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凿壁窥光

作者:江枫客栈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80章 西方思想及宗教简史之一!

书名:凿壁窥光 作者:江枫客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8

《尘埃掠影》章节:中华文明对西方思想及宗教的影响

我们认为思想和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基础,思想和宗教决定了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我们有必然搞清楚人类的思想及宗教的形成和发展。

人类不论生活在远古还是今天都不是一件非常轻松和快乐的事情,人类都要面对生老病死,爱恨情仇,荣辱得失,困苦灾祸等困难和痛苦。为了解决这些始终伴随人生的问题和困惑,在思想上人类必须对这些问题和困惑进行非常合理的解释,使人类能够轻松接受和面对现状,同时寻找方法和手段克服这些人生困难和痛苦。这就是人类思想产生的初衷,已经思想发展的原始动力。

在没有文字和文字记载的年代,人类的人生感悟和思想成果,只能通过口口相传,为了增加人类记忆,古人发明了很多游戏和仪式帮助人们理解和记忆这些高深感悟和思想。随着思想的发展,当人类开始认识到世间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规律,如日月星辰的周而复始的变化及运动规律,生命生老病死规律等循环律和因果律之后,人类开始认识都世间万事万物都被一种无形力量和智慧操控着,他们认为这种力量和智慧综合体就是灵魂,好的灵魂被称呼神、仙和精灵,不好的灵魂被称为鬼、妖和魔。最终古人认为万物都有灵魂,生老病死,爱恨情仇,荣辱得失,困苦灾祸等善恶之事都由专业的灵魂即专业大神主管,这些大神包括生育神、瘟神、死神、财神、战神、农神、火神等,这些大神决定了人类的命运、吉凶福祸。人类只有敬重、善待和讨好这些大神,人类才能无灾无难,收获善果,生活愉快平安。有了这些思想认识,人类最早的宗教产生了。

根据历史考证,我们认为人类最早的宗教是萨满教,萨满教承认万物有灵,无事都是灵魂所为,要得到善报,必须对相应的操控神进行祷告和献祭,而人与神灵沟通的桥梁媒介就是萨满,萨满是最早的神职人员,他们负责传教和讲解教义,同时他们是神灵的代言人。

考古证据显示,在距今3.5万年之前即冰川融合,海平面迅速上涨,人类进行全球大迁徙之前,人类已经创造了非常完备的萨满教教义和仪式。当代宗教文化调研结果显示,迁徙到美洲的古人、被海水隔离在澳大利亚的古人、迁徙并定居在西伯利亚和北极圈地区的古人,他们具有几乎相同而完整的萨满教教义和仪式,同时他们将这些距今3.5万年前的萨满教教义和仪式代代相传,流行至今。在那个时代,在西亚、南亚、中东、欧洲和非洲等地区,有人类生活的地方,他们要么信仰萨满教,要么仍然处于思想蒙昧和黑暗时代,不信萨满教的人只能昏昏噩噩、麻木不仁地地活着。

萨满教在东南亚、中国南部及西南等地区,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萨满教获得新的发展,在该地区萨满教变得越来越实用,萨满的职责主要帮助信众求签解挂、咨询吉凶、消灾解难,这种宗教仪式被称为gim\jim\zen,汉语中的“贞zen”多次出现在甲骨文的卜文,贞的意思就是占卜,说明在商代之前中国地区已经流行这种萨满教即贞教。贞教还有另外一个功能是帮助信众主持婚丧等重大事件宗教祈福活动。改良的萨满教即贞教认为死是新生的开始,因此,东南亚和南中国的主体民族泰族、傣族和古越族,称呼胎儿叫tai/dai即胎,称呼死亡也叫tai/dai即殆,胎是真实生命的起源;人死后,按照萨满教的葬法将其尸体摆布成胎儿形态即亡灵的胎,如此操作死人才能获得新生和复活。泰族、傣族用胎做族名,是因为他们深受萨满教的影响,他们认为生胎和亡胎都是生命起源,都是吉利的事物,同时也暗示着他们民族是世界各民族的源头!

当然,人类对人生和灵魂的思考从来没有停止过,新问题、新思考、新感悟、新思想促使新宗教的产生和发展。

考古和文化调研的成果显示,在距今2.5万年左右,由于地球环境的资源变得越来越适合人类的生产和发展,人类社会开始在东南亚和中国南部地区形成规模,随着社会规模的扩大,需要养活的统治者、贵族、神职人员、社会管理者、知识分子等社会精英阶层越来越多。由于社会供给需求的增加,导致劳动力不足,因此社会精英开始鼓吹生育,发展人口,在神职人员和知识分子的策动下,在当时的东南亚地区产生湿婆教,湿婆也叫锡伯,锡即湿指男性生殖器,伯即婆指长者和尊者。

湿婆教认为男根是喜善之源,鼓舞男人多干好事,干好事可以消灾解难;女人要多生育孩子,这样可以增福增寿。随后湿婆教发展南亚次大陆,最终湿婆教融入印度教。

目前柬埔寨吴哥、印度、尼泊尔等神庙中仍然保留着湿婆教生殖崇拜的雕塑和图画。随着人口的迁徙,湿婆教也曾经发展都西伯利亚地区,也许锡伯、西伯等称号就是湿婆教的文化遗存。但是西伯利亚和北极圈地区属于自古属于苦寒之地,生活环境恶劣,生活资源匮乏,如果按照湿婆教那套搞法,肯定有很多人冻死饿死。加上先迁徙到该地区的人类都信仰萨满教,该地区萨满教已经根深蒂固,因此湿婆教在此地没有能大行其道,但是西伯利亚、锡伯族等名声和族群保留下来了。

