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 分类:女生 | 字数:0

0479 裴元的小小任性

书名: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字数:4.1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裴元略略问过细节,赶紧去继续刷好感。

这会儿天色已晚,裴元索性也不去别处了,就让人在正中佛堂中摆下宴席,要款待众举人们。

众多举人们见有佛像在旁,开始还有些放不开,但是那住持智信和尚听说后,却笑眯眯的表示,佛国亦有人间烟火。

举人们仍旧有些局促。

五大三粗的锦衣卫们却不管这些。

他们平日就在西院吃住,多有粗鄙不堪的举动,早就习惯这些泥胎木塑了。

一个个将长桌拼起,整治酒饭。

智化寺中便有能供应二百多士兵日常用餐的厨灶,只是一通闲话的工夫,桌上便摆好了餐食。

等到举人们看着摆了满桌的鸡鸭鱼肉,看看笑吟吟让小和尚奉茶的智信住持,再看看四周的佛像菩萨,瞬间都也有些通透了。

他们本就是人中精英,对宗教的祛魅也只是一瞬间。

众人这一天,心绪大起大伏,正是要来几杯压惊的时候。

裴元一招呼,众多山东举人便都自觉的分主、宾、陪坐下。

经历了昨天那一场,众举人都知道裴元的酒量不大,于是觥筹交错间,很默契的出现了眼花缭乱的组合,让裴元既有充分的参与感,又能喝的不多。

裴元微醺之下很是尽兴。

见场中气氛热络,都在称兄道弟,又忽然醒悟过来。

一时的情绪激荡,或许能让他们这些举人和自己坐在一起畅饮,但是等到他们中了进士之后,他们还记得这佛堂里的推杯换盏,畅谈交心吗?

他们会很自然的融入各自的圈子,甚至在选定了自己的立场后断然决裂。

自己是不是应该用某种羁绊,将此刻的关系固化下来。

若是像《水浒传》里那样义结金兰,又显得草莽且幼稚了。

那我该怎么办呢?

裴元想着,忽然心中一动,端着酒杯站了起来。

正热闹饮酒的举人们见千户哥哥有话要说,都停下笑闹,看着裴元。

裴元目光扫过众人,借着酒意大声道,“各位都是本次恩科的举子,年华正茂,前途无量。此情此景让我不禁想起了当年的一段佳话。”

不少人听了,都很感兴趣的附和问着。

裴元道,“当初甲申科的时候,也曾有这么一些年轻人,意气相结,同登金榜。后来他们天各飘零,四处为官。”

“一时到了快四十年后,南京户部尚书王轼入京公干,才与聚在京中的九位甲申科同榜进士相会,他们很是高兴,于是去刑部尚书闵珪家欢宴一场。”

“而那时他们已经或为内阁大学士、或为都宪、或为各部三堂。”

众举人听着,各自心中遥想,一时情怀激荡不已。

他们也正是想要施展抱负的热血年龄,又站在了科举这个决定人生的十字路口。

那种好兄弟们多年之后,顶峰相会,各为部堂高官的场景,不就是他们幻想中的成功人生吗?

就听裴元继续道,“你等可知那十人为谁?”

众举人纷纷好奇,七嘴八舌的问道,“都是哪些前辈?”

裴元道,“在场十人,乃是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李东阳、都察院左都御使戴珊、兵部尚书刘大夏、刑部尚书闵珪、工部尚书曾鉴、南京户部尚书王轼、吏部左侍郎焦芳、户部左侍郎陈清、礼部右侍郎谢铎和工部右侍郎张达。”

众萌新听着那一串让人高山仰止的名字,艳羡着那些大权在握的官职,一时间被骚动的浑身都痒。

裴元又道,“他们一场欢宴,十分开心,特地请画工为他们绘制群像,做成一画叫做《甲申十同年图》,并各自题诗作为纪念。”

“前内阁首辅李东阳,亲笔为联诗做序,写道,今吾十人者皆有国事吏责,故其诗于和平优裕之间,犹有思职勤奋之意。”

“老一辈的风采,真是让人心向往之。”

众举人都羡慕麻了,有人纳闷的询问道,“千户哥哥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

裴元低调的表示,“内子的祖父,便是十人之一。”

众人纷纷惊呼,“不想嫂子竟有这等出身。”

就、就很有一种传奇照进现实的梦幻感。

焦妍儿的身份有些特别,裴元不好多提,当即一带而过,左右看看,感慨说道,“此时此刻你我白衣相聚,焉知彼时彼刻不能顶峰相逢?”

