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零五章:魏王搬出武德殿

书名: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5:09

李二收敛的很快,面色平静,好似刚才不是他在问。

长乐都怀疑看错了。

父皇会卑微?

还是对太子大哥。

这怎么可能。

自己不是自己眼花,就是疯了吧。

她刚想开口,就听到内侍来报。

“禀陛下,魏王求见,说是《括地志》编撰完成,请陛下亲览。”

“哦?”

李二大为惊喜,道:“我家大圣人,这么快吗?”

“快叫进来,我要好好的看看。”

“丽质,你去把高明叫来,快点。”

他双手叉腰,朗声大笑,道:“兄长,青雀乃是我们李家的大圣人啊。”

“这话……是太子在家宴上说的。”

李孝恭还觉得,陛下这么夸赞魏王为大圣人,有点过了。

传出去,朝野会怎么想。

一听是太子说的。

那还过什么。

没事了,恰到好处啊。

他也对李胖胖称赞起来。

李承乾赶到两仪殿。

发现人还不少。

李孝恭在,房玄龄,魏征,褚遂良也在。

“太子来的正好。”

“快来看看青雀编撰的《括地志》。”

“好啊,真是太好啊。”

“不愧是我李家大圣人。”

李二张口李家大圣人,闭口李家大圣人。

在场的人都听麻了。

有必要这么炫耀的嘛?

李胖胖脸上发光,很是自豪。

“参见太子殿下。”

众人行礼,李胖胖也连忙收敛,跟李承乾行礼。

李承乾走过去,在自己的位置坐下。

李二一直在观察,李孝恭也在看。

确实是大有改善。

没有之前那么严重了。

李二脸上堆满笑容,你看不出来到底是为《括地志》成书高兴,还是为太子跛脚改善高兴。

李孝恭觉得。

相比于《括地志》,陛下更高兴的是太子的脚吧。

李承乾大致翻阅了一番,不得不承认,李胖胖确实才华横溢,在文学一道上,很有天赋。

《括地志》囊括了天下地理州道,对天下各地情况,进行详述记载。

在他看来,别的不说,单是从军事方面来讲,这本《括地志》的作用,无限之高。

再从其他方面来讲,也是不可估量的。

有着极多的参考之处。

“青雀!”

李承乾笑着收起来,众人其实都等着太子的反应,他们也大致看过这份成稿的。

“做的不错,辛苦你了。”

“太子大哥过奖了,都是父皇的恩典与支持……。”

“固然有陛下的恩典支持,但你也不能妄自菲薄,你若是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再如何支持你,也编撰不成不是。”

李承乾道:“该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

“这对我大唐来说,是大功一件。”

李二笑着点头,道:“太子说的不错。”

“青雀大功,我要重赏你。”

“之前太子说,不能赏你俗气的东西,怕污了你的品德才学。”

“你是我李家大圣人,自然是要赏高雅的东西。”

“你休息两个月后,《贞观大典》就由你着手编撰。”

他突然话锋一转,说道:“《贞观大典》乃是我大唐又一文学大事,必须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武德殿在宫内,每日来往的官员不胜繁杂,多有打扰,编撰不便。。”

“大典编撰之地,就放在芙蓉园吧。”

“一应所需支出,照旧宫内承担。”

此话一出。

众人心头不由剧震。

魏王搬出武德殿,就这么来了。

他们事前有所猜测,却没想到,陛下会在这个档口,用这样的方式提出。

不过,这个理由也正当合理,情面上说得过去。

李胖胖表情当即就石化了。

他不敢相信,编撰《括地志》,换来的《贞观大典》,代价却是搬出武德殿。

“太子以为如何?”

李二也不管李泰的反应,开口问道。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武德殿也不影响的嘛。”

“青雀在那里能编撰出《括地志》,也没见不方便,不妨再编《贞观大典》的。”

李二呼吸一窒,他能信这话?

众人哪里还不明白,太子这是在说反话。

魏征挺身而出,道:“殿下,此时一时彼一时。”

“《贞观大典》可不同于《括地志》,涉及之广,牵涉之多。”

“需要的编撰人员,也不是《括地志》能比的。”

“宫内来往这么多人员,始终不便,毕竟是禁宫。”

“臣觉得陛下所言大好,芙蓉园在外,房屋众多,地处宁静,有利于编撰。”

太子,你就收了吧。

没必要在这事上,跟陛下斗气。

陛下都免了魏王的诸多头衔,今日又借故,让魏王搬出武德殿。

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何必揪着不放呢。

“殿下,郑国公说的在理啊……。”

房玄龄也劝道,褚遂良也跟着附和。

李孝恭眼睛滴溜溜的转,他笑道:“殿下,魏王是要成为我李家大圣人的。”

“你不成全可不行的哦。”

“我李孝恭第一个不答应,到时候没大圣人的名头,在那些名士大儒面前显摆。”

“我就借太子的名头,去吓唬他们。”

“文的不行,我就只能来硬的。”

闻言。

李承乾仰头大笑。

李二他们也跟着笑了起来。

凝重气氛顿时一松。

满是欢声笑语。

“伯父啊。”

“在你眼里,我东宫名头,就只能是硬的不成?”

