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三十一章:百姓手里要有钱,税收才能增加

书名: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5:09

“舅父,怎么见你气色不太好啊。”

李承乾关心的问道。

长孙无忌腹诽,外甥这是明知故问啊。

我气色不好,你难道不清楚吗?

“殿下,臣最近是在忧心税收之事。”

长孙无忌坦言道:“臣与梁国公商议后,税收这方面由臣负责。”

“一想到今年增长要不低于去年的三成,臣就寝食难安,焦头烂额,彻夜难眠啊。”

这倒是令李承乾有点意外,竟不是诉苦的。

但又是诉了另外一件差事的苦。

他也听出长孙无忌的无奈。

什么跟房玄龄商议,税收自己负责?

说的好听,实际是房玄龄根本不搭这一茬。

人家房玄龄是中枢宰相,总领处置执行天下大小事务。

民部是尚书省的下属机构,做出任何的成绩来,哪怕再大的功绩,都绕不开他这个尚书省左仆射的。

功劳簿上都要记房玄龄领导有方的大功。

相同的,如果民部没有成绩,房玄龄也要担责。

可这一次不同啊,房玄龄是稳坐钓鱼台,稳的一匹。

事是你长孙无忌许下的,目标也是你长孙无忌应的。

百官不会找别人,只认你长孙无忌。

你新迁尚书省右仆射,当着百官答应的事,就会成为你今年的考核。

税收完成,有房玄龄的功劳。完不成的话,不是他的问题,是尚书右仆射的问题。

怎么也怪不到他的头上了。

他不管不问,典型的不沾锅行为。

长孙无忌也没办法,不得不捏鼻子认下,给房玄龄打工。

这就是官大一级压死人。

因为,至少房玄龄不会在这事上为难他,从中作梗。

否则,房玄龄要是暗中使绊子,不把税收交给他负责的话。

那天,才是真的要塌了。

还是要怪萧瑀那个老梆子,给长孙无忌下了套。

把长孙无忌给套弄进去。

“舅父为此事发愁啊。”

李承乾轻笑道。

他就是口头关心,绝对不会主动拿出有行动的表示来。

“这事确实有点难办,舅父还是要多多上心才是。”

他道:“毕竟,舅父才当上右仆射,税收目标完不成,肯定不会有不少人质疑的。”

李承乾还要给长孙无忌上上压力。

这话说的长孙无忌脸都不自然起来。

我能不知道啊?

“殿下,臣无计可施,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来请殿下赐教。”

长孙无忌诚恳的说道:“还望殿下教我。”

李治心头有点乐呵。

他大致清楚自家舅父着急的缘故。

也不由感叹舅父的清醒。

自己没办法,就不能一直拖下去,越是拖下去,给他留下来完成的时间就越短。

必须要尽快找到方法,在一年的时间内,全力以赴的去完成。

长孙冲有点古怪,少有看到自家阿耶,会这般无可奈何的。

“殿下,帮帮阿耶吧。”

长孙冲觉得要拉一把老头子,有点太可怜了。

自己要是不帮忙说句话,心里真的过意不去。

李承乾笑道:“既然都这么说了,我要是不开口,说不过去。”

“最近长乐跟河间郡王,也多次对我抱怨,说是遇到瓶颈了。”

长乐的茶叶,虽然一直都不愁销路,每天都赚得不少。

但一算下来,每年销售利润,大差不差都是那样,没有大的突破。

李孝恭的布匹生意,在府兵改制,狠狠赚了一笔,等到改制完成后,面向百姓,市面出现大量的布匹,把价格给干下来了。

他整个人都怀疑人生,跟李承乾吐槽了好几次。

尤其是面临李承乾给他垄断的时间快到期了。

两年一过,他独门优势就没了。

一旦不限于他个人垄断,大家都用纺织二机,那价格更会变天。

这还怎么玩?

大家怕是竞争的头都要打破。

税收面临的其实也是一样,遇到增长瓶颈了。

“公主殿下也跟我提起过。”

长孙无忌点头道。

这事他还真没说谎,长乐确实跟他请教过,如何让茶叶的买卖,更上一层。

但他也没办法,无可奈何。

从长乐所讲,茶叶摊子已经铺的很好了。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李承乾缓缓的说道:“茶叶收入增长不上去,税收就不会有大的增长。”

“茶叶行业是这样,其他行业也是一个道理。”

长孙无忌皱眉,细细思索片刻,倒是懂了太子话里的意思。

“那殿下,如何改变呢?”

“想要改变,就要清楚根本原因是什么。”

李承乾道:“舅父知道吗?”

“人口?”

