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凿壁窥光

作者:江枫客栈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3章 西方思想及宗教简史二十四!

书名:凿壁窥光 作者:江枫客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朱元璋为什么对海外南宋遗民有偏见?这与朱元璋在江南打天下的经历有关。当时在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与朱元璋争天下的有:盘踞四川地区的明玉珍;割据湖北、湖南和江西等地区的陈友谅;割据江苏北部及长江海口地区的张士诚;占据江浙沿海地区的方国珍,还有占据福建的陈友定。

明玉珍与朱元璋同属白莲教,出身红巾军,方国珍在四川称王后,与朱元璋交好共同对付陈友谅。

陈友谅也属于白莲教,也出身红巾军,陈友谅是朱元璋的死敌,是朱元璋争夺天下的最强对手。

张士诚不属于白莲教和红巾军,此人出身蒙汉官宦家庭,在元末农民起义运动中他纠集几千乡勇,起兵反元,后被元朝招安,又反元,经常反复无常,于是元朝联合方国珍将张士诚消灭了。

方国珍是贩盐浮海之徒(古代只有官府才能做盐铁买卖,私人买卖盐铁属于犯法,必须重判;浮海就是干走私、海盗之类的事情),方国珍因为生意多次被元朝朝廷通缉,可见方国珍的生意做得很大。白莲教红巾军在北方起义后,方国珍纠集手下上万人起义反元,后被元朝招安,被元朝封为江浙行省参政,后又被元朝升任为江浙行省左氶相,封衢国公,管辖浙江和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

同时,方国珍交好朱元璋和陈友定,他接受朱元璋给他的福建行省平章的官职,朱元璋的意思是让方国珍把江浙行省让给自己,让方国珍去攻打陈友定,但是方国珍故意不懂朱元璋的意思,与陈友定缔结同盟,并资助陈友定出兵占领潮州和广州等岭南沿海地区。方国珍富可敌国,但是他从来没给过朱元璋任何帮助。

朱元璋平定江南时,为了避免被朱元璋清算,方国珍将全部财产、家属、族亲、幕僚、门客,以及十几万家兵和民众转移到日本和吕宋岛等地,而方国珍带着几个老弱家奴去南京投降朱元璋。

方国珍的此番操作被朱元璋看得一清二楚,朱元璋被此事气得吐血,但是不得不给方国珍封一个广西行省左丞的闲职,让他留居京师(今南京),将他养起来。几年后即1374年,方国珍在京师病死,在朱元璋的竞争对手中,方国珍是唯一个得到善终的人,但他也朱元璋最愤恨的人。

方国珍的人品和行为,让朱元璋对沿海商人、海外移民等非常反感,朱元璋认为海外华人与沿海商人勾结,损害国家利益,导致国家金银货币流失海外,造成人民贫穷,国家经济崩溃。

根据史料记载,元末农民起义,中国各地动荡,民不聊生,导致中国豪门贵族和沿海居民大量逃往海外,在日本和南洋等地避难和另谋生路。由于华商和华侨的策划、资助和参与导致日本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在日本内战争中失败了的封建主为了为弥补战争损失,组织日本国内的武士、商人、浪人(即倭寇)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

洪武三年(1370年) ,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朱元璋下令“罢太仓黄渡市舶”,禁止中国人对外交往。此后,朱元璋多次发布禁海令,进一步限制海上活动。例如,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下令禁止沿海居民与海外国家通商。这些禁海政策在明朝初期得到了严格执行,直到明成祖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期间,海外贸易才有所放开,但主要是朝贡贸易,民间贸易仍然被禁止。

根据上述种种事实,大家不难知道朱元璋为什么如此蔑视和反感南洋的顺塔国?朱元璋肯定认为顺塔国就是一个海盗窝点。但是被伤透心的人从来不会去想伤心的理由,他们只会痛恨那些让他们伤心的人。

被明朝羞辱后,顺塔国和南洋华商集团将发展重点转移到欧洲和美洲,他们将大量人才、资金和物资等密集调往欧洲和美洲,准备将欧洲变成一个强大而文明的国家,然后与中国一决高下!

南宋遗民衙府(以下简称:华欧政商集团)在欧洲建立的国家有葡萄牙和西班牙,深度影响和控制国家有法兰西和意大利,四国联军的对外扩张刚刚完成,法国占领英伦三岛、以及普鲁士等北欧地区;意大利占领了占领了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和埃及等地区。

新增的土地和人民,给华欧政商集团带来新的挑战,首先这些地区宗教风俗不同,造成国家法律和文化无法渗透人心,统一思想,造成社会割裂和混乱;其次欧洲地区种族和民众混杂,没有统一民族认同感,更加没有国家意识和认同,导致人民分裂、内斗频繁;再者,比华人更早在欧洲定居的人民都认为华人跟阿拉伯人一样是外来的统治阶级,因此欧洲人不可能跟华人真心实意合作。

