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 分类:女生 | 字数:0

0408 这个国家不能没有勇敢的人

书名: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字数:4.0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刘祥这家伙,怎么说呢?

确实天真了点。

但在当今这个年代,一个靠着读书科举,一点点爬到淮安知府这等位置,被霸州军绑了之后,询问从贼的百姓,还能得出“没有恶名”评价的人。

已经很可贵了。

可惜,这个中年男人的勇气和热血,终究是错付了啊。

当他带着淮安卫和大河卫,跑去逆击贼军,想要守护淮安的时候,却没想到会被淮安卫和大河卫直接卖了。

得亏霸州军是让他自己回去的,不是送他回去的。

要不然这后果,他都不敢想。

在裴元的印象中,这个淮安知府的下场,好像确实不怎么好。

这次战后总结,就直接发配去了贵州平越卫充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正德九年的时候,在京察中唯唯诺诺,只查出来五人冗官的吏部和都察院,重拳出击,考察天下诸司官员。

在这场以地方官员为主的考核中,以年老、有疾、罢软、不谨、才力不及等原因,查处各主要衙门官员一千五百六十一人,杂职衙门一千三百二十五人。

刘祥也有幸再次被拉出来锐评了下,给出的批语是“不谨”。

他不是“不谨”。

他是不敢信。

他不敢信连他一个四品知府都上阵了,那两支卫所的官兵,会不战而溃。

裴元对刘祥的印象不坏,在冷兵器时代,一个已经身为正四品的知府,能亲自站在前线上,就体现了他最大的责任感。

毕竟,这个国家不能没有勇敢的人啊。

回去的路上,裴元的心思还在动着。

要是以后自己想对付淮安卫和大河卫,那这个马上滚蛋的淮安知府刘祥,绝对是对淮安卫和大河卫仇恨度最满的一个人。

一个四品文官啊,就这么去贵州平越卫充军,也太可惜了。

只是想要硬捞,也不太现实。

如今正是论功行赏,追问罪责的时候,不管刘祥怎么和两个卫所互相攻讦,他被乱贼抓住的事情,是洗不掉的。

如果裴元硬保,那动静稍大,就会得罪手握两个卫,且正在上升期的贺环。

可如果后期想要利用刘祥,放任他去贵州平越卫绝对不是个好选择。

最好是能保留让他咸鱼翻身的一线可能,然后在将来的某个时刻,再放出来,专门帮着自己撕咬淮安卫和大河卫。

裴元想着,琢磨了下未来容易刷功勋的地方。

首先是未来的第二中央,宣府。

将来宣府将会是整个天下的关注中心,又是在朱厚照的眼皮子底下,刘祥比较容易得到出头的机会。

缺点在于,若是裴元计划顺利的话,贺环必定也会跟着朱厚照去宣府。

到时候刘祥稍有异动,可能就会被贺环这等枭雄察觉,然后毫不留情的提前绞杀。

而且,就算刘祥在宣府得到机会咸鱼翻身,他也一定会感恩朱厚照,忘记他裴元是什么阿猫阿狗。

接下来,就是山东备倭都司。

不管是未来经营辽东,还是用永乐通宝去日本收割,山东备倭都司都将成为裴元未来下注的重点。

如果刘祥在山东备倭都司的话,有自己的照应,获得一些足够他回归官场的功勋,并不是难事。

不过,这个方案也有个问题。山东算是经济不错的地区,作为流放地,显然太过宽容了,这可能会引发很多人的不满。

再之后,就是辽东都司。

辽东都司在朝廷的界定中,乃是苦寒之地,何况还要跨越大海才能前往,又增加了极大的风险。

那里虽然离得不远,但确实算是个条件艰苦的流放地。

把刘祥运作去辽东都司,不显山不露水,还能让刘祥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虽然他被霸州军俘虏的事情性质恶劣,但是因为官声很好被乱贼放回的这一桩,又足够传奇。

