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 分类:女生 | 字数:0

0368 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书名: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作者:最爱睡觉 字数:4.0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4

大佬发话了,程雷响赶紧表态。

他大包大揽道,“留知府若是遇到不开眼的,提我的名字就成。天津三卫现在唯我马首是瞻,我程雷响这三个字,也有点分量了。”

裴元听到这话,尴尬的想抠脚。

见留志淑面色古怪,裴元有些破防,忍不住老脸羞恼,对着程雷响就踢,“妈的,学我说话!”

程雷响最是灵透,他反应很快,立刻意识到这个逼,刚才千户装过了。

职场大忌啊!

他赶紧半真半假的躲了下,嬉皮笑脸的拍马屁道,“向千户学习,卑职一辈子都学不完。”

裴元更尴尬了。

“操,当着外人呢。”

裴元有些不好意思,但是程雷响刚才的话却引起了他的兴趣,这家伙已经把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拉下水了?

这小子有一套啊。

这会儿不好多问,裴元又介绍陈头铁,“这是陈头铁,现在跟着我做事。”

未来的邪教教主陈头铁,也毫不露怯的和留志淑打着招呼。

程雷响见没他事了,很本分的和老同事陈头铁侍立在旁。

留志淑和卧龙、凤雏见堂堂天津卫指挥使在这个区区千户面前,乖得像家犬一样,都几乎惊掉了下巴。

就算文官对武官有所歧视,正三品也不小了。

留志淑更是想到了裴元刚才给他提起的杭州前卫指挥使和苏州知府。

那什么杭州前卫指挥使且不提,估计和这个天津卫指挥使一样,是这个裴千户的门下走狗。

可是那苏州知府怎么回事?

那可是堂堂正四品文官啊,而且苏杭并称,恰好和他是一个等阶的。

代入感十分强烈。

留志淑忽然觉得什么“万年西湖,天上人间”也没那么香了。

这大明地方上的水很深啊,似乎京中的日子更加朴实无华,且平静啊。

至于田赋和霍韬的想法又不同了。

田赋已经上了裴元的贼船,这会儿裴元表现出的体量越大,就越让他欣喜。

至于霍韬,他原本只是个普普通通热爱键政的举人,今日这场宴会,确实像是给他掀开了官场帷幕的一角。

他敏感的察觉到,自己觉得高不可攀的杭州知府开始拘谨起来。

裴元想着程雷响刚刚说的天津三卫的事情,有心细细询问一番,便让仆役上前招呼献茶,自己则告罪一声,带着程雷响一旁问话。

裴元向程雷响询问道,“天津左、右卫现在怎么回事?”

程雷响目光扫了一圈,然后才道,“这些天卑职已经把天津的底细摸清了,正打算来向千户回报,赶上千户大喜,就一并来说了。”

“天津三卫是军事建制,隶属后军都督府,管辖的地盘错综于郡县间。”

“这里有很多滩涂废地,一开始朝廷任由百姓自行开荒。但后来渐渐被皇庄、外戚侵夺,如今在天津地盘上基本没多少寻常民户,土地都被豪强瓜分殆尽。”

“其中势力最大的几个,乃是宜兴大长公主、庆阳伯夏儒、锦衣卫千户王敏以及朝廷在直沽的皇庄。”

“三年前,宜兴大长公主、庆阳伯夏儒以及锦衣卫千户王敏,为了争夺土地,还大打出手,死了很多人。之前的天津卫指挥使说是病逝,其实是因为皇庄的事情,得罪了管理皇庄太监张锐,在营中服毒自尽的。”

