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凿壁窥光

作者:江枫客栈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15章 西方思想及宗教简史三十六!

书名:凿壁窥光 作者:江枫客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建文四年六月(1402年7月),燕王朱棣率领燕军攻入南京城,从此开创明成祖朱棣的明朝永乐时代。

朱棣一个乐观和自命不凡的王子,生于1360年5月2日,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他在后宫庇护下长大,称帝时他正好42岁,登基时,他春风得意、意气风发、雄心万丈!

朱棣起兵争夺帝位时,他本以为很多王亲国戚、明朝文武百官和民众会拥护和支持他,没想到他遭受各方声讨和谩骂,苦战四年,险些被明军围困消灭,要不是有人给他出主意,让他带领燕军跳出明军的包围圈,孤军长途南下,避开明军锋芒,直接包围和攻打南京,也许他和燕军已经被明军消灭!

朱棣本以为,他占领南京后,将得到一个完整而富强的明朝,他万万没有想到朱允炆给他留下了一个破碎的空壳,朱允炆将明朝的财物、珠宝、文物、以及朝廷的藏书、国策典章、法律典章、天文立法典章、地理军事典章、文史档案、户籍及经济档案。

最要命的是朱允炆带走了中国从秦朝、汉朝、唐朝、宋朝和明朝初年等中国朝代,积累下来的全部科技档案,它们包括天文、历法、计时、气象、水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矿物、医药、冶金、材料、构造、机械、度量衡、检测手段及方法等基础知识图解书籍。

还带走了,天文观察仪器及设施、历法观察及计算仪器及工具、计时仪器及工具、气象观察仪器及工具、水文观察仪器及工具、数学运算工具及模型、物理实验仪器及模型、化学实验仪器及装置、生物样本、矿物样本、医药样本、冶金工艺模型、材料制造工艺及样品。

在营造法式工艺及模型方面朱允炆带走的,包括吊装和搬运重物,制造船舶、车辆、兵器、攻城器械等重要装备的工艺及营造法式;建造桥梁、道路、护城河、城墙、防御工事、街道、房屋、城市给排水系统)等大型工程的工艺及营造法式;风车装置、水车装置、水轮装置、水力传动装置、风力传动装置、高压锅及蒸汽传动装置、螺旋浆驱动装置、风箱鼓风装置、脚踏鼓风装置、龙骨水车装置、冶炼高炉设施、陶瓷烧炉设施、三合土(即现代水泥)烧制工艺设施、纸张制造工艺设施、纺织机、提花机等样品及模型;传动齿轮、传动轴、轴承、轴瓦、润滑油及装置、各种典型传动装置的组装和拆卸等工艺模型;各种长度测量的法定标尺样品,称重标准称、秤砣和砝码,法定标准斗量工具,标准温度计量装置,标准压力计量装置、标准风力计量装置、指南针及其制造工艺等样品和模型。

总之,朱允炆能带走的全部都带走,带不走的他全部烧掉和毁掉了!

朱棣失去这些东西,等于失去了国家的根本。从朱棣明朝开始,中国再也没有全面完整文化和科技,再也没有国家技术法式和技术标准。

好在中国民间总是藏龙卧虎,人才辈出,朱棣之后的中国皇帝才从新将中国文化、科学和技术慢慢恢复起来。

但是,朱允炆将中国的文化、科学和技术全盘转移到欧洲,使得欧洲特别是英国的文化、科学和技术跑在中国的前面,使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开始走向衰落!

我们已经无法知道朱棣接到一个破碎的国家摊子后,他是否后悔自己当初的反叛?但是他要恢复明朝往日荣光,肯定要付出比朱元璋还多几倍的艰辛。

国家的严峻形势,根本不给朱棣时间去后悔,朱棣登基时,南京已经是一个空城和废墟。

朱棣在南京出生和长大,南京给朱棣留下很多美好而难忘的记忆,但是现在南京已经容不下朱棣、他军队和朝廷,南京已经不适合朝廷办公和后宫安置。

此时,朱棣就算一万个不愿意,他也要考虑迁都的问题。但是国家整个金库都让他的贤侄朱允炆带走了,现在他买几斤牛肉下酒的钱都是没有,他去哪里搞钱迁都啊?!

于是,朱棣首先想到了岭南,岭南距离南京较近,原来属于几个藩王分别统治,由于岭南比较富裕,因此岭南藩王们给朝廷上缴税赋后,自己还留下很多钱财和物资。

朱棣起兵作乱时,岭南的几个藩王都支持朱允炆,给朱允炆出兵出钱,现在朱棣发兵去剿灭他们,将他们钱财、物资一网打尽,这样下来,朱棣迁都的费用就解决了。

于是,朱棣在南京登基后不久,便发两路大军从福建沿海地区以及广西与湖南交界包抄岭南地区。

几个月后,明军大获全胜,源源不断钱财和物资从岭南运往南京!

在广西作战时,由于明军没有精确军事地图(中国的军用地图都让朱允炆带走了!)在追击藩王残余时误入越南境内。

此时,越南人已经知道朱棣在南京登基,于是越南朝廷派使者到南京,向朱棣投诉明军的侵略行为!

