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 分类:女生 | 字数:0

0495 人生错觉

书名: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字数:4.1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这封书信倒是没什么大问题,让裴元略觉蛋疼的是,看信封已经拆开的样子,分明是韩千户早就看过了。

那就,有些不妙了啊。

裴元偷眼往韩千户那边一瞅,正见韩千户侧目看来。

裴元本该是理直气壮的那一个,可是因为这操作实在有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竟莫名有些尴尬。

韩千户看到裴元瞧她,倒是大大方方的说道,“我也没想到是你的私事,就随意翻看了下。我倒是没想到,你和底下人相处的这么……,融洽。”

裴元越发感觉尴尬。

是很融洽啊。

都能替宋春娘拜堂成亲了。

只是裴元对韩千户还有着不可告人的心思,当然不能让她误会什么。

他迅速的回想刚看过的东西,确定没有什么太过暧昧的言辞。

当即便对韩千户解释道,“其实,这是卑职想要成全宋总旗与张芸君两个而已。”

“千户可能不知道,宋总旗和那张琏的女儿有些旧交。如今张芸君处境难堪,未来更是没处着落。她和宋总旗间,又颇有些儿女情长的羁绊,所以卑职才打算成人之美,帮着向张芸君的父母遮掩此事。”

“卑职,纯粹是帮忙的。”

韩千户听了,想了想说道,“张芸君当年的案子,就是宋春娘做下的吧?”

裴元没想到韩千户的反应还挺快,他当然不可能卖掉铁子,于是只能支吾道,“这卑职就不清楚了。”

韩千户嗤笑道,“何必瞒我,我亲自选用的人,难道不会弄清楚根底吗?”

裴元有些措手不及。

正飞速的寻思着该怎么把话圆过去,却听见韩千户慢悠悠道,“继续看你的。”

裴元不知道韩千户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觉得拿着的那些书信都有些沉重了。

韩千户见裴元神不守舍的,又漫不经心的开口道,“我记得以前对你说过吧,我可以接受底下人坏,却不能接受底下人蠢。”

裴元微怔,想了起来。

当初为了说服韩千户同意自己淮安炒货的计划,曾经向韩千户谎称,说是得到了宋春娘的情报。

结果韩千户一瞬间就识破了其中的谎言。

只不过事后韩千户并未追究此事,反而认真的和裴元研究起了淮安炒货的可行性。

韩千户见裴元神色微动,淡淡道,“想起来了?”

“你有坏心思未必不会对我有帮助,但你若是蠢,就只会给我带来麻烦。”

裴元虽然明知道韩千户这句话,指得是当初欺骗她一起拿税银炒货的事情。

只是此刻再听,忽然又有种别样的滋味了。

假如自己之前的一厢情愿,也被韩千户视为此类。

那自己一直以来认为的,她对自己的纵容,是否也是她的驭人之道呢?

自己该不会是陷入了某种人生错觉吧?

虽然确信了韩千户不在乎他刚才撒的小谎,但裴元的心情却越发纷乱了。

裴元想了想,将那封书信揣入怀中。

回信自然是要回的。

只是有些细节还要斟酌,没必要在这里解决了。

裴元想着,往下一看,又瞧见了一份开了封的书信。

裴元无语,只能继续拿起来看。

这次的文书,乃是一个很特别的人送来的,就是如今在山东打野的户部右侍郎王琼。

王琼接受了赈济安抚百姓的重任,又听了裴元的建议,把重点放在了山东。

是以到达山东后,就在各府考察,以真实的情况,丰富着一条鞭法的政策理论。

裴元倒也向王敞打听过王琼的行踪,只是一直不凑巧,都没有和王琼相见的机会。

裴元自己也行踪不定,能留给王琼联络的地点,自然也只有这边的据点莲生寺。

裴元展开信件一看,见上面的内容,是王琼考察山东各地的一些详细记录。一路行来,他也对民间疾苦很是感触。

明明一无所有的底层百姓,却承担了最大的社会负担。那些有土地和资产的豪强,又能用各种手段,把自己的义务向下转嫁。

对此,王侍郎很是感慨,如果真的能够实行一条鞭法,将土地和税赋绑定,那或许真的会成为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信件的结尾,王琼还暗示了下,他回京工作的问题,是不是该落实了?

