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凿壁窥光

作者:江枫客栈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14章 西方思想及宗教简史三十五!

书名:凿壁窥光 作者:江枫客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朱允炆处理完文化改革、建国,以及国家与欧洲周边国家的关系后,他开始思考应该将英国、美洲明朝行政区、欧洲明朝占领区等建立成一个怎样的国家?

由于朱允炆的教育和阅历背景,让他看透了明朝成败的原因。

朱允炆知道朱元璋得天下,是因为朱元璋是白莲教和红巾军的大统领,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能够使朱元璋凝聚人心,队伍越打越多,军队越打越强的原因是在白莲教,是白莲教核心思想中的道教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思想体系。

道教太平道和五斗米道认为,建立社会公有制是保证人人平等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均平富,避免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避免贫困和战争的唯一手段。

同时,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不仅提供了建立公有制的思想体系,而且提供了一套经过上千年社会实践证明成功和有效的组织体系和社会管理制度。

由于朱元璋坚持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思想、组织制度和社会制度,因此朱元璋才在残酷战争中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在众多列强中脱颖而出。

但是,朱元璋得天下后,他没有兑现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建立太平、平等、公有制、均平富理想社会的承诺,他要做中国皇帝,建立朱家天下,因此直接导致朱元璋队伍中的白莲教教师团和红巾军高级将领起义反叛。

明朝建国后,朱元璋的思想倾向于拜火教,朱元璋要用拜火教的善恶价值观来铲除异己和社会邪恶,因此朱元璋将国号定为大明,即明王之国。

朱元璋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火烧庆功楼,废宰相,搞独裁,建立锦衣卫,搞白色恐怖,对王子王孙、朝廷官员和地方官吏进行严密监视,锦衣卫可以越过正常的司法程序,直接逮捕、关押、刑讯和处决可疑人员,从而导致明朝初年人人自危,国内反叛不断。

同时,朱允炆认为帝王封建宗法制度是导致朱棣反叛的直接原因,如果没有嫡系血亲继承制度,朱棣就不可能跟他争夺帝位;如果没有分封制朱棣就不可能是燕王,就不可能成为一方军阀,起兵攻打南京。

因此,朱允炆要在的新帝国中,淡化拜火教即明教,减少杀戮和社会恐慌;淡化帝王封建宗法制度,减少国家内耗。弘扬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思想精神,致力于建立太平、平等、公有制、均平富的理想社会。

朱允炆是那个时代知识水平和学术修养最高的学者和政治家,他完成上述思考后,他将英国国旗设计成包含红色、白色和深蓝色的米字旗,米暗指五斗米道,表示国家致力于建设太平、平等、公有、均富的社会;红色代表红巾军、暴力、革命,表示誓死捍卫国家和社会核心价值和利益;白色代表白莲教,代表乐观、正义和智慧;深蓝色代表社党、组织,代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在国家基本制度涉及上,淡化帝王封建宗法制度,推行议会制、首相制和司法独立制,议会包括上议院和下议院,上议院由社会上层长老和精英组成,成员包括王族、贵族、大族、军阀、党阀等精英分子,上议院主要职能负责国家宪法起草、修改、审议和通过;提名、选举和任免国王,国王是国家的三军统帅、宗教及文化领袖、国家最高的管理者。审议和投票决定国王的施政纲领,以及审议和投票决定国王提名的首相人选。

下议院由社会中下层社会知名人士和精英分子组成,包括知识分子、科学家、工程师、军人、企业主、地主、商人、农民、工匠等工农商学兵职业精英分子。下议院主要职能是负责国家法律体系的建立,负责国家各项法律的起草、审议、修改和通过;负责审议和通过首相提出的国家管理体系组织架构,以及各部门正副长官人选;审议和通过首相的工作报告及重大国策。

国家首相由国王提名,上院审议、投票通过而产生。首相是国王执政的代理人,对国王负责,首相按照法律规定,组建政府管理体系;制定国家经济及社会的发展计划;主导国家经济及社会的发展计划的实施;负责国家军队及国防建设,保卫国家安全;负责国家的外交事务,保护国际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顺畅;负责改善国内民生和社会安全,创造和保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以及人民的利益和福祉。

