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七十章:庙算拷打进行时

书名: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5:09

许久后,喝彩声才停下。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工作报告,房玄龄总算说完了大部分,接下来就是重头戏。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经陛下审阅御批,朝廷中枢,各衙司,各州,道官府,府牙兵卫,暂预试行庙算支出用度。”

“明列条目,去向明确,账目清楚。”

房玄龄顿了顿,道:“经过统计,预计明年,在政事支出,拟庙算一千八百万贯。”

“其中,包含生育国策,道路建设,教育,医学,各地官府支出等。”

“军事方面支出,拟庙算一千五百万贯……。”

闻言。

殿内就是一阵骚动。

李承乾也是眼皮子一跳。

好家伙,这军事庙算,都快赶上政事支出了。

总庙算加起来,三千三百万贯,看似比今年要少支出两百万贯。

但军事庙算增加了啊。

“陛下……!”

当即有人站出来,表示有疑虑。

李承乾阻止,道:“有疑问稍后再说,先让左仆射把事情说完。”

“是……!”

那官员只好坐下

房玄龄继续说着庙算的事情,算是把贞观十七年朝堂支出的上限,宣之于众。

朝堂内群臣议论纷纷,都在对庙算有不同的见解。

李承乾道:“好了,现在请诸位对左仆射说的尚书省工作报告以及庙算安排,提出意见来。”

“臣有意见。”

有官员站出来,是吏部侍郎。

“请说!”

房玄龄坐正身子,等候质询。

“请问左仆射,去年军事支出一千三百多万贯。”

“用在什么地方了?”

“怎么会用到这么多,哪怕有讨伐薛延陀,也不至于花这么多?”

吏部侍郎道:“再则,这次军事庙算,不减反增,涨到一千五百万贯,明年是有对外征讨吗?”

“还是有战争发生?”

“就算府兵改制,也不至于今年军事庙算,还是高达一千多万。”

“陛下,太子殿下,臣认为不合理,必须给朝廷一个明确的说法。”

他拱手拜道。

李承乾不知道李世民是什么表情,相信肯定不太好看。

他差不多是察觉到,这军事庙算的猫腻。

估计虚增某些东西进去。

“左仆射,你作何解释?”李承乾道。

“陛下,太子殿下,诸公。”

房玄龄道:“此次军事庙算,是由兵部提交上来的,并得到陛下的御批。”

“去年的军事支出,众所周知,与薛延陀的交战是在冬季,所以在行军消耗较大,此外对将士们的封赏,也是一笔大支出。”

“等等!”

李承乾打断,道:“左仆射你是总结,大概了解却不知道详情内容。”

“这样吧。”

他看向群臣,道:“兵部尚书,你来为诸公解释一下。”

“毕竟,庙算是你兵部提交上来的。”

李孝恭一怔,啥玩意儿?

没说要我出马啊。

不是陛下,你不管管?

我出来有什么好说的。

李世民微微偏头,没看李孝恭的求救,既然大朝议让太子主持,方向没错,他也不好干预的。

“来吧,兵部尚书。”

李承乾喊道。

内侍搬着软垫矮几出来,就放在房玄龄稍微前一点,错落出点距离。

“我……!”

李孝恭没办法,群臣注视,他想耍混都没办法。

只好捏着鼻子,起身走上去,朝着众人施礼后才坐下。

武官们一个个面色肃穆,正经认真。

河间郡王都被拉上去拷打了。

指不定他们也跑不掉。

李靖心头叹息,看吧,贪啊。

还多报几成。

这下好了,站出来接受质问吧。

“关于吏部侍郎的询问,我作如下回应。”

李孝恭想了想,道:“左仆射刚才说的是一部分,阵亡将士,在抚恤优待等事情上,我大唐是前所未有的改变了。”

“尤其是对英烈的遗孀子女等等。”

这个倒是能解释的通。

但群臣并不满意,就这些能花费多少钱?

“此外,府兵改革,要安置大量的府兵,调动大军,还要发放粮草器械等等。”

“这些都是有条目账本可查的。”

李孝恭越说越顺畅,思路也逐渐清晰,道:“今年的庙算,是经过周密的计算得出来的。”

“明年军事重点是府兵改制的深入,要招募大量的将士,负责其军饷,给养,服装,兵器,甲胄,战马等等。”

“除开禁军外,预计明年会招募十到二十万大军。”

“一应所需,皆是由朝廷承担。”

“诸公,庙算已经很保守了,兵部是反复统计并且印证的。”

吏部侍郎道:“河间郡王,这也不用一千多万。”

“这是将明年可能出现的战争消耗,包括在其中了嘛?”