华欧政商集团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充分研究和考虑后,他们在欧洲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第一,欧洲要建立统一的宗教,用宗教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由于伊教采取政教合一方式管理教徒,因此不适合作为世俗国家的国教,被排除了;佛教推崇出家、禁欲、节食、涅槃等修行方式,不利于人口发展,不利于发展消费和商品,也被排除;犹太教太封闭,只保佑犹太人,必须排除。最后只有基督教符合欧洲统一宗教的条件,欧洲中下层人民普遍信仰基督教,在任何社会里中下层人民总是社会的大多数。

公元800年左右,基督教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到法国和意大利欧洲扩张完毕即1360左右,基督教经历了五六百年发展,此时基督教已经分裂为两派,一派认为耶稣只是先知,不是神,更不是上帝的儿子,因为世界里只有一个神即上帝,这一派是天主教,欧洲贵族门阀都信仰天主教;另外一派对耶稣看法与天主教正好相反,这一派叫基督教,基督是耶稣的名字。

因此,华欧政商集团用法律规定葡萄牙、西班牙、法兰西和意大利传统领土上的人民信仰天主教,在意大利罗马设立天主教总教堂,推举并册封天主教教皇,在辖区各地设立天主教教堂,按照教义教规举行各种宗教活动;国家法律规定,法兰西和意大利的新增领土上的人民信仰基督教,在小亚细亚的君士坦丁堡设立基督教总教堂,推举并册封基督教教皇,在辖区各地设立基督教教堂,按照教义教规举行各种宗教活动。这一改革使罗马、君士坦丁堡等城市逐步成为欧洲、地中海沿岸和中东等地区的区域国际文化中心。

要建立欧洲统一的民族观念和国家意识,必须编造一套让欧洲信服和引以为傲的宗教史、民族史和国家史。这就是欧洲热衷于伪造自身历史,篡改他族他国历史的真实原因。

要编造这样一部历史,必须将影响欧洲历史进程的因素全部去掉,如大月氏、匈奴、突厥、阿拉伯、中国等深刻印象欧洲宗教、民族及国家形成因素全部清除。对于华欧政商集团而言,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中国化,把自己变成真正的欧洲人和欧洲主人!

由于从顺塔国和东南亚刚刚来到欧洲的华人知识分子,他们非常精通中国历史,因此他们接到华欧政商集团下达的,编写独立的欧洲宗教历史、民族历史及国家历史的任务后,他们开始考虑怎么天衣无缝的编造这些历史。

最后他们想明白了,这个世界只有中国有历法即时间概念,只有中国有从远古到当今的各种历史记录,因此中国历史时间轴线就是世界历史的时间轴线。而欧洲的历史只是记忆历史和口传历史,因此当时的欧洲历史最多只能记录三代人即60年,这三代人都死后,60年前事情也就没人记得了,因此这些学者只要研究顺塔国第一次考察和调研欧洲社会及经济的文献,以及华欧政商集团发展欧洲社会及经济历史,并按照中国历史轴线,将华商到来之前欧洲的空白历史补上,这样欧洲的宗教历史、民族历史及国家历史就都有了。

为了更好地去中国化,华欧政商集团决定废除汉字和汉语,将拉丁文作为欧洲统一文字,将拉丁语作为欧洲统一语言,当时为了使拉丁语变得完备而丰富,华欧学者在拉丁语中补充了很多汉语词汇,但是要把这些汉语词汇全部去掉,拉丁语将变得粗俗而且没用。幸亏华欧学者中有很多人精通东南亚的泰语、泰米尔语,以及中国越语、闽南语、客家语等汉语方言,因此将这些汉语词汇改成东南亚语,以及中国越语、闽南语、客家语等汉语方言的发音就行了,反正拼音文字只看到音标符号,任何人都不会联想到对应的汉字!这样罗马luoma、君士坦丁堡junshitandingbao等欧洲人引以为傲的地名就诞生了,罗马luoma在泰语中是形容男子“很帅、帅呆了”的意思,意大利男子常年航海打鱼,因此他们肯定都是一身腱子肉,不帅才怪!君士坦丁堡junshitandingbao,君jun代表王者,士坦/斯坦sitan/shitan是突厥人对国家称呼,丁堡dingbao是王城、首都的意思,因此君士坦丁堡的意思是:王国首都。

华欧学者创造新拉丁语后,欧洲将科学称为science,汉语发言塞恩saien,这是一个泰语词汇,在泰语中sai是好、正确的意思,相当于汉语中“有道理”,这就是科学的本意;这时期地中海一带航海民族称呼中国为赛诺/赛侬saino/sainong,这是泰语即古越语,,赛sai是好的意思,侬nong是老弟、弟弟的意思,赛诺/赛侬是“老弟!你好吗?”,也许当时华欧人就是这样跟他们友善地打招呼。蒙古语称呼“大家好”为赛贝侬saibeinong,贝侬beinong是兄弟、大家的意思,因为蒙古语是鲜卑语的一种,鲜卑语属于华夏语,泰语即古越语也属于华夏语,因此泰国即越语和蒙古语有很多共同词汇。

通过历史编造、语言文字改造,欧洲有了光辉灿烂的宗教历史、民族历史及国家历史,有了美妙、完备和寓意深远的统一语言和文字。

从此,欧洲人的自豪感、民族和国家意识开始形成,西方世界挑战东方世界的序幕,就这样悄然拉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32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