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凿壁窥光

作者:江枫客栈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0章 冰河爆火山,绝境现生机!

书名:凿壁窥光 作者:江枫客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在末次冰河期,从距今11.5万年至7.5万年,在这4万年的漫长时间里,人类已经基本适应了冰河期的环境,根据考古学成果反映,在中国南部地区、中南半岛地区、中国南海新大陆、印度尼西亚群岛大陆地区、南亚大陆地区等冰河期新大陆上,人类建立一个全球最大最繁荣的人类文明中心区。

在末次冰河期初期(距今11.5万年至9.5万年),人类种族保持着原始的生产和生活状态,他们主要以采集、捕鱼和狩猎等自然经济为生,冰河期中期之后,随着地球自然环境的改善,食物的自然供给增长,人口也随之增加。为了获得更加稳定的和高品质的食物,人类开始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并向冰河期比较寒冷地区迁移,以缓解人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因人口急剧增加而带来的种族冲突和生存压力。

根据考古学证据,在末次冰河期中期(距今9.5万年至7.5万年),末次冰河期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开始变得四季分明,适合具有御寒能力的人类生活和发展生产。当时东南亚中南半岛即如今柬埔寨、泰国、老挝、缅甸、越南、中国云南南部、中国广西西南部等广大地区,是亚欧大陆东南面积最大的冰河期亚热带和温带的区域,冰河期热带人口稠密地区迁徙到中南半岛地区的移民,在中南半岛地区发展了人类最早期的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并在这里形成人类最早期定居民族和游牧民族,形成人类最早期的村庄、城市和社会。我们称这个地区为中南半岛及中国西南人类远古农牧区。

根据考古学证据,生活在中南半岛及中国西南农牧区的早期人类是现代黄种人的直系祖先,我们称这支早期现代智人为“东南亚远古农牧民族”。在几万年的农牧业实验和探索中,东南亚远古农牧民族驯化了适合水田、旱地和温带地区栽培的水稻、高粱、粟米、小麦、大麦等粮食作物,以及目前我们食用大多数蔬菜、豆类和水果;在畜牧业方面,他们驯化和畜牧了猪、水牛、黄牛、驴、羊、猫、鸡、鸭、鹅等相对温顺动物和飞禽,畜牧业为人类解决了维持生命所需的蛋白质来源,同时他们驯化了水牛、黄牛和驴等畜力,让人类从部分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农业和运输业的生产效率。

如果没有距今7.5万年前的那场,发生在印尼爪哇岛的重大自然灾害,也许人类会提早几万年进入当今或者更高的文明层次。但是这场灾难发生,直接改变地球的气候环境,也改变了人类命运和文明发展进程!

根据地球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在距今75000年,在印尼爪哇岛多巴山地区爆发了第四次猛烈火山喷发!

这次超级火山,伴随着强烈的大地震及地球板块震荡,以及超级飓风和海啸等震撼而恐怖的自然灾难。这场自然灾难使得大地震荡撕裂,土地大面积隆起和下沉,河流改道洪水泛滥。由于火山喷发的炎热气体的作用引发全球各地的森林大火,使地球大气的本质及气流发生激烈变化,由此引发了全球性的超级飓风,飓风将海水,以及陆地上的树木、岩石和泥土卷入大气层和太空。由于飓风强度猛烈,在飓风中心形成一个穿透大气层直通太空的巨大空洞,由于空洞直通太空,因此地球上很多物质及粉尘被飓风卷入浩瀚的太空。

当时,生活在事发地临近地区古人应该看到了,这个因超级飓风造成高悬在深邃高空的无比巨大的大气孔洞,人们从孔洞里能看到深不见底的无比黑暗的太空,同时看到不断被卷入孔洞的地球杂物和尘埃,这些不断升腾灰暗的杂物和尘埃构成一条巨大气流柱连接着太空孔洞和被飓风扫荡的大地和海洋,向上翻腾的气流柱四周夹杂着雷电和火光!偶然间,这个巨大太空孔洞里还断断续续地向地面和海洋射出强烈太阳光,照射着这个已经万物凋零,海枯石烂的暗淡世界!这些震撼人心的恐怖的灾难场景和自然现象,深深地刻入亲身经历这场大灾难的古人的记忆里,因此才有人类古老经典中“天穹破漏,女娲补天”这类神话典故!

