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三十八章:李世民的军事作战会议

书名: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5:09

李绩的话,让众人陷入沉思。

太子的意思很明显,毕其功于一役。

要想打一场会战,那么就要促使高句丽调动大量的兵马,投入到会战点来。

可以预料到,必然是一场以少打多的局面。

冒险程度很大,但风险收益却拉满。

只要会战打赢,那么往后高句丽就不可能再有力量,作出大的抵抗。

李承乾并没有过多言语。

他只是给出战略意图,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在战术层面上,自己远不及李靖,李绩等人的。

就是李世民,李承乾也是绝对无法碰瓷的。

人家可是天策上将,是刀枪火海打出来的硬骨头,大丈夫,是马上皇帝。

在他们面前指挥战事,就有点班门弄斧,指手画脚了。

他是皇太子,就该做皇太子的事。

指挥战事都要你皇太子插手,要将帅何用?

“打!”

李世民看着地图,自信满满的说道:“为什么不打。”

“什么冒险不冒险的,突厥,薛延陀我们都灭了,区区一个高句丽,还让我畏手畏脚了?”

“太子说的很对,持久战对我们不利。”

“会战是最好的办法。”

陛下与太子都赞成会战,两宫思想统一,他们只能是基于会战的框架,讨论作战。

“陛下,既然要打会战,为确保能够万无一失,是不是让卢国公分兵一部到幽州?”

李绩说道:“毕竟,一旦要打会战,战局瞬息万变,手头可指挥的兵马多一点,也能更加从容点。”

李靖捻着胡须,道:“陛下,英国公的建议不错。”

“陛下亲征,考虑周全总没错的。”

“我们在高句丽是异地作战,地形没有高句丽熟悉……。”

他在提醒李世民,不要骄狂盲目,你是亲征,稳妥一点总是没错的。

这次调动大军,总计十万。

四万在山东备兵,六万屯集幽州。

这十万大军,可是府兵改制后的常备军。

他们的战斗力,并没有得到检验,这一次征讨,也是看看改制后的常备军战斗力。

朝野内外,都想看看常备军,到底是不是优于府兵。

当然,还有一点,思想指导到底能否增加军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这一点也极为关键。

当然,也有其他缘故。

远征作战,后勤战线会拉得很长。

李世民也汲取了隋炀帝征高句丽的教训。

在后勤补给上,他是有考量的。

至少做好了后勤会出现问题的最坏打算。

幽州六万,出现最坏的情况,也不会至于使得战局糜烂,重蹈前朝覆辙。

李世民双手撑住指挥棍,站在地图上思索。

从高句丽,百济,新罗等等地域来看,是一片很是广袤遥远的地区。

距离长安,不是一般的远。

“江夏王!”

李世民喊道。

“臣在!”

“你这个府兵大都督,能不能在开春之前,调集十万府兵秘密北上幽州。”

李世民这话,不是疑问句,是肯定句。

李道宗听出话里的意思,道:“陛下,没有问题。”

“山东府兵,下马可开垦,上马可作战,平时训练并没有懈怠。”

“那就好。”

李世民道:“上官仪。”

“臣在。”

“传令,调太原粮草至幽州,洛阳粮草至太原。长安后续粮草补充洛阳。”

“遵令!”

李世民在地图上走了两步,淡淡的说道:“卢国公的四万兵马不动。”

“让他充分备战,大战一起,令到即动。”

“既然要打会战,就是速战速决,粮草问题,就不要考虑太久。”

“我把一年的粮草,拿来当做三个月来用。”

“六万三个月吃不完,那就让二十万人马来吃。”

李承乾颇为讶异,李世民这决策太果断了。

指挥思维也转变得极快。

这是用长时间大军消耗的粮草,换来短时间内更多的兵马参战,做到会战必胜的决心。

六万看起来很悬。

但二十万打一场会战,那就完全没有任何冒险一说。

可以说,太看得起高句丽了。

“明年六月!”

李世民指挥棒点着地图上的高句丽,道:“六月之前,必须消灭高句丽主力。”

“所以这个会战,我们要怎么才能打成。”

“怎么才能让渊盖苏文这个逆贼,投入大量的兵力,来跟我们打会战。”

“诸位,有什么想法,尽管说说。”

众人没有第一时间说话。

李承乾也不吭声,他并不想发表想法的。

“药师,你觉得要怎么打?”

李世民点名道。

“示敌以弱!”

