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 分类:女生 | 字数:0

0432 条件

书名: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字数:4.0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何鉴愣了一下,问道,“你就是那个求见的锦衣卫千户官?”

他不是没想起裴元,而是确实想起了裴元。

毕竟刚把裴元从门前赶走没多长时间,何鉴怎么会没印象?

而且或许是这样嚣张的态度,让何鉴一下子想起来,数月前杭州前卫指挥使徐丰的那桩事。

徐丰当时控告南京兵部尚书王敞和霸州贼勾结,结果因为王敞大破霸州军,还杀了齐彦名的缘故,被何鉴判定为诬告下狱。

那徐丰被关押的时候,就曾有落款是锦衣卫千户裴元的信函递过来,要求对徐丰严加惩处。

何鉴这等身份,自然不会任由一个小小的锦衣卫千户跳脸。

若非他这个兵部尚书,管不到锦衣卫,何鉴都想把这家伙抓来好好炮制一番了。

事后何鉴也是直接把那徐丰释放了事。

若是从这个根上来算,双方的关系可不融洽。

何鉴保持着他正二品大司马的倨傲,当即就要拂袖而走。

那锦衣卫千户也不起身,依旧不紧不慢的说道,“大司马纵然不屑,也不必把老相爷的善意,看的这么不屑一顾吧?”

何鉴闻言,心中生疑,回头冷淡的问道,“什么意思?”

这就是裴元让陈心坚拦住那些仆役的好处了。

对于李东阳来说,这件事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置身事外。

若是事情不成,自然牵连不到他。

若是事情成了,那李东阳从中牵线,岂能无功?

李东阳既然不想见何鉴,那裴元自然可以肆无忌惮的利用双方的认知差距,从中渔利了。

裴元很恭敬的站起身,对何鉴说道,“卑职,千户裴元。将来接下来跟进大司马所涉的‘边宪、萧翀案’。”

何鉴的目光中犹疑更甚,他索性开门见山的问道,“这是李西涯的意思?”

裴元听了,故意含糊的说道,“若是卑职能明白的回答大司马,那在这堂中等候的,就是老相爷本人了。”

何鉴想了想,心中冷笑一声,对李东阳越发暗恨。

虽说他当初的举动,有上赶着逢迎首辅的意思。

可是李东阳享受了当初的逢迎后,出了事就不闻不问,也实在让何鉴齿冷。

要不是他现在处境艰难,不敢和李东阳反目,早就冲进去对李东阳这个老六饱以老拳了。

只是这会儿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李东阳开始行动了。

何鉴颇怀期待的回身坐下,对裴元直率的问道,“西涯怎么说?”

裴元也坐下,认真的强调道,“这是卑职和大司马的事情,和老相爷无关。”

何鉴轻嗤一声。

但事情关系到他的荣辱富贵,也不得不虚与委蛇道,“那裴千户怎么说?”

裴元也不和何鉴浪费时间,直接问道,“大司马对这桩案子是怎么看的?你觉得边宪和萧翀翻案的可能有几分?”

何鉴沉默片晌。

叹息道,“现在叛贼已灭,朝局也平缓了,没人愿意在这种时候做恶人,何况那两个家伙背后还有杨廷和与杨一清。”

裴元直白道,“也就是说,边宪和萧翀必然能够回到朝堂吧?”

何鉴不答。

裴元又问,“这两位都是风宪官,不但贵为右佥都御史,而且背后还各有助力。大司马可有把握,与这两位摈弃前嫌,重归于好?”

何鉴刚才还带着点怨气,这会儿心情已经压抑的不想说话了。

当初李东阳要收拾这两人,是因为有衍圣公的请托。

而他何鉴就是上赶着去找麻烦。

这种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事情,最招人恨了。

这两个右佥都御史的风宪官回朝,肯定会毫不留情的对他展开报复。

偏偏他何鉴还真有说不过去的把柄。

那就是山东镇守太监毕真露布上书,引发朝野讨论的那些事情。

在朝廷数十万大军都搞不定霸州叛军的前提下,逼迫州县官殉城,是否太过酷烈?

