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凿壁窥光

作者:江枫客栈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24章 西方思想及宗教简史四十五!

书名:凿壁窥光 作者:江枫客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西班牙是南宋遗民顺塔国朝廷造就的欧洲老牌海上强国,英国及英盟是明朝逃亡朝廷精心打造的新兴欧洲强国。从1403年明朝逃亡朝廷进入欧洲,到1644年年明朝垮台,西班牙一直是英国的主要敌国,在240多年里,由于忌惮明朝的清算,因此英国及英盟一直韬光养晦,不敢放开手脚处理欧洲和世界的事情,因此英西双方在240多年的争斗中各有胜负,维持平衡。

英国等欧洲国家一直通过洪门、共济会和光明会等控制的深入东方朝廷和社会的耶稣会等间谍社团,获得明朝廷及社会的各方面情况和信息。

当英国得知明朝即将寿终正寝后,它马上支持英盟的主要国家荷兰对西班牙称霸海上的利器——无敌舰队进行毁灭性打击。

荷兰消灭西班牙无敌舰队之战即唐斯之战或称唐斯海战(荷兰语:Zeeslag bij Duins;西班牙语:Batalla de las Dunas),发生于1639年10月21日。荷兰海军成功地拦截和围歼西班牙海军统帅奥昆多率领的一支由77艘西班牙和弗勒芒大型战舰组成的船队。此次海战迫使西班牙最后放弃了征服荷兰的企图,同时也为荷兰赢得了海上强国的声誉。标志着世界海军力量的重大转折,西班牙的海上优势已不复存在。西班牙因这次海战在三十年战争之后的进程到18世纪初,都未能重建其海军优势,荷兰彻底取代其成为世界最强大的海军力量。

但唐斯海战的胜利成为荷兰脱离英盟的起点,从此荷兰停止向英国支付保护费和利益分成,英荷从此结怨,第一次英荷战争的即可爆发。

第一次英荷战争(英语:First Anglo-Dutch War;荷兰语:Eerste Engels-Nederlandse oorlog,1652年-1654年)是指三次英荷战争中的第一次,战争的起因是贸易问题,英国颁布《航海条例》,1652年5月,两国舰队在多佛海峡发生冲突,与荷兰的海上贸易发生冲突。 [1]而导火线却是英国攻击荷兰商船,结果引发大规模的船舰行动,7月8日正式宣战。英国海军封锁了多佛海峡和北海,拦截荷兰商船,荷兰则组织舰队护航,双方海战逐渐由封锁反封锁的贸易战发展为主力舰队间争夺制海权的决战,1653年8月,荷兰集中海军力量与英国决战被击败,英国控制了英吉利海峡制海权,使依赖贸易生存的荷兰经济瘫痪。

荷兰通过厄尔巴岛海战、里窝那之战的胜利使英国在地中海的贸易完全陷入瘫痪状态。经过在地中海特别是大西洋的诸次战斗,英国也同荷兰一样被战争拖得疲惫不堪,于是同意进行和平谈判。

战争互有胜负,然而在最后关头,荷军溃败。1654年双方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认输并承认航海条例。根据合约,荷兰承认英国在东印度群岛与自己同等的贸易权,并支付27万英镑的赔款,同意第一次英荷战争以英国的胜利告终。荷兰领悟到船舰上的弱势而开始各个重大的造船计划,在各地开始建造风帆战列舰,甚至法律明文规定不得将这新造的六十艘出售,第二次英荷战争其实已经在酝酿当中。

第二次英荷战争(英文:Second Anglo-Dutch War;荷兰语:Tweede Engels-Nederlandse Oorlog)包括1665年6月~12月洛斯托夫特海战及卑尔根海战阶段;1665年12月~1666年9月四日海战、古德温海战、圣·詹姆斯日之战及“霍尔姆斯篝火”之战阶段;1666年9月~1667年7月英荷对攻战等三个阶段,这场战争发生在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起因于英国订立更严苛的航海法,并占领荷兰位于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今纽约)。

战后荷兰保有从英国占领的领地苏里南,割让包括新阿姆斯特丹在内的北美殖民地新尼德兰给英国(也就是双方互换领地);而英国修改航海法,让出部分商贸利益给荷兰,并被迫和荷兰、瑞典结成三国同盟,共同向法国施压,要求法王路易十四退还大批领土给西班牙(1667-1668法国在产权转移战争打败西班牙)。总体来说,第二次英荷战争是英国战败,因此酝酿出第三次英荷战争。

第三次英荷战争(英语:Third Anglo-Dutch War;荷兰语:Derde Engels-Nederlandse Oorlog)实际上也是荷法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英荷海上争夺的最后阶段。

战争使得欧洲的许多国家卷入其间。荷兰是法国在欧洲建立霸权的障碍之一,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早就图谋瓜分荷兰,并将现今属于比利时的荷兰领土作为法国的“天然边界”,以巩固法国大陆霸权的地位。英国方面也对上次战争的失败心有不甘,希望卷土重来。于是,在法王路易十四的贿赂下,英王查理二世同意了共抗荷兰的提议。

