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二章:吐蕃怎么就与世皆敌了?

书名: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5:09

随着八月初九临近,各国使团或者各国之主赶到长安后,越发热闹,俨然繁华之象。

禄东赞抵达长安后,他第一时间就携带重礼宝物,前去拜访大唐皇太子。

必须要用足够的诚意,以及恭敬的态度,让大唐皇太子消除减少对吐蕃的敌意。

但可惜的是,李承乾虽然接见了他,收下重礼宝物,却对他不假言辞,连话都没说几句就被让他离开。

禄东赞也不知道,这次拜见,到底是亏了还是物有所值。

“殿下。”

“人赶走,东西收下,是不是有点那什么了……。”

长孙冲有点难以启齿的模样。

“有什么了?”

“这是吐蕃在大朝议冒犯孤的赔礼。”

李承乾哼声,道:“我收下都他还得感谢孤。”

“没看到禄东赞走的时候,欢喜高兴的?”

“人家远道而来,盛情难却,孤作为主人,不能寒了人家的心意。”

得。

殿下怎么说都有理。

还封锁着人家呢,岂不是更寒心啊。

李世民在升旗大典的前一天,在太极殿召见了各国之主以及使者,并准备设宴款待的。

谁知道,却横生波折。

李承乾坐在李世民下手,目光平静的望着禄东赞的表演。

就知道他这次来长安,目的不会那么简单。

“叩见天可汗陛下!”

“臣带着万分的诚意以及崇敬,向天可汗陛下真诚的祈求,宽恕吐蕃万千的子民吧。”

“跪请天可汗陛下,解除大唐对吐蕃的封锁。”

“我主已经认识到罪过,诚心悔悟,从今以后,尊奉大唐,尊奉天可汗陛下,不敢再有任何冒犯……。”

禄东赞跪在地上,一拜再拜,表现出一副卑微谦恭到极点的姿态来。

殿内都能听到地面发出嘭嘭作响的声音。

他是真的在磕头啊。

拿命在磕。

李世民不为所动,眼神轻蔑,他放在扶手上的手,伸出食指,指着跪地磕头求饶的禄东赞,道:“你们应该都知道。”

“去年吐蕃大相就在这太极殿,大言不惭,蔑视我大唐。”

“今年,他松赞干布兴兵二十万来犯。”

“我大唐天兵无惧,雄伟无敌,将其击败,斩杀数万之多,将他赶了回去。”

“他以为,自己在高地之上,朕就拿他没办法了。”

“如何?大唐封锁吐蕃,你松赞干布硬气不了了?”

“求朕解除封锁?”

“朕说过,要让松赞干布跪在朕的面前忏悔,才会考虑宽恕吐蕃。”

“今日你几句话就想解除了?”

他抬手指了一圈,问道:“你们来告诉朕。”

“要不要解除?”

话音落下。

群臣中就有人站出来,高声道:“陛下,绝对不能解除!”

“臣以为当加大封锁力度,严查任何与吐蕃交易的国家部落,商人外商。”

“不让一点我大唐的东西,流入吐蕃。”

另外有官员朗声道:“吐蕃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对我大唐不敬,屡屡冒犯天威。”

“侵扰我大唐边境,十恶不赦,死有余辜。”

“我大唐天兵没有攻入吐蕃,灭掉你们……。”

他朝着李世民拱手,道:“已然是皇恩浩荡,格外开恩,再三留情。”

“但他们却不识好歹,不感念天恩,死不足惜。”

“陛下要松赞干布跪地当面忏悔,实属天大仁慈与恩义。”

“竟然还不识相,你禄东赞能到长安,他松赞干布就到不了?”

“我看,你们吐蕃分明是口是心非,没把我大唐放在眼里。”

“陛下!”

他喊道:“松赞干布没有跪地认错,忏悔罪孽,臣以为绝对不能解开封锁。”

“对,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不少官员都站了出来,动静还是不容小觑。

李承乾饶有兴致的看着,并没有要发表想法的意思。

别看其他王公大臣,没有什么反应,但这些可都是他们的手下啊。

这么着急忙活的跳出来反对。

说明什么?

说明封锁的甜头,一个个都尝到了,不可能轻易松口。

解开封锁,那他们还怎么赚大钱?

那些家族不愿意,朝堂上不愿意的大有人在。

没办法,谁让大唐的优势无可替代。

什么叫店大欺客。

大唐就是。

东西反正在我大唐,你们爱买不买,不买有的人是。

在这种情况下,你禄东赞嘴巴上两句认错,就想解除封锁,简直是没门。

李承乾对此也喜闻乐见,最好一直都反对解除封锁。

等到一两年后,收取对外商税就会潜移默化的形成制度。

对大唐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天可汗陛下。”

这时,吐谷浑国主忠烈站出来,道:“不能轻易饶恕吐蕃,他们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依旧。”

“我吐谷浑屡屡遭受他们的侵犯,苦不堪言……。”

他话说完,其他西域小国也站出来发表意见,就连薛延陀的真珠可汗,高句丽国王等也是谈了看法。

禄东赞人都傻了,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

怎么好像,不仅唐朝的君臣对他们不满,就是其他各国也是对吐蕃厌恶的?

