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凿壁窥光

作者:江枫客栈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89章 西方思想及宗教简史之十!

书名:凿壁窥光 作者:江枫客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思想和宗教的形成和传播离不开语言、文字和纸张。思想总是建立在人类认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知识基础上,因此语言不仅包含自然界、物质世界和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文化定义和概念及其对应语音符号,而且还有包括人类的感受、情感和精神世界的抽象文化概念及其对应语音符号。否则,该语音就不能准确而完整地表达人类的思想和情感,人类也不可能进行系统而高深的哲学和科学思考。

从夏商周、秦汉、十六国、南北朝到隋唐时代,中国都是欧亚大陆文明程度最高,社会规模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此中国语言的发展是全世界最完备、最系统、最简单和最实用的语言,中国历朝历代的语言都深刻地影响周边地区和西方世界的语言,目前韩国、日本、越南等中国周边国家的语言是汉语的本地方言,而西方国家语言也保留着大量华夏语言单词、汉语语音单词,其中突厥语、波斯语、俄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和英语等西方语言中,含有大量的华夏语(古越语、古藏语、古彝语等华夏古语),以及秦汉、隋唐时代的中国语言的语音词汇。

正因为如此,西方世界与东方世界才能在思想和文化方面进行密切和深入的交流。

语言的优点是能够使思想和文化得到快速传播,能够即想即说,达到思考与表达的高度统一,对于思想的表达和创造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语音像风一样,即说即失,给听力不好的聆听者带来很多困扰,而且由语言形成的思想只能口口相传,很容易造成传播失真或者传承中断。因此,文字的创造应运而生。

中国的文字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万多年前的冰河期时代,进入华夏时代(即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文字已经非常完备和系统,并且已经实现文字和语音的一一对应关系,做到了“会说即会写,会写即会说”,因此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经完成了《易经》、《九章算术》、《黄帝内经》等高深哲学和科学文化巨著的编写和出书,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士大夫阶级必读书籍,同时产生了儒、墨、兵、法、阴阳、纵横等不同哲学和科学流派的伟大思想,这些伟大思想成为中国人做人做事,开拓进取、服务社会的思想指导和行为规范,成为中国历朝历代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典范和精神。

经过秦朝的文字和语言统一后,到了汉朝之后中国已经有国家统一标准文字即汉字,有了国家的通用语言即汉语。国家通过语言在中国古代称为官话,朝廷官员说的国家通用语为朝廷官话,如现在的普通话、北京话是清朝的朝廷官话;地方衙门官员说的通用语称为地方官话,如四川话是清朝时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北部、湖南西南部和广东西北部等地区衙门官员普遍使用的语言,被称为西南官话;清朝的北方官话最接近河南话,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河北、山东等地区的广大人民今天仍然使用清朝的北方官话。但是,每个朝代讲朝廷官话的人与地方官话的人之间都能相互交流,因为两个语音直接只是语调不同,语音没有发生本质性改变,因此彼此都能听懂对方讲什么。

当然,由于各地人民和各民族的语言不同,因此中国历朝历代的普通话即官话也不尽相同,但是由于汉字是统一的,因此中华各族之间仍然可以通过笔谈顺畅交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文字确保了文化要素的完整传承。

一般的学术研究都认为,汉字是形象文字,是一种纯粹为了表意文字,其实这是对汉字的一种误解,汉字不尽能够表意,也能够表音,如官与馆、管,官guan相当于音素,只要做官字的边旁要部的字都可以读guan,这就是“右边读边,无边读中间”汉字读音规则。

中国自古就有用两个字连读给一个字标记读音的做法,这些用于标记文字读音的汉字,最终中国的文字语音专家们摸索出韵母加声母即辅音加元音的拼读方法,他们在汉语中提取的声母即元音有啊a、衣i、乌u、窝o、厄e等文字的读音;在汉语中提取的韵母即辅音有波bo、坡po、摸mo、佛fo、德de、特te、呐ne、勒le、喝he、机ji、其qi、西xi、司si等文字读音。使得汉字拼读非常简便和易学。汉朝时中国的汉字字典《说文解字》已经采用这种两字拼读的方法标注文字读音,同时,用汉字拼读法翻译和标注其他民族和国家语言的读音。

中国西南地区古老少数民族如壮族(古越族直系后裔)、彝族、苗族、瑶族等都有用音素符号记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习惯,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进步贡献的证据。

从中国本土移民西域的大月氏人、氐人、突厥人等按照按照元音和辅音的提取方法,最终发明各自的语言音素表,以及记录各自语言、历史和文化。大月氏人为了统治疆域广阔的贵霜帝国,大月氏人在氐人和汉人的帮助下,发明吐火罗文的原始音素表。