朱棣听了越南使节陈述后,勃然大怒!当场扣留越南使节,并用快马统治驻扎广西的明军部队,攻打越南!

这支明军部队不愧是朱棣的虎狼之师,他们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很快解放了越南全境!

明军打到越南首都顺化时,几万工匠正在扩建越南朝廷皇宫,明军主帅知道朱棣要迁都北京,正在为建设北京皇城即紫禁城,没有设计师和工匠而发愁(朱允炆考虑到自己到新地方要建设宫殿因此他将朝廷关于建筑宫殿方面模型、图纸、设计师和工匠都带走了),因此明军将这几万人全部扣押,并押往南京交给朱棣。

朱棣一看建造宫殿钱和人都有了,他留下镇守南京及南方各地将帅和官员后,他马上带领明军主力和朝廷文武百官杀回北京。

之后,朱棣在建设紫禁城的同时,疏通和扩建京杭大运河,恢复南北漕运,将南方钱粮和物资运往北方。

明朝稍微安定后,朱棣开始治理中国北方。

由于四年争夺帝王的内战,明朝北方已经四分五裂,四川和湖北处于半独立状态,河南、陕西、山西和山东一带匪患猖獗,中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又被蒙古和突厥占领。

因此,明军四处出击,去平定这些地区。

不久,中国北方得以安定,但是,中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蒙古和突厥势力久攻不退。

于是,朱棣几次御驾亲征,深入大漠戈壁讨伐蒙古和突厥,最终全部收复北方失地,并在新疆哈密,设立哈密卫镇守明朝西域领土。

1405年北方战争进入尾声后,朱棣派宦官郑和,以开拓商贸航线为由,带领明朝舰队下南洋寻找朱允炆踪迹。

看到这里有人要问:朱棣确实知道朱允炆逃跑了?

当然知道,朱棣军的人、南京明朝廷的人和南京市民都认为朱允炆跑了,因为朱允炆带着十几万人,还有上万吨的器械和物资逃跑,不可能一点风声和痕迹都不留下吧?!

再说,当时为朱允炆一伙人逃跑的办事的人员成千上万,他们中的很多人仍然留在中国,难道朱棣领导的明朝就不能找到他们,对他们进行刑讯逼供?!

朱棣为什么刚上台,就建立自己的朝廷内阁,并建立东厂取代锦衣卫,并组建红花会、青红帮等秘密会党,对朱元璋创立洪门及白莲教会党进行清剿?因为朱棣得到确凿情报,朱允炆不仅逃跑了,而且还在明朝廷中留下很多锦衣卫和洪门的卧底,他们准备跟朱棣长期对抗。

根据史料记载,在明朝迁都和征战的过程中,朱棣多次遭受秘密会党袭击和暗算,如果不是朱棣身边有众多明暗保镖,他已经死在锦衣卫和洪门义士的手上!

当然,朱允炆设下迷魂阵起了作用,将朱棣追捕朱允炆的路线引向了南洋!

有人又要问:既然朱棣知道朱允炆逃跑了,为什么几年后采取追捕朱允炆?

原因很简单,朱允炆将明朝廷的海船全部带走了,或者销毁了,朱棣要造船才能出海。

但是朱棣要造船又没有图纸和技术资料,在短时间内朱棣朝廷也找不到造船的设计师、工程师和熟练工匠。

好在浙江宁波、福建泉州、广东潮州和广州等地有明朝的造船厂,以及造船的图纸、技术资料、设计师、工程师和熟练工匠。虽然这里技术和人员无法跟明朝庭水平相比,但是制造中国先进水平的海船应该没有问题。

因此,朱棣能够用三年时间,造出令南洋和西洋各地人民震惊的海船,已经很不容易了!

经历没有文化、技术和能力的苦头后,朱棣在全国范围内,召集精通文史、文化、科学和技术的人才,充实明朝廷文史研究院、科学研究院、技术研究院,同时在地方衙府和民间,收集各种文史、文化、科学和技术的书籍、样品、模型和装置等,充实朝廷档案馆、图书馆、技术展示馆。

同时,在京城周边设立门类齐全的工厂和作坊,生产国家在文化建设、科技研究、军队和国防建设急需的仪器、工具、材料和装备,同时培养和储备国家文化及科技人才。

在全国范围召集几千文化及科技人才,在京城编写《永乐大典》,以此清除对朱棣不利文史记录,贯彻和宣扬朱棣的治国理念和价值观,改变国家图书严重缺失,无书可用的尴尬局面。

由于朱允炆带走的文化、科技和人才是明朝顶尖水平,也是世界顶尖水平,因此不管朱棣朝廷怎么努力,他们也不可能将明朝的文化、科技和人才恢复到原来的水平高度。

朱允炆携带国之重器出逃,是中国落后于西方的转折点,也是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文化和科技崛起的起点。

在朱允炆及其朝廷到达西方之前,西方没有完整而系统文化和科技,只有佛教、伊斯兰教、南宋遗民、南洋华人等给欧洲留下的零散文化和科技。

因此,欧洲从来过现代西方学者鼓吹的“欧洲文艺复兴”,欧洲只有文化和科技的突然崛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1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