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 分类:女生 | 字数:0

0386 不奋斗不是我裴元的兄弟

书名: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字数:4.1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裴元回了摇晃的马车上。

已经暗中窥得始末的霍韬,忍不住谏言道,“这谷大亮实在是个小人,他连谷大用的螟蛉子都能下这么狠的手,要是哪天和咱们闹翻了,只怕也是个翻脸无情的。千户还是和他保持距离才好。”

裴元对年轻人,还是鼓励为主的。

当即道,“说得好。”

又问,“那霍生有何高见呢?”

霍韬下意识就想说,自然是抢在对方之前翻脸无情了。

可是他刚骂了谷大亮是小人,又对裴千户说要和谷大亮保持距离,自己再这么说,岂不是有些打脸。

霍韬立刻来了个四平八稳的回应,“还是要多亲近忠直之辈为好。”

裴元笑道,“言之有理。”

他想了想,“既然这样,我正好有一桩差事安排给你。”

霍韬闻言,立刻坐直身子,“千户尽管吩咐,学生一定尽力而为。”

裴元便吩咐道,“我已经交代了山东巡抚王敞,在山东大力宣扬文教。”

“过些日子,他会召集山东各府的举子们去济南。一来,请大儒给他们讲学,帮他们精进课业;二来,王敞也会给举子们解释时事,以便有助策论。”

“除此以外,还会给举人们赠送些银两、纸、墨。”

霍韬听完,立刻衷心恭维道,“千户此举,可谓有莫大功德。”

裴元对此,倒是没有居功。

在封建社会,搞教育是个投资不大,但是获取声望特别容易的活儿。

毕竟,声望不就是由这些读书人传播的吗?

读书人只要过得好,那就是盛世繁华。

以往的时候,各地巡抚到任,一般也是先搞教育刷声望。只不过王敞这次的力度特别大,除了邀请大儒,还真金白银的有财物相赠。

虽说是花的公账,但是这种事情,满朝大臣谁都说不出来一个“不”字。

至于路费,那就不必担心了。

王敞邀请的举人都是有功名的,一路走驿站,可以免费吃住。

裴元对霍韬说道,“到时候,你就去王敞那里帮着做些事,增长增长为官的见识。顺便接触下那些各地的举子们。若是有忠直之辈,就帮我记下来。”

裴元怕霍韬不能充分了解自己的意思。

说的露骨了些,“脑子太活泛的不要,要找那种有一股倔劲的。要是有合适的人,就算才学差些,也无所谓,我自会保他们一个功名。”

“到时候,你把名单交给王敞,他会出面帮我做剩下的事。”

霍韬已经听明白了。

这特么哪是去找什么忠直之辈?

这分明就是想要找那种,收了后能死心塌地的憨直之辈!

那你可真是选对地方了。

他已经能想象到,一票膀大腰圆的举子见到裴千户纳头便拜,口称哥哥的场景了。

霍韬意识到自己会错了意之后,也明白了自己最初的回答有问题。

看裴千户的作为方式,他也一定是更倾向于“抢在对方之前翻脸无情”这个答案的。

只是霍韬总不好重新回答一遍吧。

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效”,霍韬正琢磨着该怎么向哥哥表达,自己已经修正了三观,就听裴元问道,“我听说,你们这些举子会试之前,都有文会什么的,用以相互结交,有这样的事情吗?”

霍韬答道,“确实如此。”

裴元来了点兴趣,问道,“上一科,有个三甲同进士叫做桂萼,你认得吗?”

霍韬想了下,约莫有点印象,“好像是个脾气很臭的家伙,我和他接触不多。”

裴元说道,“这是个人才啊,你们可要多多亲近才是。”

霍韬听了有些为难,倒不是因为桂萼的坏脾气,而是他和桂萼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这样找上去实在太过冒昧,再说他连桂萼在哪儿都不知道。

霍韬如实答道,“学生和他交往不多,桂萼中了金榜之后,更是再没联系,现在也不知道他人在何处。”

裴元已经让人核实过,直接答道,“观政后去了丹徒,现在在做知县。”

