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九十二章:外邦蛮夷,畏威不畏德

书名: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5:09

其他士子,随着裴行俭怒吼之后,也是齐齐发声。

李承乾得到自己想要的回答,亲手给他们佩戴士子徽章,并每人都会勉励几句。

当士子徽章佩戴在他们胸前,人人的脸庞,仿佛都有光,有一种使命在我之感。

很快。

士子拜见结束。

他们昂首挺胸,凸显胸前的士子徽章。

可以想见,当长安士子见到他们胸前徽章的来历与因由后,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羡慕与疯狂。

“殿下!”

长孙冲有些扭扭捏捏,欲言又止。

李承乾都没看他,“孤现在心情很好,你有屁就赶紧放。”

“那什么,我其实也算是优秀杰出的士子……。”

“啊?”

“哈哈!”

李承乾一愣,旋即大笑不止。

合着搞了半天,你小子也眼热这士子徽章啊。

“殿下!”

长孙冲憋得满脸通红,羞燥的慌。

“冲弟啊。”

李承乾拍了拍他,道:“你出仕了,你不能算士子,只能算士人。”

“可他们也算出仕为官了啊,殿下不还是给他们了?”

“他们现在是什么官?”

“额……!”

也对啊。

裴行俭他们虽然通过遴选,但还没有正式为官。

他不免有些沮丧,说到底他今年才二十岁而已,平时锦衣玉食,什么都不缺,独独缺的是荣誉名声,是来自他人的认可。

长孙冲也有年轻人爱显摆,爱出风头,想要威风的想法。

他都能想象到,自己戴着太子亲手佩戴的士子徽章,站在阿耶面前,是何等的自豪,在同袍好友中,又该是得到何等骄傲,得到多少艳慕与崇敬的吹捧。

“以后好好做事,努力上进。”

“孤会考虑,制一个士人徽章。”

李承乾当然清楚,这种对士子加持的光环,有多大的杀伤力。

如果是普通人,说出他那一番话来,就算是有道理,估计他们也是一笑了之,不会放在心上。

士子徽章,更不会被人看在眼里,不会被人所期待。

但他是谁?

他是大唐帝国皇太子。

这一个身份,放个屁都有人觉得香,说出的话,更是被奉为金科玉律,至理名言。

士子徽章,无形之中就赋予了荣誉感与使命感。

佩戴上它,就要做出一个优秀杰出的士子,该做的表率来。

如果不为表率,如何能佩戴士子徽章?

岂不是辱没了自己?辱骂了士子徽章带来的荣誉与使命?

年轻士子的思想都还很单纯,他们本就年轻气盛,血气方刚,自信自傲。

李承乾只需要引导,用士子徽章就把他们与荣誉使命联系在一起了。

现在只有二十名士子有徽章,但以后一旦士子徽章成为优秀杰出士子的代名词,必将成为天下年轻士子追求的目标,向往成为其中一员。

那么徽章本身带有的含义,将逐渐演变成一道行事准则。

士子准则。

李承乾要的就是这个。

他准备形成一个全新的士子准则体系。

士子,本来是泛指的是豪门士族子弟,官僚子弟阶层等等。

但李承乾准备将‘士子’这个词的本意,逐渐演变成为全天下年轻人优秀杰出的代名词。

许多词语名称,后来都得到另外的曲解,甚至是污名化。

李承乾改变‘士子’的指代本意,只要他有心这么做,不是不可能的。

当士子准则体系形成后,就会逐渐下沉,面向更多的年轻人,不再是特指豪门士族的子弟,而是天下千千万万的年轻人。

那个时候,‘士子’将成为一个无比庞大的年轻团体。

这个年轻的团体,更进一步,他们就是士人。

‘士人’之名。

李承乾也是存了心思的。

只不过,要先等‘士子’一词,在人们的观念中,逐渐接受后才会进行。

“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啊。”

李承乾坐在空旷的大殿内,眼神涣散望着殿外。

一个内侍越来越近。

“禀殿下。”

“陛下有旨,请殿下入宫。”

李承乾回过神来,“何事?”

“问候弘化公主的使者归来……。”

“走!”

长孙冲当即去吩咐步撵,李承乾上了步撵,就朝着太极宫而去。

使者归来。

李二召见。

弘化公主在吐谷浑是受了委屈啊。

两仪殿。

李二正在听使者的禀报,面色冷酷,眼神犀利。

“臣到了吐谷浑王城,宣读陛下旨意,太子教令,吐谷浑君臣很是恭敬,但臣从公主殿下口中得知。”

“吐谷浑内部有些君臣,对公主的到来大为不敬……。”

使者仔细的讲述在吐谷浑见到听闻的事情。

其中大部分都是从弘化公主口出得知。

“这么说来,吐谷浑让弘化公主受委屈了?”

李二冷声问道。

“是这样的!”

