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 分类:女生 | 字数:0

0397 逻辑链

书名: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字数:4.2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裴元向田赋询问道,“那依你之间,我该如何是好?”

田赋答道,“毕真已经做到了山东镇守太监,能让他贪图和畏惧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就算有,他也未必需要联手。”

“这就是猛兽为何喜欢独行的原因。”

“千户已经有了谷大用、丘聚、萧韺、陆訚、王敞等人相助,若是再加上毕真等人,这么多的猛兽同行,还有足够你们分配的利益吗?”

裴元闻言心中一警。

接着,就听田赋似有深意的继续道,“就算是有,恐怕在千户达成所愿的时候,其他人也会转变立场,视您为敌人。”

裴元想起刚才田赋所举的张凤的例子,额头微微生汗。

裴元能够笼络这么多猛兽在身边,除了捏住了那些人的把柄,还因为他们有要分食的利益在前面。

在那些人眼中,裴元也是一头够和他们一起打猎的猛兽,所以双方才形成了较为密切的关系。

可是当打猎完成之后呢?

甚至不用想那么远。

谷大用现在已经摆脱了废物的名声,恢复了西厂;丘聚已经从东厂脱身,避开了张锐、张雄的撕咬;陆訚成功的击败了霸州叛军,凭借这份功劳就算当不上司礼监掌印,也足以依仗为不破金身;再说萧敬,人家稳扎稳打,已经熬死了好几个皇帝了。

说起来,现在裴元的处境,反倒是最不安全的那个。

更何况“正德七虎”和“弘治旧人”的争斗,在两年内就会有一个结果。

裴元的脑海中,情不自禁的想到。

若是以田赋的理论来看,那么,当赢家分食利益的时候,他们难道不会先将自己驱赶走吗?

裴元恍惚间,竟有大彻大悟之感。

随后,他再次向田赋问道,“那以你之见,我该如何呢?”

田赋不敢问裴千户之志,只是稍微一点,“千户与其强求联手,倒不如展示自身的力量,让双方相安无事,更加划算。”

裴元听了有些不甘心。

若是能把那三个家伙拉到自己阵营里来,绝对是足够强大的助力。

可是田赋说的也很有道理。

说到底,还是自身的实力没跟上啊。

裴元踌躇半天,终于长叹一声,“某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

田赋见裴元颇有英雄气短的意思,当即仔细劝慰。

好在裴元已经彻底认清了自己根基浅薄的事实,已经不再急于扩张,打算稳扎稳打的先把罗教的事情做好。

又过了几日,山东按察使司的官员纷纷来到,查探关于罗教徒众袭杀阳谷县令的事情。

这件事是镇守太监出头,裴元作为旁证。

因此也不免被叫去县衙诘问了数次。

等到山东按察使司的官员抵达阳谷的事情传开后,裴元在阳谷县搜拿那些大族的事情,也遮掩不住了。

那些大族里有不少走脱的族人,纷纷跑来上告,说起锦衣卫肆意抓人的事情。

裴元对此倒也不惧。

他跑来拿人,本就有充足的证据。

当时抓到那些青壮俘虏后,不但录了口供,还把那些青壮的姓名和籍贯查探清楚,做了档案。

指望这上千人全都串供咬死,根本是不可能的。

只要按察使司照着那些名单一路查过去,必然会得到实证。

那几个按察使司的官员,看了裴元递交的东西,简单的议论了一番后,立刻把审案的重点,转到程序性的问题上。

依照提刑按察使司佥事费越的说法,这件事就算不是刑部主办,也该交给山东按察使司来处理。

锦衣卫根本无权在山东兴起大案。

费越甚至言辞激烈的要求裴元必须把抓到的那几个大族的族人,以及洗劫的财产,全部移交给按察使司。

按察使司自会上报刑部和大理寺,让朝廷派专人来署理此事。

裴元原本有心让这个叫做费越的家伙看明白,现今的山东一哥到底是谁的人。

但是有了田赋之前的提醒,裴元已经对这些虚浮的助力,态度谨慎了起来。

王敞之所以能跑来山东当封疆大吏,那是他交出南京兵部作为代价的。

而且这件事还被朝中各派系,视作王敞想要平安下庄的铺垫。

如果现在王敞就搞东搞西,跳的太欢的话,朝中那些派系对王敞的无视,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共识。