在距今1.5万年之前,东南亚地区人口达到了高度饱和,同时人口大规模迁徙的活动已经停止,当地人口没有新消化途径,因此人口增加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混乱、犯罪率猛增、食物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使社会统治阶层坐立不安,形势迫使社会精英层策动新的宗教和社会规则。因此以禁欲、苦行和清修为主要教义的耆那教应运而生,同时社会上开始流行生殖阉割、割礼等宗教仪式,活人献祭、殉葬、阉人和人妖等宗教仪式和社会现象也流行起来。宗教从来不讲人道,宗教是神道,是社会顶层控制和奴役人民的工具。

严格地控制人口就是反人类,必然造成人类新的苦难,为了解决这些新问题,耆那教逐步发展为佛教,佛教的基本教义是相信灵魂有轮回、地狱及天堂等归属,人生的痛苦和灾难来源人对爱恨情仇的反映,以及各种欲望和追求,人要摆脱痛苦和灾难,消除这些痛苦和灾难根源,否则人死后灵魂将进入轮回、地狱,继续人生煎熬和痛苦;只有彻底消除造成人生痛苦和灾难的根源即爱欲追求,人的灵魂才能升华为佛即觉悟者,进入永生天堂即极乐世界。

佛教在耆那教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佛教的教义与耆那教的教义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佛教将禁欲、苦行和清修描述成修行者的必修课和自愿行为,无需任何外力干涉。同时佛教设立固定佛堂和寺庙,供修行者出家修行,同时,鼓动信众施舍食物和生活用品供养出家修行者,出家修行也是一种苦行,苦行内容包含绝食和节食,这样出家人不需要消耗太多粮食。同时,出家人修行成佛的标志是涅槃,涅槃就是修行者在冥想中,进入无欲无求,通达无碍的状态,最后进入西方极乐世界即离世成佛。很多高僧都能在很多短的时间内完成涅槃即离世成佛,人死后就不用再消耗任何世间物资了。佛教认为每个修行者都可以获得涅槃,这对统治阶层减少人口是一种很大的帮助。

因此,在人口泛滥、社会混乱、物资短缺、生存困难的地方,佛教都能大行其道,在不同年代里,佛教曾经在东南亚、南亚、东亚、中亚、中东和欧洲等地区获得过蓬勃发展。

佛教经历了1万多年发展,最终发展成我们今天看到佛教,但是现在的佛教与原始佛教已经相去甚远,东南亚、南亚次大陆南部、东亚地区都有佛教,但是这些佛教的教义和仪式都很不一样,东南亚、南亚次大陆南部可以归属一类,这里佛教可以成为本土佛教或者原始佛教,当代学者称东南亚的佛教为南传佛教。

中国及东亚地区的佛教当今学者称之为北传佛教,北传佛教的源头在西域及南亚次大陆北部,现在学者称这个佛教流派为大乘佛教,但是由于印度教、拜火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的兴起,佛教在南亚次大陆北部地区(即当今学者认定的佛教发祥地)、中东、中亚和西域等地区消失了。

自古以来,在中国地区一直存在南传佛教即东南亚佛教与北传佛教即西域佛教交汇和冲突,从而导致佛教思想和教义混乱,导致佛教教派的争斗和组织涣散,为了拯救中国地区的佛教,在唐朝唐三藏大即唐僧大和尚从长安西行到印度求取真经。

根据历史记载,唐僧大和尚在印度北部即佛祖诞生并没找到自己想要的真经,最终唐僧大和尚当地高僧的指引下在南亚次大陆东南部渡海,在锡兰狮城找到了佛教真经。目前一部分学者认为锡兰就是斯里兰卡,唐僧大和尚在斯里兰卡首都佛寺中获得了真经。但是一部分学者认为狮城是现在新加坡或者泰国曼谷,因为这些地方从南亚次大陆南部渡海也能方便到达,同时在古代新加坡、泰国曼谷都有很多狮子,都曾经被称为狮城,古时东南亚很多方国都自称锡兰,“锡”代表湿婆神(东南亚最古老宗教之一),“兰”是家、家园和国家的意思,现在很多中东、西亚和欧洲地名的后缀也叫land,伊朗yiland,波兰boland、荷兰holand等,这些地名和国名都深受东南亚远古文化的影响。

唐三藏取得真经回国时,带回了一个暹罗国王子,这个王子是学者,他精通佛经和佛法,他跟随唐三藏的目的是帮助唐三藏翻译真经经文,这故事更能说明,唐三藏是在东南亚,甚至在泰国的某个佛寺里取得真经,同时认识了这位道行高深的暹罗国王子。

现在流行的关于佛教发祥地和历史的说法是西方学者根据他们的需要编造的,我们没有必要信以为真。当今研究和考古证据表明,萨满教、湿婆教、耆那教、佛教等古老宗教产生和形成于近期冰河期中后期的东南亚、中国南部及西南部地区,它们随着人类大迁徙而传播到世界各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25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