长孙无忌迟疑道。

“对。”

李承乾不意外长孙无忌会答出来,中枢大臣要是没这点认知,那就真开玩笑了。

“但这是一点,最主要一点,是百姓手头没钱。”

他不无感叹了一声,“钱这玩意儿,我不止一次说过,要流通才有价值。”

“为什么我要让陛下出去,为什么我也要出去?”

“就是要出去花钱。”

“钱在百姓手中,他们就会花钱。”

长孙无忌认真倾听,就连李治也认真起来。

哥哥要上课了。

“如今天下人口两千万,我不说多了。”

“只需要一千万人,他们每人购买一两茶叶是多少钱?”

“一年新增两三件衣服,又是多少钱?”

“这会带来多大的消费,带来多少盈利,多少税收?”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有些人,就是利益熏心,一叶障目。”

“想要财富增长,却把钱给藏起来,当成死物。”

“舅父,你说世面上流通的钱财少了,百姓手头没钱。”

“东西卖给谁?”

长孙无忌道:“去年税收增长,是开发草原,还有布局安西,同时还有官道等修缮。”

“我这样理解,正是因为朝廷大兴土木,所以百姓出工出力,获得钱财,然后他们用手里的钱,消耗物品。”

“所以才有去年的八千多万?”

当然,他没说,还有一些明面上不能说的收入。

比如吐谷浑那边。

“殿下,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李承乾点头,“不错。”

“但百姓手里依旧没钱。”

“一年添一件新衣都难,更别说其他了。”

“柴米油盐就掏空他们的家底,别说吃上肉了。”

他旋即,道:“所以,我就在想,当百姓不用操心柴米油盐,能吃上肉,一年制三两件新衣。”

“又或者为家里添置新的物品,比如床褥被子什么的。”

“会变成什么样?”

李治当即说道:“百姓家里有东西了,朝廷有收入了。”

“不仅如此,百姓生活过得更好,这是符合大唐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可谓是一举多得。”

他很是兴奋。

他理解到哥哥说这些话的最深层次的含义。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舅父!”

李治说道:“只要让百姓们有钱,那么税收就会增长上来。”

长孙冲愣愣的说道:“这没道理啊,怎么百姓有钱,税收就会增加。”

“钱不还是哪些钱嘛?”

“冲哥,你是笨蛋吗?”

李治无语道:“棉花,羊绒,羊肉等等,都是怎么来的?”

“不贩卖出去,就什么用处都没有。”

“只有卖出去,才能变成钱财。”

“这就是哥哥说的货币要流通起来,流动的越频繁,财富就会越多……。”

李承乾惊为天人。

好家伙。

自家这个弟弟的天赋,着实了得啊。

他竟然一听就明白其中的底层逻辑。

长孙无忌不满的瞪了一眼长孙冲,这傻子,怎么会是自家的种呢?

“太子殿下,经晋王殿下这么一说,臣大致明白了。”

“但如何让百姓手里头有钱呢?”

他问道。

“舅父,哥哥不是说了嘛。”

李治说道:“父皇,哥哥出行,就是在通过大兴土木的方法,来增加百姓的收入。”

“父皇出巡,工部要修缮官道,用不用人?”

“随行支出,是不是也要需要人力?”

“这些都是花钱的地方。”

“……”

李承乾没有说话,也没阻止他,任由李治来传达。

“这么说来大兴土木还是好事了?”长孙冲吃惊的说道:“不是跟昏聩搭边的吗?”

“闭嘴!”

长孙无忌忍不了这个愚蠢的儿子,再出雷人之语。

他简直心累啊。

为什么李世民生的娃,一个比一个妖孽。

自己的娃,就这么榆木脑袋,朽木难雕。

跟在太子身边这么久,还没增长见识。

他都不知道太子是怎么忍下来的。

自己真要该感谢太子的宽宏大量,容人气度。

“冲弟,大兴土木是不太好听。”

“但利国利民的大兴土木,实质上可不同。”

李承乾笑着说了一句,道:“舅父,你虽然明白了,但还有一点要上心。”

“人口的增长,也是关键的一部分。”

“我听说过这么一个道理,一个人在你手里干活,他给你创造了价值,你支付工钱给他,他用工钱回头购买你的东西。”

“你就赚钱了最少两重的利润。”

“比如河间郡王的棉布,织娘给他生产了棉布,他得到棉布,织娘得到工钱。”

“织娘再用工钱,去购买棉布,这样,他就的棉布卖出去了,还得到织娘的工钱。”

“但如果,织娘只是无偿做工,手里没钱。”

“舅父,你觉得,世面上的东西,谁来买?”

“河间郡王的布匹卖给谁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3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