以独当一面的。

别看袁谭面对黑熊时灰溜溜的跑了,当年统兵征伐青州时,打的可猛了。

到现在,孔融都不想再见到袁谭的那张脸。

袁谭想去交州,许都朝廷也想将袁谭与刘备剥离。

孔融感觉这件事情无法阻止,除非杀了袁谭。

皱着眉头,瞥一眼简雍,又看王修:“既然袁显思心意已定,我想曹孟德必然有成人之美。叔治还留在南阳,是在担心什么?”

王修也看一眼简雍,用无奈语气回答:“袁显思有求于人,他行事敦厚,不屑于诡诈之术。仆恐袁显思为人所算,故不敢轻离。”

简雍干咳两声:“叔治,如今阻挠袁显思的是零陵赖恭、长沙吴臣。玄德公虽然遗憾,却不会妨碍袁显思去留。”

孔融听了点头:“玄德乃仁义之人。”

王修苦笑:“仆非质疑玄德公,而是形势诡诈,由不得我等,也由不得玄德公。”

说着,他起身为孔融重新斟茶,解释说:“黑镇北神勇异常,中原之士顾虑荆州、关陇联合,近来多有策士入荆州。就连玄德公,也忧虑黑镇北骁猛难制。昔日之盟,随时可破。”

王修再次长叹,转而询问:“文举公可有赴襄阳之意?”

“除非祢正平复生,否则刘表死时,我才会奔赴襄阳,送他一程。”

孔融神情不快,讲述自己的行程安排:“我借道荆州,与玄德一叙后,就会经武关道入关中。待修治伯喈藏书,操持贞姬婚事后,我这等人于世无用,不若隐居南山了却残生。”

说着,孔融摇头笑笑:“曹孟德之算计,我略有所知,只是不便多言。”

本章完

www.50331wx.cc/chapter/20610608/55555332.html

www.50331wx.cc m.50331w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99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