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 分类:女生 | 字数:0

0422 裴元的朦胧美

书名: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字数:4.0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谷大用在听说天子要详细询问更多经过时,就有些慌了。

他知道个鸡儿啊。

在整个平叛过程中,他只记得别人给他送的礼。

没送过礼的,他连名字都记不全。

各种军事计划,基本都是陆完他们制定的,谷大用只负责点头而已。

这次的《转战山河四省,盘点我心中的平叛英雄》,谷大用连第二篇还没背完,这要是被那位聪明天子诘问几句,岂不是要当场露馅?

好在,这都在某人的预料之中,这几天的称病,除了要确认款项到没到位,也是为了这个事情做的伏笔。

于是谷大用连忙上书,说是自己身上带了病气,仓促间不敢进宫面见天子。

正好,在山东清剿罗教的时候,和镇邪千户所千户裴元过从甚密,平叛的事情,他尽知之,可以由裴元代为通禀。

朱厚照听说谷大用生病了,连忙让御医前去诊治。

那御医出城,去了驿站探望了下,这个名震天下的西厂督公。

出来后,就十分遗憾的表示。

“没救了,准备收尸吧。”

谷大用见能轻易蒙混过关,十分的高兴。

他也只是拿出了十分之一的功力表演了下,没想到连御医都骗过去了。

对了,昨天裴千户让侯庆来剪走了自己一缕头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朱厚照听说谷大用病危了,对这个服侍自己多年的老太监有些惋惜,只是他薄情惯了,让人赐了些药材,随后就打算传旨让裴元入宫。

只是传旨的小太监还没走,朱厚照就一转念,想起几次和裴元在宫外的相遇,以及探讨事情的场景。

心中又觉得,若在宫中一问一答,却也拘谨。

似那等痛快有趣的事情,该在人群熙攘处,痛快的拍掌击节才好。

而且还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出宫走走。

于是,等确定裴元在智化寺驻地做事后,朱厚照就让钱宁安排着,让裴元第二日去大慈恩寺外的老地方相见。

裴元得到了朱厚照的传召,也算是松了口气。

这都一个月过去了,霸州平叛的功绩迟迟没有兑现,反倒舆论汹汹,把事情复杂化和扩大化了。

有句话说得好,真理越辩越明。

但是政治需要的,不就是那点朦胧的美吗?

事实上,不但朝廷焦虑,就连裴元也需要快刀斩乱麻的推进此事了。

因为他自己身上也有很多的朦胧美……

一旦太多的东西浮出水面,那裴元也没有好果子吃。

第二天一早,裴元就去大慈恩寺外,初见朱厚照的那处茶铺里侯着了。

裴元知道朱厚照有微服出访的爱好,他怕穿着官服碍事,便只穿了便装。

或许是天气渐热的原因,不少人都愿意出门了。

大慈恩寺外的茶铺中,仍然有不少举人,在快乐的键政着。

原本有许多外地举人听说霸州叛乱平定了,道路已经安全了,都已经南下走了好几天了,在驿站听说最近有“大议功”这种热点,又忍不住折返回来,热烈的加入了大讨论。

举人们的立场自然坐的很正,基本认为是朝中那些无能的武夫,想趁机在这件事里搅浑水。

也有少数愤世嫉俗的异类,觉得那个裴德说的有点道理,要不是地方官府实行苛政,也不至于有那么多人造反。

裴元听了一会儿,大致判断炒热舆论的这一步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该是为武人造势,顺便靠着推高的功勋,给陆訚这个首功谋求一个伯爵的时候。

陆公公做事地道,配合度很高,在裴元的游说下,为了全取平叛之功,连私放刘六、刘七这样的事情都干出来了。

对于这等人物,他裴千户有功必赏。

约摸等到快散朝的时候,便有许多精干的汉子,陆续进入茶铺。

他们也不驱赶旁人,有了空座,就去占上,要些茶点慢慢吃着。

这些人显然也明白朱厚照要的就是这种氛围感,十分低调的没去做扫兴的事情。

裴元还看到穿着便装的钱宁进来扫了两眼。

钱宁和裴元对视了一下,只是点点头,也没过来搭话。

又过了一些时间,才见一个魁梧公子,做书生打扮,乐呵呵的进了茶铺。

裴元起身,朱厚照连忙伸手示意阻拦。

裴元便等朱厚照同桌坐了,才向朱厚照请罪,“卑职失礼了。”