1670年6月,两国签订了《多佛密约》。该条约规定:查理二世有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并与法国共同对荷兰作战的义务;路易十四有出兵镇压英国可能发生的“骚乱”的义务。

1672年法国对荷兰宣战,英国退出了与荷兰、瑞典组成的三国同盟,援助法国对荷作战。据说路易十四为此给了英王40万镑的贿赂。

1672年3月,英国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突然袭击了一支荷兰的商船队,于是第三次英荷战争爆发了。

但是荷兰海军上将鲁伊特于四次海战均获得胜利,查理被迫停战。

威廉三世先与西班牙、奥地利、普鲁士等结盟,迫使法国撤兵,收回失土;再派人到英国向议员重金游说并制造舆论反对法国,激化英国市民对天主教法国的恐惧与仇恨,使得英国国会逐渐反对与法国结盟,不愿继续拨款给查理二世,迫使查理中止英法联盟并与荷兰议和,英国得到荷兰部分的殖民地,但必须给予荷兰20万英镑的补偿,两国于1674年正式结束第三次英荷战争。

英荷战争是英国和英盟国家闹分家,划清利益范围,进行利益重新分配的战争,英荷战争标志着英国和英国扶持英盟国家已经走向独立和成熟。

英荷战争结束后,英国、荷兰、西班牙、奥地利、普鲁士等欧洲强国看到法国已经开始做大做强,因此英国等开始通过共济会和光明会等秘密社党,渗透法国社会各阶层,在法国社会组建各种社党,传播各种思想,准备颠覆法国王权,发动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法语: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英语:The French Revolution),是指1789年7月14日至1794年7月27日在法国爆发的革命。大革命导致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及其统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从此法国王权、宗教神权等社会制度被英国和共济会倡导的、以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思想为核心的社会制度所取代,法国从此走入现代国家的行列。

大革命的思想和烈火从来都不会只在一个特定的地方传播和蔓延,法国发生大革命的时候,北美洲的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已经提前爆发。

美国独立战争(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1775年—1783年),或称美国革命战争、北美独立战争,是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革命者反抗英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以及其他几个欧洲强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始于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但后来却因为法国加入,而使战争的范围远远超过英属北美殖民地之外。由于英国一直以来对殖民地的民众权益进行限制,对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严重阻碍作用,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北美人民奋起抗争。

这场战争始于1775年4月的莱克星顿的枪声,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托马斯·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自此,战争结束。

失去北美洲的殖民地之后,英国并没有消沉,而是奋起扩张,势必建立自己全球帝国。于是英国开始将目光和全部力量投向南亚次大陆、东南亚、远东大陆,从而导致世界近代史的产生和形成!

到此为止,英国等欧美国家已经创立一套与东方国家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

首先来分析东方社会的价值体系,我们认为儒家思想是东方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思想,古人认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系统是“三纲五常”(三纲为君纲即王权、父纲即男性宗族权、夫纲即男性家庭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仁义礼智信等五常是东方社会大厦的五根立柱,支撑着整个无比沉重的东方社会大厦,而王权、父权和夫权等是东方社会大厦的立顶三菱椎体架梁。

在这里,我们按照“三纲五常”的方式,来发现欧美等西方社会价值体系即西方“三纲五常”的真正内容,我们认为西方价值体系“三纲五常”中,三纲包括法纲即法律及司法、民纲即党权及议会、争纲即军权及国防,它们是西方社会大厦的三根立顶三菱椎体架梁,西方价值体系的五常是平等、自由、民主、科学、竞争,这是西方社会大厦五根立柱。

大家认为,这两个社会大厦,哪个社会大厦更经得起社会风暴和烈火的考验呢?

东方社会频繁的朝代更迭已经说明,社会道德观念不可能战胜人性和人的欲望,当社会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时候,这个社会必然走向解体。同时人民的道德水平也不可能支撑起王权、父权和夫权等,这些与民众无关,但是非常沉重的负担,这个大厦经常塌顶已成必然!

西方社会价值体系的本质是,强调没有特权和垄断,保证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和奴役,保证人人自由;不能一个人说了算,要征求智者和民众的意愿,凡是大家做主;反对迷信和教条,求真务实,采用科学方法和手段解决问题;在面对稀缺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时,展开合理竞争和公平竞争,进行竞争立法,反对人为管控、分配和独占。西方社会大厦的这五根立柱,比东方社会大厦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形成的五根立柱更加实在、粗壮和稳固。

而西方社会价值体系中的法律及司法、民纲即党权及议会、争纲即军权及国防等,也比东方价值体系中的三纲为君纲即王权、父纲即男性宗族权、夫纲即男性家庭权等更具有社会基础和生命力。

因此,西方社会价值系统淘汰东方社会价值体系是一种必然趋势,一切违背人性和人权的神权、王权等旧权力体系必将走向灭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6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