裴元听了皱紧了眉头。

没想到这个天津卫麻烦也不少。

宜兴大长公主乃是英宗皇帝的女儿,她有一个同母弟弟,叫做朱见沛,姐弟两个感情很好。

可能是经历过政治动荡的缘故,战神的这几个儿女特别团结。

后来朱见沛被封为徽王,前往自己的封国之前,徽王表示愿意把自己之前的封地,全部转赠给自己的姐姐。

宪宗皇帝连德王那种“既要、又要、还要”的纨绔弟弟都能容忍,对此自然乐见其成。

于是宜兴大长公主就在塌河甸、七里海水洼两处插旗,开始了扩张之路。

当然“扶姐魔”徽王也没吃亏,到达封国之后,他很快就像德王学习,对大哥宪宗皇帝开始了“也要、也要、也要”的感情勒索。

要土地、要税赋、要书、要粮食、要盐引、少林寺他要、别人的女婿他也要……

至于庆阳伯夏儒,也是个有来头的,乃是当朝夏皇后的生父。

朱厚照虽然荤素不禁胡搞乱搞,但是对夏皇后还是很不错的。

有一次他回宫,发现夏皇后瘦了,立刻让人去做了肥鹅送过来,两只。

他对皇后父亲的待遇,一直很优厚,赏赐起来也很大方。

夏儒现在担任着中军都督府同知,和萧韺乃是同僚。

夏儒另外的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魏国公徐俌的孙子徐鹏举,一个嫁给了寿宁侯张鹤龄的儿子张宗说。

这老丈人,算是很有实力了。

只是……

裴元诧异的问道,“王敏是什么东西?锦衣卫有这么牛逼的千户吗?”

程雷响早已经把天津的情况摸熟,便道,“这个王敏乃是宪宗时顺妃的弟弟。”

行吧。

裴元大致明白了。

三个外戚为了争夺土地,大打出手,这就难怪敢闹出死伤了。

当初张鹤龄和周太后的弟弟长宁伯周彧争地的时候,可是各带了数百人,在京城闹市展开了巷战的。

最后不但血洒长街,喊打喊杀的声音,都传进了皇宫里。

这些无法无天的家伙在天津争地盘,完全不带怕的。

裴元问了一句,“最后那件事是怎么解决的?”

程雷响答道,“后来天子也没办法,出面为他们调解此事。刑科给事中李学曾勘察后上报,他们争抢的土地,一共有两千八百五十九顷。

裴元听到这里瞪大了眼睛,这特么就是二十八万五千多亩地啊。

程雷响继续道,“天子亲自为他们划分,宜兴大长公主得一千顷,王敏得两百顷,剩余的一千六百五十九顷归夏儒。”

裴元对此无话可说。

难道要询问这些土地的原主在哪里吗?

裴元想了想,问道,“那前任天津卫指挥使是怎么得罪了张锐?张锐得了天子看重,马上就要提督东厂了。”

程雷响道,“张锐以皇庄的名义,私下侵吞了不少天津卫屯田的土地。前任指挥使不会办事,请托了太监王方帮着说话,结果此事就放到了明处。”

“张锐只能把吃下去的土地录到了皇庄名下,由此大怒。前任指挥使也知道捅了篓子,索性就服毒自尽了。”

裴元听完,就大约明白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是怎么回事了。

果然,就听程雷响说道,“天津三卫的地盘上有这么四个家伙,谁的日子都不好过。左卫指挥使邓亮和右卫指挥使曹兴都不想出头,就把我推了出来和各方交涉。”

“现在我们靠着从盐场弄点余盐,勉强能补贴补贴。”

裴元问道,“那你是怎么想的?”

程雷响小心翼翼道,“卑职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虽说这两人把卑职推出来当枪使,但是这起码保证了天津三卫,能够步调一致,为我所用。”

裴元想了想,笑道,“也对。那你不怕惹来麻烦吗?”

程雷响果断道,“如果天津三卫不能为千户所用,那卑职做这个天津卫指挥使还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事情能为我掌控,那自然最好。若是不成的话,就借那四家之手毁掉天津三卫,免得留下后患。”