根据考古研究,吐火罗文纸张文稿发现于中国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区,根据碳十四测定这些文物是公元5世纪至7世纪的产物,这个时代相当于中国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从吐火罗文字和文章的发音情况,可以用波斯语、意大利语等拉丁语、德语等日耳曼语等进行解读,这个研究成果说明,中东地区的波斯语,以及高加索及欧洲等地区印欧语最早产生中亚地区的贵霜帝国。同时,从吐火罗文字和文章规范性和严谨逻辑性分析,在出现这些文物之前,这种文字和语言至少经历了两三百年的发展,因此,专家们认为吐火罗文产生于中国东汉时代,那个时代是中国普遍使用纸张,也是那个时代中国的纸张开始传入西域、中亚和中东。

吐火罗文是至今为止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拼音文字,西方在十八世纪之后声称考古发现的苏美尔文、埃及文、希腊文和罗马文等古拼音文字遗物,经过科学检查这些文物都是假货和赝品,西方人伪造历史,造假文物的目的是,企图证明他们的文明与中华文明无关,他们文明来源于本土,是世界唯一古代文明。这个问题不能在这里展开,我们在其他涉及人类文明史的章节再详细论述这个问题。

由于拼音文字,只要记住几十个音素的读法和写法就能够阅读文章,能够宣读命令和传播思想,也能够记录事件和思想,因此拼音文字对于文化普及和扫除文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吐火罗文的完备和广泛使用,南亚次大陆、东南亚、以及中国周边的很多民族和国家开始根据各自语言的发音特点,发明自己的文字拼音表。

突厥文是继吐火罗文之后,在中亚出现的第一个拼音文字,突厥文音素表采用中国古老民族彝族的音素书写形式,非常简洁、富有美感,突厥文音素方案,最终演变为俄罗斯字母表和文字拼音方案,并逐步演变为拉丁文、日耳曼文等欧洲文字。

根据历史考证,在周朝初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即距今3000多年),大月氏民族居住在中国河西走廊的祁连山地区,他们是农耕民族,同时养殖牛羊,由于牛是他们主要畜力,因此大月氏人非常热爱和崇拜牛,他们把“牛”读成“禺ou”,因此他们也称自己为禺族,现在广东粤语也将牛读成禺ou,这说明在远古时代华夏很多部族把牛读成禺,而“偶像崇拜”中的“偶”是不是跟牛有关,我们不敢肯定,但是我们西南很多少数民族都以牛头为民族图腾,并进行大典祭拜。

根据我们的研究,“大月氏”是一个完整的语言句子,现在我们用古越语翻译这个句子,“大da”眼睛或者河流;“月rou”即犹是眺望、监视、都督的意思;“氏zhi”即支是男性、男、公等意思。因此,“大月氏”意思是“热爱河流的都督大公族”,古人强调什么就爱什么,农耕民族离不开水源,他们热爱河流很自然,强调“月rou”即犹即都督,说明大月氏族拥有军事组织,能够监控和防御居住地周边的敌人,氏即支、大公说明该族首领是男性,该族实行男尊女卑,因为在远古时期,主要以母系氏族社会为主,各地主要推行女尊男卑,男性普遍都是奴隶、苦力或者某个女主人的男宠,因此不表明民族的价值观和风俗,很容易引起很多误会和冲突!

大月氏人开创了囊括中国新疆、中亚、中东、南亚次大陆等广大地区的贵霜帝国,因此,大月氏人是印度高种姓族群、波斯人、高加索人、中亚人、新疆人和欧洲人的主要母族和基因来源,如果没有中华文明和大月氏人就不会有现代的印度人、波斯人、中亚人、新疆人、中东人和欧洲人,这些地区文明更不可能发展到现在的高度和形态。

由于中国纸张传入东南亚和南亚次大陆地区,使得佛教即波罗浮屠教教义能够编写成书籍,开始从这些地区传入中亚、中东和中国新疆的贵霜帝国的势力范围,佛教在中亚和中国新疆经过本土改良后,形成北传佛教传入中国北方地区。

我们在前面章节中论述过,佛教提倡禁欲、节食和清修,因此佛教对于控制人口、减少社会消耗具有立杆见影的社会效果。佛教对那些因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生产力低下等困苦不堪的社会很有帮助;但是对于一个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的社会,该社会的统治肯定非常反感佛教。

当时,贵霜帝国情况就是这样国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而有限劳动力还有脱离社会,到偏僻山区和寺庙里当和尚和尼姑修佛,使得帝国的经济和人口发展雪上加霜,导致贵霜帝国统治阶层和社会文化精英不得不酝酿新宗教和新改革。拜火教即西方学者命名的琐罗亚斯德教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1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