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一章:贞观十六年,孤来了!

书名: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5:09

数百上千的将士尸体,整齐摆放。

新军将士捧着一面国旗,站到将士尸体的面前,展开覆盖。

裴行俭的心情,不知道何时变得沉重,手上的国旗,好似千钧。

他将国旗展开,给一位同袍缓缓的覆盖上,直到面部消失。

昨天。

他们还在发牢骚,怎么自己在挖坑。

今天,他们才知道,挖的每一个坑,都将会埋葬战死的英烈。

这一片土地,将会埋葬此次战死的所有英烈。

英烈陵园!

陵!只有帝王才能用。

如今,陛下御批,凡是为国战死的将士,皆收拢尸首,埋在在陵园之内,以慰战死将士的在天英灵。

可见,天子,朝廷对将士死后殊荣的重视。

孙思邈等人也在其中。

他们沉默的望着,心头有些莫名的伤感。

有些伤势过重的将士,他们并没能救回来。

“大唐皇帝令:即日起,凡我大唐战死将士,收敛尸首,皆覆盖国旗入英烈陵园。”

“当地官府,当逢节扫墓祭奠。”

“……”

李道宗宣读李世民的诏令。

他来的时候,知晓此次来北地的使命,也是愣在原地。

要知道,以往打仗,不管什么时候,将士的尸体收拢,就集体埋了。

甚至有时候都弃尸荒野,连收尸都不会做。

谁知道,这一次对薛延陀作战,凡是战死将士,皆覆盖国旗埋葬,还修建陵园。

自己都如此震动。

可想而知,要是在全军中传开,将士们那还不得疯了?

有这等死后殊荣,谁还怕死?谁还畏战不前?

程知节神色复杂的站在李道宗身边,他之前的抱怨,似乎都烟消云散。

新军挖坑搬尸,并不丢人。

这场仪式,算是给新军以及无数将士,狠狠的上了一课。

“入土!”

新军将士抬着战死将士的尸体,缓缓将其放入坑中,随后用泥土将其掩埋。

李道宗等人见石碑立好后,俯身行礼,他们才离开。

“这是第一批,往后还有。”

李道宗道:“就麻烦你们新军了。”

“以后这样的事情,只多不少,怕是要等到这场战事结束。”

程知节点头。

消息很快传到前线,李绩等将帅听闻后方英烈陵园的事,全部都呆然失神。

“我大唐有此殊荣,将士怎会不用命。”

“陛下,太子。”

“我大唐以后何愁无法平定四方?”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将士们都如此,他们这些将帅的殊荣,难道还会差了嘛?

“传令下去!”

“务必不能放走薛延陀!”

李绩一拳砸在桌子上,沉声喊道。

“得令!”

“各部传下去,告诉将士们,天子恩赏的战死殊荣!”

“是!”

十几万大军,得知战死同袍,覆盖国旗下葬英烈陵园,彻底疯狂,士气恢弘,从未曾见到过。

他们追击着薛延陀的兵马,悍不畏死,一往无前。

……

长安,东宫。

李承乾缓步走在地图上,长孙冲在一边汇报军情。

当下朝中大事,便是北征薛延陀。

“大度设被我唐军大败,如今仓惶逃窜,五路大军皆在追击。”

大度设乃是真珠可汗,乙失夷男的儿子。

当年大唐为分其真珠可汗之势,将他两个儿子,大度设与突利失封小可汗。

目的达没达到不清楚,反正大度设现在率兵来犯,成为大唐重点征讨对象。

李承乾问道:“大军追到什么地方了?”

“诺真水一带。”长孙冲快速说道:“这是七天前的军报了。”

李承乾找到这个不起眼的地方,他蹲下后,看着五路大军行军路线标记,淡淡道:“大度设算是完了。”

“算起来,这一仗应该也打完了吧。”

“报!”

话音刚落下,内侍禀报,“北方军情,英国公率领五路大军,势如破竹,击败薛延陀大军,斩杀八千,俘获九万。”

“我军大获全胜!”

“好!”

长孙冲兴奋的喊道:“这是前所未有大胜啊。”

“英国公打的太漂亮了。”

李承乾很是高兴,道:“李绩算是在新年之前,为我大唐百姓献上一份大礼啊。”

“将士们伤亡如何?”