这下霍韬真的大吃一惊了。

整个正德六年辛未科的三百多号人,裴千户只在意一个桂萼,甚至还将他的去向打听的明明白白,此人这是要大用啊。

霍韬不敢大意,连忙道,“学生会想办法和桂萼联系上。”

裴元倒也体量霍韬的难处,说道,“也不急于一时,等到今年恩科过后,你们同在官场,也好说话一些。此人还需要在基层稍加磨砺。”

桂萼就是那个在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了“一条鞭法”的人。

可惜,没有一个强势的内阁,将这政策推动下去。

一直到五十年后,这个“一条鞭法”才在张居正手中发扬光大。

裴元对大明经济的模型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思路,这个“一条鞭法”就是启动所有环节的钥匙。

和别人比起来,能够想出“一条鞭法”的桂萼,显然是最适合推动这项政策的人。

如今裴元还没做好准备,只能让霍韬刷着友好,做点前置工作。

霍韬听出裴元暗含的意思,裴元这是不但确定今年有恩科,而且还许诺了自己前程。

当即大喜过望的连忙应了下来。

待车上又静下来,裴元才闭着眼,默默的想着事情。

今日谷大亮的偶露峥嵘,以及谷本的死,让裴元心中拉响了警兆。

他自以为稳妥的布局,其实有着很大的变数。

裴元靠着一层层谋划编织的网,有几个重要的锚点,王敞、谷大用、萧韺、陆訚、李士实、霸州军。

王敞不必说了,自己靠着威慑收服他,又在淮南和王敞一起,同霸州军做下里应外合的勾当。事情的前前后后,都能找到旁证,裴元还特意保了作为直接证人的齐彦名一手。

身为南京兵部尚书,这个罪名足够让王敞死无葬身之地。

谷大用就不必说了,此人先是在阳谷谎报军功,又和裴元为了重立西厂,合伙谎报了罗教的事情。这两件都足以让天子失去对他的信任,让他彻底失去一切。

更何况,裴元还可以把梁次摅的死硬栽到谷大用头上,因为这件事的直接受益人,就是西厂复立的谷大用。

如果和前面的事情关联在一起,那失去天子信任的谷大用,绝对承受不了梁储的报复。

萧韺的情况和谷大用相似,他也在阳谷一战谎报了军功,更越界的是,为了防止冒功暴露的隐患,他还配合裴元吞掉了那六百徐州兵,并把这些地方卫所兵,私放进了京城。

等到他和裴元联手黑吃黑了河道总督张凤,两人也能彻底绑在一起了。

陆訚和裴元的关系相对稳固一些,不提两人合伙做过的那些事,陆訚本就对裴元很是欣赏。

要是提两人做过的事。

那么淮北之战,陆訚和白玉及时的埋伏了霸州军的后军,该怎么解释?唯一的可能就是,陆訚提前知道了霸州军的突围路线,并且知情不报,任由朝廷花了数月之功组织的防线,被霸州军拉扯击溃。

再说到私放最核心的霸州军骑军的事情,更是能让朱厚照把陆訚的皮剥下来。

李士实就比较走运了,他就掺和了一件事。

帮助宁王营救了霸州军的几大贼帅,和最核心的那数千霸州贼。

这个案情最为简单,审问的时候可以少挨好几顿打。

至于霸州军,理论上来说,现在的霸州军是失控的。

他们现在已经没了朝廷兵马的威胁,一旦热血上头,很可能会把裴元卷入麻烦之中。裴元现在只能庆幸,总制都御史陈金还在江西带兵平叛,这能让已经极度厌战的霸州军,保持足够的冷静。

只要事情过上一段时间,这支霸州军就成假的了。

不过说实话,裴元对这支霸州军的威胁并不放在心上,哪怕刘六、刘七不惜一死跑到北京告御状,裴元也不怕。

因为裴元前后做出的那些事情,根本没人会信。

在理论上,这几个锚点是可靠的,但是谷大亮的出现,让裴元发现了这些锚点的不稳定性。

一旦出现了逻辑外的因素,很可能导致裴元的掌控结构大崩盘。

而且随着裴元的实力增强,裴元也在思考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朱家得国极正,王权来自天授,那自己的王权来自什么呢?