根据科学家测定,本次多巴火山爆发后连续爆发了几个星期,喷出3200立方千米的雅戈尔新多巴凝灰岩。喷发后三天就使半个地球上空被火山灰覆盖,马来西亚的火山灰厚达7米,印度的德干高原也有15厘米厚的火山灰。科学家认为这次火山2500万年来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火山灰使得天空灰暗,让地球上的气温平均下降了5摄氏度,持续了6年。在地球北部甚至下降了15摄氏度。

这场大灾难直接导致很多地区的动植物死亡和物种灭绝,科学家通过科学分析和推理认为,这次灾难使人类险些灭绝,仅有几千人幸存,也许实际情况比这个数据更加乐观一些,否则,将不存在当今人类人种的多样性。

科学家认为,多巴火山喷发四周后,火山灰效应使全球温度降低,进入了更加寒冷冰河时期,太阳被散发在空气中火山喷发漂浮尘埃遮挡,整个世界变得昏暗不堪,地球的生存环境变得非常恶劣,这种极端恶劣的气候环境一直持续6年,因此只有那些生活和居住在远离多巴火山重灾区的人类和动植物才能生存下来。

根据科学家对古人分布情况分析结果,当时生活在东南亚中南半岛北部、中国南方地区,以及南亚次大陆北部、非洲大陆中部等距离多巴火山爆发地点较远地区人类得以存活下来。

幸存人类中的大多数生活在东南亚中南半岛和中国西南地区,他们现代黄种人的祖先即东南亚远古农牧民族;小部分生存者生活在南亚次大陆及中东地区南部,在这里生活智人是棕红种人、白种人的祖先;还有小部分幸存人类是一直生活在非洲大陆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黑种人。这些幸存下来的古人类,他们保持着原来的生产及生活方式,继续在危害不太严重的安全地区艰难地生活。

由于火山灾难后期地球气候更加寒冷,因此生活在寒冷的东南亚地地区的人类将他们的用火技术、御寒衣物制作技术、洞穴居住技术、食物储藏及生产技术等发展到更高水平,并将这些生存技术在民族中进行普遍推广,此时人类已经具有一定知识和生存技能,具有极强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互助精神,在灾难中幸存下来的人类已经具有度过这场极端灾难的能力,人类又开始继续生存和发展。

目前,我们已经无法确定在这次灾难中有多人古人存活下来?但是从目前人类种族纯度和基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看,当时的幸存者数量确实非常有限。基因纯正的原因只能近亲繁殖的结果,因此人类肯定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亲繁殖期,人类种族就是这样得以繁衍。生命有限性,使得繁衍后代成为人类生活的主要希望,人类总是在千难万险中迸发出无限勇气和智慧,总是在极其有限生存环境中,找到继续前行,追求希望和梦想之路,正因为如此,人类将再创辉煌,将人类文明推向新的高峰。

多巴火山爆发后地球的气候在新状态上逐步稳定下来,由于地球气候变得比以前更加寒冷,因此在气候和环境稳定下来后,幸存下来的人类肯定迁徙到东南亚新大陆等更加温暖的地区。在这个阶段里,人类进入一个非常低迷的发展时期,幸存下来的人类继承了原来人类大多数的文明成果——语言、文字、生产技术、制造技术、宗教、思想、哲学及早期科学等,并在寒冷、昏暗、资源缺乏的自然环境中艰难地维持着人类的生存、繁衍和文明发展!

根据古气候学家的研究成果,多巴火山爆发给地球大气注入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随着空气中火山尘埃的沉积和向太空飘散,地球空气恢复了清明通透,太阳光重新照耀到地球表面。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具有吸收和保存太阳光能力的作用,因此地球表面开始变得温暖,冰川也是融化,地球表面开始变得湿润,植物获得前所未有的生长,植物生长导致食草动物种群的发展,从而也导致食肉动物种群的大发展,人类的采集和狩猎等自然经济又获得发展,同时人类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也获得新发展,此时,人类食物和生活条件等前所未有的改善,人口也开始获得飞速发展,人类文明又开始走向高速发展轨道!

