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十四章:武官们懵圈了

书名: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5:09

啊?

啊!?

这是什么操作。

除了长孙无忌外,所有人都被搞懵了。

代-陈国公。

有这样操作的?

你魏征为了名声,编纂出来这么一个封号来是吧?

不过,一个‘代’字,在一众国公中,过于扎眼了。

要知道,侯君集可是有灭国之功的,到头来,却因一点小事,功没了,爵位还成‘代’。

虽然说没丢,但跟丢了有什么区别。

怕是没有比这更惨的灭国功臣了。

这国,还不如不灭呢。

“魏征,这种论调,你是怎么说得出口的。”

“褫夺又没有褫夺。”

李二气急而笑,“你当朝廷是儿戏的地方吗?”

魏征面不改色,也不着急,他道:“褫夺国公之位,是惩罚侯君集,继续暂代国公之位,是因为他是功臣。”

“是功臣,陛下恩典,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陛下可以给他三年时间,只要他三年内,没有犯事,安分守己,或者又立新功,代字自然可以给他取消,国公之位复原。”

“同时,也要给他严重的朝廷警告,在军中传达,使将士皆知,五年内,不得有任何升迁拔擢。”

“将其朝廷警告,记录存档,永不删除。”

这为所未闻,听起来很荒唐的言辞。

群臣发现,陛下奇迹般的没有第一时间驳斥。

反而是陷入思索当中。

“嗯……。”

“魏征,你继续说。”

李二说道。

魏征道:“侯君集以下,犯事将校,一应赃物,悉数交出,并视具体情况上交罚金。全部记重大过错一次,记录在案,暂留军职,以观后效,若再犯事,旧错新罪同罚。”

“两年内,就算有功,也不得有任何升迁。”

“全军通报,表示朝廷态度,彰显天子威严,达到警醒全军。”

李二一手捻着胡须,一手敲打着扶手,若有所思。

显然。

魏征的提议,他是心动了。

坏了!

武官们心头咯噔一声。

如果按照魏征的提议执行,这不是针对他们来的吗?

赃物交出,罚金什么的也无所谓。

可你后面的记录在案,两年不得升迁,还全军通报,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大家都是要脸的啊。

“陛下!”

就在这时,不待李二有所回答,长孙无忌举起笏板,起身站出,说道:“纵观这次侯君集事件。”

“臣以为必须引以为戒,必须设法,防止再次发生。”

李二正好不知道,该如何回应魏征,见长孙无忌这么一说,他道:“你怎么想的?”

长孙无忌道:“臣觉得,军中出现这种抢掠财物,如同土匪一样的行为,是不能容忍的。”

“但错不在将士,是在朝廷,在朝廷诸公。”

群臣:“???”

长孙无忌,你要不要好好的想想,你说的什么话。

什么叫错都在我们?

你自己就不是了?

你没错了?

你才支持太子,怎么发疯起来,连自己都骂啊。

不过,长孙无忌这话,好像是在反驳魏征啊。

有意思啊。

他们是太子的人,怎么自己先干起来了?

“此话从何说起?”

李二皱眉,有点被弄晕眩,魏征的话,还让他转不过来,长孙无忌又来了。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怎么错还在朝廷了。

朝廷不就是他的嘛,这岂不是说他也有错?

“陛下,我大唐军制,乃是府兵制。”

“平日里,他们是农,战时才是兵。”

长孙无忌说道:“他们大多只知打仗,惯于盲从,不知军法可畏,也是在所难免的。”

“但朝廷却没有专司教导将士,让将士们明白军法的意义,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他们只知道打了仗,就有军功,还可以抢掠钱财。”

“若是我们让将士们意识到,军法无情,没有法不责众的道理。”

“他们会不会收敛,会不会敬畏。”

“此类事件,也许就不会再发生了。”

他顿声,道:“所以,将士们犯错,是我们朝廷没有做好。”

“适才,郑国公说的有些过了。”

“不教而诛是为虐。”

“许多将士连大的道理,都不太明白,就要因此惩罚他们,是不对的。”

嗯?

在场的人都是一惊。

怎么回事。

长孙无忌跟魏征对刚了?

武官们看向长孙无忌不由点头。

说的对。

不教而诛是为虐。

不分青红皂白的,一杆子打翻一船的人。

这样是要不得的。

长孙无忌道:“不能将朝廷的过错,归咎于将士。”

啊对对对。

赵国公说的很对。

怎么能怪将士们呢,朝廷也有不对的地方啊。

长孙无忌话锋一转,振奋的说道:

“所以,臣认为,应在军中增设一职,每一百人,任命一位能读能写,通晓军法,深明大义,心怀朝廷之人,负责教导将士,使其能明白,身为将士为何该遵守军纪。”

“若是以后再犯,就没有任何理由宽恕了。”

此话一出。

不亚于晴天霹雳。

炸得全体武官浑身一震,目瞪口呆。

什么跟魏征对刚啊。

摆是这两个老家伙,奔着他们来的。

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扣的就是他们。

彼其娘之!

李二也回过味来,魏征跟长孙无忌是在对武将们重拳出击啊。

“你们觉得呢?”

他不置可否,转过头来看李靖他们。

“陛下!”

李靖当机立断,挺身而出,喊道:“赵国公所言,站不住脚的。”

“军中有军法官,宣读军纪,晓喻将士,也能达到震慑的效果。”

“再增设一职,岂不是画蛇添足?”

他明白了。

总算是知道,哪里不对劲了。

太子是冲着侯君集去的吗?

他是奔着武官们来的。

那天,不过是太子假借侯君集之事,为今日朝议做的铺垫罢了。

太子心思,怎么这么深啊。

“陛下。”

长孙无忌道:

“这有别与军法官,增设这一军职的目的,是旨在引导将士的思想,提高他们的思想认知。”

“并不与军法官所负责的冲突。”

这些词,是太子告诉他的。

他完整的转述出来。

“只要将士们有足够的思想认知,那么自然会心存顾虑,自我克制,不会轻易触犯军纪。”

长孙无忌咬牙,道:“因此,该军职显得尤为突出重要,必须予以较大的权力,臣以为,其身份应等同与将帅。”

“放屁!”

程知节当场骂人了,滚刀肉属性彻底爆发。

“等同主帅?你怎么不说,干脆打仗思想一起干了啊。”

“还要我们干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