李孝恭道:“战争怎么可能算到,这是另算的啊……。”

“那就奇怪了,一千五百万贯,我大唐养百万大军都可以了。”

“这话就过了啊,将士什么都由朝廷包了,怎么可能养百万大军。”

有人站出来,道:“陛下,军事庙算有猫腻,这么多庙算,不包括可能出现的战争,显然是多报了。”

“臣以为该削减,最多五百万。”

李孝恭瞪眼,“去年安置府兵,都花了四百多万,这五百万能够个屁啊。”

“你不懂兵事,少说外行话。”

又有官员站出来,据理力争,“河间郡王,军事庙算就是多了。”

“政事支出才一千八百万而已,军队伸手就要一千五百万。”

“这是什么道理?”

“军队的支出,难道比得上全大唐吗?”

此话落下,其他官员也坐不住了。

“就是,好大口气,张口就要一千五百万,这是养公子吗?”

“朝廷总庙算三千三百万,军事庙算就超过一半,用得完吗你?”

“军事虽重,但也不是狮子大开口,今年税收高,万一明年税收低,那不是亏空在军事上了?”

朝臣纷纷发表意见,对军事庙算不赞同。

李承乾也不说话,他着急什么。

他还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冒出来这么高的。

就李孝恭那些支出的地方,真要不了这么多。

“不是,怎么就要不了这么多了?”

“打仗不是你们在打,你们懂什么。”

李孝恭怒怼道,但他一个人势单力薄,也难以招架。

最终程知节等人也站出来争论。

唐俭也是面色赤红,激动的反驳。

他当过民部尚书,知道这预算是超标超高了。

但他现在是军中思想指导,是军中文官。

这预算再超标超高,对他来说都有好处的。

肯定要争啊。

李恪等一种亲王,也是大加吃瓜。

没想到一场庙算还争吵的这么凶。

太有意思了吧。

得劲。

李孝恭虽然是争论,心思却在李世民那边。

“陛下,这怎么办?”

“是你要单独列出来的,把筹备征讨高句丽的花费加在里面。”

“这下好了,大家都在质疑。”

李世民也知道,自己不出马,这庙是不好说通的。

“咳咳!”

他咳嗽两声,太极殿内安静了。

“军事庙算,我看过兵部呈上来的,确实没有多大的问题。”

李世民道:“毕竟,今时不同以往,府兵改制,难免有多处需要用钱的。”

“这庙算,就这么定下了。”

“不用再议。”

他这么一说,大家也只好停下争论的心思。

李承乾确定,这庙算肯定有李世民的授意,但干什么却不太清楚。

既然他都这么说了,李承乾也不准备插手。

军事嘛,还是暂时不去过问。

“诸位,还有什么意见没有?”

李承乾问道。

“陛下,臣有一问,工部为何庙算多达两百万贯?”

御史台官员提出疑问,“修缮河堤,疏通浚河,也不至于要这么多。”

“这看是去年的三倍还多。”

李承乾道:“工部尚书,你来回答吧。”

张亮面色凝重,上去坐在适才李孝恭坐的地方,接受拷打。

“自陛下与太子殿下问罪工部,不思进取,尸位素餐后,工部立志要革新农具,研发高效耕种的器械。”

“因此,今年工部决定投入大笔钱财,用在匠人研发所耗上。”

“这是一点。”

“第二点,工部承担修建,长安直通草原,安西两条官道。”

“虽然主要修建的劳役,是草原俘虏的青壮,只需保证吃食便可,不用支出其余费用。”

“但道路所需材料,却是不少。”

“此外,工部还将修整维护各地的官道情况。”

张亮大致说完后,“陛下!”

“臣觉得,工部庙算是少了,若是能增加一些更好。”

本来是拷打他工部庙算多了。

结果他这么一说,反而是工部要少了。

“陛下,这么说来,按照估算,工部的庙算是少了。”

魏征说道:“军事庙算都这么高,工部承担官道维修建设,军队也是要用的。”

“是不是该酌情多加点庙算啊。”

张亮也是急忙说道:“河北道的官道扩建,若无庙算增加,工部可能实在拿不出钱来。”

李承乾脑海闪过一丝惊觉。

河北道官道扩建?

李世民这是奔着高句丽去的啊。

怪不得军事庙算这么高,原来猫腻是在这里。

看来李世民已经在筹备征讨高句丽的前期工作了。

还藏着掖着的。

指定是怕群臣反对啊。

“既然如此,诸位以为给工部,增加多少庙算?”李世民问道。

“一百万如何?”

众人也不说话了,李承乾觉得往后的建设,离不开工部的操办。

加一百万,也无伤大雅。

再者,明年的税收应该比今年只高不低。

之所以庙算没有顶着今年的税收来,应该也是留下足够的余量。

谁也不知道,明年会发生什么,当前的庙算也是紧着去年的支出用度来算的。

随后的其他部门的庙算。

有人提意见,李承乾就把该部的尚书拎出来拷打。

长孙无忌这个民部尚书,也被拷打了一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7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