独立司法制度的建立,即法院、监察院等司法系统脱离首相管制,避免了首相等行政长官利用权力违法和腐败等问题。

为了培养国家各行各业的人才,促进国家文化及科技的发展,朱允炆用伦敦和英国最好的土地来兴建大学,大学设置神学院、法学院、行政学院、文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科学院、工学院、农牧学院等涉及国家和社会方面的专业学科和研究院。从此英国诞生了深刻影响欧洲和世界文明进程的世界一流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等。

同时,朱允炆建立世界最早的海军大学和陆军大学等军事院校,使英国及英联邦的海军和陆军在装备和战斗力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英国建立全球性英联邦帝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朱元文的人才观和办学理念,避免了中国科举制度导致社会教学严重偏科,读书只为做官,人文和科技教育严重缺失,导致社会各行业发展缓慢,社会就业面窄,就业不充分,最终导致人民贫穷,社会整体文化及科技水平落后等问题。

朱允炆创造的这套国家管理制度和治国方略,避免封建宗法制度的弊端,奠定了现代国家制度的基础,保证了国家的发展的活力和持续性。

这套制度和治国方略在英国实施成功,朱允炆又制定总督制,即用总督代替首相在英国的美洲殖民地,欧洲占领区等地区推行这套国家制度,因此促进美洲社会和欧洲社会发展。

当然这套制度成功实施,离不开洪门、共济会、光明会等社党和群众组织拥护和配合,此时欧洲共济会和光明会仍然洪门严密控制之下,因此欧洲共济会和光明会绝对拥护和配合朱允炆的社会变革。

这个阶段里,欧洲共济会和光明会的明军军户即昂撒籍会员、犹太籍会员、欧洲本土籍会员积极参与这次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利用欧洲天主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等宗教资源,组建耶稣会等公开的民间社团,通过兴办救济、发展读书社、发展出版业及社团产业,介绍入学、就业和创业等福利发展会员。使欧洲共济会和光明会迅速成为集宗教、社团、教育、出版、新闻、金融、手工业和商业于一体的庞大商业帝国,最终这个商业帝国成为操控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商及社会的重要力量。也许朱允炆推行这次社会改革时,没有想到共济会和光明会能发展到如此强大的程度。

英国和欧洲总体属于苦寒之地,它们的内生经济产出有限,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因此发展国际商贸业是英国和欧洲的唯一经济出入。国家运行机制建立起来后,英国将经济发展重点放在海外殖民地的建设和扩展上。

对于英国而已,去北美洲非常方便,而美洲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都是非常好,如果美洲能够发展起来,养活整个欧洲人口,维持英国正常运转肯定不成问题。

于是,英国及其欧洲附属国,将主要的入力、物力、财力和武力等资源投入到美洲,在美洲发展农业、畜牧业、制造业、商贸业,从美洲西班牙人、华人和印第安人手上购买土地,建设道路、农场、畜牧场、乡村和城市,建设商店、邮局、酒店、警察局、法院、律师事务所、医院、学校和大学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办事机构,使美洲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随着美洲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英国通过军队占领北美洲中部及西部的众多土地,通过并北美洲北冰洋航线、白令海峡、太平洋西海岸航线从日本、中国东南沿海、南海吕宋岛等地区武装转运华人劳工及工匠到美洲和欧洲工作。

朱棣统治中国时期,日本列岛、台湾岛、吕宋岛等南海诸岛是中国劳工和工匠前往北美洲的主要中转站。

根据散落民间史料记载,由于朱允炆出逃时,将明朝的国家合约档案全部带走了,因此朱棣当政后,他无法得到朱元璋时代,明朝在日本投资建设的长崎、广岛、横滨和东京等港口和城市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为此朱棣想渡海攻打日本,但是由于明朝海军力量不足而放弃。

最后,朱允炆派钦差带着地契和合约拿回了日本这个四个地方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并将它们归属英国美洲总督府管理。美国独立建国后,朱元璋时代明朝在日本的资产划归美国,因此美国与日本实际交往的历史非常悠久!

根据史料记住,在朱棣统治时期,洪门等中国秘密社团,接受美洲指令,招募和组织中国内地的劳工及工匠秘密出海,到日本、台湾和吕宋等地,然后再通过上述航线转运到美洲。

根据史料统计,这样转运到美洲的中国人,每年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人。由于转运人口存在丰厚利润,明朝衙门日常严密海禁,但仍然不能制止此类行动。

在开发美洲经济和社会的同时,英国开始将目光投向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和澳大利亚。英国首先派出荷兰海牙舰队对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区进行,科学和社会考察,为这些地区的殖民地开发做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9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