只要稍微运作,以后不是没有翻身的机会。

现在这家伙落魄,正是奇货可居的时候。

何况,他那正四品的资历又不会消失,一旦有了合适的机会,还是有望飞速向前跃升的。

裴元回了山阳县,好好睡了一晚,随后让陈心坚帮着去约人,想要见刘祥一面。

不想,没多久陈心坚就回来禀告,说是刘祥已经闭门待罪,谁都不肯见。

裴元懒得在刘祥身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便对陈心坚道,“再去。无论是递银子还是强闯进去,只要你去他面前,提提我的名字就行。”

又轻描淡写道,“以后,还有再见的时候。”

裴元简单洗沐了下,去客舍的前堂吃饭。

把东西叫好,又等了一会儿,陈心坚才回来,拉着凳子在一旁坐下,“办妥了。”

裴元也没询问陈心坚是怎么做到的。

这不重要。

等到众人吃饱喝足,就往回赶路。

路过阳谷的时候也没停顿,绕路前往济南。

这次进京,免不了就要推动恩科的事情,裴元还得监督下王敞这边的进度。

王敞见裴元风尘仆仆而来,知道裴元的目的,便向他说道,“我已经让人邀请各地的举子来济南,也寻了些致仕的乡贤名宿来讲学。只是……”

王敞苦笑一声,“只是老夫这个情况,怕是拉拢不来多少愿意投效的。”

王敞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体面致仕的巡抚,对那些举子们来说,可就就没什么吸引力了。

说不定,不但没什么帮助,还要背上不必要的政治包袱。

按照王敞的估计,能得到些虚与委蛇的就不错了,想要有人踏实投效,基本是不可能了。

裴元对此不以为意,“没事,总有无路可走的想来行险一搏,我想要的就是这些人。”

王敞闻言皱了皱眉。

身为老臣的自觉,让他果断劝谏道,“千户,那些跑来行险投机的人可靠不住。与其花心思培养这等人物,不如耐下心来,从生员中慢慢培养。纵然多耗些时日,也比这样稳妥。”

裴元听了笑道,“谁说我要花心思培养他们了?”

王敞一怔,随即追问道,“那千户这么在意这些举子,又是为何?”

裴元更正了王敞的看法,“我只是给他们个更好的机会,能不能把握住,从池塘里一跃而出,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若是真有出众的人物,我自然会加以重用。若是自己拼不出个所以然,我也不会在乎他们的将来会如何。”

王敞当即意会,这不就是西南夷流传的养蛊吗?

就听裴元又道,“我也不在乎他们可靠不可靠,现在能用就行。至于以后,呵呵。”

裴元说完,略带讥讽的淡淡道,“那些仗着野心和胆量,就自以为是的家伙,慢慢就会发现,他们的挣扎和努力,也不过是在我手中换了个位置而已。”

王敞听完。

虽是明白裴元在说那些举子,却也有种莫名的不寒而栗。

好在他早就臣服于裴千户的强大,已经放弃了挣扎的想法,倒也没有对那些士子太过共情。

理着裴元的思路,王敞已经大致明白了他要做的事情。

那就是依靠他这个山东巡抚的身份,大开方便之门,肆意的招纳门生。

然后养蛊一般,等着收割那拼杀出来的真正猛人。

裴元特意对王敞强调了句,“对了,一定要多多招收辽东的子弟,我有大用。”

裴元之前就和王敞大致谈过他的一些思路,王敞也明白辽东对他们这个团伙的重要意义。裴元简单一提,王敞就明白了裴元的意思,对此连声应是。

裴元也稍微给王敞透了点风,“等那些寻常士子来了济南,你不必多理会,尽管让那些乡贤大儒教导他们就是了。”

“但是所有拜入你门下的那些人,你不要胡乱教他们。”

王敞听得茫然,自己门下的弟子不教他们,那算什么门下弟子?