“大胆!”

“放肆!”

“他吐谷浑安敢藐视我大唐!”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怒发冲冠。

“陛下,弘化公主肩负我大唐使命,屈尊降贵,下嫁吐谷浑的。”

魏征怒声道:“吐谷浑竟敢不思感恩,尊奉公主,必须予以惩戒,否则我大唐天威何在?”

长孙无忌冷声道:“区区一个吐谷浑,何其狂悖,敢如此轻视我大唐公主,谁给他们的胆子?”

“陛下,要吐谷浑给个说法。”

“否则,让他们尝尝大唐天兵天将的厉害。”

殿内皆是赞成的。

武官还没来,文官就叫嚷着要用雷霆手段。

“我看才把高昌灭了,西域各国还不知敬畏,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房玄龄道:“陛下,臣请讨伐之,让西域各国知道,冒犯我大唐天威要灭国。”

“不敬我大唐公主,也要国灭!”

李二还没有说话。

他在等。

等武官,等太子。

“禀陛下。”

“太子殿下,河间郡王,卫国公,卢国公,英国公等人求见!”

“传!”

“是!”

旋即。

李承乾,李孝恭,李靖,李绩,程知节等人步入两仪殿。

李承乾打头,他是在半路上遇到其他几个人的。

见到他们,就知道吐谷浑之事,让李二有点恼火。

“参见陛下,恭问陛下圣安。”

“朕安!”

“参见太子殿下,恭问……。”

“孤安!”

见礼完事,各自入座。

李承乾坐在李二的左手下方,面对大臣。

“太子,你们都听听问候弘化公主的使者都说了什么吧。”

使者当即复述了一遍。

程知节听完,嗷嗷的喊道:“陛下,打他娘的。”

“彼其娘之,敢对公主殿下如此无礼。”

“他阿那拔当的什么国王,让我大唐公主受这等委屈?”

“他想死是不是?”

尉迟敬德也喊道:“陛下,下旨吧。”

“去年才灭了高昌,还没有震慑这些宵小,今年再灭他一个。”

“再有不臣,不敬,不尊我大唐的。”

“今年就灭一双。”

李承乾没有说话,只是颇为感叹,武德充沛,尚武之风盛行的大唐,是真的猛啊。

动不动就要灭国,还要灭一双的。

你当小国是大姑娘啊。

不过,对如今的大唐来说,西域各国就是小娘们。

不听话就打,听话就摸一摸,给点甜头。

令他意外的是,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他们,也是鼓噪不已。

得。

文武重臣,都是一致对外,倾向动武的。

李二没有回应他们,他把太子叫来,可不是来看戏的。

“太子,你觉得该如何?”

李承乾依靠着凭几,姿态轻松,“诸公,小小一个吐谷浑,不至于我朝中文武如此盛怒。”

“兴师动众,他吐谷浑还不够格。”

“孤以为,朝廷下一道旨意,训斥慕容诺曷钵,让他亲自陪同弘化公主归唐,跪在陛下面前请罪。”

李二捻着胡须点头,“跪在我面前请罪,是必须的。”

“但吐谷浑国内并不太平。”

“弘化公主所言,吐谷浑丞相宣王掌握朝权,跟吐蕃眉来眼去,来往频频。”

“若是让慕容诺曷钵离开吐谷浑,只怕事情会变得严重。”

李承乾道:“陛下,此去宣旨,还要有大军。”

“外邦蛮夷,畏威不怀德。”

“大军随行,凡是不敬不尊公主者,一律诛杀灭族,铲除吐谷浑奸佞,还权与公主。”

他这里说的不是还权跟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而是给弘化公主。

目的很是直白。

弘化公主才是自己人。

“这会不会让吐谷浑百姓不满?”

房玄龄问道。

“随行大军,诛杀逆贼后,就地驻扎吐谷浑王城,一应开支用度,有吐谷浑承担。”

李承乾道:“一,朝廷不用花费一分钱养兵。”

“二,是帮助公主稳定在吐谷浑的局势,胆敢有心怀不轨者,诛杀。”

“三,由朝廷派遣大臣,入吐谷浑为相,防止此次事件再发生。”

“四,清除吐谷浑国内亲吐蕃势力。”

“五,吐蕃蠢蠢欲动,春夏即将到来,很可能来犯,驻扎在吐谷浑的大军,收编吐谷浑青壮,加强训练,也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他见众人有些惊讶之色,淡淡的说道:“高昌国都灭了,不在乎多一个吐谷浑。”

在场的谁是善男信女?

动不动就要灭国的狠人。

他们对外可不会讲什么太多的仁慈。

更别说这次是师出有名,你们让大唐公主受委屈,就是无视冒犯我大唐天威。

大唐要是没点反应。

李二的天可汗之名,不就名存实亡。

还有什么含金量可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2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