李靖有点兴奋起来,他围绕着地图转圈,道:“高句丽不知陛下密调十万府兵北上。”

“我们在明面上还是六万大军。”

“所以,只要我们露出点破绽引诱,让高句丽看到能以多打少的机会。”

“他们必然不会错过的。”

“当然,我们要找到一个会战点,迫使他们不得不来。”

众人不由点头。

孙子兵法那么多,总有一款可以用来对付高句丽的。

“让敌人陷入优势兵力的诱惑啊。”

李承乾出声笑道:“这个倒是不错。”

“渊盖苏文乃是小国奸臣罢了。”

“他怕是做梦也想击溃大唐。”

李世民轻蔑一笑,“击溃我大唐?他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哈哈哈!”

众人也是纷纷大笑起来。

给他高句丽脸了,还想击溃我大唐。

“这个地方。”

李世民在地图走上了一圈,指挥棒点着,道:“就这个安市城。”

“让它成为高句丽主力的葬身之地。”

“来多少,我要吃多少。”

“让他们有来无回。”

从地图上看,安市城在唐军东进的必经之地。

一旦安市城拿下,那唐军就能三面开花,可南下北上,也可以继续东进,直插高句丽腹地,威逼平壤城。

对唐军来说,安市城必须要拿下,这样才能保证后勤补给,不会被袭扰。

对高句丽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支点,只要抗住了,唐军就不可能放心大胆的攻入。

李承乾想了想。

李世民好像就是在这安市城,几万人把高句丽跟靺鞨的十五万大军给打没的,重创高句丽。

但后来也是后勤补给出现问题,最终功亏一篑,没能灭掉高句丽。

这下,准备几近完善,各方面都考虑到了。

还调来十万府兵。

高句丽不死才怪。

军事作战会议结束。

李承乾回到下榻之地,问道:“今日有什么感想?”

裴行俭道:“卑职见识到圣天子神武风采。”

薛礼道:“受益匪浅,圣天子雄才伟略,区区高句丽不过土鸡瓦狗罢了。”

“哈哈!”

李承乾大笑一声,道:“说说,你们对此有什么想法。”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裴行俭道:“殿下,要按照我的想法来。”

“卢国公的四万水兵,应该等待时机,不用直插平壤。”

“等到高句丽大军增援安市消息确认,当渡海彻底断其后路。”

薛礼道:“我与裴指导的想法不谋而后,四万大军在后,前后夹击,不管高句丽有再多的兵马,都会成为瓮中之鳖的。”

李承乾脑海浮现出大致的战术走向。

李治小声说道:“擒贼不先擒王吗?”

“平壤成打下来,活捉高句丽国王,逆贼渊盖苏文,岂不是更好?”

李承乾回过神来,微微摇头,道:“裴行俭,你给晋王说说。”

“晋王殿下,是这么个道理,但此次我们的目的,是彻底消灭高句丽的军事力量。”

裴行俭道:“先打平壤,那高句丽的军队,作鸟兽散,逃窜盘踞一地,我大唐还要派兵过去消灭。”

“那样不符合圣天子速战速决的意图。”

“只要打掉高句丽主力大军,不说其他地方,就是渊盖苏文也只能是望风而降。”

薛礼也开口说道:“留着他们的狗头,是让他们还能调动大军,让手下的兵马听命行事。”

李治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把所有的主力敌军,一次性歼灭,留下来的不过是一些癣疥之疾罢了。”

“不足为虑。”

四万大军渡海直插平壤城,其实不是一般的冒险。

在正面战场没有调动高句丽大军的情况下,很大可能会被反包围,陷入孤军奋战。

最终结果真的难以预料。

李承乾不知道李世民想到没有,会不会继续冒险。

但只要李世民下这样的命令,他肯定会提醒的。

要是四万大军有个好歹。

大唐承受不起,李世民都要下罪己诏的。

“稚奴,去把李君羡叫来!”

“是!”

李承乾还要上上补丁,会战不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

还要让高句丽也掉入会战的思维中来,跟着会战的节奏走。

所以,就要在东厂的人,在高句丽做事了。

“臣参见太子殿下……。”

“李君羡,孤给你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李承乾开门见山的说道:“即刻启用在高句丽的所有东厂人员。”

“让他们发挥所有人脉关系的影响力,全力促成这一场会战,让高句丽的贵族大臣们掉入会战陷阱之内。”

“还有……。”

他眼眸眯了起来,道:“引导他们大肆征兵。”

“征得越多越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7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