裴元选的这处位置略偏一点,周围又坐了许多锦衣卫的密探,倒也不怕被人听去。

朱厚照兴致勃勃的四下打量了下,又听了会儿举子们的键政,才对裴元道,“莫要扫兴。”

裴元便不再提此事。

两人在智化寺时,曾经在蒲团上对坐闲聊过,朱厚照自己不在乎,裴元自然也不想拘泥什么虚礼。

裴元前些天还刚进宫见了朱厚照,彼此也没什么新奇感。

朱厚照也没急着问霸州平叛的事情,反倒津津有味的,继续听那些举子们的谈论。

又听了好一会儿,朱厚照示意了下举子们那边,向裴元询问道,“裴元,你也听了半天了,有什么感触?”

裴元想了想,说道,“很多人关注的不是平叛本身,也不怎么讨论平叛的过程,而是在关注平叛的影响和后果。”

“可见事情的真相如何其实并不重要,这个真相能带来什么才更重要。”

裴元也不希望朱厚照太过关注平叛本身,因为那里有太多裴元的朦胧美,裴元现在想引导的,是让朱厚照花费精力去解决后续的问题。

朱厚照见裴元这么说,笑道,“你的观点倒是独特。”

朱厚照还以为裴元会在文官和武将之间挑一个立场站队,然后再表达看法。没想到裴元既没站在文官那边,也没站在武官那边,而是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情。

裴元想了想,对朱厚照说道,“卑职可以立刻证明自己的观点。”

朱厚照听了,来了兴趣,“咦,你怎么证明?”

裴元慢慢道,“陛下刚才听到的那些举子观点,大多数是支持文官,只有少数人在反思地方苛政的吧?”

朱厚照点头,“不错。”

裴元道,“那卑职可以用一句话改变他们的想法,让这些举子,转而支持武官。”

朱厚照闻言吃了一惊,“这怎么可能?”

朱厚照这等聪明人,哪能看不出来,这些举子做判断的根本,是他们的身份和立场。

叛乱到底是怎么叛的,平叛到底是怎么平的,他们根本就不在乎。

他们是文人,屁股在文官这边,当然要支持文官。

裴元低调道,“卑职可以试一试。”

朱厚照越发来了兴趣,“快试快试。”

裴元便起身,向那店家招呼道,“给我打一角酒来。”

茶铺也兼做些酒肉生意,只是因为在大慈恩寺外,为了顾及前来礼佛的贵人,往常都是要去后院中享用的。

那掌柜见裴元只要酒没要肉,也就装糊涂的让人送上酒来。

裴元拿了酒杯,缓缓起身,到了那几桌高谈阔论的举人们跟前,稍微听了一会儿,便举杯小声为他们祝贺了一句。

那些举子们稍微一愣,也很快以茶代酒,和裴元对饮了一杯。

裴元只说了一句话,敬了一杯酒,随后就脸上带着和善的笑意回来。

朱厚照想要问什么,见有举子还在频频打量裴元,便没急着开口。

那几桌举子们稍微静了片刻,又继续之前的讨论。

朱厚照有些期待,想问询裴元刚才说的什么。

却听裴元不动声色的说道,“且让卑职卖个关子,若是这法子说早了,万一不效验,难免有蛊惑君王之嫌。”

朱厚照是识趣之人,也喜欢享受这些有趣的事情。

便笑道,“无妨,那就看看再说。”

两人都不多言,继续听那些举子们讨论这次“大议功”的事情。

只是听着听着,朱厚照脸上的笑容就慢慢消失了,不一会儿,甚至变得有些凝重。

他时不时的打量裴元,眼神也带着些思索。

因为,只是短短片刻时间,那些举子们议论的方向,就已经风云突变!

