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五章:太子密奏

书名: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5:09

李世民缓步走回,徐徐坐下,闭目仰头。

长孙无忌还没有起身,不敢有多余的动作。

良久后。

李世民睁开眼眸,文道:“府兵改制,谁能总领开垦屯田的重任?”

长孙无忌起身,正坐身躯,道:“江夏王李道宗。”

“朕要他筹备征讨高丽的兵马。”李世民淡淡的说道。

“非江夏王莫属。”长孙无忌说道:“高丽备兵,可河间郡王总领,由英国公具体负责。”

“不!”

李世民断然否决,“英国公,我要处置,暂时不能用他。”

“河间郡王倒是可以。”

“不过,为何非江夏王莫属了?”

长孙无忌微微沉吟,刚才的训斥是警告,是对他不满的宣泄。

现在陛下是告诉他,警告归警告,但还是信你,可以听取你的意见。

事情就算是揭过了。

陛下不计较,他也不要有介怀。

“太子告诉臣,屯田并非小事,屯田为重,但所属府兵,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长孙无忌一五一十,搬出太子的话来,道:“太子说把府兵,交到江夏王的手上,令人放心。”

“他是李氏宗室,是朝中王爵大臣,自是心向大唐江山社稷的。”

“此外,江夏王作为礼部尚书,毕竟不是他所擅长的。”

李道宗本来就是武将,坐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上,也不过是权宜之计。

李世民不可能把一些位置,让给其他世家门阀子弟坐的。

“礼部尚书空缺,谁能做?”

“太子也告诉你了吧?”

李世民淡淡的问道。

长孙无忌也不隐瞒,恭声道:“太子詹事于志宁!”

此话一出。

李世民眼眸微微一凝,太子是明目张胆的要把东宫的人,塞进六部之内。

礼部尚书,太子要举荐自己的老师,无可厚非。

再者他本来就在‘礼’一途中,深得民心。

李世民并未感到不舒服,反而觉得有些意思。

太子这是伸手要权了。

“于志宁的资历是否有点欠缺了?”

“是有点欠缺,但他担任礼部尚书的话,也不是不可能,群臣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反对意见。”

长孙无忌道。

李世民不置可否,他撇开这个话题,道:“唐俭在新军做总指导,颇有建树成就,再担任民部尚书也不太合适。”

“何人能够接任?”

长孙无忌当即摇头,道:“臣不知。”

李世民露出淡淡的笑意,道:“辅机去担任吧。”

嗯?

长孙无忌一愣,万分震惊,不敢相信。

别看他地位显赫,长久以来,并没有实权实职,几乎都是空有的头衔。

他有实权官职,还是贞观元年,为了与高祖旧臣抗衡,才拜的吏部尚书与尚书右仆射的。

但李世民把高祖旧臣打压下去,建立威势后,长孙无忌免了那些官职,被高高挂起,就处在位高权低的尴尬境地。

如今,陡然听到要担任民部尚书。

他很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陛下这是不猜忌自己了?

还是对刚才的警告,做出的补充。

恩威并施吗?

但也不至于啊,完全可以从另外的方面补充。

不过,他知道一点。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天子赏罚对臣子都是恩典。

这恩典,他还真不好坦然接受。

“陛下。”

长孙无忌道:“臣不合适,毕竟臣是外戚,担任具体官职,会有人非议外戚擅权的。”

李世民摆手,道:“无妨,不过是闲言碎语而已。”

“你辅机是有真本事与能力的,外戚擅权,想来也不会去碰。”

“问心无愧,立身正当,自是不用怕的。”

长孙无忌不知道,陛下为何这么坚定,要让他去担任民部尚书。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他要再拒绝,反而显得有这方面的心思。

“臣明白,定不负陛下所望。”

李世民笑了笑,“草原事宜,你要多多负责,这牵涉到不少东西。”

“是!”

……

“还没出来吗?”

长孙无忌去见陛下,魏征等人其实都在关注的。

他们很想知道,长孙无忌在陛下面前,是如何交代。

只不过,这一进去,一个多时辰都没见人出来的意思,就觉得颇为惊奇。

“江夏王,过些时日,陛下的行程要去英烈陵园祭奠英烈,你可安排好了?”

