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客自不须还

作者:铁皮烟囱 | 分类:其他 | 字数:0

尾声 2

书名:客自不须还 作者:铁皮烟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17

林镜斋穿上了新的官服。

这件官服比之前那件更加合身,胸前的那只鹭鸶活灵活现,如同展翅欲飞。

巡抚大人笑着说道:“镜斋,这次崇安之事处理得很得体,与二十年前一样,你办事,我们放心。”

林镜斋行了一个官礼,毕恭毕敬地说道:“全仗大人关心。不过那‘还阳石’……”

“还阳石算得了什么,不过是世人穿凿附会的说法,以你这般聪明,不会真的以为九千岁会在意这个吧?九千岁老人家需要的,只是一个态度,”巡抚笑道:“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他已经看到了我们的态度。而有些态度不是那么合适的人,已经接受了应有的安排。嘿,这些不提也罢!总之,南溪之事结束后不久,福建、浙江、江西、湖广等地的生祠林立,上次听果亭大人说,他四处题刻都忙不过来,哈哈!这些,都是你的功劳所在。”

林镜斋心头一凛,隔了片刻才说道:“大人过奖,下官并无尺寸之功,都是大人英明决断。只是不知那些赈粮,是否已运至崇安?”

巡抚摆了摆手,不耐烦地说道:“这个你放心,赈粮三日前就已经到了,这点小事不用太过担心。就像还阳石,也不是件大事。南溪真正有价值的宝物,只有那幅古画。”

林镜斋不禁想起了山神庙里的饿殍、南溪村的柴刀、寒风岭的新坟等一些不相干的东西,他定了定神,说道:“大人所言极是……世人买椟还珠,常常喜欢去追寻一些虚无缥缈的传说,却忽视了眼前真正宝贵的东西。但那幅古画……”

巡抚打断了林镜斋的话,说道:“镜斋,古画的事也不必多问,未来自会有人跟你对接。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学会用一个六品通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不要辜负我们对你的期望。”

林镜斋一凛,拱手说道:“请大人放心,下官知道该怎么做。”

巡抚大人向林镜斋走近了一步,低声说道:“过几天,我就要回京城了。福建之事,还要靠你多担当。以后,有几位兄弟会向你传达京城方面的意思,你收到信笺后,凡事照办就行。”

林镜斋抬起头来,看着身边出现了三位黑衣人。其中一位黑衣人面无表情地伸出右手,递给林镜斋一封信笺。

只见信笺的背面,印着一幅冷艳绝伦的梅花。

林镜斋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第一次看见这朵梅花时的场景。那是二十年前的一个春日,窗外风和日丽,可信中的内容却冰冷肃杀。他知道,有些人需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可控,可有些人需要将局面搅动得更为混乱,多数的时候,他们会产生剧烈的分歧,但有的时候,他们会为共同的利益达成某种一致。大明就是在这些分歧与一致中,走过了两百多年的漫长岁月。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生平第一次看见梅花的林镜斋,必须要在服从与对抗之间作出抉择。他一夜未眠,用铜钱和蓍草占卜直至天明。第二天清晨,双眼通红的他独自站在衙门口,向南溪村的方向深作一揖,为即将死去的四十多条人命洒上一杯薄酒。

在寒风岭凄厉的鸦啼声中,他与陈世共饮了一杯岩骨枞。鲜红色的茶汤中似乎泛出一股血腥味,让他如同在饮死者之血。回到崇安之后他大吐一场,自此在县衙中从不饮茶。

但世事总是难料。二十年来他在福建各地为宦,无论身在何处,他都能做到修身律己、恪尽职守,渐渐在百姓中享有“青天”之名。可是,他胸前的补子形制从未发生改变。

另外,四十多个冤魂还在寒风岭上啜泣,梅花印笺却再也未在他的面前出现过。

林镜斋以为自己已经被那些人遗忘,直到他再次收到返回崇安的调令。他知道自己是被那些人特地选中,专门用来处理南溪村事务的,以及处理某些还在纠结于往事的人,例如林睦,例如陈秀才。与这个国度里的大多数读书人一样,他喜欢写诗、赏画、书法、音律,不喜欢“处理”。但他面前的选择,比二十年前更少。

林镜斋没有去看黑衣人的眼睛。他知道他们是谁。在有些沿海的县里任职时,他并不缺乏与他们打交道的经验,他甚至亲手“处理”过其中几个特别过分的。林镜斋只是平静地接过信笺。他不用打开,就知道里面写了些什么。

关于古画,关于时局,还能有什么呢?那些人需要这幅画。据巡抚大人说,北宋方志巨擘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中,原藏有描绘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四个方位胜景的画作各一幅,集齐四幅古画,就能找到其中蕴藏的华夏山海间的巨大秘密。这个秘密关乎天下兴衰,多年来,西北乱贼、蒙古鞑子、建州蛮夷、海上倭奴、朝中阉党等人都在暗中寻找,但一直都毫无收获。只有梅花主人经过多方查证,才得知其中一幅藏于南溪古村老秀才处。

这个故事,就像“还阳石”的故事一样真实。

此时,这幅古画就在林镜斋手中。为此,他付出了一双“儿女”的代价。林镜斋没有亲生骨肉,为了培养这对“儿女”,他像一个真正的父亲一样,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当然,这些年来他俩也为林镜斋做了很多事。失去了这双“儿女”,林镜斋就如同失去了两把心爱的宝剑般心痛不已。如果可以选择,他根本不想用这双“儿女”换回一幅如火药桶般危险的古画。但那些人,从来不会给他太多选择。

他试过将古画奉送给巡抚,可巡抚笑着拒绝了。其实没有人愿意拿着这幅古画,梅花印笺中也只写道:请林镜斋本人妥善保管。

他发现世事荒谬如斯。自进士及第穿上官服起,自己从来就没能爬出过这个深渊。他一次次地努力,一次次在做着无用功,灵魂却始终停留在烂泥坑里,越陷越深。

林镜斋抚摸着官服上的鹭鸶,就像抚摸着小时候依偎在自己怀里撒娇的复儿和瑛儿。他在苦笑,声音却像是被锯成了碎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