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二十七章:大唐皇帝令,一系列人员变动

书名: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5:09

贞观十八年,开年。

李世民下了第一道大唐皇帝令。

迁民部尚书赵国公长孙无忌为尚书省右仆射。

此诏令一出,百官缄默。

因为这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并不惊讶。

尚书右仆射空缺这么久,都知道是等着给长孙无忌的。

如今算是大石落地,如愿以偿,大家也不过是摇头感慨一番。

时隔十七年。

长孙无忌再次执掌大权,入主尚书省。

虽说上头还有房玄龄这个左仆射的存在,但当年,也就是贞观元年,陛下要打压针对以裴寂为主的高祖老臣。

长孙无忌当时在尚书省也是右仆射,左仆射不是别人,是萧瑀。

只不过那时候,他跟萧瑀一样,才掌权一年不到,屁股都还没坐热,就被一脚踹了下去,此后长期处在位高权低,游离核心的边缘。

这一次,可以说是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但相比于他脱离中枢实权的时间,间隔太久了。

谁也不知道长孙无忌会做成什么样子。

不过,大家都明白,长孙无忌不会再重蹈覆辙,轻易下马,他在这个位置上,势必会朝着尚书省左仆射发起冲击。

当外戚与寒门宰相共同处事,那么意味着权力的争斗会更加激烈。

房玄龄不下马,长孙无忌就不可能再更进一步。

所以,大家都可以预见,未来的朝廷会很热闹。

长孙无忌府上,前来道贺的人不在少数。

崔、卢等世家皆是送来厚礼道贺。

高士廉也是笑意连连,心情舒畅。

他甘愿承担过错下马,不就是给外甥让位的嘛。

总算是没有白费这心思。

外甥很年轻,比房玄龄年轻太多了。

只要坐稳尚书右仆射的位置,他有太多的机会坐上宰相之位。

这就相当于,长孙氏与高氏,只要长孙无忌不倒台,那么往后一切都无忧。

这就是政治博弈与妥协,换来的长久安稳。

“陛下的诏令,对外也透露出来个消息,陛下要重用外戚。”

高士廉说道:“越是在这个时候,你越要行稳坐直。”

“毕竟,当下没有异议与声音,但盯着你一举一动的不在少数。”

“但凡你露出点差池来,肯定会引来大举弹劾的。”

“外戚身份是亲近,可也是催命符。”

长孙无忌点头道:“这我知道。”

“盼了这么久,我总算是再次回来了。”

“谁要是给我使坏,我不会放过他们的。”

他露出狠厉之色。

十七年啊。

整整十七年啊。

知道我是怎么过来的嘛?

人生能有多少个十七年?

他最好的岁月,就浪费在这十七年间。

不是在参议,就是在参议的路上。

什么权力都没有,什么都要看他人的脸色。

时时刻刻的还要提心吊胆,生怕引起陛下的猜忌。

没有权力的滋味,他受够了。

再次拿到手,他绝对不会再眼睁睁的看到失去。

绝对不会!

谁要是不让他好过,他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哪怕是山东世家也是如此。

没你山东世家,我还有关陇武官集团。

“知道就好。”

高士廉欣慰的说道:“山东世家这次前来道贺,送来的礼品可是不薄。”

“看的出来他们要缓解关系的意思。”

“崔敦礼与卢承庆要外放,他们也是想你给他选一个好去处。”

“高明啊,他给的东西,太诱人了。”

他不无唏嘘道:“崔卢两家根本就抗拒不了。”

长孙无忌点头道:“按照正常的升迁,他们想要越两级,除非得到陛下的圣眷,否则没个十年,是不能的。”

“谁又能拒绝得了呢。”

高士廉道:“他们太想更进一步。”

“更进一步,就有跟你讨价还价,乃至于是跟你平起平坐的底气。”

长孙无忌皱眉,道:“这事,我到现在都还没想通。”

“高明到底为何要这么做?”

“难道不知道山东世家坐大,朝中势力与日俱增,以后会受到更大的掣肘吗?”

高士廉叹息道:“这就不得而知了,高明的心思与手段,你又不是不知道。”

“总会有出人意料的地方。”

“他不可能看不到的。”

就在这时,管家快步到来,道:“陛下发了新的诏令。”

“哦?”

两人俱是惊讶,长孙无忌问道:“什么新诏令?”

“擢黄门侍郎刘洎为民部尚书,秘书丞苏亶为门下侍中掌吏部,太子左庶子张玄素迁太子詹事。”

“中书舍人、检校吏部侍郎高季辅为太子左庶子。”

啊?