对朝臣昏庸失察和地方官府施政虐民的抨击,转眼占据了主流。

在那些举子们的慷慨陈词中,“苛政猛于虎”,成了提到的最多的字眼。

之前那些愤世嫉俗的,越发高声。

原本没发表看法的,也开始附和了。

之前那些对武官们嘲弄的大多数,不但没再开口,反倒有些人还对新的话题来了兴趣,热烈的加入了讨论。

不少人甚至已经开始具体的讨论,哪些州县的施政,让百姓困苦不堪。

得到骂声最多的官员,自然是前任顺天府尹,现在的兵部侍郎李浩!

毕竟说到底,朝廷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就是为了平定之前他治下百姓的叛乱。

而霸州军的迅速扩散,似乎又证明了这家伙在兵部侍郎任上,也不称职。

有些人还阴阳怪气的表示,要去问问李浩,到底是怎么做的,才能让激怒温顺的百姓,让他们成为“强于北虏”的暴民。

朱厚照深吸几口气,脸上凝重的神色慢慢和缓,随后盯着裴元,严肃的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你是怎么让这些身为文人的举子,转而支持武人的?”

“你怎么做到,只用一句话,就让这些身为文人的举子,转而支持武人的?”

裴元自然不能对朱厚照隐瞒什么。

便对他恭谨的说道,“卑职只是对那些举子们说。”

“刚才听到他们的谈论,对他们的正直之心很是钦佩,等朝廷清理地方弊政后,肯定会大面积的空出官员,说不定以他们举人的身份,就有主政一方的机会,他们治下的百姓,得到这样正直的官员,实在值得庆贺。”

裴元说完,朱厚照愣了片刻,接着露出了恍然之色。

他情不自禁的以拳击掌,说道,“原来如此。”

文人支持文官,大方向当然是没错的。

但是呢?

抛弃泛泛的概念,具体到那个文人自己呢?

特别是具体到这些,已经具有授予地方官职资格的举人们身上呢?

——我踏马要血流成河啊!都给我死死死死死!

毕竟那些武人们再怎么被打压,他们这帮举人也不可能去做百户、千户的。

但是如果追查这些年发生叛乱的州县的话,他们这个举人的身份,是真能去做知县、知州的!

甚至,如果要想确保有足够容错空间的话,那当然是撸掉的人越多越好啊!

朱厚照见识到裴元那彷佛魔鬼般动摇心智的手段,不由啧啧连声,“上次和你问对时,就觉得你很有本事,这次更是让我大开眼界。”

又感叹道,“这里有数十举子,都是各地俊秀之才。没想到被你一句话,就动摇了立场,倒戈相向。”

裴元连忙谦虚道,“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朱厚照摇头,“上次朕还说过,以后遇到为难的事情,会找你商量。没想到朕还是轻看了你,早知道就不外放你去山东了。”

裴元可不打算留在京城,跟着朱厚照一起倒台。便沉声道,“霸州一县的养马户,都能掀起骚乱天下的动荡,何况是山东已经渐成气候的罗教呢?”

“卑职听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陛下让卑职去山东,无形中平弥的祸事,不在霸州之下。”

“焉知,这不是‘一言而定天下’呢?”

朱厚照听了大喜,旋即自得道,脱口说道,“如此说来,那些人争来吵去,还不如我的功劳大?”

他半是玩笑的又道,“那我不是比咸宁侯仇钺还厉害了?我该得个什么侯?”

裴元一肚子的阴谋算计,险些被朱厚照天真住了。

他愣了好久,以他的反应能力,竟然不知道该怎么接。

好在朱厚照也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不着调,悻悻的嘟囔道,“不可以吗?”

裴元无话可说。

这家伙,可是在应州大捷后给自己加封了镇国公的,而且还不是荣誉性质的,是在兵部留档,实拿饷银的那种。

裴元只能道,“对陛下的封赏,非是卑职现在能计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