李道宗来拜访魏征,他还没开口,魏征就反问道。

“郑国公未卜先知,怎么知道本王是来问祭奠陵园一事的。”

李道宗很是惊讶道。

“江夏王为了别的事情,会来找我吗?”魏征道。

闻言,李道宗不由一笑,他没事真不会找魏征的。

“确实有些礼数,需要请教郑国公,还望国公不吝赐教。”

两人说着,有消息传来,长孙无忌从陛下那里离开了。

魏征与李道宗对视一眼,都看出诧异。

这时间可不短啊。

“赵国公出来,春风满面,看来是过关了。”

李道宗淡淡的说了一句,魏征捻着胡须,“怕不是过关那么简单,应该是另有好事。”

“国公知晓?”

“我怎么会知道陛下的心思。”

魏征不满的说道。

“呵呵!”

……

李世民捧着密奏,再次阅读。

这是李承乾秘密呈给他的。

一个是说御史台分明暗两个方向,监督各地。

尤其是暗访御史,要做到周全保密,并且暗访之时,不用时时回馈。

调查问题,搜集证据,用时多年潜伏也不为过。

“官吏问题,不在于一时,在于长久调查,以做将来之用。”

“尤其是世家门阀的问题,御史可暗查,甚至可以身入局……。”

“此乃绝密,只有陛下与御史大夫知晓,暗查御史宜从年轻或者寒门出身的子弟挑选,不限于御史台,也可以是从其他机构挑选。

“档案一律封存,无陛下手敕不得查阅。”

李世民呢喃道:“还懂的把自己摘出去,到时事发,我跟马周顶在前面是吧?”

“狗东西,不是一般的油滑。”

他对世家门阀是又忌惮又恨不得拔除。

只不过,他的顾虑太多,根本无从下手。

太子递给他的这道密奏,完全是说到他心坎上了。

可以说,御史台经过这次大朝议,完全就是李世民手里能够随心所欲可用的一把利刃。

一暗一明,明面的可以光明正大做事,暗面的,不用急功心切,只需要蛰伏便可。

他们掌握的东西,交到李世民的手里,那攥在手里的一个个把柄。

李世民想用就用,想爆就爆。

只是李承乾将他跟马周推到前面,自己却躲在后面。

让李世民很是不乐意。

“不过还是欠点火候,御史台也不干净。”

“要让马周好好的清理一下才行。”

他看向另外一点。

关于推举长孙无忌为民部尚书,李道宗总领开垦屯田一事。

他正是看了,才会答应,也决定再次启用长孙无忌的。

李道宗掌管改制后的府兵,是抓紧这部分的兵权。

长孙无忌任民部尚书,有利于对草原的开发与投入。

李承乾阐述的很清楚,站着国家,站着李世民的角度去讲的。

李世民没有拒绝的理由。

“这小子,是迫不及待了啊。”

“我到要看看,你什么时候伸手要兵权的。”

“不过,还是要让你尝到点甜头。”

“先给你点兵权感受感受。”

他泛起丝丝的笑意,觉得自己这个好大儿,越来越让他期待了。

……

草原北部,一处山坳。

这里已经到了薛延陀最北边了。

小可汗突失利带着残兵败将,收拢其他溃散的部众,逃亡至此。

“李世民来了!”

“他竟敢来北地。”

突失利得到消息,几乎是咬牙切齿。

“可汗,他李世民敢来,我们要报仇。”

有贵族将领喊道:“我薛延陀还没被灭国,他李世民就敢说灭了我们。”

“简直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必须给他一点颜色瞧瞧。”

另外有贵族喊道:“对,我们收拢了有八万兵马,还有许多勇士在赶来。”

“到时候就有十数万之众,肯定会吓死李世民的。”

其他人也在鼓噪。

突失利皱眉,他很不情愿打仗,再跟李世民交恶的。

如今他在薛延陀一家独大,早早就坐上可汗大位,执掌大权,唯他独尊的。

怎么愿意将刚到手的大权,拿去挑战大唐呢。

可毕竟,他父汗被俘虏,大哥也被杀了。

他打的旗帜,就是要为父汗,大哥报仇,才拉拢这么对部族力量。

如果他不同意,这些贵族肯定会怀疑他的复仇之心,到时候肯定会人心涣散,不听他的号令的。

“可李世民敢来,身边肯定有很多唐军精锐。”

“也会多加防范的。”

突失利说道。

“正是如此,才是我们的机会,他们肯定想不到,我们大败之后,还有力量发兵。”

“可汗,唐军还把俘虏我们十几万的勇士关押着,没有调走,我们出其不意,来个里应外合。”

“如同突厥一样,再逼李世民签订一个渭水之盟,也不是不可以。”

闻言,突失利瞪大眼睛,蠢蠢欲动。

“好。”

“马上聚拢部族勇士,事不成,我们还能全身而退。”

这么想来,突失利都觉得自己不会重蹈覆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9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