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九十章:给士子们上个光环

书名: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作者:请你吃大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5:09

接连多日都是好天气。

李承乾喜欢沐浴在这种暖阳下,整个人都显得尤为惬意。

他不理朝事,也不管外界。

在东宫过得很是悠闲。

脚下趴着的是黑白大将军,这小家伙成长的还是有点迅猛,个头变大不少。

李承乾很喜欢撸它,就跟撸猫一样,每次都招惹大将军不满的呀呀呀叫个不停,才轻轻给它一巴掌,笑骂一声孤撸你还不愿意,才肯罢休的。

不过,还是得益于东宫驯兽的老人,不知道调教个什么猛兽,把蚩尤坐骑训教的服服帖帖,从不敢对李承乾龇牙咧嘴,反而是憨态可掬,成天卖萌。

孙思邈坐在小凳上,撇着头,用药熏着李承乾的病脚。

“殿下,冬季才过,春日暖阳,最是养人,多吸收点阳气再好不过。”

他抽空说了一句,顺带着给李承乾翻了个脚。

李承乾应道:“是啊,春日万物复苏,一切都在散发着勃勃生机。”

“孤虽在深宫,却有一种万物竞发犹在眼前之感。”

闻言,孙思邈不由一笑,“殿下眼界高瞻,胸怀天下,有此之感,实属情理之中。”

“不是孙先生,何时你竟会如此溜须拍马了?”

李承乾调侃道:“孤可不吃这一套啊。”

“草民都八十多了,早就过溜须拍马之龄,他人都以草民说的话,发自肺腑。”孙思邈摇头,“就殿下不肯相信。”

“这脚啊,草民觉得还是该多几个疗程才是。”

“哈哈!”

李承乾仰头大笑,这老头儿越发有意思了。

长孙冲也是忍俊不禁,暗自偷笑,这孙先生还是够性情啊,也不怕殿下抬脚就给他一下。

但这么大年纪,殿下也不好动手,真要踹坏了,谁给他医治不是。

“孙先生,都说老顽童老顽童,我看你是越老越少,越长越小。”

李承乾感叹道:“怪不得先生如此高龄,身体康健,与四五十之人相差不远,甚至有过之不及的。”

“心态好,心情好,身体才好。”

孙思邈失笑,道:“殿下谬赞啦。”

“草民也不过是吃得下,睡着的罢了。”

“吃得下,睡得着,就是大福啊。”

这个年代,有多少人是吃得下,睡得着的。

“孙先生。”

李承乾唤道:“过几日,我会奏请陛下,在东宫开设济世馆。”

“你为济世馆大学士,一应事宜,都由你操办。”

“济世馆的所有开支,都由东宫承担。”

“你专心医学,汇天下名医高手,集各家各派医学典籍,编撰一本医学大典,同时编撰成教学,用于传授教导医学生。”

济世馆开设的各方条件都成熟了。

他也不准备再等下去。

医学跟教育一样,是只见进,不见出,短时间是难以见到成效的。

只有长年累月的坚持,才会有成果出来。

培养一个医学生,更是千难万难。

尤其是靠经验见长的中医,需要年月去堆积,大量的病症经手,才会逐渐形成一套属于他自己的诊断方式。

“殿下……!”

孙思邈动容,他每次跟李承乾药熏之时,总是能听到殿下跟他说的医学展望。

他豁然看明白,一人力薄,众人才力长。

以前走的路,是遵循他本心医德,想要医治更多的百姓。

可回头看来,他一辈子行医,面对天下千万百姓,终究是杯水车薪,沧海一粟。

只有像殿下说的,要想天下人人都有所治,有病可医,有药可用。

就要靠朝廷的力量,就要靠众人拾柴,培养更多的医者出来。

“济世馆责任很大。”

“肩负编书育医,还要开拓创新,找到更多医治病症的手段。”

李承乾很有耐心的说道:“天下婴儿,十之四五早夭,孕妇产子,一尸两命的情况也不少见。”

“大唐兴盛,陛下要开创古今未来不可见的盛世。”

“人口乃是重中之重。”

“先生,济世馆开设后,你可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研究,如何能减少孩童的早夭,如何能尽量避免出现一尸两命的情况。”

古代孩子早夭,几乎是司空见惯,比比皆是。

就连皇室,王公贵族,豪门大族都无法避免这一厄难。

出现这一原因,一个是战乱,另外一个是生活环境恶劣,最主要的还是医疗问题。

一旦孩子感染上疾病,全靠八字是否命硬。

抗得过生,抗不过死。

天花,更是婴幼儿最大杀手之一,只要是感染天花的婴幼儿,普通百姓忍痛放弃,富贵人家也是无能为力。

李承乾知道对付天花的办法。

那就是牛痘。

只不过,牛痘是否能预防天花,并不是说说就令人相信的。

他作为帝国皇太子,更不能张口就来。

李承乾能做的,只能是一点点去引导,让医者去发现,并去得到印证。

“草民明白,定不负殿下所望。”

孙思邈郑重说道。

“这些仅是一点,还有更多,比如说将士伤口溃烂,如何能够治愈,又如风寒,如何能够有效减少感染发病的几率等等。”

李承乾道:“孙先生,济世馆责任之重。”

“我本不想交你来担负的,只怕因我所为,让你折寿。”

“殿下。”

孙思邈急忙说道:“草民无所惧,早就已经活够了,还谈什么折损寿命。”

“只要能造福天下百姓,草民贱躯,何足惜?”