裴元看完,下意识的想再偷看韩千户一眼。

一眼看过去,却冷不防吓了一跳。

原来韩千户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来到了公案前,正无所事事的看着裴元读信。

裴元本能的想要遮掩,却又想到这信已经拆封过了,旋即故作坦荡的将信展开,向韩千户递了过去。

韩千户也不客气,伸出素手接过,瞥了一眼是哪封,接着就有些奇怪的向裴元问道,“我当时看这封信的时候,就有些疑惑,王琼所说的一条鞭法,为何本千户之前从未听过?”

裴元见韩千户关心此事,便开口解释道,“这一条鞭法乃是我和王公一起研究出的一个法子,为的是设法改革制度,减轻百姓的负担。”

韩千户虽然把信看过了,但是一条鞭法涉及到王琼想要变革的核心机密,当然不可能在信中说的太细。

里面有很多语焉不详的内容,以及只有裴元能懂的暗示。

韩千户听得不太明白,简单的问道,“是要减税吗?”

裴元摇头,“不是减税,而是把百姓要承担的税赋和徭役,全都和土地绑定。让有土地的那些人,承担该有的责任。没有土地的人,就不必承担那些责任。”

“哦,这样啊。”韩千户了解后兴趣缺缺,眼皮一垂,正要把那张纸递还给裴元,忽又想到什么,好奇的问道,“这法子似乎也不完善。很多拥有财富的人,收益未必来源于土地,这些人岂不是成了漏网之鱼?”

裴元知道南方的工商业很发达,韩千户会有此问也不奇怪,便道,“韩千户说的是商人吧?”

“商税的征收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如果由地方官府征收商税,则商税有着自主的随意性,又未必能能如实的上交朝廷。最终会导致商人的税收没有少交,朝廷那边却几乎拿不到什么钱。”

“可如果朝廷直接征收商税,那地方上对商人的税收就会少吗?未必如此,说不定还要多交一份。”

“所以不但地方官府反感朝廷的税监,商人们也不喜欢。”

“若是不能一点点的理清朝廷和地方之间的权责,就想要对商业征税,会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因为商业是流动的,商人往来南北,交易发生在随时随地。相比起无法约束的商业,还是土地更容易成为标靶。”

“如今要解决朝廷的问题,只能先易后难,从土地入手了。”

“而且只要一条鞭法施行了,未必不能对商业产生限制。”

韩千户这才来了点兴趣,“这话怎么说?”

裴元犹豫了下,终究还是没有隐瞒。

“因为在我和王琼的计划中,一条鞭法将不再征收本色,全部征收折色。”

韩千户听了略有些惊愕,“不再征收本色?可百姓哪有那么多钱交税?”

接着皱眉看着裴元,“若是强行推行这个,必然会成为朝廷得利,百姓受害的恶法。”

她似乎是怕裴元不理解自己的意思,又解释道,“百姓种的是粮食,想要缴纳税赋,只能卖掉粮食,换成钱来折色。”

“朝廷征税是在夏、秋收获的时候,那时候的粮价低而钱价贵,百姓若是统统折色,只能被迫低价卖粮。”

一条鞭法在历史上确实肥了商人,坑了农民。

裴元没想到韩千户还有这等见识,他连忙解释道,“千户担心的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我们计划用来折色的货币,是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韩千户的脸上显出古怪之意,“那玩意儿现在还有人用吗?”

裴元不想和韩千户解释太多的东西,因为有些想法,只是裴元的理念,未必能给这个时代的人解释明白。

他便索性直接问道,“那千户手中想必有很多大明宝钞了?”

韩千户有些无语,“我要那个干嘛,不值什么钱,还花不出去。”

裴元便又问道,“那千户身边的人,手中有多少大明宝钞呢?”