多巴火山爆发3万年后,地球环境已经变得非常温暖和湿润。根据考古学家研究成果,距今4.5万年时,中国南方地区广西柳州等地区已经发现人类的活动遗迹,这些考古成果表明,影响当今人类种族形成、地理分布和文明格局的大迁徙,是从距今4.5万年开始的。

在这个人类大迁徙时期,人类活动首先大量出现在中国南方及整个中南半岛,以及印度南亚次大陆中南部、北部和西北部等地区。

由于气候变暖,海面开始上升,东南亚新大陆的印度尼西亚群岛等地区的很多岛屿和陆地被海水淹没。那个时候印度尼西亚群岛与澳大利亚大陆的陆桥被海水淹没,从此,澳洲红种人与其他人类隔绝。直到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发现澳大利亚后,他们才恢复与其他地区人类联系和交往,但是红种人这个孤独而漫长的过程用去4万多年的时间。当今人类学家研究表明,澳洲红种人仍然保持着距今4.5万年前早期人类的生活和文明形态。

根据2001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澳大利亚种族保护政策帮助下,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即红种人总数为41.3万人。由此可见,原始采集和狩猎等自然生产方式,并不能给人类提供充足而稳定的食物。同时,长期食物短缺,直接导致认为人类将大多数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获取食物上,从而制约了人类智力和文明的发展。

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那些掌握渔业、农业、畜牧业等先进生产技术,能够获得充足而稳定的食物。同时,掌握工具及生活用品制造技术、房屋建造技术、用火技术、窑炉技术、烧结技术、冶炼技术和制造技术,能够改善人类生活条件及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及幸福感的种族和民族,他们才能在这场物竞天择的自然抗争及人类战争中,获得充分的生存权、发展权、文明权和进步权,而那些生产方式落后的种族和民族,他们必将被无情地淘汰,并淹没在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中!

中国南部、中国南海地区及印度尼西亚群岛等地区渔业的繁荣发展,产生了人类早期的造船技术及航海技术,随着地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捕鱼为生的东南亚海洋民族首先开始了他们的海上大迁徙。

考古学成果表明,东南亚群岛、中国南部海岸和中南半岛海岸是人类最早产生航海技术和海洋渔业的地区。随着海平面上升,这些海洋民族居住村里和港口被海水淹没,因此他们开始举家举族乘船,渡海迁徙到海拔更高岛屿和大陆沿岸,并在容易获取淡水和陆地食物的大陆河口地区重新定居下来。

在东南亚海洋民族的迁徙过程中,他们首先到达中国南海、东海的大陆海岸河口地区,以及中国南海、东海等近海岛屿。

随着海平面的进一步上升,东南亚海洋民族继续向太平洋各岛屿,以及南美洲大陆等美洲地区迁移。同时他们向中南半岛沿海、中国大陆东海和黄海等高纬度海岸和岛屿迁移。

这个阶段东南亚海洋民族还通过海路迁移到南亚次大陆沿海地区、巴基斯坦沿海地区、伊朗沿海地区、阿拉伯沿海地区、非洲大陆沿海地区、地中海沿海地区等!

在这个时期,定居在中南半岛地区和中国西南部地区的农牧民族,由于地球环境的改善,他们的食物供给迅速增加,这个地区成为当时人类最富裕的地区,由此导致该地区人口的急剧膨胀,为了获取更多跟稳定的食物,人类最早的农耕民族、游牧民族开始在大陆上迁徙,寻找适合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的地方。

当然跟随农牧民族迁徙的还有从事采集和渔猎的陆地民族,他们相互扶持开始艰难而漫长陆路大迁徙。

这些陆路迁徙民族首先向北、向东进入整个中国大陆、西伯利亚,并从此通过河西走廊进入中东地区、直到非洲北部和地中海沿岸,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这个时期在这些地区河流、沼泽、草原和森林地区都出现了这股迁徙人类生活痕迹。

在这个阶段,东南亚古农牧民族向西,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河谷进入南亚次大陆,在那里的河流、沼泽、草原和森林地区建立殖民定居点,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同时他们通过南亚次大陆西北山谷进入印度河流域及整个中东地区,以欧洲南部。也许很多年之后,这支迁徙民族在这里他们应该遇到他们同族人——从河西走廊等东方地区迁徙到中东的农牧民族!