力推这样不合理的政策,是否在利用制度,明晃晃的杀人?

那个锦衣卫千户,丝毫没有体谅何鉴的心情,继续道,“看大司马的意思,双方该是没有缓和了?”

何鉴不好不答,也不知道该答什么,又是叹了一口气。

裴元询问道,“以大司马自己的估计,此事最好的结果会是怎样,最坏的结果又是怎样?”

何鉴的情绪已经低沉到极点,有些不耐烦了。

他直接道,“最坏无非是抄家充军,若是首辅和天官念在老夫多年辛劳,愿意给老夫个体面,或许是罢官回乡。”

“嗯……”裴元应了一声,继续慢慢的喝茶。

何鉴说完之后,心如死灰的坐了一会儿,忽然又察觉到有些不对。

他抬头看着神情淡定的裴元,心头微动,带着一丝期盼的问道,“裴千户有何见教?”

裴元笑了下,说道,“确实有些思路。说不定,不但能让大司马安稳落地,还能保留品级身份,衣锦还乡。”

何鉴闻言险些从座位上站起来,等到半欠着身子,才恍然察觉。

只是,他竟连坐回去都顾不得,就这样半欠着身子,向裴元追问道,“此话当真?!”

裴元没敢打包票。

“这种事,谁都说不准的,但九成希望还是有的。”

何鉴听了裴元前面的话,腿上一软,差点失落的坐回去,等听完裴元后面的话,双腿上不知哪里来的力量,竟然让他直接站了起来。

他又急促道,“此话当真?”

裴元露出一个阳光开朗的笑容,轻描淡写的说道,“保你一命,又不是很难的事情。”

何鉴看着裴元,心念电转间,忽然心生警惕。

他在袖中捏紧了双手,直接沉声问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裴元奇怪的先反问道,“大司马为何会有此问?”

何鉴紧盯着裴元说道,“纵是李东阳也不敢这么说话,你背后到底是谁?”

裴元听了哈哈一笑,也未否认什么,而是又平淡的说了一遍,“保你一命,又不是很难的事情。”

何鉴:“……”

何鉴盯着裴元看了一会儿,好半晌才问道,“那你想从老夫这里得到什么?”

裴元没想到何鉴都快山穷水尽了,还这么强的警惕心。

好在裴元确实也没想从何鉴这里索要太多,便对他说道,“我顺手而为救你,也只需要你顺手而为帮点小忙就是了,并不指望什么厚报。”

虽说这锦衣卫千户顺手而为就能决定自己生死的话有些刺耳。

但是何鉴却没被情绪影响,而是以谈判的架势,很严肃向裴元道,“那你不妨先说来听听。”

裴元也没什么好遮掩的,便道,“大司马可还记得淮安知府刘祥。”

何鉴思索了一下,想起了那个带兵迎击霸州军,结果反倒被俘的家伙。

他有些诧异道,“你是想让我保下刘祥?”

裴元连忙否认,“不必如此。刘祥虽然战败被俘,但是比起边宪、萧翀这些束手无措的,还是要强上一些的。若是边宪、萧翀都能安然无恙,刘祥应该也不至于被问罪。”

“况且当时他虽然被贼人抓住,但是刘知府的贤名远播,让那些流贼不敢加害,也是值得宣扬的事情。”

裴元让山东镇守太监毕真出来力挺两巡抚,直接让边宪和萧翀的翻案比历史上更早了。

朝廷上下,也早早地开始了对平叛中一些政策的反思。

借着这个东风,没什么后台的刘祥也算是走了大运,应该不至于像历史上那样充军贵州。

何鉴想了想,大致认可裴元的判断。

前一段时间的大议功,有个叫做裴德的锦衣卫百户冒出来,指责是地方治理百姓太过严酷,这才让百姓到处造反。

武人们的舆论一时甚嚣尘上,让文官阵营很是难堪。

如此一来,刘祥这么个连霸州军都敬重的地方知府,就很适合拿出来说道说道了。

何鉴向裴元询问道,“那你的意思是?”

裴元咨询何鉴的看法,“刘祥有过兵败被俘的经历,是不是也要入京中勘问?”