若是朝中忽然把王敞调去四川、江西这样的地方,那裴元围绕山东展开的一系列谋划,就倒掉了最关键的一个支撑。

好在按察使司和锦衣卫之间互相不隶属,裴元完全可以不搭理那费越的狗叫。

他甚至还嬉笑怒骂,故意对费越挑衅了几次,把那费越气的七窍生烟。

但费越也不是省油的灯,见裴元如此蛮横,不但给担任山东巡抚的王敞去了公文,还直接以私信向在朝中的同年求助。

随着费越的折腾,关于阳谷一事的后续,很快传入了济南府。

山东布政使司的官员们听说锦衣卫居然跑到下面的一个小县,干出了抓人抄家的勾当,无不义愤填膺起来。

这个其实和当初那些小豪强,齐齐痛恨梁次摅是一个道理。

如果锦衣卫能够随意的从京中伸出触角,并且肆意的对地方豪族抓人抄家,那么谁能保证自己不是下一个?

毕竟那些官员,可都是从同样的阶级中出来的。

所以在听到有锦衣卫在山东乱搞的消息后,以左布政使姜洪为首的官员们,立刻开始对裴元施压。

当然,在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后,他们也知道很难包庇。

于是提出异议的主要方向,同样是追究裴元处理此事的程序合法性。

只要能把人从裴元手里要回来,他们自然有办法审理出一个“既合国法,又通人情”的结果来。

裴元对那些山东头面人物的责问视若无睹,只专心的开始将那些金银装箱,细软也运走变卖。

左布政使姜洪等人对此十分愤怒,旋即开始联名向朝廷上书,要求将在山东为祸的锦衣卫召回京去。

山东一哥王敞在慷慨具名之后,又连夜让人跑去给裴元送信,提醒了此事。

裴元对此却丝毫不动声色。

一直等到朝廷派来查问的监察御史陈炳到了,裴元才对他说道。

“当年,霸州军在淮北的时候,曾经打出过‘清君侧,扶贤王’的口号,此事人所尽知。”

“根据锦衣卫查探得知,霸州叛贼口中要扶保的贤王,就是现在的德王。”

那监察御史陈炳听到这个,立刻警钟大作,打断裴元的话,“此事不是本官要问的,宗藩的事情,也由不得你信口开河。”

裴元听了咧嘴一笑,“什么信口开河?当时霸州军裹挟的人马足有十数万之多,知道此事的人,难道还少?”

“不说现在湖广就有现成的霸州军俘虏可以查问,当初霸州军撤离淮北的时候,还有很多被裹挟的当地百姓,趁机逃亡。”

“不管是湖广前线那边,还是淮北那边。只要陈御史找人问问,就能清楚,当初霸州军闹着‘清君侧,扶贤王’,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件事还是当初和宁王谈价钱的时候,发生的小插曲。

几个师的大买卖,宁王当然不能只凭人一张嘴,就傻乎乎的往外掏银子。

于是宁王就提出条件,让裴元他们证明,确实是霸州军派出来的代表。

宁王给出的要求,就是让霸州军打出“清君侧,扶贤王”的口号。

而且出于种种考虑,这个脏水泼在了德王身上。

这件事本就是霸州军真做过的,裴元根本就不怕查。

霸州军也正是靠着这极高的配合度,让裴元把他们卖了个好价钱。

嗯……,也算是互相成全吧。

监察御史陈炳哪愿意掺和藩王的事情,置若罔闻道,“本官这次来,只是为了查你荼毒阳谷百姓的案子。对旁的事情,一概不问。”

裴元听了,对那监察御史冷笑道,“一概不问?那你怎么知道阳谷的这件事,和藩王无关?”