李承乾神色有些复杂。

这是一个很纯粹的老头儿。

“好。”

“你放心去做,天塌下来了,孤给你们顶着。”

“谢殿下。”

“不,应该是孤,是陛下,是天下百姓要谢你们。”

孙思邈老脸潮红,就跟打了鸡血一样。

李承乾真觉得有点难为老头儿了,八十几的人,还要挑大梁。

可他又有什么办法。

还能找谁呢?

药熏还有些时候,李承乾随口跟孙思邈聊着,聊到一些地方,孙思邈还有点可惜,道:“草民要是有个记笔的随从就好了。”

“哈哈。”李承乾忍不住一笑。

“殿下不要笑话,我记忆真不如从前了。”孙思邈摇头道。

“无妨。”

李承乾摆手道:“我给你安排一个便是,你身边也该有人照料起居。”

“以后许多不必要的事情,你就不要亲力亲为了,全心全意扑在医学上就成。”

“不过啊,我还是要提醒先生一句,按时吃饭睡觉,不要操劳过甚。”

“你是国之重宝。”

孙思邈愣在原地,久久没有回神,李承乾叫嚷烫烫,他才急忙挪开。

“孙先生,你这还是第一次把我给烫到了。”

“殿下,我……一时走神。”

“没事……。”

他见老头走神,就觉得可爱。

这个时代的人,还真挺不错的。

张口一句话,就能让他们神魂颠倒。

亏得是他这个皇太子啊,要是个大骗子,那还不得把人给骗的,卖了他还给人数钱。

这时。

一个内侍前来,长孙冲过去说了几句返回,在李承乾耳边说道:

“殿下,裴行俭,李敬玄等二十名士子,在宫外求见。”

李承乾诧异,“他们来干什么?”

裴行俭他们都入选新军思想指导,这会儿来拜见他。

他倒是没什么好担心的。

见与不见,全看他的心意。

也不怕李二知晓,有什么问题。

“说是那日的崇教殿讲坛,听了殿下所讲,心存仰慕,敬若天人,斗胆请见太子,聆听教诲。”

嗤!

李承乾听得不由一笑。

不过是一群士子而已,说破天也没资格,没身份来拜见他这个太子的。

太子是你们这些士子,想拜见就拜见的?

当东宫这是酒楼了啊。

“殿下,见还是不见?”

长孙冲低声询问,道:“这么多人站在宫门外,有点过于扎眼了。”

“要不,我去打发走他们?”

李承乾抬手阻止,道:“告诉他们,让他们明天下午申时过来。”

“你再去做一件事……。”

他招手让长孙冲靠近,小声吩咐一通,道:“先交代好……。”

“是!”

长孙冲快步离去,李承乾眼神变得意味深长。

“孙先生,你说孤给这些士子,上个光环怎么样?”

“光环?”

孙思邈一愣,道:“什么光环,是好是坏?”

“对天下来说,是好。”

李承乾模棱两可的说道:“但对士子来说,或许就是可好可坏了。”

“额……。”

孙思邈摇头,人老了,年轻人的想法,他可不太能够理解。

……

宫门外。

二十个士子,把着腰间佩剑,整齐站好。

他们效仿的对象,是站在宫门前,身穿美衣华服的锦衣卫。

“殿下会接见我们吗?”

“冒然来求见太子,我们是不是有点唐突了?”

“人都来了,也告知要拜见,后悔还有什么用?”

“也对。”

当东宫内走出来一人,他们第一时间就认出来,是当时讲坛,坐在太子身边的太子家令,长孙冲。

“诸位士子,今日太子不便。”

长孙冲开口就让裴行俭等人失落,“明日下午申时,你等再来便是。”

“啊?”

峰回路转。

殿下是要见他们的,只是不在今日。

裴行俭急忙拜倒:“多谢家令告知,明日我等定当准时拜见!”

“好!”

“我等告辞。”

随着士子离开,长孙冲也准备离去,但突然看到站到的锦衣卫有点眼熟。

“好啊。”

“原来是程处弼这个混货。”

他故意靠近程处弼,贴着他往里走,经过的时候还傲娇的冷哼一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8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