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零一章:松赞干布跪下,吐蕃国相人选

书名: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5:09

两仪殿。

李世民穿着一身便服,双手大开放在扶手上,他一手捻着胡须,眼神带着轻蔑与戏谑。

松赞干布匍匐在殿中,规规矩矩,不敢有任何举动。

昨日,刘仁轨押送松赞干布归来。

今日,李世民就迫不及待的,要给屡次出兵冒犯他的松赞干布上嘴脸。

李承乾也在打量,本该是吐蕃雄主的赞普。

一身粗布麻衣,代表着他如今的低贱与卑微。

事到如今,松赞干布除了吐蕃国主的身份,还有什么?

什么都没有了。

“松赞干布,可曾过有今日?”

李世民语气平淡的问道。

松赞干布直起身子来,依旧跪在地上,道:“罪王设想过无数次见到圣天子的场面。”

“以为圣天子是无上至尊,天下共主,有博大广袤的胸怀。”

“纵然罪王有错,也不会刻薄对待,羞辱有加。”

“可罪王想错了。”

他这话的意思,是说李世民没有心怀,气量狭隘。

这还得了?

魏征当即站起来,怒声道:“礼部!”

“你们是如何办事的?”

他也学会了太子的手法,不会针对当事人,是把找到问题的根源。

松赞干布还敢在陛下面前大言不惭,不是你礼部没教好是什么?

其他人也不觉皱了眉头。

于志宁神色一黑,“放肆!”

“圣天子以德服人,以仁行事,威德九州,慑服四海。”

“你不过是区区一个罪王,也敢奢谈什么仁德?”

“你也配?!”

他高声怒斥,朝李世民拱手,道:“陛下仁德泽被万民,教化苍生。”

“你在吐蕃倒行逆施,施虐残民,无道昏聩,更是不敬圣天子,屡次冒犯,不服王化。”

“有今日下场本就是咎由自取,罪该如此。”

“陛下感念上苍之德,给你一个改过认错的机会。”

“却不想你却如此执迷不悟,根本没有感受到陛下恩典。”

“我看你是冥顽不明,死不悔改。”

他再次振声说道:“陛下,臣请诛杀此贼,明正典型。”

陛下要上嘴脸,你不让陛下爽是吧?

要嘴硬,给我惹麻烦是吧?

当年太子,我都不顾威严直谏,你算什么东西?

还让你阴阳怪气礼部,暗讽圣天子?

老夫弄死你!

松赞干布没想到一句话,就引起如此剧烈的批判。

他脸上是一阵青一阵白。

刘仁轨也开口道:“松赞干布,不要以为自己还是吐蕃国主,你现在是阶下囚,是罪王。”

“你一个罪王,不杀你都是圣天子无上仁慈。”

他也很恼怒。

路上的时候,就再三警告过松赞干布,让他摆正位置。

礼部也给他谈话过,让他别不识好歹。

谁知道,到了这御前,还是闹出事来。

他们如何不怒?

这相当于在圣天子,太子与群臣面前,说他们办事不利。

一个不小心,刘仁轨这泼天功绩,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引火上身。

“松赞干布。”

李世民玩味道:“看来你是不服啊。”

“怎么,我放你回去,组织大军与侯君集战一场?”

松赞干布很干脆的认怂了,刚才他就是想保留最后的体面,但这个体面,被无情践踏,彻底打破他的某些幻想。

“罪王不敢。”

“不敢啊。”

李世民叹了一句,道:“我多希望你能恢复一下,贞观十四年的那等桀骜不驯,一言不合就要出兵威胁大唐的气概啊。”

“我很是喜欢那个时候的你。”

李承乾心头乐呵,这是会讽刺的啊。

松赞干布默言,没有说话。

他也想回到过去啊,可回不去了。

自己的所有心血,被大唐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全部搞的支离破碎,土崩瓦解。

一切毁于一旦,自己也被二十几个大唐使者,从无数吐蕃人的面前,抓到长安来给大唐皇帝请罪。

“罪王知错,请圣天子宽恕!”

他五体投地的大拜,嘭嘭的磕在地板上。

“宽恕你啊。”

李世民问道:“你要我怎么宽恕你?”

“你觉得自己还有什么值得让我另眼相看的?”

言外之意,你还有什么价值?

松赞干布心头苦涩,道:“罪王愿以圣天子的意志行事,俯首称臣,马首是瞻……。”

“原来你松赞干布是会说话的啊。”

“哈哈!”

李世民仰头大笑,快意十足。

群臣也是哄笑起来。

早说这些话,就没有之前的那些批判了。

何必多此一举呢?

自己是什么身份,没点逼数,还想强行体面?

真是可笑。

“松赞干布,我可以宽恕你,继续让你回去做吐蕃国主。”

“但你作为国主是不合格的,所以我派遣了大臣去当国相,治理吐蕃。”

“也让大将去吐蕃坐镇,安定吐蕃。”

李世民语气威严的说道:“这一切,都是在弥补你犯下的过错。”

“朕宽恕你一次,不想再有下次。”

“若有,你自己了结。”

松赞干布低头道:“是!”

