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凿壁窥光

作者:江枫客栈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97章 西方思想及宗教简史之十八!

书名:凿壁窥光 作者:江枫客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南洋即南海才是南宋遗民重点迁徙的地区,由于广州和泉州距离南洋岛屿今菲律宾吕宋岛都比较近,因此南宋的王公贵族、官吏豪绅、商贾大亨等社会精英名流,携带金银细软、家族门客、奴婢佣人等,首选在今吕宋岛落脚定居。

根据史料记载,在南宋首都今杭州和京畿地区即将被蒙古军包围之前,杭州城内的各基层人民已经全部逃跑,杭州城及附近城镇及村庄已经空无一人。杭州大逃难初期,逃难队伍分为两支,一支由朝廷重臣陆秀夫和文天祥带领精锐官兵护送皇帝及朝廷文武百官,携带朝廷重要文献、档案和钱财等,他们通过水陆并进通过江西去岭南地区的广州,准备在广州建立临时朝廷,与蒙古军血战到底;另一路逃难队伍由朝廷重臣张世杰带领官兵护送,逃难队伍包括王公贵族、官吏豪绅、商贾大亨,以及京畿地区各阶层人民,他们通过海陆或者陆路到福建泉州集结。

当时,南宋朝廷和宋军中已经有蒙古间谍,因此蒙古军非常清楚南宋朝廷撤退到广州和泉州的详细计划,因此蒙古军马上兵分三路清剿南宋朝廷,一路去占领南宋首都及江南地区;一路去江西和岭南追击陆秀夫和文天祥带领的南宋皇帝及朝廷文武百官,这一路蒙古军由征服南宋蒙古军统帅大汉奸张弘范带领,由此可见蒙古军早就知道南宋朝廷撤退迁都计划;另一路蒙古军直接进入福建,追击张世杰带领的南宋撤退队伍。

蒙古军队确实比宋军预料的来得快,陆秀夫和文天祥带领队伍还没有完全在广州站稳脚跟,宋军的防御部队已经在广州北部防御阵地与蒙古军展开生死大决战。

为掩护皇帝及朝廷官员撤退,文天祥带领宋军最后精锐部队去增援前线,陆秀夫带领禁卫军护送皇帝及朝廷官员撤退到江门崖山岛,建立防御工事,准备固守。不久,文天祥带领宋军精锐被蒙古军全部歼灭,文天祥等宋军高级将领被蒙古军俘虏。

随后,蒙古军通过海面和陆路包围崖山,蒙古军统帅张弘范亲自喊话要陆秀夫带领南宋皇帝和文武百官投降,投降者获得高官厚禄等等。陆秀夫严词拒绝张弘范的劝降,并命令宋军向蒙古军发起决死进攻,最后宋军寡不敌众,全军覆没!陆秀夫看形势已经无力回天,他马上背着小皇帝跳海自尽!

蒙古军应该很早进入福建,与福建宋军展开搏杀。由于蒙古间谍对江浙和福建地区海洋水师策反做得非常成功,在张世杰到达泉州时,江浙和福建一带的宋军水师已经投降蒙古军,全部被改编为蒙古水师,并由蒙古将领带领,全速航行到珠江口海域,在海面布防,切断南宋皇帝及朝廷的海上逃生之路。

由于进入福建的蒙古军即将打到泉州,如果张世杰带领的南宋撤退人员不及时从海上逃跑,肯定被蒙古军全歼。

因此,张世杰只能跟泉州市舶司市舶使蒲寿庚,借船出海,此时,蒲寿庚控制着官私船舶上万艘,财产无数,富可敌国。此人阿拉伯商人出身,曾客户占蒲(今越南南部),后到泉州定居,并归化南宋,因此蒲寿庚能力出众,他被南宋朝廷委任为泉州市舶司市舶使,从此发迹,富甲一方,垄断了泉州进出口贸易及海运业务。

此时,蒲寿庚已经暗中投降蒙古,因此,他寻找各种借口拒绝张世杰的要求,企图推延时间,等待蒙古军来包围泉州,全歼南宋逃亡队伍。张世杰看出蒲寿庚要搞鬼,因此张世杰命令宋军包围泉州市舶司衙门,准备活捉蒲寿庚逼他交出船舶和船工。

蒲寿庚在泉州城内爪牙遍地,势力滔天,因此蒲寿庚的私人武装马上宋军发生激烈战斗。正在城内蒲宋两军激战之时,在泉州城外宋军和蒙古军打得胜负难分,为了增援前线张世杰只能带领泉州城内宋军出城增援前线。

蒲寿庚看到围攻他的宋军已经撤退,蒲寿庚马上命令手下将一批级别很高的王公贵族杀害,并将他们首级送出城外交给蒙古军在福建统帅,以表投降诚意!于是,泉州城内大乱,城内人民纷纷逃亡成为避难。

张世杰带兵出城后,委托陆秀夫的儿子陆自立代管逃亡队伍。蒲寿庚对王公贵族动手后,陆自立马上去找泉州布政司一个高官,此人是陆秀夫的门生,他的同乡是泉州一支大型官商船队大都统,他管理着几千艘大型海船,足够装载泉州城内的全部南宋撤退队伍从海上逃生。

陆自立见了这个高官后,这个高官也认为泉州城即将不保,同时他也认为蒲寿庚已经投降蒙古,如果宋朝地方仍然留在城内,到时候蒲寿庚肯定将他们交给蒙古人砍头。因此,这个高官同意与陆自立一起说服他的大都统老乡,让他跟他们一起逃去南洋最近岛屿避难。