总不能就依靠这么几个阉党反贼吧?

这些人如同依托在大树上的藤蔓,本身就是借着天子的势。

一旦朱厚照和文臣的对立严重,或者裴元本身和朱厚照出现对立,那么这些“势”,就会变为虚幻泡影。

连谷大用、萧韺他们这些人,都可能会死无葬身之地。

那自己又拿什么维持这泡影上的基业呢?

裴元想来想起,还是觉得这个信手为之的罗教,才是能打下根基的第一块石头。

裴元从市井百姓中鱼跃而出。

那么就应该把自己的王权,建立在市井百姓的拥戴之中。

裴元想着,睁开了眼,敲了敲车厢。

陈心坚的声音立刻在车帘外响起,“千户,怎么了?”

裴元道,“路上无聊,你让人快马去武清或者宝坻,找几个会说书的来,给弟兄们沿途来几段。”

陈心坚在车外问道,“千户想听什么?”

裴元淡淡回,“西游记。”

陈心坚身为邪教教主的弟弟,又是裴元的亲随,自然知道一点秘密。

他立刻道,“卑职明白了,这就安排人去做。”

裴元“嗯”了一声,说道,“不要弄出太大的动静,只说是城外庄园做寿,高价哄出城外,然后再绑走。到时候,就带着人去河西驿找我。”

西游记什么的,现在听听就罢了。

若是等罗教的教义四下传播之后,那么这一支南下的锦衣卫官军,专门找了很多说书人讲西游记的事情,就透露着诡异了。

偏偏那些说书人又都是大嘴巴,裴元也只能做好最坏的打算了。

陈心坚听了说道,“那卑职亲自去一趟。”

见裴元没反对,他就赶紧策马离开,叫了几个做事精细的亲兵,分头而去。

等陈心坚走了,霍韬见裴元撩开车帘看着窗外,没有再想事情的意思,于是小心翼翼的说道,“千户,其实学生也读过一遍西游记。”

“哦?”裴元回过神来,看着霍韬,“还记得多少?”

霍韬谦虚道,“卑职从小有过目不忘之能,想来能复述出个大概。”

裴元这下不怎么困了。

这小子真踏马欠揍啊。

裴元见车窗外候着的换成了程知虎,便对他说道,“让司空百户和岑猛过来。”

很快司空碎和岑猛都策马到了近前。

裴元直接道,“上车。”

话音一路,赶车的亲兵当即把马车赶到道旁。

两个家伙身上都带了甲,费力的把铠甲、武器去了,这才上了马车。

马车里的空间不大,坐四个人倒还绰绰有余。

等马车再次动起来,裴元才对司空碎和岑猛说道,“好了,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济南之前,你们就在我马车里和我一起听霍生讲西游记。”

霍韬听完直接有些傻眼。

西游记辣么长,莫非我要讲一路?

见霍韬有些愣神,裴元对他淡淡说道,“除了给我们复述,你还要设法让我们相信,那些光怪陆离的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

“什么?”霍韬更是瞪大了眼睛。

他张口结舌了一会儿,才对裴元说道,“可西游记不是故事传奇吗?”

裴元脸上的表情平静又认真,“对,说服我们。”

就在霍韬越发觉得荒诞的时候,裴元对他说道,“你以为我在为难你?田赋在一个月前,就在做这件事了。你要做不到,我也不会勉强,反正等田赋回来也是一样的。”

霍韬脑海快速地运转。

他听到田赋在一个月前就在做这件事,这才相信裴元不是在戏弄他。

既然如此,那倒可以试一试,说不定还能给裴千户留下更好的印象。

裴元看了看乐呵呵的司空碎和岑猛,“你们要好好地把霍生的话记住,等到了济南,你们也要来做这件事。我会和你们一起,为咱们的第一块石头奋斗。”

司空碎和岑猛听了都有些慌神,他们哪懂这个?

两人连忙哀求道,“卑职不听了,卑职们大字不识一个,哪能做得了这个。”

裴元的态度很是坚决,严肃道,“不行,不奋斗不是我裴元的兄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