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 分类:女生 | 字数:0

0482 诸事顺遂

书名: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字数:4.0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这时候曾甲就请来了两位草头神,为朱棣治好了病。

于是朱棣就为这两位草头神建立了洪恩灵济宫,并且制定的祭祀规格非常高。

每年的正旦、冬至、皇帝生日,要派内阁礼部官员及一名太监,代表皇帝到灵济宫致祭;神仙的诞辰,由礼部官员致祭;平时初一、十五由本宫的道士致祭。

之后哥哥徐知证被朱棣封为“金阙真君”;弟弟徐知谔被封为“玉阙真君”。

要知道朱棣可是自诩为真武大帝转世的人,他都这么推崇这两位,后世人岂敢怠慢。

于是正统初年,二人被加封为崇福真君、隆福真君。

成化年间,徐知证被加封为“九天金阙总督魁神洪恩灵济慈惠高明上帝”,徐知谔加封为“九天玉阙总督罡神洪恩灵济仁惠宏净上帝。”

两位好兄弟,就这么走完了从“将军”到“上帝”的历程。

所以这个名单,裴元哪敢轻易去碰。

他随手落下一笔勾掉一个名字,很可能就是一个很有来头的神明断了祭祀香火,最终磨灭人间。

裴元的小肩膀,哪顶得住这个?

这件事……,还是让韩千户来吧。

裴元想到韩千户,一时不免静极思动起来。

一年前的这时候,自己负债累累,刚被从东厂退货。

还因为让北镇抚司蒙羞,被百般刁难。

当时张容召见自己,裴元甚至都认为自己有可能被锦衣卫除名,连最后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

裴元还记得当韩千户出现的时候,自己像烂泥里的狗一样,狼狈的跪在那纤细的小腿前。

而如今——,我裴阿元站起来了!