李承乾笑着调侃了一句。

他也不是跟李二较真。

就是觉得你李二伤害了我,这么简单的一笑而过了?

好在这些人给了足够的台阶。

他就顺着下了,也算是让李二长点教训,以后别头脑发热,再干这种逼良发狂的事情来。

“哈哈,殿下,东宫名头不是硬的,还能是什么。”

李承乾摇头不已,“我看啊,还是先用青雀文的,再用东宫硬的嘛。”

“文武兼备,先礼后兵不是。”

“好,好,好,殿下的话,我可记住了,以后我就这么干。”

李孝恭性格豪爽,三言两语就轻松下来。

“陛下支持,孤也不能没有表示。”

李承乾对李胖胖说道:“东宫藏书,你尽取便是。”

“孤也给你些资财,有事尽管来东宫找我。”

李二嘴角一抽。

你东宫的钱,还不是从我内库出的?

最近这快一年,自从我放开你东宫用度后,你支出的还少了嘛?

用我的钱,慷你之慨是吧?

他不说话,只能捏着鼻子认。

长乐之前一直没说话,插不上嘴。

“太子大哥有表示,做妹妹的,怎么也得帮四哥做点事。”

“四哥,以后你尽管开口,不管有的没的,妹妹都想办法给你办到。”

她一开口。

其他也跟着表示支持。

出钱,出书,出主意。

反正嘛。

你魏王专心去修书成了,以后别东想西想的。

大家都不好过。

他们可不想再经历一次去年的大朝议。

那简直想想都后怕,不想再见到了。

“那我就先谢过大家了。”

李胖胖强行挤出一抹笑容来,还要感激答谢。

“来!”

李承乾招手,道:“青雀,过来坐我边上来。”

李胖胖心里本来就有点不高兴,听到李承乾这么使唤他,有点不情愿。

“怎么?”

“不愿意过来啊。”

“也成,那我过去。”

李承乾说着撑着就要站起来,李二一道凌厉的眼光,突然直逼李胖胖,那摄人心魄的压力,吓的李胖胖浑身肥肉一个哆嗦,急忙摆手,道:“太子大哥,我过来。”

“过来。”

说着,手脚并用飞快爬了过去,长乐很是默契的帮他把软垫给带上。

李二见到这一幕,才对众人露出笑容来。

李承乾靠着凭几,李胖胖一坐下,就伸手过去,落在李胖胖的大肚子,笑道:“大圣人啊。”

“《括地志》由你操办的,你对天下地理道路,了然于胸是吧?”

李胖胖点头道:“是的。”

“那就好。”

李承乾道:“既然如此,大哥给你一个任务。”

“在你休息的这两个月,把大唐全境地貌,包括城池,山脉,河流,道路等,以及大唐境外各国的疆土,画出来如何?”

李二神色一动,不由问道:“大唐以及各国地图,不是有的吗?”

“是啊太子大哥,这些地图都是有的,何须再画。”

李胖胖连忙说道。

“这不一样。”

李承乾解释道:“我的想法是一整张地图。”

“此图经由我李家大圣人着笔,然后挂在太极殿一侧,意义深远。”

“一来是随时让群臣看到我大唐的大好河山,万里疆土,雄伟辽阔。”

“二来,是让群臣随时牢记,大唐四周蛮夷环伺,不敢懈怠。”

他由衷说道:“我大唐百官,自是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李二脑海不由想到,地图挂在太极殿,他坐在主位上,一眼就看到大唐河山。

“好!”

他当即喊道:“太子之见,我以为大好。”

“好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要时时刻刻看到大唐疆土,警醒自省,自己到底做的够不够。”

“大唐到底是否安定了,外邦四夷是否真的臣服了。”

“青雀,你能不能办到?”

李胖胖很是兴奋,自无不可,这对他来说,并不算一件事,能挂在太极殿上,自己脸上不是很有光?

“父皇放心,儿臣定能画成。”

“好。”

李二开心的说道:“我让阎立本来帮助你,一定要尽快完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2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