裴元听着,思路慢慢拉远,想到了另一个人。

那就是庆阳伯夏儒的亲家张鹤龄。

张芸京身为进士之女,就算清白有污,也不至于一个敢娶的都没有。

这世上有的是想走上捷径的读书人。

他们之所以不敢,就是因为毁掉张芸君是张鹤龄的一个重大胜利。

只要张芸君持续那不幸的命运,就是张鹤龄对那些御史们的威慑。

张鹤龄在他姐姐的庇护下,都敢在皇宫里奸污宫女,宋春娘这个西厂千户的身份,还真不一定能罩得住。

那么,为了好铁子的幸福,解决张鹤龄就已经成为了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件事。

张鹤龄自身的问题很多,也轻易就能罗织出要他命的罪状。

但是真正的麻烦在于张鹤龄的姐姐张太后,只要张太后无理取闹死保张鹤龄,在当今社会,任何人都奈何不了他。

裴元的脑海中依次闪过宜兴大长公主、庆阳伯夏儒、锦衣卫千户王敏、长宁伯周彧这几个人的名字。

进而又想到了宜兴大长公主和徽王之母,英宗皇帝的德妃魏氏;宪宗皇帝的顺妃王氏;宪宗皇帝的生母,英宗的贵妃周氏以及英宗皇帝的生母孙太后。

一个足以干掉张鹤龄的阴谋,慢慢在裴元脑海中成型。

他对程雷响说道,“等我帮陈头铁在山东打开局面,就帮你解决天津卫的问题。”

程雷响大喜,旋即又心中好奇,猜测着裴千户许给了陈头铁什么样的前程。

裴元向程雷响问道,“你现在手下有多少人了?”

程雷响连忙答道,“自从得了千户的命令,卑职就从流民中慢慢募兵,现在已经有两千五百多人了。”

一个卫所的满编是五千六百人,这个人数虽然还差得远,却已经比之前增加了快一倍了。

裴元对此很满意,他又询问道,“邓亮和曹兴没有起疑吗?”

程雷响嘿嘿笑道,“卑职是借了千户的大功,从正七品总旗一跃成为正三品指挥使的。我一个总旗出身的人,刚掌握一卫兵马,胆小谨慎些,也是正常。他们只会暗中嘲笑,并不会多想什么。”

一场阳谷血战直接造就了三个伯,程雷响这个指挥使得的理直气壮。

裴元道,“那你就维持着这个人数好好操练,暂时先不要募兵了,后续我会给你送些人来,我们要练一支真正属于我们的军队。”

裴元打算的是,以后从罗教中,挑选一些利益深度绑定的青壮,补足天津卫剩下那一半兵员。

到时候还可以让陈头铁搭配一些军士祭酒什么的,形成对这支兵马的双重掌控。

程雷响闻言,很干脆的应下,“卑职记住了。”

作为眼见着裴元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心腹,程雷响深深的明白,自己和裴千户之间的云泥之别。

没什么可动歪心思的。

再说,换个角度来考虑的话,现在小裴做的挺好的。

再躺几年,我就该是国公了吧。

程雷响觉得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裴元了解天津卫状况的时候,留志淑也在和霍韬、田赋交流着。

或许是刚才的事情让他有些心绪不宁,留志淑用交谈,排解着心中的忧虑。

霍韬和田赋只是举人,留志淑目前仍旧是他们羡慕的对象。

两人捧着说话,倒是让留志淑越聊越是把不住了。

他忍不住对两人感慨道,“本官之前只以为朝中不好做官,没想到地方也有地方的难处。”

“这会儿本官有些想明白了,地方上天高皇帝远,看似容易作威作福,可是那些牧守一方的官员,都是皇帝任命的啊,这才是他们手握大权的根基。”

“天高皇帝远,岂不也是也就远离了自己的根本?到时候只怕还得看人脸色啊。”

留志淑自从考中了进士,就在六部观政,随后在刑部和兵部轮转做官,丝毫没有为官一方的经验。

可以说,他的人脉根基都在朝中。

裴元刚才给他的那些暗示,一下子打破了他对主政一方的滤镜,出现了轻微的任前焦虑症。

只不过留志淑这样的人,在霍韬、田赋心中已经算是成功人士了。

霍韬还年轻,田赋岁数却不小了。

他羡慕的说道,“留知府不到四旬,就能去杭州这样大府做知府,官运着实令人艳羡,似留知府这等人,不该有这等感叹才是。”

留志淑叹息道,“在朝为官,哪像你们想的那么顺风顺水。光是这些年,刘瑾上台倒了一批,刘瑾下台又倒了一批,哪个在朝的,不是战战兢兢的?”

“你当清流,阉党要对付你。你当阉党,清流又要对付你。”

田赋闻言有些不淡定了,赶紧提醒道,“留知府慎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