按照惯例来,一般外邦国主,被押送俘虏到长安,跪见天子后,要杀要剐都有个明确的说法的。

如果不杀,天子都会下达宽恕的诏令,并册封一些虚衔官职,彰显仁德之意的。

但这次却没有。

李世民不说,群臣也不提。

因为松赞干布不同,他本就声名狼藉,还要册封虚衔官职,怎么服众,怎么给掀起来的舆论交代?

不杀了他,都是圣天子有如天之德了。

松赞干布被带了下去。

李世民问道:“太子,吐蕃事宜,你全权处置的。”

“有什么想法?”

李承乾当即道:“刘仁轨说吐蕃有正直忠义之士,将不尊大唐皇帝令的逆贼杀死。”

“这样的人,应该奖赏。”

“臣提议,封此人为逻些伯,轻车都尉,协助国相办事。”

昂逊这个人,从微末爬起来的。

这次的泼天富贵,他也抓住了,做出行动来。

李承乾就是要用他,在吐蕃树立一个典型。

效忠大唐,服从大唐。

大唐是不会吝啬好处的。

说直白点,就是带路党快来,大唐爸爸会给你棒棒糖的。

别小看这样的封赏。

绝对能让昂逊在吐蕃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必将对大唐死心塌地,言听计从。

归根结底,他的一切,都是大唐给的。

若是没有大唐,他还是那个不被昂日琼所重视的小喽啰。

吐蕃大贵族,见到昂逊这种低贱的人,都能被大唐封赏这么高。

他们凭什么不能为大唐做事呢?

吐蕃又不是他们的吐蕃,他们在乎的只是自己的财富与地位罢了。

“其他人等,就由吏部跟礼部拟定封赏。”

“陛下以为如何?”

李承乾说道。

“那就这样办吧。”

李世民也没有意见,他自是明白其中的用意。

“侯君集大军,在松州随时出发,只等国相人选。”

他扫视一圈,道:“诸位觉得何人能够担任?”

长孙无忌想要开口。

他是很清楚吐蕃这块肥肉的潜力。

吐谷浑那边的一些事情,长乐是跟他讲过的。

那些吐蕃贵族手里的金银财宝,多得不敢想象,都是经年累月,靠着压榨吐蕃百姓积攒起来的。

那么庞大的财富,经过这两年多的封锁。

底层百姓几乎没多少财富,但那些大贵族却肥得流油。

长孙无忌很想啃一口,为国库增添一笔庞大的收入。

那样,八千万的缺口,将会大大的得到补充。

只不过。

这事是太子全权处置的。

他冒然提人选,就有点无视太子的威严了。

众人也明白这个道理,看向太子。

“孤倒是有个人选。”

“谁?”

“吴王李恪!”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却顿时引起众人的惊诧。

李世民也皱着眉头。

李恪的身份敏感,让他去当吐蕃国相,李世民是不太愿意的。

李承乾的目的也很简单,他是跟李恪透露过他的战略意图的。

知道大局所在,不在吐蕃,是在天竺。

让李恪当吐蕃国相,只不过是有一个过渡罢了。

“殿下,吴王为吐蕃国相,臣不说其他,就想问问吴王能够胜任吗?”

房玄龄问道:“毕竟,吐蕃混乱,局势不稳。”

“这种状况,需要经验老道,能力,手段都缺一不可的……。”

长孙无忌对此是极力反对。

让吴王去吐蕃,那还得了了?

高士廉也在帮腔。

萧瑀知道这是个机会,但风险也极大。

他是不愿李恪去冒险的,也不支持。

李世民没有说话,但他的态度却很明确,他不看好。

这相当于在场的重臣,除了不说话的保持沉默,没有一个支持李承乾的提议。

李承乾不由心中一叹。

李恪这家伙的背景,确实过于糟糕了。

想要这么推他,都不行。

看来过渡的想法,不太现实。

不过,他也不太在意,众人不是反对他,其实是反对重用李恪。

如果换了其他人,肯定不会反对他提出的人选。

他想了想,也没有过多坚持,决定退一步。

“既然吴王不行。”

李承乾道:“那就让齐王去吧。”

“齐王为国相,权万纪辅佐。”

他要让皇子亲王做事之心,昭然若揭。

这国相非亲王不可。

换其他人,根本不会答应。

再者,提出让权万纪辅佐,也把他们反对的想法堵在嘴里。

李世民是乐于见到宗室力量壮大的,所以,众人还没开口,他就道:“齐王不错,正好可以磨砺磨砺这个混小子。”

“权万纪的才能,我也知道。”

“做事有坚持,为人正直,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诸位觉得呢?”

都这么说了,大家哪里还有反对意见啊。

谁能反对天子与太子的共同决断啊?

“那就照太子的提议办。”

“马上召权万纪与齐王,汇合侯君集大军,一同赴吐蕃。”

“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6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