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五十八章:李世民不太高兴,国策漏洞

书名: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5:09

宣纸,从它出现,就注定是纸中奢侈物,最佳书画载体。

有权有势之人,趋之若鹜,无钱无势之人,也就长个见识罢了。

就不会下沉,自会当成贵重之物去卖。

什么洛阳纸贵?

现在是长安宣纸贵。

其中利益有多大,不好推算。

但在李承乾看来,这是一种刺激世家大族消费的手段之一。

虽说掏不出人家埋在地窖的钱财,但一个消费点,一个消费点的出现,总归是能让他们动用家底的。

宣纸是一个。

以后还有其他新式东西。

只要喜欢攀比,喜欢讲究体面,人家有的你没有,你算什么世家大族啊。

这钱,你不掏,脸上都无光。

你大人用宣纸,儿子就不用了?

人家儿子有宣纸,一比较,你儿子没面子,多掉份不是。

“多谢叔父美意。”

长乐美滋滋的说道:“要不,把河北道的销售权给侄女如何?”

“河北道?”

李元昌笑道:“那地方的价格可不少啊。”

河北道的世家门阀最多,对宣纸的需求必然不会少。

“再说,你一个人吃得下吗?”

李元昌提醒道,在河北道吃独食,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长乐微微一笑,道:“这个叔父放心,我能在那边把茶叶生意做起来,可不是随便好欺负的。”

李承乾没管两人,反正交给李元昌去办。

长乐参与也好。

毕竟河北道那里,五姓七望大多都在那边。

她把茶叶买卖在河北道铺开,能跟这些人没交集了?

“但我先跟你说好啊,长安附近,你可一点都不能动。”

李元昌说道:“而且,也不能道与道之间跨区域。”

长乐眨了眨眼睛,“自然不会,我都想好办法了。”

“什么办法?”

“照葫芦画瓢啊。”

长乐理所当然的说道:“既然能划分道与道的销售权。”

“自然能划分州与州的销售权啊。”

“我反正是河北道的总销售,再分配下去不就成了。”

李元昌惊讶,“长乐,你这脑袋瓜子转的可真快啊。”

“那是。”长乐骄傲的说道:“在太子哥哥身边耳濡目染的,别的没学会,就学会转动脑筋。”

“哈哈!”

闻言,李承乾哈哈大笑。

长乐是要聪明许多,头脑灵活,懂事规矩,关键还极有政治嗅觉。

“太子哥哥,我可没说错啊,本来就是嘛。”

“你不准笑。”

长乐娇嗔道。

“我不笑,不笑。”

李承乾点了点她,道:“我就喜欢你这聪明劲。”

“高阳,巴陵,你们好好给长乐学学。”

“别成天就知道欺负自家男人。”

高阳道:“那也得他自己争气。”

“是啊,自己不争气,不教训他怎么知道上进。”巴陵也附和道。

李承乾是没法了。

那几个驸马都尉,支棱不起来,只有是受自己娘们欺负的。

“小叔,过来!”

“别带着小兕子到处跑了。”

“该吃饭了。”

李元婴带着小兕子玩的很高兴,小兕子咯咯的笑个不停。

李象见到李元婴的时候,还有点不自在的。

“小叔,回头在学堂好好的看着大郎,大郎要是不认真学习,你动手收拾就是。”

“大郎,你小叔公要是在学堂不学好,还把他封地的那一套拿在学堂里来,你不用告诉我,告诉汉王就是。”

李元昌嘿嘿笑道:“大郎,我可是手痒得很,这小子但凡不规矩,你尽管来告我便是。”

李元婴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

李世民看着奏本,武才人在身边,小口小口的喂着他吃粥,时不时的用手帕给他擦擦嘴。

“陛下。”

“太子在东宫延请汉王,滕王,长乐公主等人。”

张阿难回来禀报道。

东宫那热闹的动静,想不被人知道都难。

突然。

李世民没看奏本的兴致,也没喝粥的胃口了,武才人递过来,他一把给推开。

“稚奴也在那边?”

“晋王没有回宫,最近一直都跟着太子殿下,形影不离。”

张阿难欲言又止,李世民皱眉,道:“还有何事?”

“魏王好像也准备去东宫了。”

“青雀去东宫干什么。”

“这奴婢就不知道了。”

李世民更是不爽了。

好嘛。

你们东宫一群人吃饭。

儿子女儿,兄弟都在了。

就我一个人在深宫里,后知后觉,还要听人传话才知道。

太子,咱太极宫跟你东宫一墙之隔,你派人传个话,有多困难的啊。

“小兕子呢?”

“小殿下也在。”

李世民拳头握紧,人都派太极宫来把小兕子接过去,却不想着来打个招呼。

他心里难受的一匹,来回踱步怎么也憋得慌。

“陛下要去东宫吗?”武才人低声问道。

“去什么去?”