众人被裴元鼓动的热血沸腾,若不是身份不对,几乎有人要问千户哥哥是否想要招安。

裴元端着酒杯,图穷匕见道,“我有一个提议,咱们不如效仿先贤,就找来画师作画,记录下此刻的盛景。”

“他日各位若为大学士、若为都宪、若为部堂,若……,有重逢的时候,也可凭此怀念你我今日相交。”

举人们早就被说的热血沸腾,冲昏了头脑,对此纷纷叫好。

也有些理智的,经历了今天这一遭,见识了京城的龙潭虎穴后,也不觉得自己未来就能如何。

只凑趣的跟着掺和。

裴元见众人都同意,当即安排陈心坚速速去请画师。

陈心坚家也是老锦衣卫出身了,又世代在东厂用刑,人面还是挺广的。

裴元和他们吹了一会儿,陈心坚就领来了一个据说水平极好的画师,为他们作画。

其他人都知道主角是这十二举人,都纷纷避让。

裴元也假惺惺的起身,却被众举人连忙拦住。

于是,裴元在长桌居中而坐,十二个弟弟分列两旁。

众人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对未来一片憧憬。

等到第二日,裴元从酒意中缓过来,竟又睡到午时了。

裴元揉了揉有些疼痛的额头,呼唤人过来服侍。

立刻有亲兵送出来脸盆和毛巾,又张罗着准备吃食。

裴元这才意识到,昨晚是在智化寺睡的,难怪没有侍女伺候。

终究不是家里,裴元缓了缓神,就用盆中清凉的井水洗了把脸,又用毛巾擦干。

这会儿陈心坚也知道裴元醒来,连忙进来服侍,顺便将一幅已经干透了的画卷拿了过来。

“千户,这是昨晚画师所做,要是没什么问题的话,卑职就让人去装裱起来。”

裴元展开一看,描绘的正是昨天众人晚宴的事情。

或许是出于写实,画师就连背后的场景也一并画入其中。

裴元居中而坐,身后的背景是乃是释迦牟尼佛,两侧站着大梵天和帝释天。又隐隐有千佛之影,似在壁上。

裴千户神态从容,众举人各形各象,非常生动。

就是、就是……

裴元数了数人,沉默了片刻。

随后向陈心坚问道,“霍韬哪去了,昨天怎么没和你们一起?”

陈心坚说道,“霍韬之前就考过一场,知道这些门道。他见张松不往好路引,既不想得罪张松,也不想掺和,就去和千户那弟弟欧阳必进打交道去了。”

“听说两人都对对方的学问很是佩服,今日一早,霍韬就又出去和欧阳必进会文了。”

裴元心里有数了。

霍韬身为广东靓仔,并不差这个钱,他又有丰富的考试经验,对那些盘外招想必也有些想法了。

霍韬不愿意沦为帮凶,以后受到这些同年的排挤,又不好给张松这个老资历的同事拆台,于是只能去和欧阳必进玩耍了。

裴元叹息一声,向陈心坚问道,“昨夜那画师呢,看看能不能在画上再添上一两人。”

陈心坚瞧了瞧那满满当当的构图,委婉道,“怕不好加,人都坐满了,再添一人就得站着了。何况其他人会怎么想?”

裴元心道也是。

改来改去的,要是他们以后不认账了,那就不美了。

见裴元沉吟,陈心坚问道,“要不我再把吕指挥使叫来瞧瞧?”

“什么吕指挥使?”裴元一愣,接着面色一变,警惕的看着陈心坚。

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该他妈不会叛变了吧?

陈心坚委屈的说道,“千户莫多想,我说的是昨天那个画师,他叫吕纪,乃是先帝封的锦衣卫指挥使。我家和他有点交情,这才能请来的,价钱可不便宜。”

吕纪?