陈炳听了警惕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裴元这会儿也终于图穷匕见了,对陈炳说道,“当初在淮北一战的时候,陆訚陆公公和都督同知白玉,半渡而击,一举打垮了霸州流贼的大军。”

“其中有一支流贼仓皇之下,奔蹿山东,为首的两人,一个叫做‘大老虎’,一个叫做‘满天星’,他们打的旗号就是‘清君侧,扶贤王’,想要和德王汇合。”

陈炳的视线立刻锋利起来。

他忽然意识到了这件事可能有些不妙。

不等他再次打断,就听裴元继续说道,“这支流贼打家劫舍惯了,又因为刚刚大败,所以军纪涣散,进了山东就开始四处烧杀抢掠。不少山东本地的巨寇,也跑去投奔他们。”

“其中有一支就是阳谷的‘小武松’。”

“那小武松偷袭了前提督军务的谷公公,又和阳谷县的诸多大族合谋,从他们手中得到青壮,帮着狙击朝廷兵马。”

陈炳听到这里,立刻有了取舍。

他断然说道,“原来如此,我已经知道究竟了。那些豪族无法无天,果然取死有道,我当向朝廷奏明此事。这里的事情,就全权交给裴千户来处置了。”

陈炳说完,就要离开。

裴元却怎么肯让他脱身,从座上猛然起身,一把扯住他的袍袖。

脸上则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我还没有说完,陈御史为何就要匆匆离去?”

陈炳强撑着说道,“事情已经明了了,裴千户何必多言。”

裴元已经知道这家伙是个聪明的,他也懒得和陈炳再打机锋,用力一扯,将陈炳拽了个踉跄,又靠近自己几分。

随后才在陈炳愤怒的注视下,慢悠悠的说道,“陈御史也觉得这等乱贼,该由天子亲军处置更加稳妥?”

陈炳脸色微沉,他斟酌了下,说道,“自然该如此。”

裴元趁势敲定此事,“我也觉得该如此。”

接着,又毫不给情面的说出了陈炳一直想回避的那句话。

“那我就有些不明白了,为何会有那么多阳谷豪族,帮助那些喊着‘清君侧,扶贤王’霸州流贼?如今的山东官场,又为何对裴某喊打喊杀,却对那帮助霸州流贼的帮凶如此回护?”

说完,又冷不丁的笑着说了一句,“德王在山东的威望有这么高吗?”

裴元嘴里说着不明白,但是结合前后的意思。

分明已经建立了一条逻辑链。

首先,这些阳谷豪族协助霸州流贼的事情是确定的。裴元不但能提供口供,还能找出大量的,参与过此事的青壮作为人证。

其次,这些霸州流贼跑来山东,是为了“清君侧,扶贤王”的。这个贤王就是封在济南府,在山东各地有着很深根基的德王。而且这件事,也有着足够充分的证据。

如此一来,无论“清君侧,扶贤王”到底是否霸州流贼的一厢情愿,霸州流贼和德王之间都产生了强相关的逻辑关系。

再次,裴元那对霸州流贼帮凶,看似合情合理的追查,遭到了山东官场的合力反对。

于是在这个逻辑链中,山东官场对阳谷那些大族的回护,就成了为了遮掩此事,齐心协力保德王。

因为这件事,只要顺着查下去,就一定会关联到德王身上。

若是从结果再往回推,寻找山东官场齐心协力保护德王的动机……,这件事的威力不堪设想。

陈炳注视着裴元,目中有些怒意又有些不解,“裴千户何至于此?”

把这件事牵扯到藩王,不但陈炳不好过,山东官场不好过,这个裴元也不好过。

而德王呢?

这件事只要装没听见,就根本就不会有人跑来和他较真。

陈炳完全想不到裴元要做这件事的理由。

裴元笑了下,也不多解释,只道了一句,“我在阳谷等了你那么久,就为了告诉你这句话,你回朝廷复命吧,我也有其他的公务要做。”

陈炳脸色阴沉的用力一摆胳膊,从裴元手中抽走了袖子,随后大步离去。

等陈炳走了,陈头铁和田赋等人才凑过来。

陈头铁有些震惊的对裴元说道,“莫非千户的目标是德王?”

裴元看着陈炳的背影,笑道,“怎么会?德王虽然贪婪,但是在宗室中辈分不低,除非咬死了他要造反,不然别的手段都对他不疼不痒。”

陈头铁满脸困惑的看着裴元,“可看千户这个意思,分明在针对德王。”

裴元对陈头铁和田赋他们自然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便随口道。

“我针对的是另一个小家伙,只不过,在我对他展开围猎之前,我要把那些德王、鲁王什么的驱赶开,免得打扰我做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