随着地球变暖加剧,海平面进一步上升,东南亚海洋民族,以及世界各地农牧民族继续展开最后大迁移,他们向更加寒冷和偏僻地区迁移。

最终东南亚海洋民族在美洲南北大陆的西海岸,以及中美洲群岛定居下来,发展海洋渔业他们成为美洲最早人类居民。这些移民在智利和秘鲁海岸等美洲西海岸留下了大量石质圆形船锚,这些船锚在上个世纪中后期被考古学家发现,通过科学家鉴定这些制作船锚的石料产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

通过陆路迁徙东南亚农牧民族,他们最终横跨西柏利亚冻土区,到达了北冰洋大陆海岸,同时他们向东通过当时还没有被淹没的白令陆桥进入北美洲。在上个世纪中后期,考古学家在北美洲大陆发现的这些移民的遗骸和活动遗迹,根据科学测定,他们最早在距今2.5万年到达美洲大陆。同时,考古学成果表明在距今1.5万年后,通过白令海峡的人类迁徙活动停止了,这说明,距今1.5万年时白令陆桥被海水全部淹没了,人类再也不能陆路达到北美洲。这些迁徙到北美洲的人类成为北美洲最早的人类居民。

最终北美洲的人类与南美洲的人类在中美洲地区汇合,他们形成南美洲的黄种人种族,他们独立发展社会和文明。直到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为帮助葡萄牙国王向西横跨大西洋,开辟航行通往东方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航路,美洲人类才恢复与美洲之外人类的联系。哥伦布于1492年8月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并1493年中旬抵牙买加、波多黎哥诸岛及中美、南美洲大陆沿岸地带。发现美洲大陆后,哥伦布等人发现美洲人具有典型黄种人特征,因此哥伦布认为自己到了印度,并将这些人类称为印第安人。

这次发生在距今4.5万年至1.5万年之间,通过海上和陆地的人类大迁徙,是已知的一次全球性的人类大迁徙。亚洲海洋民族和陆地民族即亚洲黄种人是这次大迁徙主体,他们不仅迁移到美洲及亚洲西柏利亚等高纬度地区,同时他们也迁移到整个印度次大陆的内陆及沿海、中东地区的内陆及沿海、非洲北部地区的内陆及沿海、地中海沿海、小亚细亚内海地区、黑海沿海地区,他们给这些地区带去了当时最先进农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制陶、冶炼、木工和建筑等生产和生活技术,也给这些地区带去了他们的语言、文字、思想、宗教和社会管理制度。

在距今4.5万年至1.5万年之间,地球气候持续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很多陆地和岛屿被海水淹没,这一场极端惨烈而刻骨铭心灾难深深地留在了人类的记忆里,世界各地古老民族关于人类经历超级大洪水的神话传说,应该取材于这些真实的历史灾难!

那个写入西方典籍“曾经高度文明的大西洲沉入海底”的传说,应该是因为一群从沿着马来西亚半岛向北迁移的人类,他们亲眼目睹了在他们实业西面的位于印度洋上的一个繁华大陆,被涛涛海水瞬间吞没的恐怖场景。

在冰川融化的中后期,陆地上产生很多新的河流、淡水湖泊和沼泽地,因此中国的神话故事有很多与大洪水有关的神话故事,东亚大陆各民族有几万年的治河抗洪的历史。

多巴火山引发的一系列气候和环境变化,给人类的生存、发展和文明进步造成深刻影响,这个影响深度和广度我们不能一下子讲清楚,在往后章节中,我们将更深入和细致地分析和论述它们。

末次冰河期逐步过去后,地球环境越来越变得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此人类文明进入高速而繁荣的发展阶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1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