为什么啊?

吐蕃做错了什么,跟你薛延陀有什么关系,跟你高丽,新罗,百济什么事情?

还有那边南边的小国,八竿子打不着的,你们跳什么跳?

一时间。

禄东赞有一种与世皆敌,吐蕃犯下罪恶滔天的行为,被所有人不容。

他很清楚。

让国主来长安,是不可能的。

如今吐蕃国内局势看似太平,但实际上暗地却是暗流涌动。

松赞干布一旦离开前往长安,绝对会让国内大乱,吐蕃王朝的大好局势也会毁之一旦。

就算国内不乱,来到长安跪地忏悔求饶。

那松赞干布还有什么威望,还有什么尊严了?

回去后,那些派系势力,还会一如既往的臣服效忠吗?

更为关键的是,禄东赞跟松赞干布其实都害怕,来长安就会有来无回。

基于种种因素,松赞干布断然不敢来长安。

那么相当于陷入死胡同,无解了。

“吐蕃大相。”

李世民嘴角轻蔑,微微扬起,“听到了吧。”

“朕容你在长安自由行走,已经是天大的宽容。”

“朕送你一句话,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他手指指着地板,冷声道:“朕必须要看到松赞干布跪在面前,亲自投降,否则一切免谈。”

“陛下圣明!”

群臣,外邦国主使者,高声山呼。

禄东赞面如死灰,怎么局势比他想象中,还要恶劣到极点了啊。

皇太子那么大敌意的,如今与之相比。

那点敌意算得了什么?

吐蕃何时自绝与列国了。

李承乾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容。

利益这东西啊,真的好。

事前谁都不知道禄东赞会来这么一出,但不管是大唐还是外邦,竟然出奇一致的反对解除封锁。

是真为大唐着想吗?

不还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但那又有什么?

大唐才是最大赢家。

经过这一插曲,禄东赞很是警觉,宴会过后,就在四处打听,还真是让他打出点东西来。

“原来如此。”

“一个个都靠着我吐蕃发财,这是在抢劫我们吐蕃啊。”

“可我们都还没有发觉……。”

禄东赞头皮发麻,一想到一头雄狮带着一群野狗扑上来撕咬吐蕃,吐蕃怎么扛得住?

“怎么办?到底怎么办呢?”

……

“禄东赞必须死!”

李承乾冷酷的说道。

第一次,李世民自信掌控一切,将人放跑了。

这一次,禄东赞再到长安来,李承乾无论如何也不会再任其离开。

吐蕃王朝在松赞干布手里兴起,最大的功臣,无疑是禄东赞的辅佐。

要不然,就松赞干布这种二十几岁的小年轻,能把一群部落给收服了?

“殿下,禄东赞并不足虑。”

长孙无忌说道:“毕竟对方是使者,陛下邀请来观礼的。”

“舅舅了解松赞干布,了解禄东赞吗?”

李承乾道:“松赞干布才二十四岁,他如何在混乱之中,统一各部族建立吐蕃的?”

“禄东赞此人功不可没。”

“长乐在吐谷浑交易对象,是琼保一族的昂日琼,此人已经彻底拉拢过来。”

“舅舅,还用我多说吗?”

长孙无忌本来不是善茬,他几乎一瞬间就明白了。

他突然萌生一个念头。

一个让他情不自禁颤栗的念头。

如果,通过昂日琼,分化瓦解吐蕃,他通过长乐之手,扶植吐蕃的话。

那以后吐蕃的事情,不是他说了算?

这个念头在长孙无忌的脑海挥之不去。

野心。

他本来就不缺,缺的只是机会。

在李世民当朝之时,长孙无忌有再大的野心,都必须隐忍下来。

但现在有机会掌控一个国家。

他眼睛有点花了。

“舅舅?”

李承乾在长孙无忌眼前挥了挥手,怎么好端端的走神了呢。

“哦……!”

长孙无忌回神,道:“此事我先禀告陛下?”

“你看着办就是。”李承乾没有交代太多。

长孙无忌能办好,自然不用他动手。

否则,就只有动用东厂的人手了。

禄东赞没了,松赞干布怕是独木难支。

“好!”

李承乾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有点狐疑。

这老狐狸刚才有点不对劲啊,想到什么事了,怎么激动的浑身在发抖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9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