裴元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再看手中的画,哪还舍得再添一笔。

这画要是放到后世,加上画轴、盒子都能换等重的黄金了。

裴元连忙将画小心的递给陈心坚,“好好好,快去装裱了,切莫出了差池。”

陈心坚接过画,正要往外走,裴元又叫住,询问道,“对了,谢彬他们去哪里了?”

陈心坚听到裴元问谢斌等人,于是答道,“他们喝的不少,千户回去之后,还又要了些酒。这会儿应该还在寺中禅房睡着呢。”

裴元“嗯”了一声,稍一沉吟,对陈心坚道,“装裱的时候放一张长一些的衬纸。等到那些人酒醒透了,你就拿着这画去给他们看。”

“等他们看过了,就让他们各自题诗。”

陈心坚听着,正要应下。

就见裴元看着陈心坚,用平静的语气说着冷酷的话,“没有题诗的,你就找个机会替我杀了他。”

陈心坚听得心中一凛。

裴元继续道,“一人没题就杀一人,十二人都不题,那就都杀了。这科不成,我还能再等。”

陈心坚听着裴元这杀气十足的话,赶紧低下头去,“卑职明白。”

裴元脸上的冷意和缓了些,温声向陈心坚道,“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陈心坚连忙道,“卑职不知。”

裴元叹了口气,说道,“因为你之前给他们看到的太多了,我必须替你补这个口子,下去做事吧。”

裴元在PUA的陈心坚一阵汗流浃背后,爽爽的起来吃了点东西。

他看了看自己案头的那三份奏疏,拿起来去找张松。

张松正在镇抚房中处理着公务,他的职责和朝廷的通政使差不多,也是把各类的文件审阅后,写个简单的摘要贴在外面,以便裴元处理。

见到裴元过来,张松连忙起身。

裴元示意张松坐下,然后将那三份奏疏扔在他的桌子上,“去查查这三件事。”

张松将奏疏展开,看了几眼,随后问道,“是要应付礼部还是……”

裴元道,“好好查查。只要那里产出的粮食籽粒饱满,结穗又多,你就让人把那嘉禾周遭一亩的粮食,给我连根取来,我要亲自瞧一眼。”

说完,还明确了下,“就算是奏疏上的内容有所夸大也无妨,我想要的是那些好粮食。”

裴元对农业科学不是很懂,也不太了解自己那点半吊子的水平管不管用。

他只是本能的觉得,如果把各地好的粮食集中在一起种植,然后由着它们长出更好更强壮的粮食,应该会起到作用。

好粮食的标准是什么来着?

籽粒多,茎秆矮,好像是这样……

就算一两次不成,多试几次或许就会有效果了。

而裴元手中这小小的权力,只要能发挥出来,就能轻而易举的为他找到整个天下最好的那些粮食。

裴元看着那三本奏疏,琢磨起来。

或许,该把这些喜欢搞祥瑞的地方官,赶到这个新的赛道才好。

他看了看张松的桌案上,询问道,“前两天我要转给礼部的那些奏疏呢?”

张松闻言,赶紧从旁边的一个箱子里取了出来,口中还解释了一下,“礼部的这些公文都是需要咱们千户所查证的,若是就这么直接送回去,只怕会落人口舌。”

“不如就先放几天,也好杜绝非议。”

裴元笑了笑,说道,“没必要。”

说着,翻开一本,见上面批的“查无实据”,随后向张松伸手示意。

张松赶忙把笔递了过来,裴元又在后面补了一句,“冀图幸进。”

又翻开一本,见上面批的是“妖言惑众,所言不实”,于是又补了一句,“媚君罔上,有失臣体。”

裴元小小的任性着,挨个补了一遍。

等确保把别的赛道统统堵死,这才拿出那三本奏疏,口中嘟囔道,“本该查实了再说的,算你们走运,就当是千金买马骨了。”

接着提笔在那三本奏疏上写道,“嘉禾发秀,昭应昌期。太平之符,于是乎在。非止陛下德通神祇,亦有州县抚育群生。”

写完之后,裴元把奏疏放在一起,对张松说道,“等会儿就让人给礼部送过去。若是他们有疑问,你就告诉毛纪,我是个坏人,从来都是,不要觉得我一直都很好说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