李世民骂道:“东宫有什么好去的。”

“我需要你来说话?”

“头发长见识短的贱货!”

去东宫?

我不要脸的啊。

舔着脸去,多丢人啊。

武才人是遭了无妄之灾,以为猜中陛下心思,却不想迎来的劈头盖脸。

一句贱货,几乎把她尊严给撕碎。

俏丽的脸蛋上一片煞白。

她还不敢有任何不满,只能恭敬的挨骂。

李世民对此视而不见,不过是一个才人而已,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

“嗯?”

“青雀来了。”

“快请进来了。”

谁也没想到,李胖胖会来。

见到李胖胖,身边还跟着个小胖胖。

李元婴心头暗自叫了一声不好。

之前才给了小李胖胖一巴掌,这魏王不是找上门来了吧?

“青雀,不是哥哥没叫你。”

“哥哥知道你一直忙碌着《贞观大典》的事情,没敢轻易打搅,怕你分心。”

“耽误你的大事,哥哥心里过意不去。”

李承乾牵着李胖胖的手,真诚的解释道。

李胖胖的精气神很好,他虽然还胖,但文学气质更加浓郁,书生气也多了不少。

看来编撰大典,真能熏陶人啊。

“大兄,我是不高兴了。”

“你们都不叫我。”

“难道我不是大兄的弟弟。”

李胖胖可怜的说道。

这把李承乾整的有点不会了。

“如果大兄能送我宣纸的话,我就高兴了。”

得。

搞了半天也是惦记宣纸啊。

确实宣纸对李胖胖来说,吸引力太过巨大了。

“对了还有。”

他把小胖胖推了出来,道:“你看看大郎脸上,小叔之前打了他,现在都还留着印记。”

“大兄要给大郎做主啊。”

李承乾试探的问道:“汉王叔已经教训小叔了。”

“我再给你加点宣纸?”

李胖胖喜笑颜开,高兴的说道:“好的大兄。”

“行吧,来一起坐下来吃。”

“大家也好久没聚在一起了。”

李胖胖到来,大家还是有点不太习惯的。

毕竟大家都不是一路人,可面子上,大家怎么也要过得去。

这可是东宫。

太子大哥对魏王这么热情,他们谁还敢板着脸啊。

席间没有谈论其他,都是在叙旧交谈,李承乾还问了《贞观大典》的进程。

散席后,李胖胖带着宣纸兴高采烈的离开。

“四哥好像变了许多。”

长乐说道。

“是啊,以前四哥可是很孤傲的。”

李承乾没接话。

能不变吗?

他身边的党羽,几乎都被李世民给外放干净了。

没有人在身边聒噪多嘴,李胖胖哪里会有其他的心思啊。

“这样才好嘛。”

李元昌说了一句。

是啊。

这样的魏王才是好魏王嘛。

一心扑在文学上,本本分分,安分守己。

对大家都好。

……

李元昌如何操办宣纸,李承乾并没有去过问。

他还忙着自己的事情。

也就在这时间,一件事情突然发生了。

两个夫妇到长安城告生育国策不公。

这一下子,就激起不小的风浪。

“这两夫妇,是河东道的百姓,他们跋山涉水来到长安,就因为当地官府,没有为他们办理成亲登记,发放赏钱。”

“一路告状,最后才到的长安。”

御史大夫马周说道。

“为何没有办理?”李承乾问道。

“经过询问得知,他们是二婚。”

马周说道:“一个是鳏夫,一个是寡妇。”

“两人知道朝廷颁布的国策,十六岁以上成亲,有赏钱激励,所以才走到一起成亲的。”

“男的三十五岁,有女,女的三十二岁,有一子。”

“当地官府不予以登记,是因为他们成过亲。”

事情也算是清楚明白,两人带子女二婚,官府却以不是头婚拒绝了。

“殿下,臣以为他们大概是骗钱的。”长孙无忌说道。

李承乾微微摇头,道:“骗钱不至于这么跋山涉水。”

背后不会那么简单的。

两口子从河东道一路畅通无阻来到长安,就很奇怪。

子女让谁照顾?

背后肯定是有推手,就是希望看到国策出丑。

房玄龄道:“看来,是我们在国策上有疏漏,没有制定完善啊。”

“以至于让他们抓到漏洞。”

李承乾道:“人无完人,国策也没有敢说完全无误的,发现漏洞,我们补上就是。”

“殿下说的是,只不过,这事有点棘手。”马周说道:“不同意给他们激励,那十六岁以后成亲,就会受到质疑。”

“给他们赏钱激励的话,若是人人都这么效仿,比如说本来和睦,却想要赏钱激励,又和离再成亲,这不是骗国财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1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