何鉴诚实答道,“确实如此,该有的过场还是要走一遍的。”

裴元击掌,“就是这个事情啦!”

何鉴:“?”

所以?

裴元看着何鉴有些唏嘘的说道,“我这个人啊,最爱面子。”

“当初裴某去淮安,求见淮安知府的时候,刘祥他不肯见我,一直让本千户耿耿于怀。我想让你在审结刘祥的案子时,替我问他一句话。”

何鉴一头雾水的问道,“裴千户要问什么?”

裴元看何鉴,慢悠悠道,“替我问问,刘知府对千户裴元还有印象吗?”

何鉴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就这?”

裴元答得很利索,“不错,就是这么个要求。”

何鉴听着那有些儿戏的话,想着就是这儿戏的话能和自己这个大七卿的身家性命等同,心中不免生出荒诞愠怒的感觉。

若非这是李东阳介绍的人,若非这是在李东阳府上的正堂,何鉴几乎就要拂袖而走。

好在这个锦衣卫千户的条件虽然儿戏,但确实是何鉴举手之劳就能搞定的。

他不介意听听裴元有什么能逆转此事的计划。

何鉴肃然道,“我答应你。”

说完,示意了裴元一下,让他把话说明白。

裴元也不和何鉴兜圈子,直截了当的说道,“大司马,这件事其实你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误区。”

“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解决边宪和萧翀翻案的事情上了。可这件事,本身已经是死局了。边宪和萧翀必定会翻案,你是拦不住的。”

何鉴不明白裴元这是什么意思,眉头紧皱着看着裴元。

就见裴元那强壮的身躯,很有压迫力的向前一探,以很慢的语速说道,“既然你解决不掉问题,那么你为什么不跳过这个已成死局的问题,试着去解决结果呢?”

何鉴听得心头一跳,他的目光动了几下,忍不住脱口问道,“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裴元道,“刚才你说,最坏无非是抄家充军。最好的结果,是杨廷和与杨一清顾忌情面,让你体面离场。”

“所以我们不必考虑翻案的事情,只需要逼迫杨廷和与杨一清放你体面离场就行了。”

何鉴有一种醍醐灌顶般的顿悟感,他的目光先是亮起,接着有些苦涩道,“哪有那么简单,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

何鉴可不是代表他自己。

能被顶到那个位置,就代表着有很多的共同利益者在下面托着他。

何鉴要是平安落地,就很难追究他的那些同党。

杨廷和刚刚担任首辅,他手下的人也需要分食足够多的利益。

裴元闻言,掰着手指说道,“你身为大七卿,也是清流中很重要的一个山头。现在之所以陷入现在的窘境,无非是边宪和萧翀背后站着杨廷和与杨一清,你成了他们两个共同的敌人,难免就会寡不敌众,任人宰割。”

“但假如杨廷和与杨一清反目呢?”

“那么无论‘边宪、萧翀案’会出现什么结果,杨廷和与杨一清这两人都会争相来拉拢你这个第三人。到时候,你还用担心自己的前途吗?”

何鉴抿了抿嘴,佯怒道,“这怎么可能做得到?”

裴元笑道,“现在不是正在检讨平叛中的得失吗?难道大司马忘了大狱中还关着一位马都堂?马都堂作为最早负责剿灭霸州贼的都御史,还一直未曾议定其功过呢。”

当初霸州军刚开始叛乱的时候,杨一清积极主动的推举右都御史马中锡前往讨伐。

杨廷和这个老六一开始没吭声,等到大军出发了,才开始使劲黑马中锡。

杨一清对此感觉十分膈应,可是大军已经出发了,就算临时换将也来不及。

结果没想到,马中锡在巨大优势下,跑去和霸州军玩推心置腹的花活,让霸州军直接趁机跑路了。

何鉴皱眉道,“马中锡的事情虽然让杨一清和杨廷和之间出现了不小的裂痕,可是单纯靠这个,恐怕很难让两人决裂吧?”

裴元看着何鉴,轻声道,“我有几句腹心之话,不知道大司马敢不敢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