韩千户闻言,倒真的思索了下,随口答道,“应该也不多吧。这东西,现在都不怎么流通了。”

“以往的时候,商人可以用来在钞关交税,还会收集一些,可是从霸州军叛乱之后,几大钞关都改收现银,宝钞更没人用了。”

裴元这才道,“所以,现在大家手里实际上都没多少大明宝钞,市场上也基本上不流通了。”

“而且大明宝钞的价值已经远低于朝廷印刷宝钞的成本,朝廷也很久没有再印刷宝钞了。”

“现在市面上有的大明宝钞,面对替代税赋的海量需求,根本就不值一提。”

韩千户有些不信,“朝廷……,早就放弃宝钞了吧。”

“没有。”裴元说着自己的小道消息,“我听说再过一两个月,几大税关就要重新开始收取宝钞,到时候宝钞的价格说不定还会上行。”

原本有一搭没一搭,对这些不太在意的韩千户顿时来了兴趣。

“你是说,宝钞的价格有可能会因为税关开放的原因上涨。”

裴元对此还是很有信心的,当即斩钉截铁道,“不是有可能,是一定会上涨。”

不上涨,根本就对不起自己疯狂的大量低价吃货。

韩千户闻言,脸色微沉。

裴元见状,正疑心自己是不是说错了什么话。

就听韩千户叹息一声,喃喃自语道,“果真是翅膀硬了啊,也对,武举头名的男人怎会甘于屈居人下。”

裴元有些懵逼,不是,我又怎么了?

他赶紧无奈道,“卑职做错了什么,还望千户明言。”

韩千户皱着眉头,向裴元质问道,“你私下建立邪教的事情,本千户可以不问。你袭杀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事情,本千户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这种事,你为什么没早回报?”

“啊,这,我。”裴元被问的张口结舌。

裴元一下子想起了,韩千户面对能赚钱的事情,可是相当无法无天的!

当初自己那淮安炒货的计划打动韩千户后,他这个借调来的外人,直接就得到了韩千户的全力支持。

裴元心道糟糕,赶紧解释道,“卑职也、也只是猜测。”

韩千户立刻咄咄逼人的追问道,“像是淮安炒货那样的猜测?”

“额,大概。”

韩千户又问道,“刚才你不是说,不是有可能,是一定会上涨?”

裴元知道面对韩千户这等聪明人,怎么解释都没有意义了。

他只能小心翼翼的说道,“那要不,千户也少量试试?”

韩千户狠狠地瞪了裴元一眼,却没立刻回答,而是问道,“现在宝钞是什么行情?”

裴元有一段时间没关注了,他想了想说道,“大概几十贯宝钞换一文钱吧。”

韩千户随口问道,“那你觉得能涨到多少?”

裴元咬了咬牙,说出了心中的估价,“卑职认为大明宝钞已经见底了,这一波最少反弹到一贯两文钱的位置。”

韩千户听了快速的计算一番,不由惊愕道,“多少?”

裴元叹息道,“如果千户不参与,能到两文钱兑换一贯,如果千户参与了,可能这次宝钞就彻底完了。”

韩千户有些不解的向裴元询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裴元苦笑解释道,“千户你可能不信,卑职砸银子进去是托市的,因为卑职根本没打算把大明宝钞兑现。可千户要是进去了,是谋求获利的,以千户手头的财力,如果在两文钱的价位出货,根本没人能接的住。”

韩千户倒是被裴元这番话说糊涂了,“托市?你托市做什么?”

裴元老老实实的说道,“因为卑职已经趁着低价大量吃货,是大量。如果卑职要抛售,只要卖出一部分,就会把有起色的大明宝钞砸崩掉,最终也赚不了多少。可如果大明宝钞能活过来,卑职手中的大明宝钞就是现成的钱,根本不用出货,就能兑现其中的价值。”

“卑职不愿意千户参与其中,也是这个原因。”

“卑职有重振大明的决心和信心,也敢赌上身家来做这件事。可,千户您有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