内侍摇头,并没有得到消息。

李承乾想着是不是去太极宫,最终还是摇头。

没必要这么着急,到时候就知道了。

大将军跑了过去,一屁股坐在李承乾的脚下,他开心的撸了起来,主动送上门来的,不撸一把怎么行。

不久后。

他得到消息,此战,唐军伤亡并不大,不过几千人而已。

却把薛延陀二十万大军,按在地上摩擦了。

但还是让不少薛延陀兵马跑掉,李绩上了请罪奏疏。

李世民对此并没有追究,让李绩继续追击。

新年怕是不准备让他们回来过了。

“哈哈。”

“薛延陀怕了。”

“乙失夷男知道自己错了,但我还没有解气。”

“我不看到他跪地求饶,不看到他的头颅,绝对不罢休。”

新年前最后一场大朝议,薛延陀求和,李世民毫不留情的再次拒绝。

他要一鼓作气,把薛延陀彻底给打趴下。

尤其是刚好春季即将到来,最恶劣的环境过了。

没道理错过这次机会。

“告诉李绩。”

“不要给乙失夷男任何喘息的机会。”

“朕要一口气,把他给灭了。”

李世民雄心万丈,气吞山河。

“陛下圣明!”

群臣没有任何反对的意见,连一点杂声都没有。

对灭掉薛延陀,他们的态度是一致的。

大朝议结束,也意味着新年到来。

除夕夜。

李承乾如去年一样,带着东宫的家眷,去宫里参加家宴。

“太子哥哥!”

两个小不点站到李承乾的面前。

李治,李明达。

“小兕子啊,想哥哥没有?”

李承乾一把抱起李明达,拧了拧她满是胶原蛋白的脸蛋,手感真是不错。

“太子哥哥,你坏啊。”

“兕子不跟你玩了。”

李明达鼓着脸蛋,很不高兴。

“你这丫头,成天跟着稚奴,也不来找我玩,没我这个哥哥是吧?”

李承乾倒打一耙,李明达当即就着急了,“没有,不是。”

“是太子哥哥天天那么忙,根本就见不到人。”

“我想见太子哥哥都不行。”

李承乾点了点她鼻尖,“狡辩是没有用的。”

“稚奴,过来!”

李治翻过年,就十四岁,成人之年了。

不过这家伙脸色苍白,一副病恹恹的。

“太子哥哥。”

他恭敬的站过来,李承乾上下打量一番,道:

“年后,你也是成年了。”

“就跟在我身边做事吧。”

李治也不知道该拒绝还是同意,面对太子哥哥,他莫名的有些心慌。

“怎么?”

“不听哥哥的话?”

李承乾眉毛一挑,你丫的还待在宫里怎么能行?

武才人他也听说了,最近跟李二眉来眼去的,颇为受宠。

你个少年,情窦初开,迷上后娘咋能行?

“不是。”

李治手忙脚乱的说道:“稚奴不敢不听哥哥的话,只是,父皇未允,稚奴担心父皇生气。”

“生气?”

“我生什么气?”

李世民神出鬼没,这会儿就身后探出头来了。

“父皇!”

“陛下!”

几个子女,称呼截然不同。

尤其是李承乾的一声陛下,搞得李世民心头很不是滋味。

他也没有露出异样。

“稚奴,怎么要惹我生气了?”

“父皇,太子哥哥说年后,就去他身边做事……。”李治快速说道。

李世民有些狐疑,好端端的,太子为何要让稚奴跟着他呢?

李承乾心说,我在帮你排斥头顶带绿的隐患。

“稚奴也不小了,该是做点事情了。”

李承乾道:“陛下,年后我开始准备做事情,也好让稚奴跟着学习。”

“做事?”

李世民心头一顿,不咸不淡的说道:“你算是舍得走出东宫了。”

“我的腿脚好了,再足不出宫,怕是群臣真的对我这个储君有意见了。”

“你知道就好。”

李世民本来想岔开这个话题,但突然想到什么,道:“回头我下道手敕,朝中大小事奏本,皆抄录一份送东宫。”

说完,他也不看李承乾的反应,抱着李明达快步上前。

李承乾属实有点愣住。

李世民这不按常理出牌啊。

怎么还知道提前打补丁了。

突然,见到李明达对他做了个鬼脸,李承乾恶狠狠的瞪她一眼,吓得她急忙缩回去,李世民回头狐疑看来。

“听到了吧。”

“过年就来东宫。”

李承乾拍了拍李治,李治愁苦,却也只好应下。

家宴开始。

没有太子跟魏王之间的争斗,一家人很是融洽。

李承乾关心的询问李胖胖的《贞观大典》,李胖胖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着迷进去,席间都还想着大典的事情。

这一幕,李承乾舒心的笑了。

他要的就是让李胖胖沉浸在文学知识的海洋中,无可自拔。

只要手头有事,他哪里还有精力去七想八想的。

除夕一过。

贞观十六年到来。

好消息是接踵而至。

李绩再次大败薛延陀,差一点抓住乙失夷男,可惜在混乱之时,让其跑了。

孙思邈救治好伤兵,除重伤外,几乎没有伤势恶化的。

大年过去后。

李承乾的跛脚,只要不仔细观看,根本看不出来异样。

“传孤教令。”

“凡呈尚书省奏本,抄录即送东宫。”

“召赵国公,入东宫显德殿议事!”

李承乾中气十足,目光深邃。

大唐!

你准备好了吗?

孤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9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