裴元一时心痒,怦然有南下之意。

除了礼部的事情麻烦点,夏家和萧家都没让裴元操心。

夏家鼓动了长宁伯周彧也去卖惨,一时间,关于寿宁侯霸凌各路外戚的事情甚嚣尘上。

关键这些都还是事实。

朱厚照本来就对他的两个舅舅有些反感了,这下更是屡屡让人去张鹤龄府上训斥。

夏家经过了裴元的分析,已经明白这天子有多不靠谱。

虽说张鹤龄吃瘪,但是他们也没有嚣张的底气,在联系不上裴元后,直接见好就收,乖乖的在庆阳伯府里躲避外面的是非。

得益于萧敬的助力,夏皇后也终于能和宫外互相传递消息了。

当夏皇后拿到夏助的平安符时,夏皇后的心情还是很震撼的。

她没想到,仅仅只是当时的一个念头,竟然给自己现在的处境,带来了如此大的转机。

那个裴千户居然有这么大的能量,能在张太后的封锁下,和她建立联系。而且出手的人,还是内廷的四朝老臣萧敬。

只是夏皇后生性谨慎,对这条消息渠道的可靠性抱持怀疑,又明白言多必失的道理。

因此除了告知外面一切平安,并没有多说旁的。

尽管如此,能够和外面有一个互通消息的渠道,也让形似幽禁的夏皇后多了一些指望。

这点期待虽然渺小,但是却让夏皇后那绝望的世界多了一条缝隙,可以吹到外面的风,看到了外面的阳光。

裴元对夏皇后的反应也很满意。

能静静地等待和蛰伏,不给他裴千户添乱的盟友,才是好盟友。

与此同时,已经在夏皇后面前露过脸的萧敬,也趁机急流勇退,向天子表达了想要外任的想法。

朱厚照虽然觉得惋惜,但是在还有一个不错人选候补的前提下,他也没必要为了这点可有可无的事情和太后作对。

萧敬年龄不小,自然不可能再去宣、大或者西北那等边塞要地。

最终给他的安置,是让去遵化的官营铁冶厂。

之所以这么安排,主要的考虑就是离得近,萧敬真要是哪天撑不住了,萧韺和萧通也能及时奔丧……

这个铁冶厂位置就在后世的河北唐山,是大明很重要的一个炼铁基地。

正德四年的时候,这里开了大鉴炉十座,共计炼生铁四十八万六千斤;白作炉二十座,炼熟铁二十万八千斤,钢铁六万二千斤。

作为一个大型冶铁中心,这里有人数不少的匠户和民夫。

而且这里的匠户已经开始细化了,除了烧炼铁水的匠户,还有烧炭的、淘沙的、铸铁的、炒炼的、铸铁的。

铁制品向来都是油水很充足的一个行业,萧敬去了那边,随便捞一点,就可以很舒服的在那养老。

裴元对这个结果也比较满意,至少萧敬去遵化不用南下,不会干扰他干掉张永的计划。

萧敬的离场,让提督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人选,迅速确定下来。

有平定霸州之功的陆訚陆公公,正式上位成为了内相之首、司礼监掌印太监。

谷大用也终于摆脱了都知监掌印的名头,做为西厂厂公,依靠强宣称拿回了御马监掌印的身份。

等到后知后觉的大珰们带着贵重财物连夜跑去向陆訚谄媚时,陆公公表现得十分从容,且平易近人。

而且新任的陆大掌印,还像没事人一样乐呵呵的和他们一起键政,激烈的讨论萧敬怎么这么想不开,在争夺大位的关键时刻,突然失智的跑去支持被幽禁的夏皇后。

这让不少对陆訚不了解的大珰,都不由暗暗心惊。

——没想到陆公公城府这么深,居然装的事不关己一样。

李士实在得知陆訚成功上位之后,得意的跑来裴元这里邀功。

裴元对此,也给出了让他满意的回应。

宁王恢复三卫的事情,只要李士实能够闯过前面两关,那么司礼监用印的时候,绝对不会耽误事情。

裴元悠闲了没多久,那件事也终于有了结果。

在裴元离开后,陈心坚就为那些举人在附近的寺庙重新安排了住宿。

这些寺庙本就有一定的招待留宿的职能,比起那些旅店客舍还更加的清幽,很适合用来备考。

一直等了几天,那画卷才匆匆装裱完毕,陈心坚得了东西,就拿去给几位举人看了。

举人们见画的惟妙惟肖,彷佛当日场景再现,都对此赞不绝口。

当陈心坚提议在画卷的衬纸上联诗的时候,众人都欣然同意,依次将诗题了。

裴元在听说所有人都提过字后,也是长舒了一口气。

如今种子已经种下,就是静待花开的时候了。

现在霍韬就在跟前,裴元也不好明目张胆的用这家伙的文章投喂那些举人。

于是他让人将霍韬的那些文字收集起来,给田赋送了过去。又让田赋把日常写的文章送到了京城。

裴元对这两个卧龙凤雏美其名曰,找机会让考官熟悉他们的文风,方便帮他们的录取。

实际上则是以他们两个为锚点,对这场科举精准爆破。

这两个的名次都很高,现成的答案就在这里。

这种关乎意识形态的考试,与其揣摩那些考官,不如直接揣摩他们。