管家报出诏令内容,长孙无忌与高士廉都是一脸震惊,外带一丝彷徨。

“我事先并不知道啊。”

长孙无忌失神的说道。

高士廉沉默,稍后道:“看来多半是陛下与太子之间商定的,他人并不知晓啊。”

“这也太突然了。”

长孙无忌苦笑道:“看来我这次上位,也不过是破局的。”

可不是嘛。

一系列的变迁,相当于把不知道多少人的位置都给换了一遍。

尤其是秘书丞苏亶的上位,太过出乎所有人意料了。

那是太子岳丈。

之前一直以来都默默无闻,不显山不漏水的,根本不在关注范围之内。

主要是外戚身份摆在那里,想要担任重要官职,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长久以来,苏亶的官职也是不高不低的,并没有得到大的任用。

如今看来,长孙无忌这个外戚东山再起,那么太子的岳丈出来,不是理所应当的嘛?

长孙无忌算是给太子当了急先锋,否则,苏亶怎么可能一上来,就占据这等要害部门。

直接从官秩从四品上就成为正三品大员,其中跨过的官秩,可是有正四品下,正四品上,从三品三个官秩阶段,连跨难度最高的三品,可谓是一步登天,一鸣惊人。

不知道要惊掉多少人的下巴。

“陛下掌民部,太子掌吏部,如果不是苏亶的资历不够,避免太多议论,怕是太子直接就让他担任吏部尚书了。”高士廉不无艳羡的说道。

这就是太子啊。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把老丈人给捧到天上去。

那可是正三品官秩啊。

多少人梦寐以求都不可得的。

这等官秩,满朝上下也不过几十数而已。

长孙无忌喟叹道:“他们俩父子,是把我空出来的权力,都瓜分了。”

“只不过,我是没想到陛下会容忍太子掌吏部。”

“礼部那边于志宁也算是太子的人。”

“这样一来,朝中六部,太子占据其二,还都是关键所在。”

太子在朝中的威势,本来就不可阻挡。

群臣早就已经对太子俯首恭敬,再不敢有任何轻视太子的想法。

但随着两部落入太子手中,这等威势只会越来越恐怖。

一手礼部大棒,一手官吏赏罚。

百官谁还跟对太子有微词?

屁都不敢放一个了吧。

陛下如此放纵,到底意欲何为,简直是令人看不透。

高士廉道:“虽然我有所猜测,但也没想到太子会推苏亶出来。”

“不过,季辅任太子左庶子。”

“不大可能是陛下的意思,很可能是太子的想法。”

高季辅是高士廉的族弟,同出渤海蓨县,为渤海高氏子弟。

双方的关系很是紧密,可以说在朝中相互照应扶持的,共为一体都不为过。

只不过,高士廉的位高权重,又有长孙无忌位高权低的人物。

若是再让高季辅上位,那渤海高氏,长孙氏,在朝中的势力,不说有压倒性的力量,其威望怕是连山东世家都不敢轻易招惹。

要是加上关陇那边的一些支持。

李世民能不能睡觉都还是个问题。

正是如此,纵然高季辅有才干能力,多次得到李世民的赏识,但位置一直都是不高不低的,不受重用。

这次高季辅得以入东宫为太子左庶子。

不难猜出其中用意。

一是高士廉下了,可以用高季辅。

二是太子传递的信号,往后高季辅是东宫的人,高氏子弟该如何做事,心里要有个数。

也算是给高士廉下马的一个补偿。

你走了,但该支持我的还是要支持。

我把你高氏最优秀的子弟纳入东宫为官,成为我的左膀右臂,往后你高氏还能出一位权势显赫的人物。

这传递的信号不要太明确,高士廉琢磨不出来才有鬼了。

“舅父,高明这是把你吃得死死的啊。”长孙无忌打趣道。

“你不还是一样。”

高士廉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道:“高明有此心意,我心里舒服了不少。”

“往后,季辅可就要托你多多照看了。”

长孙无忌好笑道:“我照看什么,他跟着太子,往后未必不能成为舅父一样的人物。”

“我倒是希望如此啊。”

高士廉本来就担心,自己下来后,渤海高氏后继无人,希望外甥能多多帮忙。

如今看来,完全是他多虑了。

太子还是一直念着他的。

突然,他想到什么,道:“有个事,我要跟你说一下。”

“山东世家的事,我不会再管了,也不会跟他们牵扯上任何关系。”

“你跟他如何没关系,但我必须要保持距离。”

长孙无忌一愣,“为何?”

“我下马这件事,山东世家没少出力,也是因他们而起。”

“还给他们好脸色看,我还要不要脸?”

“他们怕是也没想到,太子会用季辅吧?”

高士廉恨恨的说道:“既然他们做初一,我就做十五。”

“我跟他们以后再没半点干系。”

闻言,长孙无忌沉默,他也很痛恨山东世家的背刺,但却又不得依靠他们。

这次他们要是出言反对,自己东山再起之路,怕是没这么顺畅。

“其实,太子也在看我的态度,我要是不作出切割,还跟山东世家保持联系。”

“季辅扶上来,不还是没有什么区别?”

“太子不会徒劳浪费力气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0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