裴元已经在指点他其中的关窍了。

“你暗地让霍韬多写几篇文字,然后揣摩其中文风文理,让你的弟子跟着学习便是了。”

“只是此事不好明说,也不好当着霍韬这么干,能不能成,就看他们的悟性了。”

王敞是见多识广的人,裴元这一句话,倒让王敞明白了什么。

他一转念,想起当初裴元纳妾的时候,宾客各个来头不小,偏偏就有两个名不见经传的举人混在其中。

现在看来,分明是裴千户早就筹谋已久了。

王敞当即道,“下官知道该怎么做了。”

裴元满意的点点头,“到时候,我也会让田赋过来游学一阵,你也比照霍韬的方式办理。”

等到说完了科举的事情,裴元又说起另一件正事。

“对了,你从南大司马的任上离开后,和南方的那些卫所,可还有往来吗?”

王敞听了笑道,“千户说笑了。官场上人走茶凉乃是常态,琢磨这些不过是自寻烦恼。就算是之前有些联系,只怕下官现在送信过去,对方也要装糊涂的。”

裴元也笑,随后道,“给他们说,是有好事。”

“好事?”王敞来了兴趣。

裴元便把天子想要收一批干儿子当皇庶子的事情对王敞说了。

王敞听了十分震惊,下意识说道,“这事,只怕朝廷不答应吧。”

哪有把各路军头直接收成干儿子的。

这还讲不讲政治规矩了?

裴元冷笑道,“他们当然想反对,但是现在的时间太特殊了。这会儿各路兵马班师回朝,武官们又都云集京师。这种你情我愿的事情,就算杨廷和跳出来反对,能成什么事?”

王敞一想也对,那些武官们只要不傻,就会明白给天子当干儿子的好处,哪个会肯拒绝?

说不定为了抢着给天子当干儿子,还得打上一架呢。

现在正是那些武官们拥兵自重,又聚集在一起的时候,谁敢跳出来反对?

王敞有些纳闷的说道,“这件事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按照天子的性格,怎么也该先试探下内阁的态度再说。”

“内阁如果知道了这种事,又迫于形势,不愿和那些骄兵悍将硬顶。那他们就势必会把这件事捅出来,鼓动天下人站出来反抗。”

“如今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裴元轻咳一声,说道,“可能天子暂时还没想好,不过有我从中斡旋,应该是八九不离十。”

王敞心道,好家伙,感情是你想自己搞事啊。

裴元倒是没王敞想的那么夸张,收那些武官为义子,这确实是朱厚照自己的操作。

毕竟,但凡是个正经的穿越者,是想不到这么奇葩的手段的。

王敞听裴元这般大包大揽,便道,“既然是好事,我可以帮着挨个打听打听,看看他们是什么想法。”

裴元想了想,大致又收缩了下范围,“就问问上次和我们合作的那些指挥使吧,其他的不必问了。”

王敞都对那些人有些羡慕了。

当初这些人只不过是为了平账,这才相信了王敞他们的空口白话。

结果事后,那些指挥使们又分功勋又分银子的,现在还能直接被带飞。

王敞想起裴元刚才提过的那事,有些踌躇的问道,“我听说现在京中争功的将领,大都是京军和边军为主。这次平定霸州军,南方的卫所没怎么出力,这时候要是跳出来,只怕会惹来非议。”

“那贺环多少也是给他凑了些功勋的,其他人当初为了平账,表现的就很难看了,这怎么好举荐给天子?”

裴元早已经思索过此事,便对王敞问道,“还记得南北榜案吗?”

王敞一怔。

裴元已经洞若观火的说道,“天子收那些军头为义子,是为了收服军心。可是若麾下义子都是边军和京军,那南方的卫所兵会怎么想?难道天子就不要南方卫所的军心了?”

“所以等到天子手中北方的军头越多,咱们给他塞人的时候,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到时候,那些北方武人需要挤破头才能抢到的皇庶子称号,会出现给南方卫所的关键窗口,白捡一样。”

裴元丝毫没有分裂瓦解义子团的自觉,一幅为君分忧的坦荡摸样,“到时候他还得谢谢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