柏峻、谢彬他们这些举子,都已经知道了场外功夫的重要意义,见千户哥哥特意送来让他们认真研究的东西,都心领神会,看的如饥似渴。

期间,裴元又和他们喝了两次酒。

接着,就等到了礼部尚书王华,正式公布了科举的日期,拿出的关于科举的细则。

这次因为是第一次大范围的恩科,因此也沿用了宋朝时的一些惯例,比如卡了举人的身份,只针对举人这一阶层进行录用考试。

日期则定在九月中旬。

能得到消息如期赶来的举人,都有机会参加这次恩科。

若是没有得到消息,也一时半会儿赶不到京城的,就只能等正德九年的正科了。

毕竟,你坐马直达,啊不是,你连消息渠道都没有,你就没资格参加这次恩科。

这次以陪考为名,以近距离观察时局为主的严嵩,厚着脸皮借住到了王守仁的家里。

欧阳必进因为是考生,只能避嫌,自己住在外面。

霍韬作为裴元看重的柱石之才,早就在入京前就由云不闲为他租好了院子。

他见欧阳必进很受裴元看重,刻意结交下,关系迅速升温。

在得知欧阳必进要寻找住所的时候,直接约他同住。

裴元见大家的学习气氛如此之好,也只能忍痛不顾罗教的发展,让田赋进京,为接下来的考试做准备了。

这一日,裴元得了云不闲从山西发回来的密报。

原来那所谓的弥勒教余孽,果然是一些商人假扮的。

他们借用弥勒教的名头,偷偷的向关外贩卖铁锅、药材、茶叶,从达虏各部换取皮毛等物。

云不闲大致摸清了一些人的规律,打算干一票大的。

裴元想了想,又给云不闲支持了五十个锦衣卫。

尽管裴元不太喜欢云不闲,但云不闲毕竟在为他做事。

赚多赚少的另说,至少云不闲做事的认真态度,就值得支持他一下。

也就是锦衣卫们刚走,陈心坚就急匆匆的来对裴元回禀,“千户,查到张雄的消息了。”

“哦?”裴元立刻来了精神。

“张永南下”和“张雄北上”,这可是刺杀张永的极为重要的两大先决条件。

张永虽然下台了,但毕竟之前也做过内相。

各方习惯的是和气收场,就算是不肯罢手,也最多是进行政治追杀,很少物理意义上进行肉体消灭的。

这些年干过这事儿的,一前一后也就两个。

前面的是刘瑾曾经派刺客追杀过流放的王守仁,后面的是宁王派骑兵追杀并焚烧了费宏的座船。

这两人不太讲规矩,但大多数人还是担心自己下台后,也可能会被对等消灭,因此做事还是很节制的。

裴元可以确定,只要张永一死,一定是正德七年最大的一桩案子。

甚至要比杀了梁次摅,屠了整个三河驿的那桩案子还要大。

只有张雄这个背景雄厚的,才能扛起这件事,避免后续的调查扩大化。

裴元便立刻询问道,“人到哪里了?”

陈心坚连忙道,“已经从南边返回了,按照估算,这会儿应该已经快到扬州了。”

陈心坚也知道裴元关心什么,直接对他说道,“我们的人悄悄地查了沿途的簿册,根据在驿站登记的人手来看,他们一来一回相差的人手甚多。”

“从北京一路南下的时候,人手都在六百多,从南边回来的时候,就只有两百多了。”

陈心坚感叹道,“这一趟,张雄损失惨重啊!”

裴元追问道,“有没有弄清楚具体的过程。”

陈心坚摇头,“他们的情绪不高,不管是用餐还是旁的,都很少说话,也没人提受损的事情。”

裴元心道,该不会是那些利益集团把这些跑去收税的东厂缇骑打自闭了吧。

裴元幸灾乐祸了一会儿,又有些为以后该如何应对南边的局面犯愁。

不过眼下也不是顾及那么多的时候,既然张雄已经在北上了,裴元就该尽快准备了。

于是他又问道,“张永那边呢?还没做好南下的准备吗?”

陈心坚答道,“应该是还想拖延几天,指望着天子回心转意吧。毕竟当初谷大用那会儿,不也是后来又重新启用了他,还为他重开了西厂。”

裴元断然道,“不能给他侥幸的空间。”

他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你让人放出流言,就说张永对外扬言,说是太后曾经对他有承诺,一定会力保他的位置。所以张永打算以拖待变,等待太后开口。”

陈心坚不解的询问道,“千户是打算借此激怒陛下,或者是太后吗?”

裴元听了笑道,“杀鸡焉用牛刀?这个流言只需要让张永听到就行。”

“就算张永真有这个心,也该是像老狗那样默默等待主人的垂怜,而不是大张旗鼓的宣扬,置主人于难堪的境地。”

“张永身为宫中老资历的宦官,岂会不知道那母子二人刻薄寡恩的性格?”

“他听到这样的流言后,自然能看明白这流言的杀伤力。哪怕为了避嫌,他也只能被迫尽快离开京城南下了。”

“毕竟有些事情,还是经不住琢磨的。”

“他是不是这么想的不重要,关键是听到这些的人会怎么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