有高官出马说服,加上那个大都统是聪明人,没费多少口舌,大都统便同意尽快安排船舶和出逃事宜,并带着家人与南宋朝廷撤退队伍乘船逃离泉州海域,去南洋一个较近的海岛避难。

在大都统一番周边准备和操作下,大都统带着泉州布政司保管的全部航海图、南宋派驻海外各地办事机构联络档案、布政司金库全部财产、布政司军械库的全部器械及弹药、布政司全体官员、军队及其家属,大都统所辖造船厂工程师、技师、工匠等及其家属,官商船队全体船工及其家属等,他们与南宋朝廷撤退到泉州队伍一起乘坐大都统管辖的近万艘大小海船,浩浩荡荡离开泉州港,驶向后来被称为吕宋岛的海岛。

陆自立带领南宋朝廷队伍、泉州布政司系统人员及家属、泉州官商船队全体员工及其家属等从海上撤离后不久,张世杰在与蒙古军的激战中壮烈殉国。

最后,蒲寿庚打开泉州城门,带领泉州城内十几万定居在泉州的海外商人及其家属向蒙古投降。之后,蒲寿庚被蒙古朝廷任命为元朝泉州衙门的长官。

陆自立带领队伍在吕宋岛安顿下来后,他们收到南宋朝廷在泉州和广州的惨败,他们知道南宋已经灭亡,他们不可能在返回大陆生活。于是,他们做好了海外长期定居生活的一切准备。

首先,陆自立吕宋大都督(为了掩人耳目将“旅”改做“吕”,不来应该叫宋旅即大宋国之旅,将宋旅改成吕宋,可见南宋人心思非常缜密),并设立吕宋都督衙门管理南宋遗民的日常事务。

要生存就必须发展经济,要养活几十万南宋移民,没有强大经济基础是不能实现的。南宋朝廷的强项是海上贸易,因此陆自立与他的衙府幕僚们商量后,决定要尽快恢复南宋的海外商贸网络,将南宋的海外网络尽快启动起来。

于是,吕宋都督府开始在吕宋岛建设商贸港口,并建造造船厂及修造船坞,恢复海上航线。海上航线恢复后,吕宋都督府马上根据南宋派驻海外各地办事机构联络档案,向今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朱罗邦国(包括南亚海洋大国,领土包括今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孟加拉湾等岛屿及沿海地区)派出商贸使团。

但是,这些地区和国家的南宋派驻海外各地办事机构,都已经知道南宋灭亡的消息,而且这些地区已经中断与中国地区商贸关系,南宋派驻办事机构的人员都已经完全本地化,他们对南宋认可度很低,因此他们不可能为一个南宋的流亡政府效力。

不久,吕宋都督府收到蒙古人的元朝已经建立运营,为了剿灭日本南宋遗民,元军水师与日本军水师爆发大海战。虽然元军没有得手,但是陆自立知道元军水师是在南宋水师的基础上建立的,元军水师战斗力并不差,可能是元军部队的内部磨合没有完成,才导致元军海战失败。如果元军水师完成内部调整后,他们比较远征海外剿灭南宋移民,吕宋岛距离中国大陆很近,如果蒙古人知道这里居住几十万南宋朝廷遗民,元军水师肯定要杀过来。

因此,完成吕宋岛的基础建设后,根据吕宋都督府派出商贸使团反馈回来的情况,陆自立决定将位于马六甲海峡南部爪哇岛的顺塔地区作为南宋遗民最终殖民地,因为这里远离中国大陆,同时非常靠近马六甲海峡,从这里去印度洋沿岸各商贸城市都非常方便。

同时,位于印度洋孟加拉湾的朱罗邦国原来是南宋朝廷的附属国,它的领土延伸到马来西亚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一带,是一个非常强盛的海洋强国,南宋商贸船队在朱罗邦国各沿海城市都建设有专用码头和海岸贸易市场。

南宋末年及灭亡后,由于全球海运商贸市场极度萎缩,造成朱罗邦国入不衍出,经济崩溃,因此朱罗邦国在1279年即南宋灭亡的同年分裂解体了。但是根据吕宋都督府派出商贸使团反馈回来的情况,分裂后的朱罗诸国对南宋朝廷非常留恋,对吕宋都督府要恢复与他们的商贸关系的事情非常高兴和支持。这也是陆自立选择顺塔地区最后殖民地即吕宋都督府大本营的重要原因。

大部分南宋遗民从吕宋岛搬迁都顺塔地区后,吕宋岛设立吕宋军民府,负责管理仍然留守吕宋岛的南宋遗民。吕宋军民府为顺塔吕宋都督府下属机构,负责南洋诸国、印度洋诸国及地区与中国大陆进出口商品的贸易业务联系,联络中国商品生产商,为南洋客户及印度洋客户供应中国商品。吕宋军民府的商贸人员全部来自中国大陆,他们与中国生产和供应的茶叶、丝绸、陶瓷、粮食、香料、钢铁的商家都非常熟悉,只是吕宋军民府的商贸人员要帮助中国的生产商和出口商,设计秘密而安全的进出口通道,逃避蒙古人的监管。

通过吕宋军民府和顺塔都督府的不懈努力,中国商品终于突破蒙古人的封锁,顺利流入了南宋遗民在南洋、印度洋各地设立贸易渠道,吕宋军民府和顺塔都督府都整挣的盆满钵满,成为东南亚最富裕的两个地区。

南宋遗民在南洋站稳脚跟后,他们在本地人民的支持和帮助下,在爪哇岛顺塔地区建立顺塔国,陆自立为第一代国王,顺塔国国民以华人为主,是一个商贸航海大国。顺塔国立国一百年多年,它见证了明朝建立,见证了华人重新掌握中国的命运和航向。的命运和航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6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